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媽媽兩個人的親子餐,最終選在了家附近的徽菜館子:蘇浙徽。說實話這年頭正經做菜的館子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那些絞盡腦汁想噱頭如何才能火。確實有顏值口味兼得的館子,但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菜譜,又有幾家能做好呢?
#環境# 位置比較偏僻,自己的獨棟,裡面還是很大的,比較適合宴請婚禮什麼的。
進門映入眼帘的就是小船,意境很好,真的在室內修了石橋。我們本來說在船上吃的,老媽說位置小,不方便,桌子也擺不開菜,然後就作罷,換成了4人座。
乾冰配水確實意境十足,說實話這小船真的是店家一大特色。也有包間做成了木亭子的樣兒,雅間兒。
#服務# 中規中矩,點菜可以在自選這邊選,也可以在座位上看菜單點菜。老媽不記菜名,顛顛的就拉著我跑過去看菜。會提前問忌口,也會比較熱心的推薦菜,當然常來的食客會對此比較介意。
#菜品# 趕上店家換菜單,新菜單在印刷,只能用臨時菜單過渡一下。倆人說實話真吃不了多少東西。臭鱖魚沒點,老媽愛喝雞湯就整了道老母雞湯,徽式紅燒肉。最後一道菜糾結了半天要不要點,在我看到了安徽特產芹菜的時候才下定決心,又點了一道芹芽炒肉。
#徽式紅燒肉# 南方菜都會比較偏甜口兒,這道菜就不例外。雖然說紅燒肉本身就偏甜,但是徽菜的紅燒肉會更甜。可能廚子當天心情不好,肉給做老了…體驗真的一般般,油水又足,吃了兩塊就膩了。
值得一提的是調味還蠻不錯的,但是調味再好,重頭戲也是肉啊…如果拋開肉本身來說…嗯,挺好的吧?
#老母雞湯# 雞湯是重頭戲,裡面是半隻雞,個人建議把雞胸換成雞腿會更好。因為雞胸燉時間越長越柴,然而這鍋雞湯裡的雞胸就是這樣。柴到令人髮指…
雞腿嫩滑入味,肉質軟爛到提骨頭一哆嗦肉就都下來了。湯很鮮,小火慢燉的雞湯味道濃鬱,雖說沒有小時候喝雞湯的那種感覺,但是真的不錯~
湯上桌的時候可以問服務員要炒米,盛一碗雞湯,挑塊肉,撒上點炒米,過個一兩分鐘,舀一勺放嘴裡;炒米讓雞湯的口感和味道又上升了一個檔次,不吹不黑。不過當天的炒米有點兒皮了…
母雞湯是物超所值的,,推薦必點
#芹芽肉絲# 經過老媽介紹這是安徽桐城特產的芹菜,還用虹鱒魚做例子詳細的跟我講明這到底怎麼來的「腦子:嗯,應該聽懂了」。鹹淡適中口感爽脆,跟媽媽看法不一樣,個人倒是認為蔥姜蒜的調味讓整道菜加分不少,媽媽倒是更喜歡原汁原味。但確實一致認為這道菜是桌上的TOP 1。愛吃芹菜的別錯過吧~
感興趣的不妨一嘗,喜歡胃姐的請動動你的貴手加個關注,點個讚,收藏轉發,留言評論,你的鼓勵將成為我繼續前進的動力。如果大家有什麼想吃的沒吃過的想讓我吃的都可以在評論區告訴胃姐,只要選中的胃姐一定去嘗嘗,寫出完美的美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