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天燈」地名的由來

2021-02-13 雲湧軒李勇

光山「天燈」地名的由來

作者:雲湧軒李勇

「天燈"地名的由來

從縣城進入南向店鄉境內即有一條小街,最久的歷史建築也不到百年歲月,然而卻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響亮名字「天燈」。古代,它是一個崗,天燈崗。現在,它是一個村,天燈村。但民間口語仍習慣上叫它天燈崗。天燈這個地名,還要從山腳下文殊鄉柿園村王李灣村民組裡發生在一百五十餘年前的那段歷史風雲說起。

十九世紀初,清朝的經濟己經千瘡百孔,加之天災不斷,政府的統治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據趙豐國編錄的《河南省近代大事年表(1840~1919)》記載:「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光山又大水十二次,草木不實"。人們生活異常艱難,所以「民俗故強悍,往往聚眾剽竊」。這種時代背景下,催生了捻軍起義,從1853年到1868年持續十幾年。光山境內盜匪趁機烽起。《晚清河南年鑑》等資料中記載的光山捻軍首領就有,胡全堂,易添富,王競,黃五雷,陳大喜,張正渭等多支捻軍。小股土匪失傳不載的更多。

早期的捻軍被稱為捻子,據江地先生考證,捻子始於"河南之歸,陳,南,汝,光,江蘇之徐,山東之兗,沂。」

鹹豐二年(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安慶,捻黨轉化為捻軍,清代河南巡撫李鶴年在《豫軍記略》序中寫道:「鹹豐初元,粵寇倡亂,江介騷然,曾未逾歲,長驅中原,北犯畿輔,豫皖亂民趁間蜂起,中州當七省之衝,無日不戰,靡役不忙,自始亂至戩戡定,首尾十餘年"。

捻軍與太平軍相比,沒有明確的政治鋼領。而河南捻黨活動的目的也以獲取基本生存資料的「打糧」為主。《豫軍紀略》記載,鹹豐三年(1853)之九月初八日,捻軍帥眾南方定,所掠婦女輕重車輛,馬匹,絡繹兩百餘裡」。可見為害之嚴重性。而附難土匪的燒殺搶掠,只能更沒有底線。這些不僅正史中有所記載,而且廣泛地存在於今天豫南遺留的戶族宗譜明確記錄中。

河南省羅山縣《曹氏家譜》裡記載的曹氏坤公鹹同間髮匪倡亂,公募勇以保衛鄉裡記錄。

處於這種時代背景下的清朝中晚期,在現在天燈崗的山下王李灣,住著李姓家族。村民李上志勤儉持家,積畜日豐,課子孫書香綿遠。生兩子名李校,李權。老大李校幼勤學充太學生,因父喪明棄舉業治家,培植後人。鹹豐年間烽煙告警,逐練鄉團拒賊。賊被擊竄後復嘯聚蜂至,鄉人逃散,賊入公宅,摻獲團練冊籍,深恨公為首事,燼其居宅屋宇一空,公之母舒太孺人殉難。公於是毀其家業倡修青龍寨,一方得資以為保障。

舒太孺人於鹹豐辛酉年(1861年丿十月初八日未時髮匪焚宅殉難,清政府恩旌入邑(光山)節孝祠享祀並將其殉難事載入《光州志》及《光山縣誌》,誥封宜人。李上志誥封修職郎晉奉政大夫。李校例贈修職郎晉封奉政大夫。後代長嫡傳李光暉,傳李文茂共計祖孫四代奉政大夫直至民國建立結束傳襲。

青龍寨殘存的寨牆與老房子

王李灣殘存的清代建築

天燈又稱為孔明燈,相傳為三國諸葛亮的發明,也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起初是為了傳遞訊息之用,但通常則被當成節慶祈福許願的工具。

因為舒老孺人是被大火焚燒殉難的,其事跡像天上的明燈照亮了後代仁人志土前行的路。其奇節得到上至朝廷封賞,下至一方百姓的景仰,也為了表達思念與祝福,安慰冤魂。每逢舒老孺人祭日及清明節,不但縣城北臺子上光山縣節孝祠有祭祀活動。在王李灣的後山上,人們也自發的組織放天燈的紀念活動。

「天燈照,冥門開;黃裱紙,對邊裁;金日銀月梁上排,青松之木院裡埋,冤魂野鬼啊進不來。」長久以來,放天燈的崗子,由天燈崗到天燈村了。這就是光山天燈地名的由來。

天燈崗的古舊民居

天燈崗上發現的染坊石工具

此種石類是古代染坊用的壓布石,另外應還有一個座。壓布石的用途是因為前人紡布漿後較硬,不便使用,所以讓人或站在上面或立在兩邊用扛子來回碾壓使布軟後再染或折後出售。但石上面圖案文字各不一樣,有的兩面都有字。這塊可能是主人是道家人士,故將石頭之上刻以八卦陰陽雙魚太極圖案與文字。

天燈新貌

相關焦點

  • 【光山地名故事】 南向店鄉「天燈」地名的由來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縣地名辦的支持下,《光山微視》「光山地名故事」專欄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在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不斷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積極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等進行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並給予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 【光山地名故事】斛山鄉蔡橋地名的由來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光山地名故事】槐店鄉馮河村老虎山的由來及月亮割耳朵的傳說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光山地名故事】殷棚鄉神山嶺的由來與神奇的傳說故事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
  • 【光山地名故事】 南向店鄉蔡衝村蝦子山的傳說
    編者按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
  • 【光山地名故事】龍山湖系列傳說之「龍堤」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圖文/李偉莉
  • 光山地名故事:文殊鄉東嶽村「四方井」的由來
    2020-12-04 16:04:08 來源: 頂端信陽 舉報   文殊鄉東嶽村"四方井"的由來
  • 【光山地名故事】千古傳奇話白雀----白雀園的歷史故事和美麗傳說
    為促進光山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讓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地名辦、《光山微視》組織徵集的「光山地名故事」專欄再次與大家見面了。希望大家繼續給予「光山地名故事」關注和支持的同時,積極提供各地地名故事線索或撰寫地名故事稿件,重點對地名含義、地名由來、傳說故事等進行廣泛、深度的挖掘,一般為未發表過的原創稿件。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聯繫電話。優秀作品將陸續在《光山微視》微信公眾號《光山微視》頭條號上發布,並付薄酬。聯繫電話8582981,郵箱2285373876@qq.com
  • 故宮「天燈」和萬壽燈的由來,你不得不知的事兒
    2019年4月2日晚上,在故宮博物院乾清宮廣場舉辦的「景禧燈華—故宮萬壽燈天燈宮燈復原品公益拍賣」全部拍品在1對天燈、1對萬壽燈、5對宮燈復原品,競拍總金額2005將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地區教育和文化事業。
  •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無錫,一個謎一般的地名,總在「無錫」與「有錫」之間徘徊。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無錫地名最早來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關於無錫地名的由來,現在能見的最為清晰的記載來自唐朝茶聖陸羽的《惠山寺記》。據《惠山寺記》記載,惠山東峰,即錫山,曾在西周至先秦時期大產鉛錫,到漢代才採盡,故在此建立無錫縣,隸屬於會稽郡。東漢孝順時期,因聽聞有一樵夫在錫山下看見一碑文寫道: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所以順帝遂再次將有錫改名為無錫縣,隸屬於吳郡。
  • 原創︱一些銀江地名的由來
    一些銀江地名的由來
  • 河南省各縣級城市地名由來(一)
    另說召古為高之意意,因建於高崗之上,故名舞陽縣:秦置舞陽縣,因縣城在舞水(潕水,今三裡河)之北,故名;據《太平寰宇記》:在舞水之陽,因以名縣;從潕水得名,因其源頭珠花四濺,形若水花飛舞而名潕水臨潁縣: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置臨潁縣,以在潁水(潁川、潁河)之上,故名;另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
  • 尋甸地名由來——河口
    小村口:與其鄰村比,人口、耕地較少,得名小村,1981年地名普查因社內重名,增加一個「口」字,得名「小村口」。河底:村下方800米處有兩個落水洞,整個行政村除竹園村的河水外,都經村前而過,到落洞處落下,得名「河底村」。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苗慄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2、苑裡   「苑裡」地名是由來於道卡斯族「苑裡社」的社名。  3、通霄   通霄原稱為「吞霄」,是道卡斯族的社名。日據時期時,以其當地的虎頭山平地突起,聳入雲霄,便改此地為「通霄」。  11、後龍   地名由來於聚落建立在後方有長條狀起伏的地方,故有「後龍」之稱。  12、三灣   因為本地恰位於中港溪中遊東岸的第三個曲流河階上,故稱為「三灣」。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彰化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彰化」一稱之由來,據福建巡撫王紹蘭《彰化縣碑記》中的一段話:「實獲眾心、保域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隅之化歟」,可得知「彰化」就是顯彰皇化的意思。  2、鹿港   原名「鹿仔港」,這地名的由來,有四種說法:  ·早期此地為鹿群聚集之處,因此命名為「鹿仔港」。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臺中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7、霧峰  霧峰舊稱為「阿罩霧」,其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本地聚落建在鳳山山麓,晨間經常濃霧籠罩,故有此稱;第二種說法是認為「阿罩霧」是本地土著族地名之譯音,按臺灣地名中,凡冠以「阿」字者,多屬番社之譯音,例如阿束、阿冷等。民國九年時,改稱為「霧峰」。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高雄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4、湖內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因為境內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內建莊而得名。  2.地名由來是取長治(現大湖方面)、文賢(現圍子方面)兩地區名含義而定。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8、梓官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梓官地名之由來,似與修造船隻的官匠有關。相傳因修補軍船的官匠聚集於此而有此名。
  • 內蒙古自治區各個縣級城市地名由來
    ,蒙古語HorinGer譯作和林格爾,意為二十間房子,故名武川縣:1912年由武川廳改設,沿古武川鎮得名,因地處大灘得名;另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因武川水為名清水河縣:1912年由清水河直隸廳改設,據《中國地名辭源》:縣沿廳名,廳以清水河得名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嘉義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4、中埔   「中埔」之地名由來是與本地南南東方之頂埔及東北方竹崎鄉境內之內埔之相對位置而言。「埔」即是未墾之荒地。  15、竹崎   地名緣起於全鄉大部份為山坡地形,又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遍處留存許多竹頭,因此稱為「竹頭崎莊」。民國九年改稱竹崎。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雲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可愛的故鄉——雲林,頁6)  8、西螺   「西螺」地名由來於當地的巴布薩平埔族之番社名「西螺社」。  西螺(臺語ㄙㄞㄌㄟ)最初是平埔族巴布薩族居住,他們稱本地為Soreau。三百多年前西螺地形很像田螺,而湊巧濁水溪對岸的北鬥區也很像田螺,經協議將位於溪南端的叫西螺,北鬥叫東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