記者 | 楊立贇
據日經中文網、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食品企業Kracie Foods的一項調查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日本的孩子經常吃零食,但會和正餐區分開來;中國家長很少給孩子們吃零食,但零食與正餐的邊界卻很模糊。
上述調查顯示,在中國,有82%的受訪者表示用零食代替正餐,尤其是早餐,這一比例遠超美國的40%;在最為克制的日本,只有11%的受訪者把零食當成正餐。
但日本孩子並非不吃零食,他們只是在零食外還得乖乖吃正餐——因此,日本兒童每天都要吃零食的比例是上述三個國家中最高的。超過64.5%的日本孩子每天都吃零食,高於美國的41%,甚至是中國(32%)的2倍。
Kracie Foods通過調查公司Neo Marketing完成了這項調查。在2018年10月至11月期間,Neo Marketing在網上對約600組3至9歲的孩子及其母親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100組美國孩子和母親,100組中國孩子和母親,及400組日本孩子和母親,他們均居住在自己的國家,對反應當地兒童零食食用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性。
調查還發現,在吃零食的頻次方面,中國是這三個國家中最低的,21%的中國兒童每周只有一兩天會吃零食。孩子們喜歡的零食也各不相同。日本孩子最喜歡冰淇淋,佔比達86%、其次是巧克力(74%)和休閒零食(73%)。在美國,餅乾和曲奇以88%的比例位居榜首。中國孩子最喜歡的是糖果,有89%的受訪者把票投給了它。
此外,在中日美三國孩子的心中,蛋糕都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食品。當孩子們被問到想和媽媽一起做哪些零食時,回答最多的都是蛋糕。即使是在最喜歡餅乾和曲奇的美國,這種零食也被認為可以表達感情,有73%的人選擇它。但在中國,相較於零食,孩子和父母們更傾向於一起製作麵包、布丁和餃子等接近主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