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貨復興」、「民族品牌當自強」的聲音不絕於耳。來自凱度消費者指數攜手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6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15年,在化妝品領域,本土品牌增長7.8%,貢獻了109%的市場增長,而外資品牌則下跌1.4%。
在這股來勢洶湧的「民進外退」的市場浪潮中,本土品牌的崛起,也開始讓市場的「投機倒把者」聞風而動。
在過去十年中,全國各大批發市場源源不斷地湧現「歐萊雅」、「玉蘭油」等外資品牌的山寨貨。如今,它們已經不再獨領風騷。
一大批本土化妝品品牌的山寨貨開始大量進入全國的批發市場、專營店、小超市等各種渠道。本土化妝品品牌的山寨貨「長什麼樣」?哪些人對山寨貨感興趣?帶著這一系列疑問,記者暗訪了華中地區最大的化妝品批發市場——漢正街,一探那些「被山寨」的本土品牌面目。
珀萊雅
珀萊雅剛剛在上海舉辦了高逼格的新品發布會,代言人「國民老公」宋仲基、「國際章」章子怡齊齊亮相發布會現場,生動詮釋了珀萊雅時尚、國際化的品牌調性。圖1為正品,圖2、3、4、5皆為山寨貨。在正品大氣雅致的包裝對比下,四款山寨包裝上的中英文夾雜,充滿了「農業重金屬」的氣質。
卡姿蘭
圖1、2、3皆為山寨貨,圖4為卡姿蘭正品。圖1名為「愛尚卡姿蘭」的產品,為山寨卡姿蘭護膚品的假貨。圖2產品中使用了「卡姿蘭」的中文字樣,如圖4所示,正品卡姿蘭的包裝盒上只有卡姿蘭的英文,並未出現漢字。圖3中的假貨卡姿蘭氣墊cc霜分為溼粉、乾粉和粉撲三層,而正品只有氣墊和內容物兩層。
自然堂
作為本土化妝品集團的領軍企業之一,伽藍旗下的自然堂也是被山寨最多的品牌之一。圖1、2、3、4、5皆為自然堂山寨貨。有意思的是,5款山寨貨都在自然堂的英文名「CHANDO」上做起了手腳。不僅如此,山寨的產品瓶體上方都掩耳盜鈴地印有「自然堂」三個字,而正品自然堂是沒有的。
韓束
圖1為山寨貨,圖2為正品。不得不承認,韓束紅石榴系列的山寨貨遠觀足以亂真。但細看之下,有很多差異。首先,瓶體顏色有差異,圖1為大紅,圖2為暗紅。其次,瓶蓋造型有差異,圖1瓶蓋為圓錐體,圖2瓶蓋為立體梯形。此外,圖1瓶蓋與瓶體結合處有一圈金屬,圖2則沒有。再次,瓶體有差異,圖1瓶體上有很多文字,圖2文字較少。圖1「韓束」前面有「法國」二字,這山寨貨比正品還要國際化啊。
百雀羚
百雀羚作為老牌國貨和「國禮」的雙重代表,自然是被山寨的「寵兒」。圖1、2均為山寨貨,圖3為正品。從外包裝上看,圖1、2和圖3差別不大,但圖1、2的產品名為「佰雀玲」。此外,記者在圖1產品包裝盒封底看到,該產品製造商為珠海某化妝品公司,產地為廣東。
相宜本草
圖1、2、3、4皆為山寨貨,圖5為正品。圖1和圖2在外包裝上與正品相宜本草十分相似,只是產品名為「蘆薈膠原」,讓人誤以為這是相宜本草的某一個系列。圖3、圖4雖然產品名為相宜本草,但圖3在「相宜本草」前加了「群美」二字,圖4這樣粉嫩的包裝實在與正品相宜本草綠色、清新的包裝風格相距甚遠。
溫碧泉
圖1、2為山寨貨,圖3為正品。圖1包裝雖與正品溫碧有些相似,但產品名為「溫泉水」。圖2的山寨品可謂山寨的不倫不類。此外,正品溫碧泉的瓶體為流線型,看上去遠比山寨版有質感。
活泉
圖1為山寨貨,圖2為正品。不得不說,活泉的山寨版山寨得堪稱簡單粗暴,直接在產品名後加一個「水」字,再粗糙複製瓶體設計、外包裝即在市場上招搖過市。
美膚寶
圖1、2、3為山寨貨,圖4為正品。美膚寶的山寨版簡直是最不走心的山寨。圖1除了有「美膚」二字,其包裝設計跟正品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正品美膚寶的英文名稱為「MEIFUBAO」,圖2、3卻為MEIFUB』A,包裝設計就更是相去甚遠了。
美素
圖1、2為山寨貨,圖3、4為正品。圖1與圖3的區別在於,瓶體的文字完全不同。圖1瓶蓋為透明的,圖3不透明,且為金屬質地。圖2與圖4除了瓶體文字不同之外,圖2瓶體顏色為紅紫色,圖2瓶體為純正的玫瑰紅。山寨貨離美素高端化妝品的定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皮皮狗
圖1、2為山寨貨,圖3、4為正品。正品瓶體上的綠色為淡綠,山寨貨則為深綠。正品的LOGO為一隻奔跑的小狗,山寨貨的LOGO則是卡通狗。
丁家宜
圖1為山寨貨,圖2為正品。正品的英文名稱為「TJOY」,山寨貨則為「TJYO」,「丁家宜」前面還有「美億顏」三個字。此外,大部分丁家宜產品上「丁家宜」三個字後面會有® 的標識,圖1中「丁家宜」後面是「TM」。
滋源
圖1為山寨貨,圖2為正品。2014年,滋源以「無矽油頭皮護理」差異化品類切入市場,短短2年時間已經在消費者當中引起巨大反響。作為極具知名度的品牌,被山寨也在所難免。圖1與圖2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瓶體上的文字了。
植美村
圖1為山寨貨,圖2為正品。植美村7小時不脫妝BB霜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產品,其紅藍雙管的設計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山寨版與正品的最大差異在於:山寨貨瓶體上圓圈內的文字為「BB紅藍管不脫妝氣色霜cream」,正品瓶體上則為「ZMC紅藍管不脫妝BB霜」。
通過將以上10餘個品牌的山寨品與正品進行對比,記者總結出國產品牌的山寨貨在產品特質上有四大特點:
一、90%產自廣東,不同品牌可能來自同一個廠家;二、超過70%的產品沒有相關資質證明;三、單品批發價不超過20元;四、超過70%的產品包裝上沒有產品編碼磁條,60%的磁條為假的。
批發市場多個老闆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山寨貨多流向四五線城市和鄉鎮市場。他們的合作客戶基本上都是熟客。「有的客戶打貨根本不用親自過來,直接電話下單,我們發快遞就行了。」一位賣山寨貨的批發商表示。
對於像記者這樣「陌生的新客戶」,批發商會仔細詢問客人在哪裡開店,以及生意規模,然後根據客人的反應推薦產品。如果客人對賣山寨貨有疑慮,他們會把一些有生產資質證明的山寨產品推薦給客人。
「這個產品屬於打擦邊球的,工商部門萬一查的話,可能沒收,也可能不沒收。」一位批發商將一款丸美的山寨貨推薦給記者,不加掩飾地表示,「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我也不能坑你,你看能做就拿,不能做就算了。」
記者在探訪過程中,結識了湖北荊州的一名張姓店老闆,他告訴記者,自己會在批發市場拿一些洗護類產品、面膜和一些小品類。對於是否擔心遇見假貨的問題,張老闆無奈地表示:「有些產品我也分不清真假,賣的時候也蠻忐忑的。」
而在另一些剛剛創業起步的店老闆眼中,賣點山寨貨也是迫不得已。在記者暗訪武漢光谷步行街上的小化妝品店的過程中,有化妝品店老闆坦言,自己的店鋪確實進過一些高仿的山寨貨。「我只有一個店,店銷有限,去代理商那兒拿貨利潤很低,賣點山寨貨才能把店經營下去。」
針對批發市場上山寨貨泛濫的現狀,記者採訪了部分代理商。其中,湖北某位百雀羚代理商稱,山寨貨的大量湧現說明國產品牌市場潛力巨大,但山寨貨百害無一利,永遠不可能替代正品,相關部門應該對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山寨貨進行查處。
而對零售店老闆對山寨貨所持的不同態度,另一位代理商則表示,在零售利潤有限的情況下,零售店老闆選擇高毛利的山寨貨可以理解,但從長遠來看,山寨貨一定會損傷門店形象和口碑,店老闆應謹慎對待山寨貨,從其他方面著手提高門店業績。
(來源:品觀網 作者: 席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