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一般進入醫院都需要做的三大常規檢查之一,主要針對感染、血液病、外傷等做出初步了解、估計。
孕婦血常規檢查目的是什麼?
1.血紅蛋白主要是判斷準媽媽是否貧血,正常值是100g/L~160g/L。輕度貧血對孕婦及分娩的影響不大,重度貧血可引起早產、低體重兒等不良後果。
2.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正常值是4~10*10^9/L,超過這個範圍說明有感染的可能,但孕期可以輕度升高。
3.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值為100 ~300*10^12/L,如果血小板低於100*10^12/L,則會影響準媽媽的的凝血功能。
血常規檢查什麼? Go Top
1.紅細胞計數(RBC) 貧血或失血都會影響紅細胞數目。紅細胞增多或減少與各種貧血及紅細胞增多症有關。
2.白細胞計數 (WBC)主要擔任防衛工作,白細胞增加或減少,需配合白細胞分類,來初步判定為細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或血液病(包括白血病)。
3.血紅蛋白測定(Hb)主要用於檢查是否貧血。
4.紅細胞壓積(Hematocrit)乃指紅細胞在血中所佔體積的百分比,能更正確的了解貧血之程度。
5.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以上三項為「紅細胞血球指數」,是鑑別各種貧血的參考指數。
6.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體積大小變異係數的參數可為診斷和治療各 種貧血提供參考。
7.血小板計數(PLT)高值時與紅細胞血球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綜合症、脾切除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失血、感染、溶血有關。血小板值過低時有出血傾向、凝血不良、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放射病等。
8.白細胞血球五項分類(WBC differential count)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細胞、嗜鹼細胞、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白細胞分類之值,反應體內各種急性感染(細菌、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編者的話:做一名合格的準媽媽,不僅要關注孕期健康,更應該把起跑線提到懷孕前。孕前檢查是確保生育質量的一道重要關卡。孕前檢查到底查什麼,哪些人群需要重點檢查?本期,我們有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徐先明、空軍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月蓮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為了迎接一個健康寶寶的到來,很多年輕人不僅在備孕期間戒菸戒酒,甚至從半年前就開始鍛鍊身體。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講,改變生活方式固然重要,孕前體檢更是必不可少。
專家指出,育齡婦女在準備要寶寶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的檢查。血常規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女性是否貧血,凝血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通過血型判斷新生兒是否有溶血的可能。尿常規則有助於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懷孕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B肝、愛滋病等病毒的檢查也是必須的,有過高危性行為、多伴侶以及家中有B肝病毒攜帶者或B肝患者的人必須要做。因為B肝和愛滋病都會通過母嬰傳播,積極排查是阻斷這類病毒傳播的最有效的武器。
其次,準媽媽需要做一系列的婦科檢查,比如白帶常規和宮頸癌篩查試驗(TCT)等。白帶常規能篩查出滴蟲、黴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和其他陰道炎症等婦科疾病,如果有必須及早治療後再考慮懷孕。TCT檢查可以看出宮頸是否足夠健康。
最後,心電圖和B超檢查也不可少,它有助於醫生對準媽媽心臟和肺部進行疾病診斷。而B超檢查可以詳細了解子宮卵巢發育的情況和現狀,以此來判斷是否適合懷孕。
專家還提醒,如果孕前有牙齒方面的問題,也最好都解決掉。否則致病菌能進入血液循環,並有可能通過血液進入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發生早產。
八類人群要特別重視孕檢
1.未做過婚檢的;
2. 夫婦雙方或一方有遺傳病史、有家族遺傳病史、有慢性疾病、有傳染病;
3.女方年齡≥30歲;
4.有不良產史,如習慣性流產、死胎、死產、智力低下兒;
5.未接種過B肝疫苗的夫婦;
6.夫婦雙方工作生活中接觸不良因素,如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農藥、有害環境等;
7.有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菸、酗酒、藥物成癮、偏食等;
8.飼養寵物的人。
孕前檢查注意事項
1.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前3到6個月。
2.婦科檢查一般月經乾淨後的一周以內可以做,前三天不要同房。
……
閱讀全文>>[責任編輯:秦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