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
前言: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康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產品的升級換代,人們追求健康永無止境。康養產業,其實就是健康產業,它不僅僅限於老年人,而是一個全民健康的概念,既內涵豐富,又外延廣闊。
1.
康養旅遊概念內涵
康養旅遊,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遊,在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遊,是物質條件已經滿足條件下,而衍生出來的精神層面的深度體驗,乃至享受;與休閒比,已經不是生活質量提高問題,而是生命質量提升問題。
從遊客需求的角度來說,隨著老齡化增長和人均收入的提升,對於養老和健康的需求也隨之變大。
從項目地供給的角度來看,發展康養產業,將健康與其他產業相融合,打造「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醫療」「康養+旅遊」「康養+運動」等綜合性康養項目,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全新捷徑。
2
康養旅遊成為時代行業新風口
2020年6月10日,戴德梁行發布《中國康養旅遊的發展與趨勢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以來,伴隨著金融、旅遊、房地產行業的深度融合,「康加養」(醫療旅遊+養生旅遊)雙軌發展模式迅速在全國各地鋪開。2016-2020年,康養旅遊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約20%,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左右。
噴薄而出的休閒健康養生需求,是「康養旅遊」生長的土壤。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過程中城市人口快速聚集及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一系列城市與環境問題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快節奏、高壓力工作和生活環境下,疾病、亞健康等問題不斷喚醒著城市對休閒康養度假的需求。
此外,從孕幼到青少年再到中老年等各個年齡階層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康養需求,即社會各個群體都可以被納入康養的範圍。不同群體的康養需求,為行業帶來了龐大的潛在市場。
伴隨著大眾旅遊時代下新的旅遊方式和業態的不斷產生,消費訴求普遍升級,越來越多的擁有購買力的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優質、獨特的旅遊消費體驗,也讓這種需求找到了空間。
再者,中國豐富的資源優勢為康養旅遊提供了深厚的基礎。作為傳統中醫藥的發源地和不同宗教和傳統思想融合的國度,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中醫技術、星羅棋布的山川河流村莊、俯拾皆是的歷史名勝等有利於康養旅遊發展先天條件。
3.
康養旅遊邁向康養融合延伸智慧生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健康才是真剛需」逐漸被從60後到90後的全年齡層人群接納,「大健康」概念及相關產業也在後疫情期時代得到高度關注,基於大養生的生活觀念及生活方式轉變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
早期的康養旅遊產品多以「養老」為賣點,參與者主要是嗅覺靈敏的地產系公司。他們憑藉豐富的運作經驗,快速切入養老地產開發,打造高端養老社區。也有一些保險系公司也憑藉資金規模大、周期長,以及保險與養老之間的天然聯繫,也積極嵌入機構養老的投資與運營管理。此外,一些傳統製造企業也跨界入局,爭搶產業大蛋糕。
進入產業發展中期,那些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式」的項目受到限制,具備「產城結合、產人結合、產融結合」屬性, 能夠為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就業、民生等綜合社會效益的綜合體項目受到青睞。在此驅動下,金融行業、醫療保健行業、信息技術行業、可選消費行業等領域的企業,也加入康養旅遊市場。
就當前市場情況來看,單純以「養老」為單一核心的康養旅遊產品已經較為少見,複合型、多維度、多業態的融合產品正日益成為主流。縱觀市場,康養旅遊在開發模式上可大致分為四大主流開發模式,其中以「醫療」為亮點的模式又可細分為三種,每一種開發模式所依賴的資源都有所側重。
在產品層面,可大致分為三大產品。如康體旅遊產品核心元素是運動、健康與旅遊,有別於專業性體育項目,重在體驗性與參與性。
在具體的可落地業態方面,康養旅遊逐漸形成以SITE·康養旅遊度假區、PARK·康養旅遊產業園、TOWN·康養旅遊小鎮及CITY·康養旅遊城為主的SPTC產品組合。
4.
康養旅遊將面對六大發展趨勢
戴德梁行《中國康養旅遊的發展與趨勢報告》認為,康養旅遊在疫情之後或將面臨以下六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以健康中國為核心,跨產業、泛行業政策深度融合助力康養旅遊發展
從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起,中央和多個部委陸續發布「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相關政策,並將康養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為現階段及下一階段康養旅遊產業發展背書。
趨勢二:不同年齡層人群對健康的理解,及對康養需求的變化助推康養旅遊產品迭代
世衛組織認為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生活三方面達到的平衡狀態。隨著注重自身健康的客群日漸年輕化,需求日益多樣化,將進一步催生融合醫療、養老、中醫養生、體育及網際網路+等元素的新康旅產品出現。
趨勢三:自然、人文及康養元素植入,推動康養旅遊產品元素的年輕化及多元化
在身體與心理健康獲得同樣重視的當下,具有「健康+」元素的旅遊產品、強調社交距離感的旅遊產品、具有真實可信功效的旅遊產品,將是最受歡迎的對象。
趨勢四:產品組合漸進發展,多主體聯合、多元化供應漸成趨勢
康養旅遊產品組合正由滿足短期、周期性度假需求的單體度假區,向多重相關產業聚集,與旅遊產業融合形成的特色小鎮和產城融合型旅遊城演變。單一市場主體或被「術業有專攻」的聯合體所取代。
趨勢五:金融支持,保障康養旅遊可持續發展
醫療健康類REITs產品與康養旅遊產品都具有周期長、收益高的特徵,有望結合。康旅產品將因此通過資產證券化和PPP模式不斷小鎮化、城鎮化。
趨勢六:缺失元素逐漸完善,康養旅遊發展逐步規範化
隨著信息監管與行業規範化管理加強,以及相關諮詢及促進機構的不斷湧現,康養旅遊越發正規化,增強了客群信心。運營商外部代理的推廣、項目引入的醫療機構的影響力都是促進康旅有效普及的渠道。
總結:
以治療為主要目的的「康」旅遊,及側重於維持或強化個人的健康元素「養」旅遊,縱向與「大健康」與「大養生」相融合的同時,橫向沿著智慧健康、醫療護理及休閒養生方向進行延伸。康養產業以更廣泛的概念吸納新客群,帶動康養旅遊受眾、方式、元素及產品組合等變化。康養本身不僅僅只是一種產業,更是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與理念,需要與多種業態融合,能以多種形式與載體呈現。以「康養+旅遊+X」的模式不斷創造出更加豐富的新型業態,推進康養產業的全面與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