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宿舍

2020-12-12 SZNEWS

作者:俞莉

袁木蘭去了林曉曉家。

林曉曉是個老師。袁木蘭對於有職業的女性都抱有一份好感。她們大抵都很忙,沒那麼多閒功夫想東想西,比較正常。

同時也抱有一份同情。按說,她這樣的人,哪有資格同情別人,應該反過來才是。但袁木蘭就是沒來由的同情。像林小姐這樣的,哪裡會過日子啊?買菜都不會買,分不出老嫩好壞,整天老一套,買回來的食材都是太普通了,把個小孩子餵得跟豆芽菜似的。她來了之後,首先進行廚房工程的改造,給她家添了花椒、大料、八角、豆瓣醬等各種配菜的調味料。建議她買了高壓鍋、電子瓦鍋。每一天的口味都不同。紅燒肉、米粉肉圓子、爆炒蝦仁、黃豆燉豬腳、扇貝、香煎牛扒、沸騰魚、酸菜魚、啤酒鴨、宮保雞丁……這些過去從未在家裡菜桌子上見過的,現在都見識了。小孩子吃飯吃得那個歡啊。「媽媽,阿姨做飯賊好吃哦!」林曉曉給的薪水不比朱小姐家高。不過,林小姐對她很信任,來了第三天,就把鑰匙丟給她了,家裡也沒有裝攝像頭。不要以為家政工只顧著想錢,其實,有些錢,袁木蘭是不想的,如果僱主不對路,再多的錢,也留不住她的。她袁木蘭可不是一般的家政工!

過了九月,深圳的暑氣還沒有消退。這個城市一年到頭火熱著,仿佛有使不完的活力。

袁木蘭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早上六點不到,宿舍裡就有窸窸窣窣的起床動靜了,上廁所,刷牙洗臉。有的家政工要給人做早餐,起得就比旁人更早。一個人醒了,其他人也就跟鬆動的牙一樣,呆不住了,開始翻身,打哈欠,放屁,這是起床前的過門曲,然後就陸陸續續都醒了。袁木蘭在念中學時住過一段時期宿舍,沒想到四十多歲了,又住起集體宿舍。她曾想單獨出去租一間房子,可是,房租讓她望而卻步。老公在東莞,那裡租了一間房,她這邊就不能再租了。就集體宿舍湊合著吧。她必須忍受宿舍裡中年婦女身上的酸肉味、隔夜的濃重的口氣、精明或蠢笨的計較、各種稀奇古怪的癖好以及嘰嘰喳喳的聒噪。必須忍受著排隊上廁所,洗臉。

早上大家都不說話,也不開笑臉,各忙各的,好像都有下床氣一樣。洗漱完畢,袁木蘭坐在床沿,從枕頭底下摸出一個小木盒,裡面有一把小木頭梳和一個小木框鏡子。用梳子通頭髮,頭髮已經不夠卷了,年前得再燙一次。上鋪說,有家小理髮店很便宜,50塊錢就能搞掂。文的眉毛也有些褪色模糊,林小姐說,她文的眉毛不好。是不好,那是在老家文的,她一直想在深圳重新弄一下。皮膚還是白的,白裡透著紅潤。林小姐還笑著問她怎麼保養的。她們哪裡能談「保養」二字?不過就塗一點百雀羚。

相關焦點

  • 北師大「學霸宿舍」集體保研
    北師大「學霸宿舍」集體保研  七名女生四年共獲得獎學金14萬元  住在一個宿舍裡的七姐妹因為成績優異,本科畢業後全部被保送研究生——北京師範大學學九樓339號宿舍因此被譽為「學霸宿舍」。大學四年,她們堅持上課坐前排,並約定輪流早起提前去教室佔座,第一排最中間的七個座位常常被339宿舍「包攬」。課上筆記記不全的時候,她們會相互分享自己的筆記;期末考試周的時候,她們會相約自習;晚上熄燈後,別的宿舍「臥談會」聚焦明星八卦的時候,她們卻在相互提問白天複習的知識點,一起查漏補缺。
  • 高校放寒假女大學生住進男生集體宿舍
    大學城周邊月租屋搶手,個別女生竟敢住進男生宿舍  這幾天,廣東的高校陸續放寒假了。隨著多數同學離校回家,一些大學生情侶開始了「假期夫妻」生活。記者連日調查發現,不少大學生情侶到學校周邊的城中村租房築「愛巢」,個別女大學生還索性搬進男生集體宿舍,與男友「雙宿雙棲」。
  • 集體宿舍要回來了!每間能住多少人?全文詳解——
    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昨天下午正式就《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除了新建、配建兩種方式外,閒置的廠房、商場、寫字樓、酒店等房屋也可改建為這類集體宿舍。但按要求,集體宿舍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4平方米,每間宿舍居住人數不得超過8人。
  • 北京正式實施租賃型集體宿舍 人均不低於4平方米
    《意見》提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不得分割銷售或變相「以租代售」,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4平方米,每間宿舍居住人數不得超過8人。資料圖:民眾運用手機軟體進行租房操作。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15日稱,《意見》曾於5月23日至30日期間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文件內容受到普遍肯定。
  • 1980年的四川人民公社:小學生睡集體宿舍,大人集體勞作
    平常大傢伙兒都是集體勞作,集體吃飯。相應的,還有幼兒園、敬老院、縫紉組等。鏡頭下就是當年該公社的學生集體宿舍,木頭架子搭起了兩排通鋪。上面鋪著涼蓆放著被褥,80後90後有沒有想起當年的宿舍?一張集體勞作的畫面,拉過來幾根原木,幾個壯小夥光著膀子加工生產,熱火朝天。規模來說,公社基本是一鄉一社,有的是小鄉一社,有的是大鄉一社。日常勞作方面也是比較廣泛,農業、畜牧業、林業、漁業應有盡有。
  • 北京正式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入住需要哪些條件?
    6月15日上午,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了《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將通過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或改造部分閒置廠房、商場、寫字樓來為用工單位提供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以此來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住宿問題。
  • 住集體宿舍該注意哪些問題
    住集體宿舍如果太過自我容易和其他舍友發生矛盾,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以免和舍友們發生爭執呢?積極參與清潔活動通常一些高校宿舍裡會自我制定一個清潔表來安排清潔活動,但也有一些是沒有定製的。如果宿舍裡有幾個人習慣早睡的話,建議在她/他們休息後放輕自己的動作,看電影或者打打遊戲,建議帶上耳機,儘量不要打擾到其他人。東西不要到處亂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桌子和柜子,一定要整理好,這樣能騰出更多的空間,不至於一些東西沒地方放然後放在其他人的位置上而引起他人的不滿。自己的垃圾經常倒垃圾桶裡常常會有些食物殘渣,放久了會有味道,影響空氣品質。
  • 難忘集體宿舍:校外租房的大學生是「可恥」的
    離開大學校園太久了,所以反而越來越感覺到「學生宿舍」在我記憶裡的分量,它就像一條重要的生活線索,把大學4年的悲歡離合,逐漸清晰地浮現出來。在學生宿舍裡,發生了太多的青春故事了,朝夕相處的室友、塗鴉的牆紙,還有那清純的情人。我想每一個人都會相信,這是個彌足珍貴、不可或缺、無法替代的大學記憶。
  • 北京擬推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可用閒置廠房商場等改建
    23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並正式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明確了增加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供應的主要渠道:在集體建設用地上新建、產業園區配建,以及利用閒置的廠房、商場、寫字樓、酒店等房屋改建。集體宿舍要求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4平方米,每間宿舍居住人數不得超過8人。
  • 同心戰「疫」 | 員工集體宿舍安全管控,東區物業有「妙招」
    中心公有房管理部每天組織人員上門監督督查,一天兩次檢查,查到人、盯到人,一天兩次體溫測量,監測到人、測對人,建立了《集體宿舍現住人員信息臺帳》《集體宿舍現住人員家屬信息臺帳》《集體宿舍人員體溫測量表》《集體宿舍現住人員家屬測量體溫表》《日常消毒記錄》等臺帳,清楚記錄姓名、聯繫電話、家庭情況、工作往來線路和返京人員所有證明等等,精準到每個細節。
  • 從「集體宿舍」到「我也有家」
    【集體生活】  住在哪兒  從來沒考慮過    5年前的一個初秋,天氣還很悶熱,在大學宿舍樓樓頂,小高和幾個朋友光著膀子,對瓶喝兩塊五一瓶的廉價啤酒,就著校門外買來的5塊錢一份的涼菜,酒醉微醺,似乎未來就在眼前。
  • 鹹寧一地下車庫成工人集體宿舍 多部門依法查封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陳志茹 通訊員阮曉芬 實習生洪恆)7月23日,溫泉消防大隊在開展居民住宅小區、「十小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發現溫泉城區星悅公館小區地下車庫竟成了工人集體宿舍,立即聯合轄區派出所、社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對小區地下車庫停車、住人、生火做飯「三合一」行為進行依法查處
  • 記者探訪北京市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每間房可住4人
    5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土委聯合制訂的《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種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條件是什麼樣的呢?記者王博了探訪先期試點的集體宿舍。上午10點,記者來到了朝陽區798藝術區附近的北京電機總廠,其中有兩棟閒置的辦公樓今年年初經過改建和裝修,已經成為了一些企業職工的集體宿舍。負責此處集體宿舍運營的魔方公寓798店店長高英強說:高英強:比較簡單、比較適合員工,我們只針對企業,不針對個人。高英強介紹,每棟宿舍樓有6層,共76間房,每間房可以住4個人。
  • 同心戰「疫」 | 員工集體宿舍安全管控,中國農大物業有「妙招」
    中心公有房管理部每天組織人員上門監督督查,一天兩次檢查,查到人、盯到人,一天兩次體溫測量,監測到人、測對人,建立了《集體宿舍現住人員信息臺帳》《集體宿舍現住人員家屬信息臺帳》《集體宿舍人員體溫測量表》《集體宿舍現住人員家屬測量體溫表》《日常消毒記錄》等臺帳,清楚記錄姓名、聯繫電話、家庭情況、工作往來線路和返京人員所有證明等等,精準到每個細節。
  •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住集體宿舍,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你知道嗎?
    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避免不了要住到集體宿舍,畢竟是由單位提供的不需要花自己的錢,相對來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講,這也是一個可以快速學會與人相處的地方。畢竟都住在一起,相互了解更多一些。但同時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所以要保證集體宿舍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好好講講一講究竟在這個集體宿舍中更好的生活,平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到外地城裡去務工,有不少人是居住在單位提供的集體宿舍裡。住集體宿舍的外來人員應注意些什麼呢?1要嚴格遵守集體宿舍的規章制度。住集體宿舍,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章和制度,大家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到保障。
  • 北京發布集體宿舍防疫指引 要求設專人負責住宿人員健康監測
    北京市疾控中心2日發布集體宿舍日常防疫指引。指引中明確,設有集體宿舍的單位(部門)應制定集體宿舍管理辦法和防疫指引,做到落實到崗、責任到人。住宿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屬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要定期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敦促整改。單位應設專人負責住宿人員的健康監測。
  • 入住集體宿舍員工每日2次體溫檢測
    對處在隔離期間和入住集體宿舍的員工,每日進行2次體溫檢測。設立可疑症狀報告電話,員工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時,要及時向本單位如實報告。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二要做好工作場所防控。加強進出人員登記管理,指派專人對進出單位和宿舍的所有通道進行嚴格管理。保持工作場所通風換氣,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工作場所應設置洗手設備,洗手、噴淋設施應保持正常運行。做好工作和生活場所清潔消毒。
  • 青島科技大學4宿舍集體考研成功 光榮榜成風尚
    此次更是四宿舍22人集體考研成功。此次更是四宿舍22人集體考研成功。 >>>進入考研論壇交流                         >>>全面掌握考研資訊   昨日,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了解到,繼4月初學校環境學院爆出女生「考研宿舍」外,這幾天又傳來好消息,化工學院又有4個宿舍全部考研成功,而且清一色是「娘子軍」。
  • 集體宿舍遇怪事:醒來手機電腦沒了錢包還在
    7月30日上午,住在延安路的市民許先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他們的集體宿舍裡面,宿舍裡多位舍友的手機、電腦莫名奇妙的沒了,但是錢包還在。讓許先生感到十分蹊蹺,據了解,宿舍樓是孤立的,門窗都沒有被撬的痕跡,所有人員都毫無察覺,目前許先生已經報警,此事還在進一步處理當中。
  • 海大一宿舍四姐妹集體保研,光獎學金就拿了7萬元!
    時光荏苒,變的是四季,不變的是坐在教室第一排的410宿舍。頭腦風暴到半夜兩點忙到凌晨兩點,對於410宿舍來說並不是什麼稀罕事。410宿舍中有三個人是班委成員,張卓越是班長,張彥臻是團支書,張易平是組織委員,唯一一個不是班委的趙彩玲也是班級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