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伴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不斷獲得新突破,人民幣在當地市場的「存在感」也已大幅度提升。
據中國新聞網7月23日援引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增長率在東南亞國家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38%。
大增138%!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增速明顯,背後有何推動力?
2020年上半年,菲律賓總的人民幣清算量為302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1272億元人民幣清算量同比增長138%;基於此,該國在全世界46個國家及地區人民幣清算量中也提升2位,排名第22位。至於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大增的原因,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行長鄧軍就表示,清算量的增長得益於本地市場對人民幣認知度的提升。
而菲律賓本地市場對人民幣認知的提升,其實也離不開中菲經貿合作的不斷擴大。據外交部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菲雙邊貿易額達到609.5億美元(約4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5%;另據菲方統計,2018年中國對菲投資48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83倍。
在雙方經貿關係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菲律賓方面也頻繁向中國市場伸出橄欖枝。比如,自2016年6月上任以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5次到達中國,並與中國市場達成了一系列合作,中菲經貿關係也進入嶄新的黃金時代。
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就分析稱,從菲總統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該國經濟發展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無論是中企投資、中國遊客及留學生,還是菲律賓商品的對華出口,連年增長的數據都顯示了菲律賓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貨幣國際化的「三大」重要條件,人民幣具備了嗎?
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大幅增長,其實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的一大作證。實際上,在連續兩個月位居全球第六位後,人民幣的最新排名也再上新臺階——2020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升至第五位,佔比為1.76%。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28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官方宣布使用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國際化正保持著較快發展勢頭,而如果深入進行分析,貨幣增強國際化其實需要具備很多重要條件,那人民幣又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其一,國際領先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一國貨幣要「打開」國際市場並佔據一席之地,其最重要的條件和基礎,就是該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要世界領先。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躍居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大。
其二,保持一定程度的國際收支逆差。一國貨幣要成為國際中心貨幣,還需要有合法途徑實現該貨幣對外淨流出,從而更多地為境外所擁有。當前,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已躍居世界第1位,服務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2,且2019年進出口赤字為60億美元,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便利」。
其三,建立高效便捷、安全穩定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貨幣的跨境流動,離不開在各國之間建立起一個高效便捷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這一「通道」(如SWIFT);而早在2015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已成功上線運行,且時至今日,加入這一系統的銀行達到865家,遍布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
可以說,貨幣國際化的「三大」重要條件,人民幣都具備了。而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正在加快,取得的成績世界也有目共睹;但如果從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數據來看,人民幣國際化仍然是任重道遠。
文 | 劉蘇林 題 | XXX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