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660字,閱讀約2分鐘
慈禧在位時,認為作為一個國家,需要建立自己的國旗,以便更好地宣傳中國,於是開始了國旗的建設。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國終於有了第一面國旗,但只掛了23年,清朝滅亡了,國旗沒有了,如今,這面國旗又在另一個國家上空飄揚。
旗幟
當時,在意識到中國需要一面國旗後,慈禧把製作國旗的任務交給了李鴻章,希望他能全力以赴,做出最好的國旗。李鴻章接到任務後,深知責任重大,決定拉著曾國藩一起商量辦事流程。在曾國藩看來,國旗象徵著一個國家,所以它的代表色是最好的皇家專屬色——黃色,而天帝是龍,所以必然要加上龍的圖案。想來想去,第一面國旗誕生了。此後,中國所有在海上航行的船隻都被下令懸掛國旗,以彰顯中國實力。
清除國旗
在外交期間,李鴻章尷尬地發現,每次召開重要會議,其他國家都會掛上國旗,而我早上連一面國旗都沒掛上,實在有失體面。他向慈禧匯報後,慈禧立即命人將四角黃龍旗作為國旗,在各種外交場合高高懸掛。
然而,如此意義重大的中國第一面國旗,在中國僅僅存在了23年。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統治階級滅亡,達官貴人逃亡,國旗落地。
不丹的龍旗在球場上空飄揚
然而,雖然這面旗幟在中國消亡了,但在不丹卻倖存了下來。歷史上,不丹曾是清朝的屬國,一直是清朝的忠臣,不丹的大臣們為了表忠心,仿照清朝的旗幟設計了自己國家的黃龍旗,龍的規格完全模仿清朝的特徵,旗面與當時的國旗極其相似,可見不丹對清朝的忠心。不僅是不丹,據說尼泊爾的國旗製作也受到了清朝的影響,國旗還是一面錦旗。
這裡是《南蓉不失敗》,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