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良:用貨櫃養出健康魚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掃一掃 看視頻

  在人們印象中,淡水魚一般被養殖在水塘裡,而貨櫃是用來裝載、運輸貨物的容器。在安徽阜陽太和縣有機良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有機良莊」),創業青年陳金良成功地將魚「搬進」貨櫃裡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有機良莊園區,看到了連片的神秘藍色貨櫃,打開一個貨櫃的頂部,魚群在約15平方米的水面面積裡遊來遊去。

  「貨櫃養魚杜絕了淤泥不利物質、藥物殘留等,也增加了養殖密度,一個貨櫃相當於兩畝水塘的產量,一畝地的貨櫃的產值相當於80畝水塘的產量。」陳金良告訴記者,一個貨櫃裡能養3000多條魚,一年能收穫1萬斤左右。

  現場,陳金良還介紹了貨櫃養殖「魚菜共生」項目,依託新技術、新設備和企業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國內第一家受控式貨櫃養殖「魚菜共生」生態循環種養基地,實現了以貨櫃為載體,高密度、循環水為核心特色的種養殖模式。

  今年10月,該項目登上第五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現代農業成長組的舞臺,並斬獲銀獎。

  「魚菜共生」是核心賣點

  在「魚菜共生」循環系統,生態池中高氧水經過陽光照射及藻類的光合作用,形成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有機養殖用水,源源不斷湧進貨櫃,為魚提供有營養的水質,這也是該項目的核心賣點。

  傳統餵養魚模式需要投食冰鮮食料,水質容易受汙染,且魚類抗病弱,而貨櫃養殖可以做到全飼料餵養,魚類生病率低,工作量小。

  來到貨櫃區,記者發現貨櫃構造複雜,光箱體就分為面板、隔溫層以及內板三層。這樣可以讓魚兒在一個四季恆溫的環境裡生存,提高魚兒的存活率。

  「隔熱板的導熱係數低,為魚提供適宜的溫度體感;控制中心能科學系統地調控臭氧、溫度、PH值等魚類生長環境所需的指標,所以我們養的魚沒有土腥味。」陳金良介紹,80%的淡水魚都可在貨櫃進行高密度養殖。箱外還專門設置了出魚口,箱底的斜面設計也方便收魚,一箱魚3000斤大概10多分鐘就收完了。

  「貨櫃養魚不用『換水』。一個貨櫃裡每小時有15噸水流過,能夠始終保持箱內水質乾淨,水一直是流動狀態,且魚兒逆流而上的天性,使得其肉質緊實。」陳金良說,貨櫃內部設有環水養殖系統,過濾出魚糞和有害細菌,讓外排「汙水」變成澆灌蔬菜、花卉的有機肥料,過濾、處理後的清水會再次流進養殖箱裡,達到生態循環。

  此外,有機良莊還將業務不斷拓展,打造集觀光旅遊、自主採摘、拓展訓練為一體的旅遊景區。目前園區已被評為全國五星級休閒農業和旅遊示範點、國家 AAA級旅遊景區。

  「有技術才有話語權」

  2004年,28歲的陳金良到深圳創業,「我在藥品銷售行業做了10年,創辦了兩家公司,也算融入了深圳」。2014年,陳金良響應阜陽市「鳳還巢」號召,回到老家太和縣,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投資建立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流轉1000多畝土地,俯下身子投入農業。

  「農業應該怎麼幹?」剛開始,陳金良覺得,農業涉及的知識太廣,種植、加工、銷售都要了解。經過國內外考察調研,結合農村綜合改革的契機和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我下決心要在農業種植和養殖上下功夫,打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農產品」。

  一年後,陳金良在全國農產品現場會上偶然接觸了廣州一家企業,經過接洽,更堅定了他升級產業鏈、做循環農業的想法。

  資料顯示,中國水產養殖產量佔全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70%以上,水產養殖正在成為人類食物生產的重要領域。

  「在『退漁還湖』政策的指引下,針對當前自然水體漁業養殖的一些痛點,我們開始了創業。」陳金良說,「我國一些農業科技還不夠成熟,光在『種』和『養』上做文章遠遠不夠」。近年來,有機良莊同安徽農業大學、珠江水產院、中科院安徽物質研究院等建立了合作關係,打造「產學研」基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引進更多的實用型、創新型人才。

  陳金良介紹,「公司每年投資幾百萬元進行技術研發,每年獲得不低於10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有技術才有話語權。」下一步,項目還要進行智能化升級,爭取在手機上即時監測魚生活情況,還要在箱體的形狀、材質、大小、循環水上做文章。

  平時,一些大學生也會來有機良莊學習、取經,公司會為他們提供設備、育苗技術、飼料,開展技術培訓、銷售服務等。陳金良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有想法,但創業很苦、很難,不僅要有情懷還要做好準備。」

  把土地流轉款一次性發到農戶手上

  2014年,在有機良莊相關項目落地初期,周圍村鎮很多老百姓不理解,「我們一開始和百姓打交道沒有經驗,他們對我們的工作不認可、不買帳。」陳金良很無奈。

  經過了解,陳金良發現,公司附近土地分散,農戶種植一些傳統的糧食作物,一畝地一年的收入很難達到1000元。

  「我們開始挨家挨戶走訪告訴鄉親們,農莊賺錢了,對他們也有好處。歡迎大家來農莊做兼職,打零工。更希望他們來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大家共同發展。」陳金良告訴記者,自己想讓農民掌握更科學的種植技術,土地流轉也能讓他們規避自然災害、市場環境不佳等風險,為他們帶來實惠。

  「我們耐心講解,給鄉親們看園區效果圖,講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還把土地流轉款一次性發放到他們手上,讓他們明白自己還是土地的『主人』。」陳金良介紹,漸漸地,當地百姓「打開了心結」,還主動過來幫忙。

  近年來,陳金良帶領他的團隊探索了6種扶貧模式並創新扶貧方法,倡導就業扶貧、旅遊扶貧、金融扶貧、建立扶貧產業園等多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公司共吸納貧困戶155戶349人『貸資入股』,年底戶均分紅4000元,去年公司錄用貧困戶68戶165人,年人均收入將近9000元。」

  2017年,有機良莊共帶動周邊農戶800餘戶,帶動貧困人口1029人,為貧困戶增收共計352.08萬元,「我們4年就幹兩件事,創業和扶貧。」近年來,陳金良先後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安徽省勞動模範等稱號,還當選了安徽省人大代表。

相關焦點

  • 陳金良:用貨櫃養出健康魚
    在安徽阜陽太和縣有機良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有機良莊」),創業青年陳金良成功地將魚「搬進」貨櫃裡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有機良莊園區,看到了連片的神秘藍色貨櫃,打開一個貨櫃的頂部,魚群在約15平方米的水面面積裡遊來遊去。
  • 貨櫃養魚能賺錢嗎?養出來的魚又是否安全?
    養魚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您聽說過把魚放在貨櫃裡養嗎?近年來,國內水產養殖業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為了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域生態環境修復,一大批生態養殖技術模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中,「貨櫃養魚」可謂漁業養殖中的亮點。
  •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陳金良事跡
    陳金良轉業後,先後在東阿縣土雜公司和東阿縣公安局工作。在土雜公司當業務員期間,每次出發前,他都讓妻子攤出一大堆煎餅,再帶點老鹹菜。為了儘可能多省點錢,一般是住在澡塘和車馬店裡。有時實在找不到便宜的旅館,他甚至會到火車站候車室的椅子上湊合一夜。  1990年6月,陳金良被調到城區社會治安巡邏大隊擔任大隊長。當時社會治安情況不是很好,小偷小摸、耍流氓等犯罪行為比較突出。
  • 陳金良
    先後以做報告、講體會、說快板等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綠色環保知識,並且與孩子們一起出環保教育小報,開環保主題隊會,看環保圖書,剪貼綠色圖樣等活動,促進了學生環保意識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老模範傾心環保、關注環境的事跡曾先後被聊城日報、老幹部之家雜誌、山東環境網、中國環境報報導。
  • 133 陳金良事跡
    133 陳金良事跡 發表時間:2011-05-30   來源:中國文明網   陳金良,男,漢族,1944年4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公安局退休民警。
  • 陳金良:平價藥店開拓者·杭州日報
    但其他零售藥店、醫藥公司、醫院紛紛給廠家施壓,不給陳金良的門店供貨,於是他轉而尋求在湖北積累下來的資源,讓當地藥廠連夜發了3車貨品過來,解決了80%的缺口。他也開始針對搶購,實行了限量銷售。 平價革命在全國是大勢所趨,有利於企業模式轉換,當時英特、華東等大型醫藥公司,也幫助陳金良渡過了難關。只要有貨,陳金良得到消息,便馬上帶上現金去拿貨。
  • 池塘邊擺放10個貨櫃,農村漢子的特殊養魚經
    8月11日,在盂縣梁家寨鄉大崔家莊村的地熱水苗種場,池塘岸邊依次擺放著10個綠色的貨櫃。這些箱子不是裝載貨物的,而是用來養殖羅非魚的新式「魚塘」。「箱裡一年四季不停運轉,每天24小時要循環更換兩次水,養出的魚成活率高,且綠色健康。」漁場負責人韓樹平說。
  • 陳金良:率真書風盡顯平淡之心
    古往今來能夠同時在醫學和藝術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並不多,清著名書法家傅山為其一,而陳金良也正是以傅山為學習對象,在醫療工作之餘,潛心書法藝術的創作和研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12年北京電視臺《百姓文化錄》也曾對陳金良在醫學界做出卓越藝術貢獻等事跡給予相關報導。
  • 農村小夥貨櫃養魚,產量高質量好,沒想到養出了全省第一的名號
    在萍鄉市安源鎮,有一個特殊的魚池,他是由貨櫃打造的。貨櫃養殖與傳統養殖是有區別的,貨櫃養殖的好處有很多。第一,貨櫃養殖的產量比較高;第二級貨櫃養殖出來的魚質量好,品質高;第三是環保。貨櫃養魚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通過這種物理加生物的方式生產,產出的魚肉質比一般的好上許多,並且安全有保障。一個箱子一個批次可以出6000斤魚,比普通養殖池塘出的更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魚的餵養非常簡單,不費人工。據養殖戶李先生介紹,他的養殖場真正做到了對水質的要求,第一,水質好,含氧量高。
  • 貪心記者陳金良涉嫌敲詐被捕
    其記者資格已被吊銷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了解到,《中國工業報》河南記者站負責人陳金良因涉嫌敲詐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目前,新聞出版總署根據調查了解的情況,已在「中國記者網」上吊銷了陳金良的新聞記者證。
  • 「傻瓜式」貨櫃養魚:一立方竟可養200斤魚,香港老闆瞬間變身水產...
    而它們的主人,竟是兩位從來沒有養過魚的門外漢。他是來自香港的商人,自從接觸到陸基推水貨櫃養殖模式,從沒有養過魚的他,便投資了10個箱體養殖生魚。  第一期投入就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並成為順德地區第一個陸基推水貨櫃式養殖基地,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 77歲聊城老人陳金良的一天
    因為年齡關係, 年逾古稀的他臉上略顯疲憊,幾段快板說下來,即使在嚴寒冬天,汗水仍順著陳金良斑白的鬢角流了下來,但卻絲毫沒有減弱他為人服務的熱情。1985年陳金良由於拼命保護車禍中5歲女童的生命,導致腰部受到嚴重損傷,左小腿骨骨折。至今,他腿內還留有一塊鋼板和十個螺絲釘。由於每天都要走很多路,加上左腿上還有鋼板和螺絲釘,陳金良走路姿勢很特別,走起路來大多是右腿用力。
  • 怎麼樣才能養出好看的七彩魚?
    我們總是有這樣的時間開玩笑的說:我們不如把魚店裡的魚全部買回來算了,然後養成七彩再把它賣出去這樣不就可以賺錢了嘛?如果說現在想要養這些七彩就容易多了,現在的人也更有時間去打理這些魚,技術也更加的先進了,設備也更加的先進了。只要平時注重水質,養活出好看的七彩也不是什麼難事了,也就是養出觀賞性強的就沒有什麼問題了。那麼有人就會問了,怎麼才能養活出好看的七彩呢?
  • 中國工業報社原河南記者站陳金良因受賄被判刑
    新華網鄭州5月18日電(記者 程紅根) 新聞出版總署近日通報的中國工業報社河南記者站常務副站長陳金良涉嫌敲詐案,經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18日以陳金良犯受賄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其所得贓款2萬元依法予以沒收,上交國庫。
  • 登封市石道鄉東區小學陳金良:甘為教育灑熱血
    30年來的風風雨雨,使陳金良從一個不諳教育的毛頭小夥逐漸成長為中學一級教師,在基層領導崗位上苦幹12餘年,曾榮獲「鄭州市師德先進個人」、「鄭州市文明教師」、「登封市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並練就了一套基層管理本領的教育領軍人物。30年來,陳金良視工作為己任,視教育如生命。在工作中,陳金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 菜吧:讓人腦洞大開的貨櫃農場,可種菜可養魚可造房……
    待種子發芽後,手工將其移入豎直吊起的長條狀水培架,作物會橫向長出。這樣的立體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據農場負責人介紹,每個貨櫃最多能夠同時種植3600株綠葉菜。該農場用水培代替了傳統的土壤種植,在貨櫃內設有1250升容量的蓄水池。
  • 區政協副主席陳金良一行來靖江走訪看望政協委員
    區政協副主席陳金良一行來靖江走訪看望政協委員 2019-03-25 23:13:00
  • 錦鯉養幾條容易招財?想催福壽求健康,就養這兩種顏色的魚!
    錦鯉養幾條容易招財  金魚養單不養雙,照財催運養紅色和金色,比如黃金錦鯉,純紅留金,純紅草金.按魚缸的大小,一般三,五,七,九,都可,千萬不可11和13.  想闢邪鎮宅 就養黑色 比如墨龍睛,黑草金,黑獅子頭.  想催福壽求健康 就養白色和花色 比如純白草金 五花草金 鶴頂紅 純白留金 五花留金 五花珍珠 五花壽.
  • 我們平時在飼養龍魚時只要注意這幾點,一定能養出健康的龍魚
    我們平時飼養龍魚時只要注意這幾點,一定能養出健康的龍魚無論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龍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龍魚養殖。針對龍魚養殖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了,龍魚養殖不僅僅是將龍魚養活,更是要將龍魚養好。而龍魚養殖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龍魚養殖有這麼一個公式:龍魚養殖=龍魚飼養+龍魚繁殖。在龍魚飼養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龍魚的習性龍魚在自然界中屬於生活在弱酸性水質上層水域的淡水魚,所以我們平時養在水族箱中的龍魚都是在水族箱的上層活動的。
  •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被拍成微電影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將被拍成微電影在聊城東阿有個小有名氣的好人,他的名字叫陳金良,是東阿公安局退休民警,從1963年起,他一手拿著小喇叭,一手拿著快板,以自己創作的快板書向旅客宣傳安全知識:「打竹板,笑開顏,旅客同志聽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