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來了!80餘項非遺手工技藝吸引外國人打卡

2020-12-25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1月30日報導:極具異域風情的新疆模戳印花,簡單操作後就能拓印出畫作、明信片;用傳統剪紙技藝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方形花燈,為即將到來的新年添一添喜氣……為期三天的2019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昨天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博覽會以「中國手造,蒸蒸日上」為主題,刺繡、編織、布藝、造紙、竹藝等80餘項國內外非遺手工技藝吸引手造愛者打卡體驗。

  不少外國友人對中國非遺技藝有著濃厚的興趣,拍照留念或詢問體驗課程。國際化也是今年手造博覽會的一大亮點,繼施華洛世奇、DMC之後,德國縫紉工具巨擘PRYM、創意顏料巨擘MARABU、以及美國創意黏土巨擘POLYFORM、法國創意彩繪和手帳領軍ALADINE等首次亮相手造博覽會,國際手造專業材料商齊聚。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依賴便捷的工業製品的同時,親手製作、親子體驗能在放慢的時間裡感受生活。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汪大偉說:「手造會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因為它可以讓人找到自己生存價值的空間。」

  來自日本的長谷川宗佳現場手把手傳授水引瑞穗藝術課程。水引是一種細紙繩編織工藝,其源頭是唐朝從中國傳到日本的,而瑞穗是日本傳統的裝飾品。只要掌握編織方法並混合搭配,就可以做出複雜的造型。長谷川宗佳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次參加手造博覽會,希望把日本的傳統之美傳遞給世界各地的人。

  十餘件犛牛絨包包亮相青海果洛展區,這是由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協助青海果洛研發的新品。在手造博覽會「非遺扶貧」板塊,60餘位來自新疆、青海、雲南、四川、貴州等上海對口幫扶的省市自治區的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苗族、彝族、藏族、羌族、土族、哈尼族、布依族、撒拉族、蒙古族等30餘項少數民族非遺技藝,進行展演、展示、銷售、體驗等。

  參與製作犛牛絨包包的卓瑪吉介紹,犛牛絨比羊絨更輕、更柔軟,還不沾水。果洛州瑪沁縣雪山鄉陰柯河村為扶貧重點村,而雪域果洛地處高原,具有犛牛生產得天獨厚的條件,犛牛絨可以說是脫貧致富、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今年,包括卓瑪吉在內的5名傳承人(群)參與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果洛研修班的學習,將學習到的犛牛絨毛氈技藝帶回家鄉。「參加培訓、參加展會,學會了新技藝,審美也提高了。」卓瑪吉透露,目前正與設計師合作,將推出犛牛絨圍巾、衣服等。

  汪大偉說:「從資金扶貧到教育扶貧,挖掘各民族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經過PACC幾年的培訓,手藝再創造,喚醒傳統工藝,開發出新的產品,走近當代生活。希望通過手造博覽會的平臺展示產品,對接市場需求,吸引投資商的注意,擴大扶貧的規模。」

  活動由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上海手造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創意設計師協會主辦。

相關焦點

  • 藏族書法、魚皮裙……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開展 呈現美和創造的價值
    東方網記者包永11月27日報導: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今天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1000門手造體驗課程、2000種手工新品齊亮相,十餘個少數民族傳承人同場展演。博覽會以「協同創新、快樂前行」為主題,聚焦「非遺美育」「非遺扶貧」「城市手工」方面的社會成果展示,吸引市民體驗參觀。非遺手造體驗是手造博覽會最大的特色。上海各大中小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機構、城市手工品牌提供了一千門手造體驗課程,供觀眾選擇。其中,首次亮相的「二十四節氣非遺美育課程」體系,共有50門不同非遺項目的課程,並向學生觀眾提供3000個公益課程名額。
  • 青海果洛藏族姑娘與上海設計師合作開發犛牛絨包,「手造」不止於...
    果洛藏族姑娘卓瑪吉是當地手工編制技藝的傳承人,今年已經來了好幾次上海。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的攤位前,一身藏族傳統服飾的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推銷」起手工製作的犛牛絨毛氈包,「全都是與設計師合作開發的新款,這次是第一次亮相。」
  • 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開幕 聚焦非遺扶貧
    11月27日電(李秋瑩)2020年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舉行。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主題是「協同創新、快樂前行」,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文教結合」支持項目,也是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傳統工藝工作站」支持項目,聚焦「非遺美育」「非遺扶貧」「城市手工」方面的社會成果展示。本屆博覽會由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上海手造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創意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  亮點一,聚焦非遺美育。
  • 賦能非遺 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帶你體驗傳統手工藝
    12月7日至9日,2018第四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下稱「手造博覽會」)將於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這是一場屬於手工藝愛好者的饕餮盛宴。國際手造品牌中國首秀今年的主題是「降落手造星球,暢玩精彩非遺,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
  • 淘寶文創賦能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
    11月24日-26日,淘寶文創與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合作,在上海世博展館為80000多名到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全年齡層的文創生活體驗。據悉,在3天時間內,12000平米的展館中聚集了來自海內外的200多種文創項目,創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歷史最高記錄。
  • 手造工藝匯集「魔都」重拾手作慢生活
    由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等單位主辦,即將於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拉開帷幕的2017第三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上,包括刺繡、編織、布藝、陶藝、木藝、竹藝、鐵藝、園藝、烘焙、美食等手工行業的能工巧匠們將齊聚於此,在11月24日至26日三天時間裡,讓上海市民不出國門,在家門口就能看遍世界各地的創意手造。
  • 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11月27日開幕 聚焦非遺扶貧
    央廣網上海11月23日消息(記者周洪)協同創新,快樂前行,非遺傳承,美育育人。2020年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舉行。博覽會主題是「協同創新、快樂前行」,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文教結合」支持項目,也是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傳統工藝工作站」支持項目,聚焦「非遺美育」「非遺扶貧」「城市手工」方面的社會成果展示。
  • 在上海手造博覽會體驗「非遺」傳統手工藝之美
    在上海,一年一度的手造博覽會是屬於手工藝愛好者的盛會。12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18 第四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2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今年的主題是「降落手造星球,暢玩精彩非遺,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今年的手造博覽會展覽面積 12000 平方米,將邀請來自非洲部分國家、日本、法國、英國等15個國家的300 餘家展商參加。
  • 3天1000場,你想體驗的手工活這裡都有
    白玉蘭黨建服務站內,一堂有趣的非遺榫卯拼木體驗課為即將到來的手造博覽會「預熱」。短短半個多小時,能行走的木頭小象、兔子、機器人就完工了,學員們不由得讚嘆起手工的魅力。 很快,上海將迎來一場「手造」的盛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四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2月7日至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
  • 滬上博覽會11至12月觀展指南來了!
    在2020年的最後兩個月,申城還將有哪些博覽會舉辦呢?進博會、長三角文博會、ART021、藝博會、手造博覽會......一起來瞧一瞧吧!本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共收到來自國內外4,087位藝術家的有效投稿18,736件,最終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將攜260餘位藝術家共1,100餘件作品,以4個邀請展,3個獨立項目組成四個版塊。
  • 150餘項非遺精品亮相淄博會展中心 周末,來一場吃喝玩樂的非遺盛宴
    150餘項非遺精品亮相淄博會展中心 周末,來一場吃喝玩樂的非遺盛宴
  • 周末來文旅博覽會打卡啦!一日暢遊34國「絲路列車」
    輕快俏皮的加納手鼓表演動感十足、刻畫入微的伊朗波斯地毯美輪美奐、香醇甜美的法國葡萄酒餘韻無窮……周末必須來這裡打卡!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於本周四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濟南西部展館)開幕,展期5天,將持續到下周一。
  • 第23屆上海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將於明年在滬舉行
    「上海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簡稱:HOTELEX)將於2014年3月31日-4月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這是酒店餐飲行業內,全球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水平較高的專業博覽會,食品與飲料板塊作為HOTELEX旗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共佔據四萬五千餘平方米,該板塊始終是展會現場互動熱烈、吸引眼球、值得期待的區域之一。
  • 「打卡」首屆國際文旅博覽會
    「打卡」首屆國際文旅博覽會 2020-09-18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莘城學校師生來運研學一一體驗「河東巧姐」手工技藝
    2019年7月20日,運城市婦聯和古中國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的上海莘城學校暑期來運研學之「河東巧姐」手工技藝體驗活動在新絳縣澄泥硯產業園區啟動,上海的學子們將深入河東大地,探古中國文明,傳河東古文化,究千年國學韻,揚非遺之魅力。運城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雯,新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茜,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軍參加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市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趙巧雲主持。
  • 漢服/飛躍聯名鞋/手作體驗…浦東有個可以玩的博覽會,精彩等你來...
    漢服/飛躍聯名鞋/手作體驗…浦東有個可以玩的博覽會,精彩等你來「造」!11月27日,以「協同創新、快樂前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拉開帷幕。
  • 手造節 逛戶外文創市集體驗手工匠心
    2020-05-05 09:35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五一」假期,散落於南京各區的戶外文創市集成為市民的新增「打卡」選擇。
  • 熊銀匠非遺文創產品驚豔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
    11月8日,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順利閉幕,在為期3天的展會上,來自諸葛躬耕地、湖北襄陽的北京華夏非遺襄陽文化產業公司旗下非遺品牌熊銀匠成為了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裡澳門同胞前來打卡的網紅地。熊銀匠非遺傳人姚述宜現場展示了非遺加工技藝,並帶來了部分文創產品展示,吸引了大批澳門同胞前來圍觀和搶購,成為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上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