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100本書的秘訣

2020-12-13 廣州日報

有不少人曾問過我同一個問題:你讀書怎麼能讀得這麼快?我翻書翻得很多,但認真讀書有時很難。我一年認真讀的書大概二三十本。算上不認真讀的書,一年有100多本書。我讀書的方法主要有三類:悟讀、精讀和泛讀。

所謂悟讀,就是認真領悟,一句一句認真閱讀和理解,最後甚至通過反覆閱讀背誦出來。這樣閱讀的對象一定是頂級經典著作,是對人類文明和智慧帶來重大價值的著作。這很像是古代的學習,要求學子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一樣。只不過對於那個時候的大部分人來說,背和悟是兩張皮,很多人在還沒有領悟能力的小時候先死記硬背啃下來,等長大後有了人生閱歷,再像牛一樣,把背過的東西慢慢反芻和領會。今天我們已經不一定非要把四書五經都背出來,但像《論語》《中庸》《孟子》這樣的書依然值得深度理解,並把好的部分背下來。這一類著作還有很多,像《老子》《莊子》《孫子兵法》等。讀這樣的書,一天只要讀一段就行,要反覆咀嚼,反覆朗讀,直到有所領悟方能罷休。拿起這樣的書,必須先凝神屏息,保持心態平和,不能有雜念和煩惱留在心裡。

所謂精讀,就是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書,在文筆、知識、思想高度上都對自己有啟示的書,可以多讀幾遍。比如我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讀了四到五遍,書中魔幻現實主義的描寫方式、流暢的文筆、人物命運的描述,都讓我有愛不釋手的感覺。阿來的《塵埃落定》我也讀了三遍,文筆鋪陳上和《百年孤獨》有類似的手法。嶽南的《南渡北歸》厚厚三本書百萬字,我也讀了兩遍,對於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總是心有戚戚焉,久久不能釋懷,拿起了放下,放下了再拿起來。一個人一生總應該有十本左右的書是反覆閱讀的,通過深度閱讀,提升自己的情感度和智慧度。

所謂泛讀,就是泛泛閱讀。我認為世界上大部分的書,泛泛閱讀就可以了,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知識的廣度和思維的寬度。在出版物和信息泛濫的時代,很多書中的內容是重複的,甚至是無效的。當我拿到一本新書時,一般都會先隨意從中抽取幾頁閱讀,如果讀出點感覺,就會從頭往後按順序翻閱。凡是覺得囉唆不值得花時間的地方,就一掃而過;凡是需要認真閱讀的段落,就放慢速度仔細讀。有的時候讀到好的地方,也會用筆做標記,這樣讀完了可以把重點再讀一遍。這樣的閱讀,我的速度大概每分鐘一頁左右,一般300頁左右的書4個多小時就能讀完。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夠每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的原因。但泛泛閱讀也不是讀過就算了,書中如果有給你靈感和思考的地方,要重點標註出來或者掃描存檔,以備日後的學習和引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只要自己感到舒坦就好。每個人讀書的偏好和喜歡的內容也不一樣,所以讀書是非常個人化的事情,不用亦步亦趨,別人的觀點最多作為參考。可能一個人推薦的書,另外一個人常常讀得慘不忍睹。對我來說,一杯清茶,一縷陽光,窗外竹影搖曳,窗內書香浮動,就是人生最愜意的享受。

(作者俞敏洪,摘自《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相關焦點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 大咖一年讀700本書的秘籍,你也能學會
    一年讀700本書的《快速閱讀術》的作者印南敦史向我們傳授了他一直堅持的多讀秘籍。1. 制定周閱讀計劃,做到一天讀一本書。印南敦史曾說,他之所以能夠一個月讀50-60本書,一年讀700本,是因為他每周都會制定讀書計劃,列出周閱讀書單。由於他專業書評人的身份,他平時都是將讀書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完成,今日書今日畢。
  • 一本書,讀著讀著就厚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起初對這句話的體會不是很深,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直到遇到這本書。這是對我人生產生影響的第一本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從頭到尾、真正讀完的第一本書。在看到這本書之前,除了課本,閱讀量為零,沒有完完整整地讀完過一本書。
  • 最值得讀的100本書——推薦系列七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最值得讀的100本書中的第7個系列。本書思路縝密,文筆優美,內蘊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書中楊絳先生關注了神和鬼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此書共分為兩部分,融會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後一部分則由注釋《寫在人生邊上》多篇散文構成。
  • 共讀《超級快速閱讀》:學會快速閱讀,讓你一年輕鬆讀完50本書
    你是否問過自己,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自己有看過多少書,又記得起多少內容?如果你一個月連一本都看不完,除了與時間管理有關以外,更重要的是閱讀方式錯了!從小到大,我們的老師都教育我們要多讀書,可是從來沒有一個老師教我們該如何去讀!接下來我們將一起共讀這本《超級快速閱讀》,用對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這本書的作者,克裡斯蒂安.格呂寧,在準備司法考試期間,因沒有充足的時間複習備考,在參考眾多學習方法類書籍的基礎上創造出這套風靡全球的閱讀方法。本書是其《快速閱讀》的進階版。
  • 有人一年讀了上百本書,他們到底掌握了什麼讀書秘籍?
    首先,如果不是處於消磨光陰的目的來讀書,那麼無論你讀什麼方向的書,我建議你讀一些本學科的基礎理論,這些基礎理論一般會給你一個學科假設,有系統有結果頭緒分明,其他的書都是這些書的依附,或者說在不斷解釋說明這些內容,其他書甚至跨學科的書都是對這些系統基礎的補充說明。其次,剛開始讀書會比較累。
  • 一年讀過35本書,我只推薦這1本給自媒體運營人
    又近一年尾聲,又是一年總結與回顧。做為一名自媒體人來說,一年有接觸了哪些新內容,一年學會了哪些新技術,一年又提升了什麼新技能,可能是最重要的。畢竟自媒體的運營是一個長期不斷堅持的事業,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知識儲備的。
  • 學會《快速閱讀》,一年可輕鬆讀完1000本書
    今年雙11,我囤書,其中有一本《快速閱讀,一年輕鬆讀完1000本書》,對我的感觸最大。這本書的作者是腦力開發系列叢書作家石偉華,他是中國腦力培訓機構,金牌講師,魔術師催眠師體驗式拓展培訓教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要教我們掌握三遍閱讀閱讀技巧,有效提升閱讀力掌握一年讀完1000本書的技能。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多讀書,讀好書。什麼才算是好書?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要的是讀得徹底。怎樣才算讀得徹底?《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
  • 最值得讀的100本書系列十
    為大家推薦值得閱讀的100本書的最後10本,至此推薦書籍系列結束,希望大家撿起身邊的書本開始閱讀,讓閱讀成為習慣,伴隨終生的習慣。請記得: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每一頁都值得。這本書其實並不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它是中近東地區廣大市井藝人和文人學士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收集、提煉和加工而成的,是這個地區廣大阿拉伯人民、波斯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
  • 2020年讀了100本書,這本帶給我的觸動最多也最大
    11號晚上,我在視頻號直播間給書友們做了一場讀書分享,主題是:2020年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雖然現在還沒統計今年的閱讀量,但是估摸應該也有100來本吧,從這100來本書中,我挑選了這本《度光陰的人》,因為真的是特別喜歡,雖然是今年新出的書,但是作者蘇辛老師已經拿出了十足的誠意來完成她的作品。
  • 讀營銷書的麵包師——不看書的人未必比一年看50本書的人更忙碌
    歐洲有個傳說,死去之人的靈魂會在每個午夜狂奔,他們必須不斷奔跑,否則就會化為齏粉……我有一個讀書群,大家經常交流讀的書,也會把覺得不錯的書傳到群裡。如果有人想找什麼書,也會在群裡求助。有天,一個網友發了封群郵件,想找幾本關於營銷的書。
  • 我推薦產品經理讀的10本書
    ,賣的非常好,當時可以說掀起了一股產品經理熱潮,我系統的讀過1.0和2.0版本,基本上把產品經理應該掌握的套路說清楚了,比較適合剛剛入門的產品助理或者初級產品經理,蘇傑對這本書的定位也是適合1-3歲的產品經理,所以剛開始入行產品經理的人可以先讀這本書,讓自己大概知道產品的基本套路。
  • 在義大利,有2/3的國民一年也讀不了一本書
    書籍在義大利,有三分之二的國民一年也讀不了一本書,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太樂觀。根據斯特金定律,90%的書都是在胡扯。由於電視普及和收視率的負面影響,暢銷榜上前幾名的書幾乎都屬於這90%。不過,書籍最早的衰落,不是源於電視的出現,而是源於印刷術的發明。
  • 辦公室小白10年賺20億,寫一本書公布致富秘訣,連富豪都追捧
    哈尼爾日思夜想,自然科學和心理學,印度和中國哲學給了他巨大的啟發,他從根本上洞察了自己的致富秘訣。他決定,把它寫下來編成一本書,向普通人公開自己在各方面都獲得成功的秘密。就這樣,矽谷富豪江湖的「《九陰真經》」誕生了。矽谷富豪圈從此不再平靜!
  • 彰化一初中肄業農婦日讀3本書 靠自學精通日文
    中新網12月3日電 彰化縣政府舉辦借書比賽,結果讓大家跌破眼鏡,冠軍是由一名48歲的農婦奪得,這名48歲的農婦一年借書總共1082本,讓人佩服的是,她初中才讀了一年,卻靠著自修日文玩遍日本。5年多來,她每天維持平均讀3本書,而且不限種類,圖書館人員都對她豎大拇指。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如何閱讀一本書,只是這本書的其中一節內容。作者也沒有明確提倡一天一本書的做法。我想把從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一天一本書」這件事情上,證明這件事不是做不到,而是做到需要方法。吉姆·奎克創造了「無限可能」。通過踐行他的方法,我相信我們也可以創造如一天一本書這樣的無限可能。
  • 知行合一,讀好人生「三本書」
    陳旭欽  昨天,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目出爐,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要知行合一,讀好「三本書」。
  • 如果,高臺是一本書,你該怎麼讀?
    如果,高臺是一本書,你該怎麼讀?有人問,如果高臺是一本書,你該怎麼讀?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如果,高臺是一本書,也是看不盡的美景,讀不盡的清雅,說不盡的故事,品不盡的韻味。一路走來,沉醉其中,迷戀不已。
  • 這5本書,影響世界,此生至少讀一遍
    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願望清單,一個旅行的願望清單,以及一個經驗清單,其中包括蹦極或跳傘,「適合大多數人的」書籍清單但還有一些人有一個更「內向友好」的清單,也就是一個閱讀清單: 一生必須讀的書。你有這樣的書單嗎?讀書破萬卷很難做到,但這5本書,我們都應該至少讀一遍,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