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年|飯桌上怎麼會出現「以茶代酒」這種操作的?

2020-12-13 小喜年

成年人的飯局,從來都不簡單。

很多地方的飯局,如果酒沒喝好,就說明招呼不周,但也總會有特殊原因喝不了酒的情況。如果有人喝不了酒,常常會看到這個人在敬酒或回敬的時候以茶代酒敬對方,以表示禮貌和尊重。

這種如此機智的做法,究竟是誰想出來的呢?這是有歷史典故的。

晉代陳壽在《三國志·吳書·韋曜傳》中記載:

皓時,每饗宴餉,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飲酒,率以七升為限。雖不悉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或為裁減,或密賜荼荈以當酒。

「荼荈」就是現在的茶湯。這是我國現存最早具體記載飲茶的史實,也是「以茶代酒」這頓操作的出處。

吳國君主孫皓特別喜歡設宴喝酒,參加宴會的人都得喝酒,且至少要喝七升。有一次開設宴席的時候,韋曜也參加了,但他不勝酒力。韋曜是孫皓父親的老師,因此孫皓很敬重他,知道他不能喝酒,便暗中賜給他茶來代替酒,這樣韋曜不失禮節,孫皓也不丟面子。

從這個典故也可以看出,在三國時期,宮廷中已經有御用茶葉,飲茶之風已經在宮廷中興起。後來這個典故流傳開來,人們開始把「以茶代酒」用在酒宴上或是其他需要喝酒的場景中。

後來宋代詩人杜耒寫的一首《寒夜》,描述了「以茶代酒」的雅趣: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用,才有梅花便不同。

詩中描述了客人寒夜來訪,沒有美酒佳餚,卻有竹爐煮茶,主人與客人在寒夜中飽啜醇香的熱茶,甚是享受。這體現了以茶代酒的高雅情趣,也流露出了以茶待客的真情。

我國的酒桌文化、飯桌禮儀歷史悠久,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最重要的是不能失了禮節和體面。

所以當飯局上不能喝酒時,不妨以茶代個酒?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註明。

相關焦點

  • 小喜年尋茶之旅,美好總是不期而遇
    傳統揉捻(圖片版權為小喜年所有) 茶行業品牌創始人,往往是愛茶之人 三十年如一日的喝普洱茶,在這期間,他們曾幾度結伴前往雲南的景邁「陳化」,小喜年這個品牌才誕生了。
  • 以茶代酒竟是貶義詞?孫權之孫「孫皓」好酒色、行荒謬之事!
    現代人對「以茶代酒」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在飯桌上也經常會有人說出「我酒量不行,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這樣類似的話來,在成語詞典裡,它的意思是:在飯桌上,不想喝酒而又難卻盛情,就用茶來代替酒。這是一種不勝酒力者而所行的禮節。但就是這麼一個熟悉的成語,你知道它的由來和典故嗎?
  • 小喜年-中國最香的五款茶,你喝過幾款?
    小喜年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香的五款茶吧!中國是產茶大國,更是茶文化源遠流長的發源地。西湖龍井、普洱、碧螺春、鐵觀音……這些都是產自中國的名茶,而在眾多的茶葉品種中,公認茶香最盛的是其中五款茶。傳言初次品嘗碧螺春的人認為此茶奇香撲鼻,脫口稱「這茶香得嚇人」,碧螺春因此被稱為「嚇煞人香」。鳳凰單叢茶鳳凰單叢茶被譽為「茶中香水」。其外形條索勻整,色澤油潤,衝泡後有天然的花香、蜜香,醇滑甘爽,具有獨特的山韻品格。
  • 小喜年:儀式感滿滿的優雅英式下午茶
    食用下午茶是都市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它既能夠讓人們在身體最容易感到飢餓的時間段補充能量,又能通過準備精緻的食物、茶水的過程彰顯食用者的個人生活儀式感,因此十分受歡迎。今天,小喜年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儀式感滿滿的傳統英式下午茶文化。
  • 「茶」字的由來與確立
    茶飲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到如今茶葉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的誕生時間已不可考,而「茶」字又是怎麼演變並確立下來的呢? 秦代以前,中國各地的文字還不統一,茶的名稱也存在同物異名。「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陸羽在《茶經》中記載道。
  • 小喜年:快看看你的茶適合哪一種注水方式
    泡茶的幾種注水方式,快看看你的茶適合哪一種! 昨天在茶室喝茶的時候,小喜年注意到茶藝師在衝泡普洱茶和單叢茶時,用的是明顯不同的兩種注水手法。一番詢問學習之下才知道,原來泡茶常見的注水方式有五種,不同的茶適合的注水方式也不盡相同!
  • 古代官場盛行「以茶養廉」,以茶代酒揭開中華茶文化的序幕!
    而其本人不單單在位時提倡節儉,死前下詔也要求喪禮從簡,並特地要求靈位上不要三牲祭品,只要茶、乾飯和果餅就可以了。而以茶為祭品,大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並沿用至今。不過魏晉時期以茶養廉最經典的故事應屬東晉陸納的典故了。
  • 小喜年:晚上適合喝的這三款茶?
    不過,晚上喝茶雖可以舒緩神經,許多茶卻同時有提神的效果,不利於晚上的睡眠。因此,晚上喝什麼茶也有很大的講究。紅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在發酵的過程中,茶葉裡的多酚類化合物經過酶促氧化反應生成了茶黃素、茶紅素以及一些特徵性香氣物質,這些物質也造就了紅茶「紅湯紅葉」的品質特徵。
  • 小喜年: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不愛喝茶?
    中國是茶葉發源地,更是茶葉生產大國,但卻不是世界上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事實上,我國的茶飲愛好者年齡更偏向中老年化,許多年輕人並沒有喝茶的習慣。針對這樣的現狀,小喜年做了一個調研,發現年輕人不愛喝茶的原因可大致歸類於以下四點。
  • 小喜年:喝茶規矩可以不講究,但不能不知道!
    在茶桌上,賓主之間講究一定的規矩禮儀能讓品茶之事更加風雅融洽。但也有茶友認為喝茶本應是輕鬆、隨性的事情,過分講究規矩反而束手束腳,失了喝茶的本意。誠然,好友間喝茶可以不過分講究規矩,但不妨先了解一番,以免在重要場合失禮。
  • 2009年景邁純料古樹生茶,一芽一葉絕妙口感-小喜年茶評
    和其他純料古樹茶不同,這款茶採用了一芽一葉的高標準採摘方式,使用傳統曬青古法工藝製作陳化了11年,無論是收藏價值還是品飲口感都十分值得期待!餅形條索茶餅整體餅型飽滿,餅面芽頭肥壯,芽身金黃。適中的鬆緊程度很適合後續的陳化。
  • 飯桌上,拒絕別人的敬酒還在說「我不喝」?聰明人這樣說
    飯桌上,拒絕別人的敬酒還在說「我不喝」?聰明人這樣說現在社會中,飯桌敬酒已經成為了一個習慣,很多時候不管是什麼場合什麼性質的聚會吃飯,都離不開飯桌的上的一個「酒文化」。不過世界上總是有一些不喝酒,或者是因為身體原因並不能喝酒的人。他們在飯局上不喝酒只是為了自己的一個純碎的社交目的,或者是只想吃個飯。但是喝酒交際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很重要的,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狀態是醉著的。當我們在飯局中不想回應別人的敬酒時,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 小喜年,茶道六君子分別是什麼?
    茶道六君子即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筒。茶則在泡茶前,常用茶則將茶葉從茶荷中撥入茶壺或蓋碗中;泡茶後,利用茶則將泡開了的茶葉從茶壺或蓋碗中撥出。茶夾形狀像鑷子。在溫杯時,茶夾用於夾起茶杯進行衝洗,既方便又衛生;在清理泡完茶的茶壺時,可以用茶夾將茶壺中殘餘的茶渣夾出。茶針又名茶通,形狀如同細針。泡茶時,茶葉容易堵住茶壺壺嘴,此時茶針能起到疏通壺嘴的作用。茶漏形狀與作用都與漏鬥相似。
  • 領導在酒局上讓你喝一杯,低情商說「以茶代酒」,高情商這樣應對
    領導在酒局上讓你喝一杯,低情商說「以茶代酒」,高情商這樣應對酒桌上的潛規則,多得數不清,雖然很多,但是也要好好了解酒桌上的潛規則。因為步入職場後,酒桌上的應酬是少不了的,不管是和領導同事喝酒,還是跟客戶喝酒,其實都算是在應酬範圍。如果在酒桌上的應酬都無法搞定,那麼你在職場上的發展也就差不多了。因為中國的職場上,也講究人脈,你的人脈資源好,你才能夠在職場上走得更遠。就比如你在酒桌上跟客戶應酬,如果你能夠在酒桌上跟客戶打好關係,那客戶就是你的資源。
  • 小喜年:「鴨屎香」真的有「鴨屎味」嗎?
    在茶界也有一款名字與其相似的茶品——鴨屎香,但是原理和咖啡卻完全不一樣。喝過這款茶的人都知道,它不但沒有鴨屎味,反而香氣撲鼻,口感上乘。據說很久以前,有茶農引進了這款茶,將它種在鴨屎土裡面,所謂鴨屎土也就是黃壤土。
  • 這5種魚,也許毒素和重金屬「超標」,別再出現在飯桌上了
    這5種魚,也許毒素和重金屬「超標」,別再出現在飯桌上了深海中的大型食肉魚。很多人經常會喜愛食用一些深海中的大型食用魚,認為這種魚營養價值高,但殊不知,這樣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很多人在平時經常會購買一些重量過重的魚,認為這種魚有營養,但是像一些重量超過4斤左右的魚,雖然說體積大,但是年齡也是比較大的。不僅肉質變老,有害物質也會增多,大量食用,就會導致毒素以及重金屬攝入超標,影響個人健康,所以勸你還是別再讓它出現在飯桌上了。醃製的魚。
  • 小喜年|喝茶時發出聲音,是不禮貌的行為嗎?
    說到喝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不少茶友在品茶的時候都會發出「咻」、「嘖嘖」等品啜的聲音。在外行人聽來,這似乎非常不雅,顯得並不禮貌。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五月中旬將至,天氣漸漸地愈發燥熱了。不少茶友已經開始呼朋喚友,或去茶館,或居茶室,一同品茶。喝茶時發出聲音,是因為喝茶人用了「吮吸法」進行品飲,這正是品茶時的一件雅事、樂事,並非不禮貌的行為。在使用吮吸法時,舌頭兩側向中間捲曲,如同吸管將茶湯吸入口中,在這個過程中會發出「咻」的聲音。吮吸法的美妙之處正在於發出「咻」聲的過程中。
  • 這種問題怎麼會出現在你的嘴巴裡說出來是什麼意思和梗
    其實在網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比較讓人有爭議的詞語或者句子。比如說最近在網上經常能夠看到的一句話「這種問題怎麼會出現在你的嘴巴裡」,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語句的意思還是比較簡單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飯桌上的6大禮儀,職場人必懂,別讓自己敗在飯桌上
    因為聽說是粵菜,小王覺得應該沒有生薑,也就沒太在意,便和同事聊了起來……不一會,菜就上齊了,大家吃吃喝喝,聊得好不高興。這時候,小王夾了一口菜放進嘴裡,突然臉色大變,轉頭便對著地上使勁嘔吐。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疑惑地看著他。這時小王大聲喊道;「這菜裡怎麼會有生薑,噁心死了!」 說完當著大家的面繼續乾嘔。
  • 忠告:4物或是「根源」,別再出現在飯桌上了
    中醫講:「十人九胃」,近幾年來,患上腸胃疾病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一旦患上慢性胃炎,也是嚴重困擾人們的健康生活。而且,一旦患上慢性胃炎,也是反反覆覆,嚴重影響個人健康,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控,特別是日常飲食和作息方面,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注重適當的調節,保護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