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

2020-12-12 搜狐網

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一般進入醫院都需要做的三大常規檢查之一,主要針對感染、血液病、外傷等做出初步了解、估計。

 孕婦血常規檢查目的是什麼?

  1.血紅蛋白主要是判斷準媽媽是否貧血,正常值是100g/L~160g/L。輕度貧血對孕婦及分娩的影響不大,重度貧血可引起早產、低體重兒等不良後果。

  2.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正常值是4~10*10^9/L,超過這個範圍說明有感染的可能,但孕期可以輕度升高。

  3.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值為100 ~300*10^12/L,如果血小板低於100*10^12/L,則會影響準媽媽的的凝血功能。

血常規檢查什麼? Go Top

  1.紅細胞計數(RBC) 貧血或失血都會影響紅細胞數目。紅細胞增多或減少與各種貧血及紅細胞增多症有關。

  2.白細胞計數 (WBC)主要擔任防衛工作,白細胞增加或減少,需配合白細胞分類,來初步判定為細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或血液病(包括白血病)。

  3.血紅蛋白測定(Hb)主要用於檢查是否貧血。

  4.紅細胞壓積(Hematocrit)乃指紅細胞在血中所佔體積的百分比,能更正確的了解貧血之程度。

  5.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以上三項為「紅細胞血球指數」,是鑑別各種貧血的參考指數。

  6.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體積大小變異係數的參數可為診斷和治療各 種貧血提供參考。

  7.血小板計數(PLT)高值時與紅細胞血球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綜合症、脾切除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失血、感染、溶血有關。血小板值過低時有出血傾向、凝血不良、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放射病等。

  8.白細胞血球五項分類(WBC differential count)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細胞、嗜鹼細胞、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白細胞分類之值,反應體內各種急性感染(細菌、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編者的話:做一名合格的準媽媽,不僅要關注孕期健康,更應該把起跑線提到懷孕前。孕前檢查是確保生育質量的一道重要關卡。孕前檢查到底查什麼,哪些人群需要重點檢查?本期,我們有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徐先明、空軍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月蓮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為了迎接一個健康寶寶的到來,很多年輕人不僅在備孕期間戒菸戒酒,甚至從半年前就開始鍛鍊身體。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講,改變生活方式固然重要,孕前體檢更是必不可少。

  專家指出,育齡婦女在準備要寶寶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的檢查。血常規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女性是否貧血,凝血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通過血型判斷新生兒是否有溶血的可能。尿常規則有助於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懷孕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B肝、愛滋病等病毒的檢查也是必須的,有過高危性行為、多伴侶以及家中有B肝病毒攜帶者或B肝患者的人必須要做。因為B肝和愛滋病都會通過母嬰傳播,積極排查是阻斷這類病毒傳播的最有效的武器。

  其次,準媽媽需要做一系列的婦科檢查,比如白帶常規和宮頸癌篩查試驗(TCT)等。白帶常規能篩查出滴蟲、黴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和其他陰道炎症等婦科疾病,如果有必須及早治療後再考慮懷孕。TCT檢查可以看出宮頸是否足夠健康。

  最後,心電圖和B超檢查也不可少,它有助於醫生對準媽媽心臟和肺部進行疾病診斷。而B超檢查可以詳細了解子宮卵巢發育的情況和現狀,以此來判斷是否適合懷孕。

  專家還提醒,如果孕前有牙齒方面的問題,也最好都解決掉。否則致病菌能進入血液循環,並有可能通過血液進入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發生早產。

  八類人群要特別重視孕檢

  1.未做過婚檢的;

  2. 夫婦雙方或一方有遺傳病史、有家族遺傳病史、有慢性疾病、有傳染病;

  3.女方年齡≥30歲;

  4.有不良產史,如習慣性流產、死胎、死產、智力低下兒;

  5.未接種過B肝疫苗的夫婦;

  6.夫婦雙方工作生活中接觸不良因素,如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農藥、有害環境等;

  7.有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菸、酗酒、藥物成癮、偏食等;

  8.飼養寵物的人。

  孕前檢查注意事項

  1.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前3到6個月。

  2.婦科檢查一般月經乾淨後的一周以內可以做,前三天不要同房。

……

閱讀全文>>

[責任編輯:秦曉雪]

相關焦點

  • 血常規能檢查出B肝嗎 什麼是血常規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很多人的身體都變得越來越差了,有些人居然會得B肝呢,B肝這種疾病越來越多的人得了,但是如何確診是B肝呢,血常規能檢查出B肝嗎,什麼是血常規呢,血常規檢查注意事項是什麼呢,一起來看文章內容吧。
  • 貝安:血常規檢查怎麼看?
    不管是體檢還是看病,第一項檢查就是驗血常規。當你拿到那張血常規檢查報告單,看到一大串數據時,很多人表示很蒙,血常規報告上面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怎麼看,貝安顧問來說說 查血常規檢查有什麼作用?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是最常用的化驗手段之一,抽取外周靜脈血,費用大概是二十幾塊錢,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出結果。 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
  • 不是所有感冒發燒都要做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感冒發燒必須要做血常規檢查嗎?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血常規?血常規報告單太複雜看不懂?需要重點關注哪些項目?今天我們重點講講這幾個問題。
  • 崇文門中醫醫院張明輝:血常規到底該看什麼?
    出現頭暈了,或者出血了,很多時候都會建議大家先去做個血常規,而患者拿著血常規的檢查報告卻什麼都看不懂。那麼血常規究竟是要看什麼的?都可以看出那些可能會出現的疾病呢?血常規中的會列舉一系列的數值,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的百分比等等。那麼日常在檢查血常規之後有哪些數值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首先要說的就是血蛋白以及紅細胞了。
  • 血常規能檢查出愛滋病嗎 要注意這些事項
    那麼,血常規能檢查出愛滋病嗎?血常規檢查什麼?血常規檢查方法是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血常規能檢查出愛滋病嗎由於愛滋病一般通過血液、性以及母嬰傳播,人們在對待自己的個人的私生活健康變得更加注意。由於愛滋病有一段潛伏期,很多有恐艾症的人都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來預防或者及時發現,希望有效的預防愛滋病發生在自己身上。
  • 血常規白細胞高 是細菌感染嗎?要用抗生素嗎?
    點擊查看 很多兒科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家長抓著一張血常規化驗單,急吼吼的闖進診室,「醫生,我家娃細菌感染了,要不要吃抗生素啊」?接過化驗單一看,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偏高,孩子精神狀態良好,也沒感染的症狀和體徵。
  • 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和常見異常
    血常規報告單上項目眾多,家長只需要大致了解以下幾個基本項目:1.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是指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各類白細胞的數量和百分比。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可以通過看白細胞計數(WBC)和中性粒細胞比率(N%)簡單判斷。如果有感染症狀,WBC和N%的值明顯增多,判斷可能存在細菌感染;WBC正常或低於正常值,判斷可能存在病毒感染。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率等都在發生變化。
  • 教你如何迅速一眼看懂血常規報告單
    無論是日常體檢,還是生病住院,我們最常做的一項化驗就是血常規。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是最簡單且最重要的常規血液檢查,故而取名血常規。 很多人一拿到化驗單,看著上面幾十個醫學術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箭頭上上下下的,有點懵,不知所謂。
  • 血常規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血常規檢查可查出身體多種問題很多人認為血常規=所有抽血的檢查,包括肝功、血脂、血糖等等,而血常規主要是用來看有沒有血液病,其他的沒必要,甚至認為血常規檢查做了沒多大用處,浪費錢還浪費血。但實際上,血常規主要關注血液裡面細胞的各種變化,不僅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與血液相關的疾病,更多的是幫助醫生診斷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細胞變化。比如,感冒了到底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通過血常規檢查就能很快找到原因,醫生才能對症下藥。
  • 血常規報告的紅細胞指數代表啥?兩張圖幫你讀懂它
    根據病因的不同,臨床上比較多見的貧血類型可分為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而通過血常規報告上的紅細胞指數可簡單判斷貧血的類型。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聯合達醫曉護幫助大家讀懂紅細胞指數。
  • 體檢經常做的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看懂3個指標,很重要
    生病去內科檢查身體,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規檢查,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次被針扎一下也是很難受的。每次血常規檢查做完後,都感覺沒有效果沒查出什麼病,好像白白浪費錢了。做血常規可以查出來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覺的血常規檢查沒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怎麼看檢查單。
  • 每天進步一點點,跟著安安醫生解讀化驗單——今日血常規(上)
    今天,我們開啟的是「血常規」。這項化驗項目相信大家都接觸過,每年的體檢項目中必有它,而且血常規它太實用了,臨床診療中,當患者有「咳嗽咳痰、發熱、頭暈、噁心嘔吐」等很多症狀時,醫生都會考慮化驗它。那它的樣貌是如何的呢?請看下方便是血常規的報告單。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感冒發燒必須要做血常規檢查嗎?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血常規?血常規報告單太複雜看不懂?需要重點關注哪些項目?
  • 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就可以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千萬不要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來判斷是否需要吃抗生素!!!網上看到有科普視頻或文章,告訴大家,白細胞高代表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白細胞低就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事實果真如此嗎?3.白血病,白血病的某個階段,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很高,但也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4.白細胞低反而需要抗生素的情況。有的細菌感染,尤其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症的時候,或者重症感染的時候,白細胞會降低,這個時候是需要抗生素的。
  •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規有什麼異常,身體有這些症狀要注意,早檢驗
    白血病的確診可以通過查看血常規來判斷,血常規的主要指標有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三大類,這三大類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為疾病確診提供相應支撐。那麼你知道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規結果有什麼異常嗎?
  • 血常規報告裡那麼多 迷惑嗎?只需看懂這3類數據!
    很多人認為血常規=所有抽血的檢查,包括肝功、血脂、血糖等等,而血常規主要是用來看有沒有血液病,其他的沒必要,甚至認為血常規檢查做了沒多大用處,浪費錢還浪費血。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有細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雖然並不太推薦家長自己去試圖解讀化驗單上的數字,但鑑於諮詢這方面問題的家長有很多,所以,今天還是來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 血常規能查出腫瘤?醫生: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
    現代人的體檢意識逐漸加強,體檢的項目也在不斷的變多,但是肯定會做的一項檢查就是血常規。通過血常規的檢查,能夠發現人體內潛藏的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但是如果你只覺得血常規能檢查出這些普通疾病就錯了。血常規對於查出腫瘤也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檢查血液內各項指標的變化,形態分布等都能夠提示人體內出現了異常。醫生提醒: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
  •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化驗單結果顯示正常,能排除哪些疾病?
    怎麼又查血常規?好在價格不貴,不然這麼頻繁查誰負擔得起啊?」小敏拿著醫生剛開的單子和閨蜜抱怨著,其實不僅僅是小敏一人會抱怨會疑惑,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怎麼血常規查的次數這麼頻繁?血常規到底有什麼用?血常規就是一項很常見的檢查,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要查一下,外行人看血常規單子就是「天書」,醫生則能通過單子看出你身上是否患有疾病。如果你的化驗結果正常,恭喜你首先你排除了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