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到漳州府,從吃開始.

2021-02-27 泉州影像


 府納萬千世界 • 鯉行天下州府 

 泉州府 

不只徒步於大泉州之間

更在於走出泉州

▪️當代《辭源》:「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建寧、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漳州建州千年,漳州古城現存唐宋子城面積約53公頃,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千年古城軸線、府衙軸線至今猶存。


▪️由於古城改造,原本分散在漳州老城區的傳統老字號小吃店,統一搬遷到中山公園東門外的美食街區,短短100多米的小街上,匯聚滷麵、海蠣煎、鍋邊糊、面煎粿、麻餈、蓮子圓等眾多老字號名優小吃。對於美食饕客來說,這裡一定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天堂。


▪️漳州府文廟,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文廟兩側現存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兩座牌坊,雖是民國時期蔣鼎文修文廟時重建的,卻很好地再現了文廟所發揚的儒學精神,可謂是漳州古城最核心的兩處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漳州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門口的廣場,是當時漳州府裡最寬敞的路,府埕兩邊各是一排二層高的騎樓,是護法時期創辦的新式店面,專門用於接待來往客商及到訪客人。

▪️東坂後天主堂,漳州唯一的一所完全由中國人自籌自辦並自我管理的教堂。

雖然小胃的我們在出發時立下flag

1天拿下20家店

儘管撐爆肚子了

但也因徒步行走也有所緩和✌️

特地為大家篩選出幾家值得二刷的好料

相信本君,這些好料真心不錯吃❗️

👀

  記得 在看! 轉發!收藏!  

CHAPTER.01

✍️探店:孔廟果汁

📍地址:延安南路145號(漳州孔廟旁)


▪️論夏日飲品,除了普遍的奶茶紅綠茶以外,果汁在當下是越來越盛行了~漳州古城內老的網紅飲品店不太多,反而是古早味果汁店備受青睞。走了半晌,確實挺想喝一杯清爽健康的果汁,孔廟旁的這家開了二十多年的果汁店在各平臺中是深受好評的,我們也來試一試~店主阿姨很講衛生,戴著面罩和手套,水果和一次性塑料瓶在使用前都是當著我們的面洗淨的。

既然來了漳州,特地點了解暑養生的片仔癀草來試試,分別加了甘蔗和梨子,有著不同的成色和口感,加甘蔗的會蠻清甜但蓋過了片仔癀草的口感,適合初次嘗試的小夥伴。當然還可以搭配楊桃、百香果、檸檬等。在這裡更想推薦百香果甘蔗汁,這裡的百香果是洗淨後連皮一起入機器榨汁,因此成色是非常粉嫩的色調。再加上連籽一起過篩後,省去了吞吐籽的麻煩,不喜歡百香果籽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一下~


▪️這是在香港路的老街上,在竹器店鋪旁。連子圓是漳州較為傳統的甜品,是由地瓜粉做成的小球,煮熟後加入紅糖,就是那一顆顆紅紅透透的小圓球。加上其他配料,最後再來幾勺冰鎮紅糖水。這碗滿盈紅糖的食物竟然給人帶來清涼的感覺,太適合紅糖控女生了!來碗滋補甜湯解解饞~

▪️QQ串本身是不甜的,要蘸上黃豆粉。厚而不硬的小Q粿,是個不錯的小零嘴~



▪️四果湯,閩南一帶特色的冰品,漳州與泉州更明顯的區別是那層綿綿厚厚的冰。小小一碗包容萬象,各種配料任意挑選:綠豆紅豆、蓮子、水果丁、薏仁、阿達子……食用前把「冰山」與食材相融橙沁涼沁涼的糖水~我們愛吃古早味,更愛接地氣的氛圍,一人一碗放在高凳上,一屁股坐在矮凳嘶溜嘶溜地將爽口的四果湯一飲而下,相當有古早的感覺~

✍️探店:可來屋

▪️四果湯大多大同小異,中山公園斜對面的這家四果湯店鋪我們更喜歡的是他家淋了果醬的版本。把各種時令水果、豆類、銀耳、石花、仙草、阿達子……統統加一遍,鋪上一層挫冰,最後來一勺增顏的百香果醬和蜂蜜水,讓人看了怎能不心水~


▪️紅豆芋圓冰~看重的就是這高顏值的黃豆粉。與牛奶綿綿冰相融,醇厚香濃,偶爾搭配一口Q彈芋圓和紅豆更是滿足,怎麼吃都不會膩!旁邊那碗三色芋圓則是符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關鍵是分量十足,吃冰吃甜,我們三個人吃一份,飽了~

CHAPTER.02

 乾拌麵  

✍️探店:原北京路松樹幹拌麵店

📍地址:北京路275-9號

▪️閩南的拌麵必定少不了花生醬的存在~這家的拌醬偏甜口,濃稠的醬汁搭配勁道的鹼面,一點也不會幹巴巴~必須再點滷味,譬如豬皮、豬肉、大腸什麼的~要點大份的店內阿姨還擔心女孩子吃不完,但事實上好吃的乾拌麵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地吃不停。別忘了再來碗清淡的豆乾鴨血湯。疫情期間,店內管控得很嚴格,一進店就要強調戴口罩、點單只能1人入內,同時也只允許在門口吃~


▪️將鹼面扯斷放在盤中,放上炸豆乾和蛋餅等炸物,最後淋上花生醬和蒜蓉醬,也是幹拌的,區別就在於各家醬汁不同~鹹甜相融十分爽口(哈哈鹹甜混吃閩南好料常見搭配)

✍️探店:小妹海蠣面線糊

📍地址:芳華北路3號

▪️原本此行就是為了二刷海蠣面線,或許是因為店門口修路的原因,小妹未開,吃了閉門羹。在這裡依然要推薦給大家!舊圖送上!


▪️福建地區都有各自滷麵,莆田滷麵、泉州泮宮滷麵、漳州滷麵……但口味皆有不同。來到漳州了,我們選擇了阿芳牌滷麵,就在中山公園旁~雖然在景區旁,滿座的大部分是漳州本地人。喜歡吃漳州滷麵,因為心水它的甜甜口感~隱約還能吃到熬高湯的魷魚絲蝦皮,可以選擇滷麵或者滷米粉。配料依然離不開豬雜滷味,套腸和大腸都剪得很大塊,十分良心~對了,這個分量還只是小份的~


 雞飯 

▪️特地騎車從古城來到大通北路與勝利西路交叉口吃上一份美味雞飯~淋上澆頭的雞肉甜甜滑滑,一口醬汁一口飯~口感不要更贊~還有那大塊雞肉的咖喱飯,也是在地人十分推薦。例湯倒是很有意思,雞爪湯~感覺適合日常飯點來飽食一頓。


CHAPTER.03

▪️漳州古城內的三角粿是招牌之一,其實就是三角形的菜頭粿。去的時候炸的量不多,一提剛剛下油鍋炸,金燦燦菜頭粿就是熟悉的閩南味道~直播中的粉絲朋友告訴我們必須蘸一下他家的獨特蒜蓉,於是嘴饞來一口,酥脆中帶有軟糯酸甜的口感,確實又與家裡的有所差別。他家還有其他炸物,下次再試試~


▪️面煎粿,餡料會更為豐富,甜粿內含芝麻、花生碎、桂花醬等,外層是酥脆的,內陷軟糯香甜,有種馬蹄糕的口感,太喜歡了!鹹粿含芋泥、肉丁、香腸、韭菜、蝦米等鹹口味餡料。面發粿,跟泉州的滿煎糕相似。


▪️閩南海蠣煎還是都有所區別的,漳州的海蠣煎個人認為跟潮汕蚵烙有點像。泉州廈門的都是用地瓜粉,做起來是溼煎,而漳州的是使用米漿,幾乎是油炸出來的,表皮很是酥脆。海蠣卻是不多的,搭配菜頭酸和甜辣醬一口咬下去,倒也是入口即化的感覺。


▪️店面其實有很多各色粿品,最出名的當然是麻餈了~軟弱的糯米糰子,裹著香脆的酥片、芝麻、白糖、綠豆~外裹著花生、芝麻粉,相當飽滿!下午去還有一鍋現炸的三角粿~


▪️鹹新娘,很特別的名字,阿姨很熱情地介紹其實是麵粉和糖的結合~油炸後裹上糖漿,甜甜中還帶著鹹味,十分精巧的古味甜食~

▪️感覺不管去哪,都愛嘗嘗當地的滷料,在返回泉州府之前我們特地打包了些好料與府裡家人們一同分享,是個不錯的燒酒配。豬雜、豬尾巴、鴨子、魷魚再加上暖色燈的照射下,讓人無法抗拒阿!還可以點滷料拼盤坐套餐飯系列~

CHAPTER.04

▪️中午太曬,我們從古城騎電動車出門啦,穿越好幾個紅綠燈騎行來到新浦路,就地公社,就地小憩。這裡要說明一下,不管進店多少人,我們被告知入座每人都是需要消費的,於是一人點了一種,且不能分桌,我們五個人就湊著圍在一桌,這樣也挺好,值得我們學習~喜歡這家店的裝修風格,布置得蠻用心,尤其記得一樓咖啡包裝填滿的牆面,在二樓拍拍照聽聽音樂,倒是不錯的消磨時光的小資去處。


▪️漳州古城的西入口也有些小資店鋪,這家店鋪是人最多的,桌面上精緻的冰品深深吸引了我們……吃!點了一份光蜜冰,真的是美少女的下午茶,澆上檸檬汁是會變色的~往下挖,芋圓、茶洞……等配料和帶有檸檬味的冰一掃而光,仙女心爆棚❤️

CHAPTER.05

從泉州府來到漳州府,除了吃吃喝喝的瀟灑自在外,更多的是得到放空。受疫情影響,部分店鋪、展館以及古蹟未能開放,古城中的部分街巷正在修葺,遺憾未能去尋蹤問跡,卻也能讓我們在這古城老街上從天明逛到天黑。

正如野路老闆陳花現推文說到:漳州是一座可以讓人沒思沒想的城市,這裡暫時沒有「文創」的打擾,有的就是日常的悠閒,在這裡可以買上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閒逛個半天,渴了四果湯,餓了手抓面,一路踅來,古蹟和舊時的烙印就像熟悉的鄰居,一切清閒得恰好。

修葺後的古城,卻依然擁有生活氣息,騎著三輪車轉悠的阿公阿嬤一個接著一個,人們坐著小本生意依然很實在,到了傍晚帶著孩子在公園前玩耍的人群絡繹不絕……或許是因為工作日,又或許是當下依然處於防疫階段,遊人並不多見,倒也讓我們感到愜意舒適的新古城。

(順便帶了好料打包回府~)

不論是泉州府人還是漳州府人

咱們都是閩南人❤️

我們都說著各自腔調的閩南語

吃著相似的閩南好料

都在盡綿薄之力

守護與珍惜閩南大地上濃厚的文化


府納萬千世界 • 鯉行天下州府。泉州府徒步,不只徒步於大泉州之間,更在於走出泉州。2017年7月,我們以「府行記」為名,從泉州府出發,用腳步丈量的方式,去挖掘、發現和了解天下府的歷史人文。通過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落地的徒步活動,並藉助泉州府打卡方式,進行更接地氣的傳播。帶領參與者通過在他城的行走中,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待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和祖國。

▫︎第一期:廣州府 20170728-20170801

▫︎第二期:成都府 & 嘉定府 20181114-20181119

▫︎第三期:福州府 20181231-20190101

▫︎第四期:奉天府20190103-0110

▫︎第五期:順天府20191123-1127

🙏平安喜樂🙏

相關焦點

  • 泉州府到漳州府,從吃開始。
    喜歡吃漳州滷麵,因為心水它的甜甜口感~隱約還能吃到熬高湯的魷魚絲蝦皮,可以選擇滷麵或者滷米粉。點了一份光蜜冰,真的是美少女的下午茶,澆上檸檬汁是會變色的~往下挖,芋圓、茶洞……等配料和帶有檸檬味的冰一掃而光,仙女心爆棚 CHAPTER.05 古城古韻系列 從泉州府來到漳州府,除了吃吃喝喝的瀟灑自在外,更多的是得到放空。
  • 關於泉州府的歷史與現在.
    到了明朝洪武元年,改福建全省八路為八府,位列其中的就有包含泉州府。福建自古稱「閩」。《周禮·夏官·職方氏》中提到:「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泉州府文廟明倫堂保護維修開始
    泉州府文廟董事會正在積極籌建中,近日有兩件事:一是明倫堂保護維修開始,二是十皇帝欽賜牌匾開始懸掛。  泉州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堂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工程將對明倫堂進行全方位的保護維修,預計春節前完工。
  • 徒步 | 到古代泉州府所轄區域「金門縣」走一走.
    大中至正「超人」:經過前期的證件辦理、探路、紀念品設計製作、史料收集,再到航程、接待、食宿……府裡一系列繁瑣而又周密的安排讓我們只用兩天時間就詳盡領略到金門別樣的風光。顏臻:我是不喜甜食的,但阿嫲家的燒仙草確是讓我吃了一次還想吃的!超純正超香!真的不僅味道好,而且給人超親切的感覺。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8期】到安溪湖頭,識家風家訓
    在往前走便到了新衙李光地的府第,就是人們常說的「相府」*鯉大仁原創形象 | 泉州府 x KAKIRIN*本期紀念牌中,鯉大仁和小西幾吃的那一碗是湖頭米粉,裡面還有雞卷、鹹筍包、芋包,當地有人稱之為「湖頭四寶」。
  • 泉州府有個鯉大仁!
    善良的鯉大仁從接官亭上岸後立馬到天后宮祭海,虔誠祈求媽祖保佑,保佑境內子民平安安康。媽祖被他感化,由於鯉大仁為科考狀元,獨佔鰲頭,隨助他一臂之力託夢與他,賜下一頂鰲魚帽。至此,任內泉州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 漳州府 | 小吃界的三分天下局面
    在漳州府的小吃示範街裡,有一大特色--長桌宴,這又是一次徵服食客的機會。俗話說,一碗蓮子圓,越吃人越甜,要想氣色好,心情好,還是得吃蓮子圓。」酸、甜、香、麻、辣,一應俱全,令人齒頰留香,吃得自在暢快。區區食客,只能拜倒在我的黃瓜絲之下,哈哈哈.」
  • 【府行記第2期】 從泉州府到成都府.
    點擊上方「泉州府」→點擊右上角「...」
  • 泉州府文廟與臺南孔廟
    本報訊 (記者陳智勇)19日,泉州府文廟與臺南孔廟共同籤訂《海峽兩岸孔廟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書,這是海峽兩岸孔廟首度攜手共同建立交流聯誼機制。  按照協議,今後泉州府文廟與臺南孔廟將共同建立海峽兩岸孔廟交流聯誼機制;建立共同研究海峽兩岸儒家文化與孔廟文化的常態機制,雙方適時聯合召開海峽兩岸孔廟保護與發展學術研討活動;組團互訪,安排專業人員到對方進行學術訪問或短期研修;雙方共同研究孔廟的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模式,共同推動孔廟保護與開發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發表與出版;雙方共同探討深入研究海峽兩岸儒家文化、弘揚儒家文化精神的途徑,共同推動儒家文化在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期】 到豐州古鎮,探索閩南之源.
    我們在行動,讓泉州府滲透你。在2016年6月11日泉州府第一期古城徒步後獲得了粉絲夥伴的熱烈反響還要繼續下一期嗎?還要繼續嗎?自古傳說到保生大帝那兒乞靈會有一隻蜘蛛順絲而降來執筆寫字因此民間稱其為「蜘蛛結網」寶地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9期】鯉好東石,從心出發
    我們由「鎮海門」進、「得勝門」出,開始東石徒步之行。再後來,正月十五到嘉應廟掛宮燈的習俗逐漸演變為數宮燈。還有不少朋友用文字將信息一一記錄。從嘉應廟而出便是舊鋪擠擠挨挨的仁和老街,東石人家的柴米油鹽從這裡開始~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4期】18KM攜手同行,讓愛灑滿洛江東溪
    第一次遇到泉州府,是在微博上看到影像泉州發的圖片,覺得很好看,搜索公眾號開始關注。每一期徒步,每一篇文章,都很認真的看完。每一次預告出來,都很想搶票,每一次都被各種原因耽誤。這次,真的是緣份也是運氣,那麼多人搶不到票,而我,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居然就搶到了,是我和泉州府的緣份來了,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了。前期沒有多少準備工作,對於徒步只是抱著走一走的心態。
  • 泉州府徒步|擁抱鯉城,擁抱熱愛的一切!
    徒步接近尾聲,還有最後一份驚喜,分別是泉州府x對面視覺的擁抱鯉鑰匙扣1枚、滴水獸筷架1隻、泉州府冰箱貼1枚,以及由壺見提供的飲品自提權1張、樹下100提供的甜品代金券1張。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夥伴們的支持!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28期】遊千年古鎮湖頭,習家風家訓傳承.
    在安溪縣湖頭鎮街上居住在這裡的李姓家族是當地的「望族世家」下午的路線為湖頭相衙府第群的四處國寶新衙、舊衙、問房、賢良祠每期徒步前我們都會擇日舉行茶話會,大家聊聊天話話仙,認識更多的朋友。也藉此告訴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泉州府。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30期】訪螺城,尋文脈.
    一切準備就緒,背起能量鯉包,本期徒步正式開始~早上的行程以登科山為主。古時有兩兄弟在此打鐵,後發展到整條巷所居都為打鐵工匠,故名打鐵巷。巷子裡有著湯頭濃鬱的面線糊,香熱現做的綠豆餅……縣城的市井生活在這裡就能看到~
  • 【泉州府古城徒步第17期】路過金門,留下腳印.
    泉州府還真來到金門了!金門縣,古稱「浯洲」、「仙洲」等,自古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所轄。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金門守御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為泉州府中左所。大多數餅友只知道通往金門的碼頭有廈門五通碼頭,大部分人會特地從泉州去到廈門乘船去到金門。可你知道嗎?我們泉州有碼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