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意味炎炎烈日即將開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一個節氣都有相應的傳統食俗,夏至這一天,各地百姓們會吃一些代表性食物傳承傳統文化,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這8種傳統美食不要錯過了,好吃又好寓意。
夏至面
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和「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各地的麵條品種很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炸醬麵、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按照習俗,在燥熱的盛夏吃一碗代表性的夏至面最應景不過了!涼絲絲,滑爽筋道,保準你食慾大增,吃到撐!
吃餛飩
在江南水鄉的無錫,有著夏至日吃餛飩的習俗。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渾沌」諧音。盤古開天,渾沌初分,吃 了餛飩可得聰明。據長輩們說:「夏至吃餛飩,熱天不疰夏。」夏至吃餛飩則又包含一種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願望,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豌豆糕
豌豆糕是南京地區的夏至風俗,每年夏至的時候,南京地區的老人就會要在家裡面做一些豌豆糕給小孩吃,寓意著步步高和平安吉祥之意,而且豌豆糕開胃,而且能夠在感受夏日豐收的同時開胃解暑。可用新鮮豌豆仁做的顏色嫩綠嫩綠的,有淡淡的清香味,給人很清涼的感覺。也可以用幹的老豌豆做,那就要提前浸泡,最好去皮再蒸煮。
夏至餅
這一天,諸暨很多地方依舊有吃麥餅的習俗。諺雲「夏至夏至,麥餅盡吃」。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麵嘗新的習俗,擀麵製作薄餅,然後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夏至餅其貌不揚,吃起來卻清新爽口、甜而不膩,乃老少皆宜的正宗綠色食品。
夏至蛋
夏至蛋就是到了夏至這天后,早上將雞蛋煮熟,剝殼後加上紅棗煮湯食用,人們管這個叫吃夏至蛋,這食俗主要在我國湖南地區盛行。吃完雞蛋要稱一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抵抗酷暑,少生病,身體好!
清補涼湯
清補涼是廣東的一種糖水,專門清熱解暑。清補涼湯在不同的地方,配方有所差別,以紅棗、蓮子、綠豆、薏米,百合,芡實為主,這些東西在平時生活中是非常容易看到,所以家家戶戶都會煲這湯,解渴解饞,還可以補水,味道和綠豆湯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清甜滋潤可口。
粽子
一般人普遍認為粽子是端午特有的食物,其實在我國西北地區,夏至這天也會吃粽子。夏至吃粽子也有講究,粽子裡的糯米是屬陽的食物,食用粽子,意味著告別「陽」的季節。畢竟,過了夏至,陽盛的氣會慢慢減少,所以,人們以獨特的食物,傳遞季節變化的訊息。
圓糊醮
「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以前很多的農戶會將做好的醮坨用竹籤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並且燃燒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豐收。圓糊醮是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類似老北京的糊塌子,用麥粉調成糊狀佐以蔬菜,攤成薄餅後直接食用,也可以捲起食用。
以上是小編推薦夏至吃的8種傳統美食,營養寓意好,每個節氣仍舊保留著它的特性,細細找來,既是美食的享受,也是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