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青年學子力量——中華全國...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是當代青年學生千載難逢的歷史榮光和重若千鈞的歷史使命。

八月洋溢著青春的火熱。經過各級學聯學生會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推選產生了487名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他們是各個地區、各類學校的學生工作骨幹和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充分體現了近年來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攻堅的新成效。他們肩負著全國億萬同學的重託,將光榮地參加全國學聯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共謀新時代學聯發展新篇章,共議新時代學聯改革新舉措。

嚴肅標準,優中選優

全國學聯二十七大是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歷史交匯之年召開的一次青春盛會,是廣大青年學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的政治素質、履職能力、組成結構,直接影響議事決策質量,是大會順利召開的基礎。選好大會代表,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

——政治要過硬。

學聯學生會是黨領導下的主要學生組織。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的根本標準。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始終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代表候選人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大會要求各省級學聯與教育部門黨組織充分協商,在候選團體、候選人推薦過程中,徵求所在學校黨組織和團組織的意見。黑龍江部分高校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審議人選;上海、福建等地通過逐個聯繫,充分徵求學校黨委負責同志意見;陝西同步徵求省教育工委意見;內蒙古等地加強了對候選人在個人社交平臺日常言論信息的了解;山東等地考察了候選人對輿論熱點的觀點態度,對政治觀點模糊、政治鑑別力不強的學生不得提名為代表人選。

經過層層推選把關,本次大會正式代表中,共有黨員215名、團員260名,佔正式代表總數的97.5%,黨員團員成為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的主體。

——作風要優良。

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應當具有良好的作風品行,堪當學生表率、引領社會風尚。作為一名大會代表,必須要有比普通同學更高的要求。如勵志勤學、成績優良、熱忱服務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社會公德、模範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等。

為了讓更多具有良好作風品行的青年學生能夠脫穎而出,河南參照黨員標準嚴格落實紀律要求,形成人選名單後,廣泛徵求紀檢監察部門意見,並對黨員候選人開展作風「體檢」;四川在推選代表的過程中廣泛徵求師生意見,對擬推選代表綜合分析、層層篩選,要求代表作風必須過得了「群眾關」。嚴標準、硬作風,讓推選出的大會代表更加令人信服。

——改革要有力。

有顯著的改革成效和工作成績,才能充分體現模範帶頭作用。著力改革攻堅,著力克服少數學生會脫離同學、官僚氣、庸俗化等問題,著力扭轉學生會骨幹隊伍形象,是近年來學聯學生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改革堅決、措施有力,廣大同學才能信服,代表才能有威信和號召力。

北京建立高校團學改革工作檯帳,對改革推進不力的學生會,取消其提名資格;廣東要求考察中必問代表團體學生會組織建設現狀,必問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推進情況,必問本人對深化改革的認識;江西結合過去一年考核結果,對擬推選團體代表進行逐項量化評估,確保團體代表的改革進展位於省內第一方陣。據了解,在代表推選過程中有5所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因改革明顯滯後,被取消了相應提名資格。

嚴格程序,環環相扣

程序是看得見的正義,規則是學聯學生會組織良好運轉的重要保障。全國學聯完善運行機制,推動各地認真履行環環相扣的代表產生程序,有效提升規範水平。同時,考慮到學校的同質化較強,本著節儉辦會和防控疫情的原則,大會科學壓縮了規模,相較上屆,正式代表團體減少53席、委員會團體減20席,減幅均在10%左右。

——分步推選更顯規範性。

基於學聯章程規定,全國學聯二十七大嚴格按照先選團體、再推個人要求,分兩個階段穩步開展代表推選工作。在第一階段,通過推薦提名、組織考察、協商、省級學聯會議,產生代表團體及委員會、主席團提名團體;在第二階段,通過確定代表候選人,代表團體會議推選,組織考察、公示、審核,選舉產生代表。

各地在「兩步走」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從嚴落實團體代表和個人代表的推選流程。黑龍江、重慶等地均借鑑黨代表選舉程序,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的方式,如期高質量地完成推選工作。

——層層把關更顯嚴肅性。

面對組織交予的代表推選工作,各級學聯學生會以對事業負責、對同學負責的態度,嚴格履行推薦程序,廣泛聽取基層意見,認真開展結果公示和審核。

在部署環節,遼寧積極爭取團省委、省教育廳黨組支持,面向省內26所學校的學生會組織開展專項傳達和解讀工作,把牢工作方向。

在推選環節,江蘇採取群眾基礎測評、調閱檔案、個別談話等方式推動代表人選產生;河北工業大學完善「優秀學生庫」,從中推薦學校信任、老師信賴、同學信服的代表人選。

在考察環節,浙江、雲南等地考察組深入學校,對每一名候選人及其輔導員、班主任、同學、所在團組織書記進行面對面訪談;重慶採取迴避措施,市學聯秘書處會同非代表團體提名學校,共同成立考察組,提升考察的公信力。

在審核環節,全國學聯秘書處通過交叉比對、逐項核對、抽查詢問等方式開展多輪審核,既核對結構比例,也核對信息真實性。

注重實績,代表性強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從北京大學學生到投筆從戎參與亞丁灣、索馬利亞護航任務,再到退伍回校繼續學業,當選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的宋璽依舊保持颯爽英姿,在擔任學院團委副書記、本科生班級輔導員的同時,她還積極參與「描紅界碑」等愛國主義紅色教育活動,引導身邊同學強化國防意識。

像宋璽這樣優秀的青年學生,在大會代表中還有很多。

——實績突出,堪當表率。

學聯學生會組織要引領青年學生把握時代主題、肩負時代責任、踐行報國之志,這對代表先進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國學聯明確要求各地各校重點推選在投身疫情防控、助力脫貧攻堅、追求向上向善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作為代表候選人,明確了優秀的「硬槓槓」。

湖北對照標準,特別是將參與疫情防控情況納入評價體系,其中16名代表候選人曾獲省級及以上表彰獎勵;安徽充分考慮候選人的學習成績、自立自強、實踐參與情況,重點推舉優秀貧困學生、參與疫情防控向城鄉社區報到的學生等典型。

經過差額推薦和推選把關,在本屆代表中產生了研製智能消殺機器人、協助武漢醫療機構內部環境殺毒的郭亭亭同學;瑤族山瑤支系第一位本科、碩士和博士生,助力西部脫貧攻堅的陸福志同學;身殘志堅,翻譯、宣傳我國防疫政策和工作成效的陳宇同學;蹦床項目青奧會、世界盃冠軍朱雪瑩同學等優秀學生代表。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30名代表投身疫情防控一線,211名代表獲得學術、學業相關榮譽,121名代表在創新創業、技能等各類競賽中獲獎,144名代表獲得各級「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

——結構優化,覆蓋廣泛。

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的人選結構,注重與學生組織的發展相適應、與青年學生分布的廣泛性相協調。「當得知自己當選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時,我有些出乎意料。」湖南師範大學學生吳新蕊激動之餘,表示要認真履職盡責,用自身經歷向同學傳遞正能量。同樣欣喜的還有貴州醫科大學學生梅珈彬,剛剛做完造血幹細胞捐贈提取手術的她告訴記者:「我一定會努力做得更好,為家鄉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吳新蕊、梅珈彬為代表的同學並非學生會的工作人員,能作為代表參加學聯二十七大,得益於大會優化了代表結構,改變了過去正式代表基本為校級學生會負責人的做法。

為體現代表的代表性、群眾性、參與性,此次代表大會大幅增加了院系、班級和其他學生代表,其中院系學生會、班委會人員和其他學生代表佔代表總數的54.8%。

「此外,我們還適當增加了研究生會、高職院校學生會、民辦本專科院校學生會的佔比,適當考慮了華僑學生、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代表。」全國學聯秘書處負責同志介紹道。

初心未改,夢想可期。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紛紛表示,將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努力完成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各項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資料圖片)  「1981年北大學子在燕園一起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今天我們仍然要叫響這個口號,萬眾一心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春力量——熱烈祝賀全國青聯...
    本報評論員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並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歷史交匯之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和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的開幕,可謂青春盛會幸逢其時,意義特別重大,可喜可賀!
  • 學習《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並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生動形象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中國夢已經成為凝聚黨心民心、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 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王莉霞在作高校形勢政策報告時寄語廣大師生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12月10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莉霞來到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看望慰問廣大師生,作高校形勢政策報告並隨堂旁聽思想政治理論課,勉勵師生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
  • 王莉霞: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王莉霞在作高校形勢政策報告時寄語廣大師生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2月10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莉霞來到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看望慰問廣大師生,作高校形勢政策報告並隨堂旁聽思想政治理論課,勉勵師生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思踐悟、盡責擔當,為首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極大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強大精神力量,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開闢嶄新道路。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小康」一直是中華民族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則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
  •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向全國各族少年...
    習近平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強調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鍊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
  • 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深入挖掘雲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不斷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女童班的學生在展示刺繡作品。
  • 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海力量
    偉大抗疫精神是我們不斷前行的精神軸線,我們要從抗疫鬥爭偉大實踐中汲取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並融入到各項事業中去,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海力量。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到一個重大歷史節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將乘勢開啟。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權威讀本。該書分17個專題編排,其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第一個專題,屬於總論,也是貫穿全書的一條紅線。
  • 曲青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 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原標題: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大會作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安排,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力量。
  • 爭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飽含深情地鼓勵廣大青年:「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中國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如何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這裡以毛澤東同志和習近平同志為例,談談個人的幾點認識。
  • 專題深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指出,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夯實基礎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關鍵一步,它延續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盛世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方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理論、實踐、制度全面創新的顯著特點,是以發展觀點和問題導向,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統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統一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專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極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是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加油站」
    二、迎挑戰:復興路上的「絆腳石」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次大會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有針對性地闡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並系統部署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各項工作。
  • 習近平: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所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不熄,獨一無二;偉大祖國數千年巍然屹立,舉世無雙。我們的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這是我們攻堅克難、走向復興的底蘊和自信。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四次提出「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構建民族共同體 實現偉大復興夢 | 十一月份示範團課(高校版)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精神財富,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特性。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多種文化包容互鑑、交融貫通,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同時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而中華文化則始終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發展的深厚土壤,始終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園,始終滋養著各族人民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