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茶課堂:白茶和綠茶有什麼區別?五個角度帶你理清楚

2020-12-12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唐與宋是我國茶文化發展的黃金時代。

李唐年代,流行的是煎茶法。

而到了宋,則慢慢演變為點茶。

宋人流行吃羹,「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羹,就是可以喝的湯水。

像老蘇稱讚的「黃州好豬肉」,當時不過是將葷肉煮得稀爛後,澆上一勺杏酪罷了。

點茶,可以看作是羹的一種。

將水煎沸後,將茶餅碾碎,把研細的茶末放入盞內,加入沸水,調成膏。

再經過點泡,使得茶湯表面泛起白色的湯花。

最後再連茶帶汁的,一起飲入。

宋朝喝茶,流行點茶、拉花、茶百戲,士大夫階層們喝的主要是蒸青工藝出來的綠茶。

而皇家級別們,才能喝到野生的白茶。

《大觀茶論》裡盛讚,「白茶自力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

到如今,對不少愛茶的朋友來說,白茶與綠茶,儼然是茶桌上的常客。

但是,對不少新茶友來說,白茶和綠茶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不好分清。

今天,就特意從五個角度,具體解析一番。

《2》

區別一:外觀不同

綠茶的品種有很多。

我國各產茶區內,都有著不少名優綠茶的出產。

獅峰龍井、黃山毛峰、都勻毛尖、蘇州碧螺春……

這些不同的綠茶,外觀模樣大不相同。

大體上,如果要做個分類,綠茶的外形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扁形狀的綠茶,幹茶扁平、挺直。

由於制茶乾燥時,一邊炒一邊壓,茶葉的外形由此被固定成這個形態。

扁形的綠茶,以龍井茶、雀舌茶等為代表。

第二類是螺形狀的綠茶,茶葉的條索是捲曲緊抱狀,像是春天時還沒展開的蕨菜頭。

並且,相對來說,螺形狀的綠茶,茶上較為多毫。

螺狀的綠茶,以碧螺春、翠螺等為典型。

第三類是捲曲形的綠茶,制茶揉捻時,經過抓與揉,使得茶葉條索捲曲為纖細的茶條狀。

捲曲形綠茶,最具代表的是都勻毛尖等。

而白茶的品種,相對來說,劃分更為簡明。

按照芽葉原料採摘等級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白毫銀針,採摘早春新發出來的粗壯芽頭,白毫密生。

胖嘟嘟的芽頭, 尖端略微有著小尖勾,幹度合格的銀針,用指腹輕輕是滑捏,微微有些扎手。

白牡丹,有芽有葉,像是待放的菡萏,呈現芽葉連枝狀。

捧起來一把,芽白葉綠,一青二白。

飽滿的芽頭旁,葉片生得細巧,輕盈的託著芽頭,恍若白衣綠裳的仙子起舞。

壽眉,芽頭細長,葉片更舒展,茶梗更明顯。

其中,春天出產的壽眉,帶著暮春的風光,綠意盎然,春深似海。

而秋天主產的壽眉,更多的是帶著層林盡染的金秋五彩色,葉片上多種色系斑駁交錯。

縱觀白茶的三大主要品類,可以看到,在外觀特徵上,與綠茶有著極大的不同。

分別認清這些外在區分,就能將綠茶和白茶作大概區分!

《3》

區別二:工藝不同

加工工藝,是造就白茶與綠茶不同的最大根源。

綠茶是將茶樹新芽與葉採下來後,不經過發酵,而是殺青、整形、烘乾等工序製作而成。

從中可以提出主要信息。

首先,綠茶是不發酵茶。

其次,綠茶的製作需要殺青。

最後,綠茶採摘原料是嫩芽嫩葉。

而白茶的工藝,在六大茶類裡邊較為特殊。

六大茶類裡,白茶是唯一不殺青的茶。

茶青採下來後,基本工序就兩道:萎凋和烘乾。

白茶的加工,不揉捻、不殺青,不破壞茶葉的天然條形,最大程度的保留天然的原汁原味。

對比來看,綠茶是經過殺青的不發酵茶。而白茶是不殺青的微發酵茶。

綠茶的殺青,方式有很多,蒸青、曬青、烘青等。

但,不論是哪種殺青方式,無可避免的會讓茶葉中的酶活性降低,讓茶多酚失去轉化的可能,完整的保留在茶葉內。

對於腸胃不好的群體來說,喝茶多酚含量過高的茶,受刺激過重,容易引起不適。

由於綠茶沒有經過發酵,直至製成成品,茶葉內部的茶多酚物質,依舊大量保留,並且後期也不會轉化。

這就導致了綠茶內部的茶多酚物質,會一直持續存在。

而白茶不同,白茶內部的活性酶物質,可以幫助其後期儲存過程中進行酶促氧化。

在活性酶的幫助下,白茶內部的茶多酚、咖啡鹼能物質可以不斷的轉化,生出新的物質,從而對人體更有好處。

相對而言,工藝簡樸的白茶,保留的養分物質更多。

從茶氨酸上看,白茶的內部的含量,就要比綠茶更豐富!

《4》

區別三:香氣不同

我國幾大名優綠茶中,香氣類型主要有:

類似炒豆子的豆香,屬於植物蛋白被高溫烘烤過的氣息;

類似炒熟的板慄香,這類香氣的綠茶,炒制過程經歷了較高溫度;

綠茶基礎的清香,普遍存在,對不少人來說,這是最廣義上的茶香;

蘭草香,屬於清雅的花香類型……

而白茶的香氣,層次特點與綠茶完全不同。

新白茶的茶香,有乾草香、毫香、草藥(涼茶)香、花香、筍香等。

老白茶的茶香,有藥香、陳香、粽葉香、棗香(壽眉餅)、甘甜香等。

其中,花香、毫香、棗香等,就屬於白茶很有話題性的香氣。

白茶的花香,層次複雜,豐富多變,表現絕不單一。

例如,新茶白牡丹的花香,端的是桂馥蘭馨,蘭芷清芬,粗略細數起來,有洋槐花香、夜來花香、晚香玉香、廣玉蘭香……香得層層疊疊,就要引得蝶繞蜂忙那般。

再來說毫香,白茶的毫香,其實說白了就是多種天然植物混合的香氣。

聞起來舒緩而又放鬆。

新茶的毫香,像乾燥的狗尾巴草、像江畔的蘆葦、像幹粽葉的清香。

毫香經過轉化後,聞起來像乾燥的糧食穀物香,像剛揭鍋的玉米面饃饃,聞起來舒爽異常。

棗香,則屬於優質壽眉餅轉化出來的香型。

聞起來甘甜、持久,並且悠揚。

聞起來清晰,但又沒有半點甜得發膩的感覺,很是特別。

《5》

區別四:滋味不同

綠茶的茶湯,清新純淨。

茶香盈盈,清香撲鼻。

而白茶的風味,則以鮮、醇、甘、爽為主。

論及清鮮,春白茶與綠茶相比,並不遜色。

論及清冽爽口,當年的春白茶,同樣能與綠茶,相互抗衡。

綠茶的滋味特點上,最大的王牌是清新、鮮香、清爽。

而清潤清冽的新白茶,在鮮爽的同時,喝起來要比綠茶更潤、更淳和。

像現在泡一杯2019的白毫銀針,湯感是淳和的,漿感明顯。

將泡出來的茶倒入杯中,茶湯表面上能看到光圈。

嘗入嘴裡,綿柔有質感,像是喝一碗剛製成的山泉水豆腐花。

而綠茶喝起來,清鮮有餘,而淳和感不足。

喝起來,稠滑和綿柔感,比不上新白茶。

此外,白茶除了新茶的清潤鮮爽,經過歲月打磨後,還能陳化出甘香醇厚的老白茶。

老白茶的醇厚感,則是綠茶完全沒法相比的。

因為,綠茶只喝新茶,並且需要趁鮮喝。

而白茶不同,在妥當儲存下,白茶越老越吃香!

經過多年的酶促氧化作用下,白茶的茶性愈加溫和。

從這點看,老白茶的適飲人群,更為廣泛。

不論是什麼體質的人,都適合飲用老白茶。

老白茶的茶湯滋味,更為甘香,藥香沉沉,香氣落水,持久悠揚。

喝過幾杯茶後,舒適的回甘能在喉嚨裡帶來清涼感。

才下喉頭,卻上心頭。曼妙異常。

《6》

區別五:儲存要求的不同

綠茶和白茶,基本相同的存茶點,在於密封、避光、乾燥、無異味、陰涼環境下儲存。

但,從存茶細節上,綠茶與白茶同樣有著不同。

綠茶的儲存,目的為了保鮮,需要低溫儲存,最好放進冰箱裡。

將嚴實密封,或者還沒拆開真空包裝的綠茶,放入冰箱裡冷藏。

而白茶,則最好是常溫儲存。

這樣,更有利白茶內部的酶,保持活性,從而促進整體茶味的積極轉化。

從存茶安全上看,白茶要避免放入冰箱。

畢竟,冰箱內部的氣味較雜亂,並且水汽多,再加上低溫環境,足足有三重不利的白茶儲存隱患。

後期需要儲存陳化的白茶,不適合像綠茶那樣,採用真空式的包裝。

畢竟,完全隔離與外界空氣的接觸,白茶的後期轉化也就無從談起。

一旦將白茶放入冰箱內,反而會增加受潮、串味的風險,影響整體品質。

另外,再來從存茶的時間長短上看,綠茶的儲存時間,不宜長。

畢竟,綠茶需要趁鮮喝,保質期較短。

通常,儲存不超過半年,才是綠茶的巔峰狀態。

一旦存茶時間過長,反而對整體茶味不利。

相比下,白茶的可儲存時間,就顯得很長、很長。

擁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美名的白茶,隨著儲存年份的增加,愈加的醇厚、綿長。

可以長期收藏的白茶,可儲存時間遠非白茶能夠相比。

《7》

從風味特徵上看,綠茶與白茶,屬於完全不相同的茶。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偶然,當茶湯裡喝到似曾相識的鮮爽感時,會讓人分神。

但,只要多從外觀和風味上分辨,就能發現明顯不同。

從唐宋走來,幾經起伏,白茶與綠茶,儼然就是一對冤家。

綠茶與白茶,其實不難區分。

多喝,自然能有明顯不同的感受!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白茶,綠茶和紅茶有什麼區別?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我喜歡喝白茶,綠茶和紅茶。讓我們來看看這三種茶之間的差異,以及哪種茶提供最好的健康益處。茶氧化白茶,綠茶和紅茶之間的差異主要取決於茶葉加工過程中發生的氧化程度。在此上下文中的氧化意味著處理葉子使得酶觸發自然氧化過程。茶的氧化極大地影響葉子的外觀,風味和化學組成。
  • 安吉白茶是綠茶,政和白茶是白茶,怎麼分?何為白茶?白牡丹也是一款茶
    安吉白茶和政和白茶分別屬於什麼茶?安吉白茶屬於綠茶,政和白茶屬於白茶。如果把安吉白茶當作是白茶,那你就陷入誤區啦。明明都叫xx白茶,為什麼還有這樣的區別?從這個角度講,白茶的出現大抵是在明代,明朝改餅茶為散茶,並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和青茶。明代田藝衡田大教授在《煮泉小品》裡就記載道:「茶者,以做火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清翠鮮明,尤為可愛。」這生曬二字,便和白茶加工工藝八九不離十了,推測這時的日曬做法便是當代所說白茶的起源了。
  • 安吉白茶是白茶?鐵觀音是綠茶?你的茶知識該更新了
    安吉白茶和白茶是一類茶?偶買噶,這真是個大烏龍。六大茶類中的那些烏龍真不少,迷惑人心的威力不減。那麼今日便就著六大茶類中那些茶葉的關係,來聊一聊。《3》安吉白茶和白茶是一類茶?錯!安吉白茶雖然有白茶之名,但其實人家的真實身份是綠茶。安吉白茶與白茶之間有著很多的區別。比如,樹種不同。
  • 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有什麼區別?
    三衝換茶,不是高山白茶個性,反而是綠茶常見的表現。緊接著,茶友又發來一張圖片:能幫忙看看麼?是不是買到了假茶。茶友發來的圖片中,幹茶條形細細小小,顏色翠如青蔥。這茶葉喝起來不耐泡,倒不是因為買到了假茶。只是認錯茶,茶友買到的並非白茶中的白毫銀針,而是安吉白茶。雖帶有「白茶」兩個字,卻實打實的是一種綠茶。
  • 福鼎白茶與安吉白茶的區別
  • 喝了這麼久的茶,你知道白茶,綠茶,普洱,紅茶的保質期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度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電影《重慶森林》中有一段臺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醬也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作為國飲,茶和保質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喝了這麼久的茶,你們知道紅茶、白茶、黑茶、綠茶、黃茶、烏龍茶的保質期分別是多長嗎?只有熟悉了解這些茶類的保質期,才不會出現喝過期的茶還全然不知的情況。本文,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六大茶類保質期的那些事!
  • 紅茶、白茶、綠茶、普洱茶、黃茶,哪些茶衝泡的時候需要洗茶?
    且不管你是喝紅茶、白茶、綠茶、黑茶還是烏龍茶、黃茶,「洗茶」這2個字出現的頻率太高了!都快趕上快閃的速度。看來,我們很有必要徹底地了解關於「洗茶」這件事!《02》什麼是洗茶?都說茶要洗,那什麼樣的操作能稱之為洗茶呢?
  • 安吉白茶是綠茶還是白茶,按照什麼原則劃分的?
    很多人聽到安吉白茶第一反應都以為是白茶,但是安吉白茶卻是沒有任何異議的綠茶,只是名字裡有個白茶,很容易和六大茶類裡面的白茶混淆。那麼是白茶還是綠茶到底是根據什麼規則來劃分的。 六大茶類:綠茶、白茶、紅茶、青茶、黑茶、黃茶。是由安徽農業大學已故茶界泰鬥陳椽教授提出來的。
  •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有什麼區別?
    這話喊的粗暴直接、氣勢恢宏,你讓政和、建陽、松溪等地域怎麼看?很是氣人有沒有?  於是政和白茶表示不服,努力的憋出:「政和白茶,中國味道。」   這是想打情懷,結果標示性不清,「中國味道」什麼味道?弄的很籠統,很多人不樂意傳播。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有什麼區別?適合哪些人喝?
    中國的茶葉的劃分很多都是根據茶葉的加工來劃分的,根據茶葉的加工工藝,把茶葉主要劃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從工藝上來看,綠茶的加工工藝主要是:殺青—揉捻—乾燥,紅茶的加工工藝主要是: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白茶的工藝
  • 白茶屬於綠茶嗎?
    白茶是不是綠茶?中國有六大茶類,分別是紅茶、綠茶、白茶、黑茶、黃茶和烏龍茶。所以白茶不屬於白茶,兩種茶葉是出於同一階層的。中國生產綠茶的範圍極為廣泛,河南、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陝西(陝南)、湖南、湖北、廣西、福建是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白茶和綠茶的區別1、發酵程度不同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
  • 中國茶葉有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等,那國外都喝什麼茶呢?
    茶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的主要消費品之一。對國人來說,茶葉不僅是一種飲品,而且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民生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業快速發展,在生產、加工、貿易、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國際茶葉委員會 2018 年統計數據,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 在目前中國的茶葉可以分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六大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的國家。
  • 簡單聊聊煮茶的二三事,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哪些茶適合煮?
    第一,綠茶第二,黃茶第三,新白茶這三類茶,有共同點——鮮爽,內含物(茶多酚、咖啡鹼等)豐富,並不適合煮著喝。如綠茶,它的茶多酚含量高,屬於不發酵茶,如果把綠茶煮著喝會出現什麼情況?茶湯將變得非常澀,口感很不好,使得原本清新、爽口的綠茶將徹底變了模樣。同樣,黃茶和新白茶(當年的新白茶不能煮,但陳化後的老白茶可以煮,大家千萬別混淆),也不適合煮著喝。新白茶,即當年製作好的茶。
  • 你知道白茶、綠茶、紅茶、烏龍茶的區別嗎?
    你知道白茶、綠茶、烏龍茶和紅茶都是來自同一種植物嗎?這很難以置信,因為它們的味道和顏色天差地別。如果你把這四種茶排成一行,它們不僅僅是顏色的漸變也是化學過程的漸變。茶葉專家陳椽教授在1979年根據不同茶葉的品質、製作工藝及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將我們國家當時的茶分為六大類,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也就是現行國標茶葉分類的劃分基礎。白茶是輕微發酵過的茶葉。
  •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怎麼分?怎麼品?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喝了這麼多年茶葉,你知道綠茶、紅茶、白茶有什麼區別嗎?你知道紅茶和綠茶可能來自同一棵茶樹嗎?你知道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嗎?
  • 深入解析「黃茶與白茶」的區別
    黃茶和白茶都有微乎其微的發酵。黃茶的味道似乎是少年們在長大過程中不時會有的迷茫和未知;而白茶本身並不帶有濃烈的情感傾向,即便物理空間再近,它獨有的清明的儀式感也總是不斷拉開著和你的距離。黃茶大概是各大茶類裡較不為人熟知也相對最少飲用的那一茶系。
  • 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和黃茶,大家最喜歡喝什麼茶呢?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在幾千年種植生產和飲用茶葉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非常豐富的茶葉品類以及深厚的茶文化內涵。目前,我國擁有四大茶葉產區,在全國1000多個縣市產茶,茶葉的品種大大小小有數百種之多。而從大類上來分根據製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清茶,黑茶等6大類。
  • 白茶屬於哪個茶系,安吉白茶是白茶系的嗎?
    市場上有很多名叫白茶的茶,但有的是屬於綠茶系,有的是屬於白茶系,因為有不少人對六大茶系認識不深,所以常常將屬於綠茶系的「白茶」錯認為白茶系的茶。舉個例子,浙江比較知名的綠茶「安吉白茶」就是常被人誤認為白茶系,只是因為名字中帶有「白茶」2字,就以為是真正的白茶。
  • 冬季寒冷,適合喝什麼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還是普洱茶?
    遙對蕭瑟寒冷,北風捲地,天寒地凍,心中的溫情能夠有寄託。提到冬天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等性味溫和的茶葉,是大眾飲茶常規選項。不過話說回來,冬日氣溫低,是不是不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呢?千言萬語說到底,我的茶葉我做主。舒心飲茶,合口味才是關鍵!
  • 綠茶喝鮮,白茶也喝鮮,那它們香氣滋味都一樣嗎?4點告訴你答案
    說到辨別茶葉,有兩類茶,總是會被當做一類,它們就是綠茶和白茶。 有位新茶友來問有,聽說白茶和綠茶都是喝鮮,它們其實是一樣的吧。 錯! 綠茶和白茶之間,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