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因為一首詞而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他的這首詞寫的是什麼?

2020-12-14 小話詩詞

宋代文人間稱呼對方喜歡用雅號,而且這個雅號還是出自於對方的成名詩詞句中,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尊榮的稱呼,這其中的例子很多。

宋祁因為在《玉樓春·春景》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被同事送上「紅杏尚書」的雅號,因為宋祁時任尚書的官職;賀鑄《青玉案》中有「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詞句,而被同事送上「賀梅子」的雅號,而賀鑄的另一個稱號「賀鬼頭」並不是來自於詞作,也不是雅號,而是形容他的容貌的;晏幾道因為前期詞作多描寫優遊生活而被別人稱為「雲間公子」。

再如北宋詞人張先因為詞中多「影」字(「雲破月來花弄」、「嬌柔懶起,簾幕卷花」、「柔柳搖搖,墜輕絮無」),而被別人送上「張三影」的雅號;蔣捷因為在《一剪梅·舟過吳江》中有「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句,而別稱為「櫻桃進士」,也是雅號;秦觀也被他的老師蘇軾稱為「山抹微雲君」,就是因為秦觀的《滿庭芳》中有「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的詞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宋代文人之間取個雅號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事情

詞人張炎因為贊詠西湖春水而得到「張春水」的雅號。說到宋詞和宋代詞人,張炎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不光因為他的詞作,還因為中國詞學史上的第一本詞論專著《詞源》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張炎其人以及家世

張炎,生於宋理宗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寓居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張炎家世淵源,他的六世祖是南宋初年的愛國將領張俊,因功勳卓著,被高宗封為清河郡王。他的曾祖父張鎡,是南宋中期的聞名人物,在詩詞方面很有造詣,與陸遊、姜夔等文壇巨擘詩文交流頻繁。張炎祖父張濡,宋末時鎮守獨松關,官居浙西安撫司參議官。父親張樞,為宣詞令,精通音律,善作詞曲,他曾組織發起「吟社」,與詞人周密、楊瓚等人詩酒唱和,成為文壇佳話。

張炎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士大夫家庭,他從小就聆聽過父親以及父輩詞友的教導,這對他以後的詞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文化程度高,文學底蘊濃厚,家學淵源的環境薰陶下,張炎具備了很高的文學素養,並繼承了良好的家風。

入元之前,張炎過著富貴優遊的生活,要麼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邀約同伴湖山遊賞,要麼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結社填詞,要麼閒居家中吟詩作畫。張炎在入元前的生活場景大抵如此,就是一個典型的公子哥形象。

入元後,張炎家道中落,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他曾北上大都謀求發展,可是大都之行並不是很順利,張炎在失意之後又回到家鄉,除偶爾拜訪一下曾經的朋友之外,其餘時間都從事詞學研究和創作,著成詞論專著《詞源》八卷。1320年,73歲高齡的張炎落拓而終。

他一生創作的296首詞收入了《山中白雲詞》,張炎的詞長於詠物,寄寓自己的身世情懷,在藝術表現上力主「清空」,是當時詞壇上格律派詞人中的代表。後世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並稱為「姜張」。他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並稱「宋末四大家」。

本文重點討論張炎贊詠西湖春水而得到雅號的詞作《南浦·春水》,說這麼多,還不如走進張炎的詞作中去一探究竟。

西湖春水

張炎贊詠西湖春水得雅號「張春水」

上文說到張炎因為贊詠西湖春水而得到了「張春水」的雅號,這首贊詠西湖的詞作就是《南浦·春水》,張炎為什麼會寫下這首詞作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西湖是杭州有名的風景區,人文底蘊深厚。北宋蘇軾在杭州為官期間,就曾寫下贊詠西湖的經典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贊詠西湖的風氣到了南宋就更加風靡了,據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正是因為西湖秀甲一方的風光,才引得眾多文人墨客去贊詠。

第二杭州在南宋時期成為全國文化中心,加之西湖得天獨厚的人文底蘊和地理位置,仕人云集杭州。西湖也成了文人墨客同臺競技的場所,要寫西湖之美,西湖的一泓湖水則成了不二選擇。

西湖最美的時節,就是在風和日麗的春季。此時的西湖是:湖中水光瀲灩,岸邊綠柳飄拂,天空飛燕舞動,美不勝收的西湖春水會勾起了詞人們濃鬱的才思和豐富的想像。和張炎同時的詞人王沂孫就寫下了張炎西湖的詞作《南浦·春水》詞。見筆者前文《王沂孫詞中的景物有著唯美的意境,他用怎樣的情感去描寫景物的

第三、就是南宋時期「西湖詩社」的形成,吳自牧《夢粱錄》中寫道:「(南宋)文士有西湖詩社,此乃行都搢紳之士及四方流寓儒人,寄興適情賦詠,膾炙人口,流傳四方。」張炎就是「西湖詩(詞)社」中的重要成員。

南宋著名詩人鄭思肖在《玉田詞題辭》中是這樣說張炎的:「仰扳姜堯章(姜夔)、史邦卿(史達祖)、盧蒲江(盧祖皋)、吳夢窗(吳文英)諸名勝,互相鼓吹春聲於繁華世界,飄飄徵情,節節弄拍,嘲明月以謔樂,賣落花而陪笑,能令後三十年西湖錦繡山水,猶生清響。」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張炎所交往的都是當時詞壇享有盛譽的著名詞人,他們都是「西湖詩(詞)社」的重要成員,都曾寫下過贊詠西湖的詞作。

由以上三點可以看出,贊詠西湖,是同時代文人們共同興趣,張炎的這首贊詠西湖的詞作《南浦·春水》正是這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南浦·春水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和雲流出空山,甚年年淨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餘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後,溪上碧桃多少。

宋末元初思想家鄧牧在《伯牙琴》中說:「叔夏《春水》一詞,絕唱今古。人以『張春水』目之。」這正是張炎雅號「張春水」的來歷,由此可見張炎在當時詞壇的地位。

詞人對眼前的一泓春水做了細緻入微的觀察後,將自己的才思和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寫下了這首詞。因為社友們已經寫下過贊詠西湖的詞作,所以詞人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贊詠西湖。這其中也有詞人與眾社友一較高下的心理,都有想讓自己贊詠西湖的作品成為最佳的想法。

第一層先詠西湖湖水。開篇「波暖綠粼粼」一句交代了題目,點出春水二字。這一句寫出了西湖湖光粼粼,綠波蕩漾的特點。一個「暖」字、一個「綠」字,既寫出了陽光明媚的天氣,也寫出了春水的溶洩之狀。接下來二句由湖面寫到空中:輕靈小巧的燕子在在空中飛舞,它們掠過湖面,湖面上就會蕩起陣陣漣漪,這是一幅動態畫面。

「魚沒浪痕圓」一句,詞人猶如用工筆細描作畫一般,以妥帖工穩的筆尖描繪出了眼前所見:魚兒出沒湖面、波翻漣漪的景象躍然紙上。

魚躍、燕舞,這樣的景象又給西湖春水增添了勃勃生機。不得不說,這是一筆精彩的體物寫景的句子

「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兩句,看似是詞人在寫落花與春風,其實還是圍繞「春水」二字。表面是說:落花流水,湖水流動帶走了飄落湖中的花瓣,因而湖水才會嘲笑東風無力,東風無法吹淨殘留的花瓣也。但是詞人的言外之音還是在形容春光的燦爛與西湖春水的溶洩,正所謂「形散而神不散」

在春風和煦的好天氣裡,西湖是一派遊人如雲,遊舟如織的景象。即使是在僻靜的小橋下、水濱中,也時見有小船從柳陰深處緩緩遊出,到處瀰漫著春天的氣息。詞人筆下的是一幅船行湖上,人在畫中遊的西湖美景

第二層詠池水。杭州是一座多水的城市,除西湖這個天然形成的湖泊之外,還多很多利用水系而形成的人工湖,如杭州城有名的湧金池,據《夢粱錄》記載:「湧金池,在豐豫門裡,引西湖水為池。

還有如聖母池、白龜池、金牛池、龍母池等等,都是通過渠引西湖水而形成的人工湖。所以這些湖泊都是相通的,可以乘坐遊船一覽無餘。

通過詞作,我們也可以想像出當時遊興的場面:張炎和一眾詩友乘船遊行,泛彼湖上,他們遊興不淺,沿著通暢的水道一路前行,簡直就是一次優哉遊哉的「環湖一日遊」。

「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詞人寫過西湖的一泓春水之後,又對池水進行了描寫,「青」字是一個表示顏色的詞,和春天的色彩很搭配,詞意協調統一。詞人用青色給池塘水著色,從詞人精準的用詞中能體會出他對池中春水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詞人贊詠池塘春水,也是在贊詠西湖春水。

第三層再詠溪水。隨著詞人遊興地點的轉移,詞的空間也被拓展開來,詞人轉而寫注入西湖的溪水。風姿綽約的西湖,有多條山澗溪水注入,像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長橋溪四條溪流。這些天然的地表水源源不斷地流入西湖,形成了西湖的一泓湖水。

西湖周圍的山屬於天目山餘脈,如西湖東南有山勢綿亙起伏、伸入市區的吳山;地處西湖和錢塘江的中間的雄姿俊偉的玉皇山,在玉皇山上可遠眺湖山空闊,江天浩渺;還有如西湖北裡湖北岸的寶石山,五雲山,南、北高峰等群山。西湖在群山圍繞之下,景色更加宜人。當春水生發之時,西湖更是美不勝收。

所以詞作第三層描繪溪水,一方面是詞人由湖水、池水推溯春水的源頭——溪水,另一方面又由「湖光」自然而然地引出「山色」。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構成了西湖美不勝收的佳景。

詞人眼中的湖光山色是這樣的:「和雲流出空山,甚年年淨洗,花香不了?」但是詞人沒有直接寫溪水,而是描寫溪水周圍的景物:如山中白雲,空濛的山色,四溢的花香。在詞人筆下極為優美的山色意象中,山谷中一曲曲可愛的溪水被簇擁出來。

清代著名詞人賀裳《皺水軒詞筌》中談及景物的描寫方法時,就說到「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後左右也」。

詞人文筆大開,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寫山中溪水,用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烘託出溪流春水的美景。以這樣的方法來贊詠溪水,由此可見詞人深厚的詠物功力和高妙的寫作技巧。張炎此處詠贊溪水的技法恰恰就有這樣的神韻。

詞人不僅借春天的雲、春天的水、春天的花贊詠了溪水,還為下文的睹景生情、回憶舊遊,埋下了伏筆。這是因為這兩句中的「年年」二字表明則今年的西湖遊興不同於往年,今年的落花與流水也與往年不同。

詞人對春水工筆細描,行筆細密,窮盡物態。並以細緻入微地觀察,描寫了三種春水:西湖水,池水,溪水,達到了「所詠瞭然在目」的藝術審美效果,這就為下一層的借景抒情做好了鋪墊。

在上三層寫足湖水、池水、溪水之狀及「春水」之美的基礎上,詞作自然而來進入第四層。詞情也由詞人的眼前之景而追寫到往日之遊,「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又是一年西湖遊興,遊興時朋友相聚,聚散本是生活的常事,今年重遊的地方還是往年的地方,而遊興結束後,朋友又要離別。

詞人由感懷舊遊而生出傷離別的心緒,其實也是詞人對時序變易、光陰流逝的傷感。

主觀的事物不會因為時間等客觀條件而發生改變,而人卻會因為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不禁讓人想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詩句,唐代劉希夷用這樣的詩句表達了時光流逝的感慨。張炎的詞句中何嘗沒有這樣的感慨呢?這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感,也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特有的人文情懷。

時光流逝,詞人唏噓感慨「餘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這還是詞人對朋友離別的傷感。此處「茂林觴詠」是詞人借用東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同遊會稽山蘭亭的故事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寫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前文已經說過,張炎和「西湖詩社」的好友們在西子湖畔結社賦詠、他們或郊外踏青,或湖畔暢詠。詞人此處將他們的遊興比作東晉名士的蘭亭聚會。傷感之餘,更加懷念起舊時相聚於其下的碧桃樹了。這更能看出張炎是一個重友情的人,此處也是對他們友情的珍重。

結語:

《南浦·春水》中還有一特色就是:詞人在寫西湖三種春水,分別用了「綠」、「紅」、「青」、「碧」這樣色彩對比強烈的字眼,而「綠」字更是出現了兩次。這些表示色彩的字湊在一起,就是西湖春水生發,生機盎然的景象,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南浦·春水》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西湖春水寫意畫,詞人運用多種色彩給三種春水著色,使得整個畫面色彩鮮明,極富感染力,將讀者與畫面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從這一點來說,詞人張炎得到「張春水」的雅號,確實是實至名歸的。

縱觀全詞,詞人從贊詠西湖春水開始,接二連三地贊詠了池水和溪水,並追懷往日西子湖畔遊興的情結。詞人對西湖水觀察仔細,透露著喜愛之情,下筆用字準確工巧,在寫景的同時,將體物、用典、遣詞造句等方面深厚的功力和高妙的技巧展露無遺。

詞作處處緊扣題目,文辭優美,筆畫勾連,如行雲流水一般地展現了西湖春水的活靈活現,畫面美不勝收;詞人寫活了西湖春水,讓人眼前呈現出一幅流動著的畫面,也會讓人產生一覽西湖春水的想法。在某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裡,遊客來到西子湖畔,領略詞人筆下的三種春水,體驗西湖的人文風情,真的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本文參考資料:

吳自牧《夢粱錄》(三秦出版社)

張炎《張玉田詞》(江蘇廣陵書社)

賀裳《皺水軒詞筌》(中華書局)

相關焦點

  • 唯美宋詞,從「張春水」到「張孤雁」,是他人生的繁華與落寞!
    張炎,字叔夏,號玉田,晚又號樂笑翁,南宋初名將循王張俊六世孫。出生豪門,少時過著貴公子的悠閒生活。宋亡家破,嘗被詔入元大都抄寫金字《大藏經》,以布衣潦倒終生。有《山中白雲詞》《詞源》。張炎一生贏得了兩個稱號,一個是張春水,一個是張孤雁。
  • 古代詩人如何取雅號
    據晚清詩人謝章鋌的《賭棋山莊集·詞話》記載,許秋史平生酷愛姜夔、張炎的詞,曾有「人在子規聲裡瘦,落花幾點春寒驟」的詩句,後為陸萊莊、沈夢塘等人所嘆贊,呼許秋史為「許子規」。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史文靖以《春日即事》命題作詩,管水初詩中有一聯:「兩三點雨逢寒食,廿四番風到杏花」,史公擊節讚賞,人們因而稱管水初為「管杏花」。
  • 「紅杏尚書」、「白衣卿相」:詩人寫了一首詩,得一個雅號
    這首紫薇花寫得極富新意,誇讚紫薇卻不提紫薇,在桃李中反襯紫薇的淡雅,是詠紫薇花中的佳作,杜牧因這首詩而得了一個「杜紫薇」的雅號。賀鑄其人外號不少,有名的佳作也不少,唯有這一個,因將閒愁比喻的妙筆生花而把雅號和詞聯繫了起來,得「賀梅子」這一雅稱。
  • 古人取雅號到底咋想的……
    據謝章鋌的《賭棋山莊集·詞話》記載,許秋史平生酷愛姜夔、張炎的詞,曾有「人在子規聲裡瘦,落花幾點春寒驟」的詩句,為陸萊莊、沈夢塘、王友山所嘆贊,呼為「許子規」。 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說,史文靖以《春日即事》命題作詩,管水初詩中有一聯:「兩三點雨逢寒食,廿四番風到杏花。」史公擊節讚賞。人們因而稱詩人為「管杏花」。 徐鈧的《詞苑叢談》記載,吳湖州有「把酒祝東風,種出雙紅豆」 的詩句。
  • 他與柳永並稱,是蘇軾的前輩兼忘年交,因一首詞得了一個雅號
    宋祁很讚賞他《天仙子》中的"雲破月來花弄影",因此得了一個雅號——張三影。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三影」名號的由來的一首詞。這首詞作於公元1041年(宋仁宗慶曆元年),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來享譽甚隆。王國維《人間詞話》則就遣詞造句評論說:「『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這可謂最具權威的評語。沈祖棻說:「其好處在於『破』、『弄』二字,下得極其生動細緻。
  • 溫飛卿的這首詞,是千古寫愛情詞裡的第一
    他與李商隱,並稱為溫李,和韋莊又並稱為韋溫,他和韋莊都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但是溫庭筠這個人長的比較醜陋,民間有溫鍾馗之稱,而且是放蕩不羈,愛譏諷權貴,雖然他才高八鬥,天賦異稟,但是在仕途上,歷經了許多坎坷。好了言歸正傳,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管中窺豹,講溫飛卿的兩首南歌子詞,說是兩首,其實是一氣呵成,可以看成一首來讀,原詞是,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 15首絕美春水詩詞的巔峰之作,卻都輸給了這一首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也是最為知名的一首詞。李煜雖然是個皇帝的命,而且心地善良,但奈何天意難違。所以做了俘虜,被封為違命侯。這命運的大轉折,世上沒有人比李煜更愁苦了。憑倚小樓,明月東風,回想往事,江山易手,故國難回,這般憂愁,如同連綿不絕的春水一樣,無止無休。宋太宗趙光義見了這首詞,大怒,讓人毒死了李煜。
  • 詞怎麼寫?專家,要研究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宋代文人喜歡寫詞,有一個格律派詞人叫張炎,總結了寫詞的方法。他說,「頭如何起,尾如何結。」這句話翻譯過來是,寫詞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想好如何起筆開頭,如何收尾。有人會說了,寫詞難道不要從格律、音韻學起來嗎?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 宋祁最經典的一首詞,因一句話獲得了一個風雅的外號
    在詩詞史上,作者往往因為一句詩或一句詞,寫的新奇橫絕,從而獲得一個雅號,名流千古。比如賀鑄曾因一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而獲得了「賀梅子」的外號;張先因為一句「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而獲得了張三中的稱號。可見他們寫的是有多好!
  • 張先詞中多影字,被稱為「張三影」,他詞中的影有著怎樣的獨特性
    引言 在前文《宋代詞人多雅號,張炎也不例外,他為什麼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中,談論宋代詞人雅號的時候,提到過張先這個人。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著名詞人,他有一個雅號「張三影」。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你知道賀鑄的青玉案,可你知道賀鑄相似題材的這首詞嗎?美極了
    這首詞擅長寫愁,尤其是「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三句,連用三種景象,寫愁之廣度、密度和長度,把愁思形象化和具體化,被譽為千古絕唱。在當時,這三句就廣為流傳,賀鑄也因為這三句而得到了「賀梅子」的雅號,成為詞壇的風雲人物。由於這首詞婦孺皆知,所以這裡就不具體展開了。
  • 納蘭性德與戀人沈宛分別一年後,寫了一首詞,內心失落、黯然神傷
    借著傷春之季,很想寫詞,卻發現沒有靈感,如是網上尋覓了一些詩詞,卻被納蘭性德的一首詞所打動,如是想分享給大家。這首詞名字叫《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是納蘭性德寫給他戀人的沈宛。沈宛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女子,也會作詞。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文/孟浪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說到蘇東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人生過得很是大氣,他的詩很多都大氣磅礴,廣為流傳。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柳永寫了一首纏綿悱惻的詞,相信大部分的女生都會喜歡!
    說到宋詞,那一點也不比唐詩差,尤其是北宋對於詞的貢獻,那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湧現了一大批的詞人,這些詞人有表達自己相思的;有表達愛情的;總之以什麼樣的形式寫詞的人都有,這其中如果說唐詩裡最偉大的詩人是李白的話,那麼宋詞裡最偉大的詞人,那麼就是柳永了。
  • 人不可貌相,賀鬼頭此詞寫「閒愁」精妙絕倫,詞尾兩句成千古絕唱
    但是一提到這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估計便是大街小巷的人都應該耳熟能詳。由此可見詩歌欣賞並不僅僅是高雅之人專屬的事情,但凡是動人之處都能打動人心。賀鑄也因為這首詞得到了一個」賀梅子「的雅號,儘管賀鑄實際上是個面色鐵青的「禿子」,人稱賀鬼頭。然而,他才華橫溢,能詩能文。
  • 歐陽修非常深情的一首詞,寫得無比深情,值得一讀再讀!
    歐陽修一生除了寫詩之外,那麼他還寫散文,以及詞作,在詩方面他的造詣,同樣的非常出色;那麼在散文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他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以及當時的蘇軾、王安石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然而在詞方面,他的詞同樣的清新典雅,後世很多的詞作家,那都是深受歐陽修的影響,並且都化用過他的句子,例如清朝的納蘭性德,在他的詞作中,便是能夠看出歐陽修的風採來。
  • 蘇軾特唯美一首詞:那年正值大旱,求雨成功的蘇軾寫下一首詞
    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蘇軾其實就做過這樣的事情,當時的他正在擔任徐州太守,卻偏偏趕上了旱災,於是他就帶領著當地的百姓一起向上天祈禱希望能下雨,結果最終竟然真的被他求來了雨,所以為了感謝他寫下了一首詞。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這首詩寫得唯美而又充滿趣味性,值得一讀。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事「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道「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作,更好地體會詞人的感情。此外,他還給章質夫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蘇軾談到他這首和詞的具體寫作原因。蘇軾在信中寫道:「承喻慎靜以處憂患,非心愛我之深,何以及此,謹置之座右也。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