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在重慶鐵路口岸舉行首發儀式。記者 熊明 攝
9月25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以下簡稱「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有六大意義。
意義一
貫徹落實中新兩國領導人戰略共識的具體行動
9月20日,習近平主席會見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時提出,希望雙方建設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並在地區層面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渝黔桂新」南向通道作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之一,它的正式開通是貫徹落實中新兩國領導人戰略共識的具體行動,是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積極探索。
意義二
實現「一帶」和「一路」的有機銜接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不僅為西部各省區市開闢了一條最便捷的出海物流大通道,還實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長江經濟帶在西部地區的有機連接,對於構建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新格局,加強與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區域經貿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意義三
助推重慶加快形成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標誌著西部地區開闢了一條新的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重慶作為通道運營中心,必將更好地發揮出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要素集聚輻射作用,助推重慶加快形成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我國西部地區與東協及其他國家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
意義四
解決內陸貨物進出口現實問題
2016年,三峽船閘實際貨物通過量已超負荷30%,船閘擁堵已呈常態化,且短期內難以解決。「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可有效緩解三峽大壩的壓力,並為一些時效性要求高的貨物提供更為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力地促進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
意義五
探索國際多式聯運新路徑的有益嘗試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為探索國際多式聯運新路徑提供了實踐平臺,將有利於參與各方從多式聯運合同籤訂、陸海多式聯運「一單制」、單一運價確定機制、多式聯運經營人選擇、運輸方式確定、關檢合作等不同角度,探索國際陸海貿易物流新規則,建立國際多式聯運的高效組織運行機制,從而推動建成一條高效暢達的南向陸海貿易新通道。
意義六
從產業驅動物流發展到物流驅動產業發展模式的新探索
傳統的物流服務是受產業發展驅動而生,物流服務相對滯後於產業發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有利於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並在通道沿線形成產業集聚,這不僅解決了產業發展對物流服務的當下和未來的需求,更加有利於產業的合理布局和快速發展,將加快實現從產業驅動物流發展到物流驅動產業發展的模式轉換。
關於「渝黔桂新」南向通道有四個知識點,你知道嗎?
1、什麼是「渝黔桂新」南向通道?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以下簡稱「渝黔桂新」南向通道)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簡稱「南向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利用鐵路運輸方式,經廣西欽州港,海運至新加坡等東協各港口,進而連通國際海運網絡輻射全球。
通過「渝黔桂新」南向通道,貨物從重慶至東協主要港口運輸時間為7—10天。相比傳統江海聯運至東協地區,國內段運輸即可節約10-13天,至東協主要港口全程將提前10-15天。
2、「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建設進展
自今年2月以來,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的統籌指導下,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地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努力推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建設,創新工作模式,形成良好的部省、區域合作機制,制定了南向通道工作方案。
8月31日,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實施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渝桂黔隴四地政府和關檢部門分別籤署了《合作共建南向通道框架協議》和《關檢合作備忘錄》。
目前,「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運營平臺公司已成立,並先後組織了8次測試運行,培育了汽摩零配件、玻璃纖維及其製品、化工品、辦公設備、紙品、糧食等穩定的貨源客戶群體。
9月25日上午,「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在重慶鐵路口岸舉行首發儀式,標誌著「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從測試走向常態化運行。今後「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將實現「雙向對開、穩定班期」,並逐步加密開行頻次。
3、南向通道包含哪些?
一是「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利用鐵路運輸(包括公路運輸)方式,經廣西欽州港,海運至新加坡等東協各港口。
二是跨境公路運輸,共有三條線路,分別為:東線(重慶南彭—廣西憑祥—越南河內),約1400公裡;中線(重慶南彭—雲南磨憨—寮國萬象—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約4200公裡;西線(重慶南彭—雲南瑞麗—緬甸仰光),運輸總距離約2700公裡。
三是國際鐵路聯運。利用西南地區鐵路網絡,通過憑祥、磨憨等沿邊口岸,與中國和東協國家正合作建設的泛亞鐵路網絡銜接,形成以重慶為樞紐,高效連通中南半島的南向國際鐵路聯運網絡。
藉助南向通道,東南亞的家具、木材、水果、食物等產品可及時運到重慶及中國西部地區,重慶機電、建材、汽摩等產品可送到東南亞該條線路。
4、「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的發展前景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的打通,將為西南地區提供最近的出海口,輻射並帶動周邊省區市發展,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實現已經常態化運營的中歐班列(重慶)國際鐵路聯運通道與東協經濟體的緊密銜接,助推中歐班列(重慶)向「亞歐」鐵路升級和亞歐貿易多邊化發展,進一步促進與東協國家的貿易便利化。
反響>>>
運營平臺公司董事長王渝培:
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信息化和物權憑證
目前,渝桂兩地物流企業牽頭組建了合資運營平臺,重點打造這條線路。
「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運營平臺公司董事長王渝培表示,「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開行,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的任務,主要集中在信息化、物權憑證兩方面。
王渝培介紹,信息化的作用主要是監管。以後「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的每個環節都會有監控,從裝貨到關檢,從客運列車到貨輪,都能得到實時信息反饋,以確保該條線路的暢通與安全。
至於物權憑證,則是一次全新探索。以往在國際貿易中,海運運單可以作為物權憑證使用,而鐵路運單不行。王渝培稱,下一步平臺公司將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探索,爭取實現鐵路運單可做物權憑證。
中國外運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濤:
客戶看好這條線,不愁貨源
「在「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前,我們向主要客戶做了調查,他們大都看好這條線,目前不愁貨源,能滿足每周一班的常態化運行。」9月25日,中國外運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濤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周濤介紹,首發班列裝了54個貨櫃,貨物主要是汽摩零配件、玻璃纖維製品等,出口方向為東南亞,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
下一步,中外運重慶公司將努力幫助重慶集貨,並藉助「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長江黃金水道,以及中歐班列(重慶),把重慶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的多式聯運集散中心。
今年年內,「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將增加到每周兩班,明年將增加到每周3班,全年目標將開行300班左右。
民生輪船常務副總經理車德西:
逐步改變客戶習慣
「這條線剛開始測試的時候,有些客戶還處於觀望中。」民生輪船常務副總經理車德西表示,很多客戶都有一個慣性思維,也就是習慣了某種運輸方式後,便會一直使用它,這也是一種穩妥的方式。
但現在,這樣的情況有了改變。「如今我們去拜訪客戶,有些人會主動問起這條線,其實這就是一種變化。」車德西說,這種變化是需要時間與過程的,他們也在盡力去改變客戶的舊習慣。
車德西認為,「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開行,會讓客戶更加放心。這樣一來,民生輪船想要改變這些客戶的習慣,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鐵海聯運相比水運,有自己的優勢。願意接受它的,更多是要求時效性或附加值高的產品,我們在選擇客戶上,也會更有針對性。」車德西說。
火車司機江彤:
保證安全抵達目的地是第一位的
作為重慶機務段電力機車的司機,江彤有幸駕駛了第一班中歐班列(重慶),這次又駕駛著「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的第一班列車從重慶鐵路口岸發出。
作為重慶機務段的資深司機,對於這兩次「第一」,江彤深感自豪。「現場的人都很多,也很熱鬧。能開第一班,是一種榮譽。」
「我們的工作就是駕駛列車。對我們而言,第一位的,便是保證列車安全、穩定抵達目的地。」
(本版稿件均由記者陳鈞、楊駿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