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納萬千世界 • 鯉行天下州府
泉州府
不只徒步於大泉州之間
更在於走出泉州
▪️當代《辭源》:「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建寧、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漳州建州千年,漳州古城現存唐宋子城面積約53公頃,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千年古城軸線、府衙軸線至今猶存。
▪️由於古城改造,原本分散在漳州老城區的傳統老字號小吃店,統一搬遷到中山公園東門外的美食街區,短短100多米的小街上,匯聚滷麵、海蠣煎、鍋邊糊、面煎粿、麻餈、蓮子圓等眾多老字號名優小吃。對於美食饕客來說,這裡一定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天堂。
▪️東坂後天主堂,漳州唯一的一所完全由中國人自籌自辦並自我管理的教堂。
雖然小胃的我們在出發時立下flag
1天拿下20家店
儘管撐爆肚子了
但也因徒步行走也有所緩和✌️
特地為大家篩選出幾家值得二刷的好料
相信本君,這些好料真心不錯吃❗️
👀
記得 在看! 轉發!收藏!
CHAPTER.01
✍️探店:孔廟果汁
📍地址:延安南路145號(漳州孔廟旁)
▪️論夏日飲品,除了普遍的奶茶紅綠茶以外,果汁在當下是越來越盛行了~漳州古城內老的網紅飲品店不太多,反而是古早味果汁店備受青睞。走了半晌,確實挺想喝一杯清爽健康的果汁,孔廟旁的這家開了二十多年的果汁店在各平臺中是深受好評的,我們也來試一試~店主阿姨很講衛生,戴著面罩和手套,水果和一次性塑料瓶在使用前都是當著我們的面洗淨的。
既然來了漳州,特地點了解暑養生的片仔癀草來試試,分別加了甘蔗和梨子,有著不同的成色和口感,加甘蔗的會蠻清甜但蓋過了片仔癀草的口感,適合初次嘗試的小夥伴。當然還可以搭配楊桃、百香果、檸檬等。在這裡更想推薦百香果甘蔗汁,這裡的百香果是洗淨後連皮一起入機器榨汁,因此成色是非常粉嫩的色調。再加上連籽一起過篩後,省去了吞吐籽的麻煩,不喜歡百香果籽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一下~
▪️這是在香港路的老街上,在竹器店鋪旁。連子圓是漳州較為傳統的甜品,是由地瓜粉做成的小球,煮熟後加入紅糖,就是那一顆顆紅紅透透的小圓球。加上其他配料,最後再來幾勺冰鎮紅糖水。這碗滿盈紅糖的食物竟然給人帶來清涼的感覺,太適合紅糖控女生了!來碗滋補甜湯解解饞~
▪️QQ串本身是不甜的,要蘸上黃豆粉。厚而不硬的小Q粿,是個不錯的小零嘴~
✍️探店:可來屋
▪️四果湯大多大同小異,中山公園斜對面的這家四果湯店鋪我們更喜歡的是他家淋了果醬的版本。把各種時令水果、豆類、銀耳、石花、仙草、阿達子……統統加一遍,鋪上一層挫冰,最後來一勺增顏的百香果醬和蜂蜜水,讓人看了怎能不心水~
▪️紅豆芋圓冰~看重的就是這高顏值的黃豆粉。與牛奶綿綿冰相融,醇厚香濃,偶爾搭配一口Q彈芋圓和紅豆更是滿足,怎麼吃都不會膩!旁邊那碗三色芋圓則是符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關鍵是分量十足,吃冰吃甜,我們三個人吃一份,飽了~
CHAPTER.02
乾拌麵
✍️探店:原北京路松樹幹拌麵店
📍地址:北京路275-9號
▪️將鹼面扯斷放在盤中,放上炸豆乾和蛋餅等炸物,最後淋上花生醬和蒜蓉醬,也是幹拌的,區別就在於各家醬汁不同~鹹甜相融十分爽口(哈哈鹹甜混吃閩南好料常見搭配)
✍️探店:小妹海蠣面線糊
📍地址:芳華北路3號
▪️原本此行就是為了二刷海蠣面線,或許是因為店門口修路的原因,小妹未開,吃了閉門羹。在這裡依然要推薦給大家!舊圖送上!▪️福建地區都有各自滷麵,莆田滷麵、泉州泮宮滷麵、漳州滷麵……但口味皆有不同。來到漳州了,我們選擇了阿芳牌滷麵,就在中山公園旁~雖然在景區旁,滿座的大部分是漳州本地人。喜歡吃漳州滷麵,因為心水它的甜甜口感~隱約還能吃到熬高湯的魷魚絲蝦皮,可以選擇滷麵或者滷米粉。配料依然離不開豬雜滷味,套腸和大腸都剪得很大塊,十分良心~對了,這個分量還只是小份的~
雞飯
▪️特地騎車從古城來到大通北路與勝利西路交叉口吃上一份美味雞飯~淋上澆頭的雞肉甜甜滑滑,一口醬汁一口飯~口感不要更贊~還有那大塊雞肉的咖喱飯,也是在地人十分推薦。例湯倒是很有意思,雞爪湯~感覺適合日常飯點來飽食一頓。
CHAPTER.03
▪️漳州古城內的三角粿是招牌之一,其實就是三角形的菜頭粿。去的時候炸的量不多,一提剛剛下油鍋炸,金燦燦菜頭粿就是熟悉的閩南味道~直播中的粉絲朋友告訴我們必須蘸一下他家的獨特蒜蓉,於是嘴饞來一口,酥脆中帶有軟糯酸甜的口感,確實又與家裡的有所差別。他家還有其他炸物,下次再試試~
▪️面煎粿,餡料會更為豐富,甜粿內含芝麻、花生碎、桂花醬等,外層是酥脆的,內陷軟糯香甜,有種馬蹄糕的口感,太喜歡了!鹹粿含芋泥、肉丁、香腸、韭菜、蝦米等鹹口味餡料。面發粿,跟泉州的滿煎糕相似。
▪️閩南海蠣煎還是都有所區別的,漳州的海蠣煎個人認為跟潮汕蚵烙有點像。泉州廈門的都是用地瓜粉,做起來是溼煎,而漳州的是使用米漿,幾乎是油炸出來的,表皮很是酥脆。海蠣卻是不多的,搭配菜頭酸和甜辣醬一口咬下去,倒也是入口即化的感覺。
▪️店面其實有很多各色粿品,最出名的當然是麻餈了~軟弱的糯米糰子,裹著香脆的酥片、芝麻、白糖、綠豆~外裹著花生、芝麻粉,相當飽滿!下午去還有一鍋現炸的三角粿~
▪️鹹新娘,很特別的名字,阿姨很熱情地介紹其實是麵粉和糖的結合~油炸後裹上糖漿,甜甜中還帶著鹹味,十分精巧的古味甜食~
▪️感覺不管去哪,都愛嘗嘗當地的滷料,在返回泉州府之前我們特地打包了些好料與府裡家人們一同分享,是個不錯的燒酒配。豬雜、豬尾巴、鴨子、魷魚再加上暖色燈的照射下,讓人無法抗拒阿!還可以點滷料拼盤坐套餐飯系列~
CHAPTER.04
▪️中午太曬,我們從古城騎電動車出門啦,穿越好幾個紅綠燈騎行來到新浦路,就地公社,就地小憩。這裡要說明一下,不管進店多少人,我們被告知入座每人都是需要消費的,於是一人點了一種,且不能分桌,我們五個人就湊著圍在一桌,這樣也挺好,值得我們學習~喜歡這家店的裝修風格,布置得蠻用心,尤其記得一樓咖啡包裝填滿的牆面,在二樓拍拍照聽聽音樂,倒是不錯的消磨時光的小資去處。
▪️漳州古城的西入口也有些小資店鋪,這家店鋪是人最多的,桌面上精緻的冰品深深吸引了我們……吃!點了一份光蜜冰,真的是美少女的下午茶,澆上檸檬汁是會變色的~往下挖,芋圓、茶洞……等配料和帶有檸檬味的冰一掃而光,仙女心爆棚❤️
CHAPTER.05
從泉州府來到漳州府,除了吃吃喝喝的瀟灑自在外,更多的是得到放空。受疫情影響,部分店鋪、展館以及古蹟未能開放,古城中的部分街巷正在修葺,遺憾未能去尋蹤問跡,卻也能讓我們在這古城老街上從天明逛到天黑。
正如野路老闆陳花現推文說到:漳州是一座可以讓人沒思沒想的城市,這裡暫時沒有「文創」的打擾,有的就是日常的悠閒,在這裡可以買上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閒逛個半天,渴了四果湯,餓了手抓面,一路踅來,古蹟和舊時的烙印就像熟悉的鄰居,一切清閒得恰好。
修葺後的古城,卻依然擁有生活氣息,騎著三輪車轉悠的阿公阿嬤一個接著一個,人們坐著小本生意依然很實在,到了傍晚帶著孩子在公園前玩耍的人群絡繹不絕……或許是因為工作日,又或許是當下依然處於防疫階段,遊人並不多見,倒也讓我們感到愜意舒適的新古城。
(順便帶了好料打包回府~)
不論是泉州府人還是漳州府人
咱們都是閩南人❤️
我們都說著各自腔調的閩南語
吃著相似的閩南好料
都在盡綿薄之力
守護與珍惜閩南大地上濃厚的文化
府納萬千世界 • 鯉行天下州府。泉州府徒步,不只徒步於大泉州之間,更在於走出泉州。2017年7月,我們以「府行記」為名,從泉州府出發,用腳步丈量的方式,去挖掘、發現和了解天下府的歷史人文。通過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落地的徒步活動,並藉助泉州府打卡方式,進行更接地氣的傳播。帶領參與者通過在他城的行走中,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待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和祖國。
▫︎第一期:廣州府 20170728-20170801
▫︎第二期:成都府 & 嘉定府 20181114-20181119
▫︎第三期:福州府 20181231-20190101
▫︎第四期:奉天府20190103-0110
▫︎第五期:順天府20191123-1127
🙏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