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還記得科幻電影當中的「鋼鐵俠」嗎?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變為現實!目前來自我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的科研團隊已經成功研發並於不久前交付了首批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這種外骨骼目前已經配發高原一線部隊,助力在高海拔與山地地區進行的巡檢與物資搬運等工作,讓使用者節省體力。駐紮在高原一線的戰士們對這款裝備的評價很好,碳纖維材料更是讓穿上這種外骨骼的戰士行動變得更加敏捷。
從公布的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邊防戰士向哨所運送給養的過程當中,已經使用了這種輕便的無動力外骨骼裝備。有了這款裝備,戰士們在搬運沉重的物資過程中明顯感到輕鬆了不少。這種無動力外骨骼可能和大多數人想像當中的畫風可能不太一樣,平常看到的機械外骨骼,其外層都包裹有一層厚厚的裝甲,擁有很強的防護力,怎麼到了現實當中,就變成了用來「下苦力」的搬運小助手了呢?
這其實受到了兩方面的影響,其一就是龐大的需求,對於這種外骨骼需求量最大的還不是一線作戰部隊,而是位居二線的後勤部隊和炮兵部隊的火炮裝填手。後勤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運輸給養物資,長途運輸還好,現在交通方便快捷,可以用機動車輛來拉,但是面對像是車輛無法到達的地區,只能通過人力手提肩扛。很多長期以來從事後勤運輸的戰士隨著時間的發展,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腰肌勞損的問題,當然,就更不要提火炮的裝填手了,現在世界上主流的155毫米榴彈炮的炮彈重量都在七八十斤左右,這麼重的炮彈對於火炮的裝填手來說,簡直就是噩夢,而這種單兵機械式外骨骼的出現,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動力支撐系統來減輕戰士們的負擔。
其次才是一線部隊的士兵。目前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武器裝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這也就導致了外出巡邏之時,戰士們要攜帶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多。單兵的負擔也是越來越重。特別是在高原山地環境之下,由於高原地形複雜,很多的地區機動裝備還沒有辦法抵達,所以士兵們只能靠徒步的方式執行巡邏等日常任務,現在有了這種先進的外骨骼動力裝置,將很大程度上減輕一線士兵們的攜行重量負擔。
其實這種外骨骼裝備不僅能使用在軍用領域,在民用領域同樣也有很出色的表現。比如現在有很多的汽車生產商,為了減輕裝配線上人工的工作量,將外骨骼運用到了裝配一線,使得一線工人們可以更加省力,高效的完成任務。現在的外骨骼裝備其實也不是完美的,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能源系統,外骨骼不能做的太大,所以只能採用電池供電,而電池的續航能力,就直接決定了外骨骼系統的性能。相信在未來,我軍外骨骼動力系統的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