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姍姍,蟬鳴依舊,古城絳州,墨香沁人。2019年7月20日,運城市婦聯和古中國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的上海莘城學校暑期來運研學之「河東巧姐」手工技藝體驗活動在新絳縣澄泥硯產業園區啟動,上海的學子們將深入河東大地,探古中國文明,傳河東古文化,究千年國學韻,揚非遺之魅力。運城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雯,新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茜,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軍參加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市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趙巧雲主持。
新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茜代表新絳縣委向上海莘城學校老師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她表示,此次上海莘城學校師生暑期來運研學「河東巧姐」手工技藝體驗活動在新絳縣澄泥硯文化產業園舉行,必將進一步推動非遺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深入開展。希望同學們在參觀體驗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也希望通過文化產業園這個平臺,加強各方的交流、研討、體驗、推介、傳承,使非遺文化走出新絳,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上海莘城學校老師代表何燕梅表示,莘城學校是以書法為特色的學校,每周都有關於書法的作業和拓展活動,相信在這次的活動中,該校的學生一定能夠積極參與,體驗古中國文化的韻味,從中收穫更多的知識。
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軍表示,此次活動,就是為了把上海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帶到運城,把運城的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上海,希望運城和上海等其他地方,通過研學實踐活動,架起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合作的橋梁。
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雯表示,新絳古稱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以絳州澄泥硯、雲雕、青銅仿古工藝、木板年畫、弟子規等為代表的民間文化產品名揚中外,其中由運城市婦聯打造的以「河東巧姐」為品牌的手工精品就有十餘種類型(雕刻類、漆器類、繡品類、編織類、剪紙類、捏塑類、布藝類、珠串類、手工布類等等),既繼承了傳統技藝又融入了現代元素,種類繁多,花樣各異。今天同學們要體驗絳州澄泥硯的製作、木板年畫的製作、學習青銅仿古工藝的相關知識等等,希望大家在製作互動當中,能夠學到更多的非遺知識,對運城的古中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希望同學們把「河東巧姐」這個品牌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大都市學子了解硯臺之魅力,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感,更好地把運城悠久燦爛的河東文化,推出山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啟動儀式後,上海莘城學校的師生參觀了絳州澄泥硯產業園區,認真學習了解絳州澄泥硯的文化內涵和製作流程,並動手體驗絳州澄泥硯、絳州木板年畫、剪紙的製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