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最值得讀的100本書中的第7個系列。
61、《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楊絳)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作者是楊絳,1911年生人,原名楊季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我著名學者、作家、翻譯家。在她96歲高齡之時,首次坦陳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證。本書思路縝密,文筆優美,內蘊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書中楊絳先生關注了神和鬼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此書共分為兩部分,融會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後一部分則由注釋《寫在人生邊上》多篇散文構成。
62、《草房子》(曹文軒)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中講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過對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銘心而又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地描寫,講述了五個孩子,桑桑、禿鶴、杜小康、細馬、紙月和油麻地的老師蔣一輪、白雀關係的糾纏和孩子們苦痛的成長曆程。六年中,桑桑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
63、《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軒)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91年,展現了鄉村少年明子為生活所迫隨木匠師傅和師兄外出務工,在城市這一特殊背景下艱難成長的故事。小說所有筆墨緊緊圍繞著對小主人公明子的塑造,著力刻畫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把商品經濟大潮中的城鄉生活交叉起來,從中刻畫出生動而豐滿的形象。因承載了過多的社會內容和道德力量,作品讀起來讓人並不感到輕鬆,人物在這種憂傷的情境下也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了憂鬱的氣質。
64、《根鳥》(曹文軒)
講述的是一個叫根鳥的少年的成長史,也是每個少年的心靈史;是講給每個少年人聽的成長故事,也是唱給每個少年人聽的成長心曲;對於成年人來說,則是一部悠遠而精彩的心靈童話。這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小說,讓人在夢幻中遊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
65、《青銅葵花》(曹文軒)
《青銅葵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運,她先是和她的父親在幹校生活,父親不幸遇難後,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銅一家領養,並和青銅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這個女孩召回城市。青銅從此便常常望著蘆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苦難是人生中的必然和必需,因為人們在苦難中成長,存在即是快樂和艱辛,快樂的時候享受快樂,苦難的時候用樂觀關愛之心、堅韌之態迎接苦難,心靈和精神由此升華,變得更加美好而強大,正如啞巴青銅最後叫出了「葵花」,葵花回歸了城市。
66~71、《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第六部+大結局)(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網絡連載歷史小說,作者是當年明月,本名石悅。《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