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核心提示:謝先生指出:「匈牙利地震隊的工作對大慶的發現有關鍵貢獻。可是從來沒有人提過他們一句。好像我們中國人得了幫助,然後把人家忘得光光的。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真實地對待歷史。」
本文來源:炎黃春秋網站-刊外稿,作者:王克明,原題:《發現大慶油田與獨創理論無關——謝學錦院士訪談》
編者按:鳳凰網歷史頻道登載本篇文章僅出於傳播更多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贊同文中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關於大慶油田,一般的常識是:李四光的理論發現的,王進喜打出來的。此外,還有用黃汲清理論發現的說法,和謝家榮居功至要的論述。一個世界級大油田的發現,怎麼能半個世紀過去了,還不明真相?最近走訪謝學錦先生時,談話中特意問及大慶油田的發現,希望能從訪談中理出頭緒來。
謝學錦先生是中科院院士,我國勘查地球化學的奠基人,近20多年我國80%多的新發現礦產,都是根據他的區域化探填圖項目提供的目標及線索找到的。他父親是謝家榮先生,中國老一輩地質學家,中國礦床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經濟地質事業的主要開拓者。謝家榮曾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地質部普查委員會總工程師,是注意到在東北平原找油的第一人。
李四光並未說大慶油田是用他的理論找到的
許多年來,國內一直說是在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指導下發現了大慶油田。文革後,地學界開始敢於發表不同見解。黃汲清上書鄧小平,認為大慶油田的發現與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無關。
請教謝學錦先生時,他說:「地質力學和發現大慶這兩者之間確實沒有關係。李四光先生並未說大慶油田是用他自己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找到的。是在大慶油田發現了兩年以後,他有一天寫信給何長工,把大慶油田第一次和他自己的研究聯繫起來了。但當時的原話也只是說『再一次證明了華北平原、江漢平原和松遼平原聯繫起來作為新華夏沉降帶中三個段落的看法是正確的。這一看法,與地質部找油部署的方向符合』。就這麼一句『方向符合』,被人演繹出了傳誦至今的故事。發展到後來,也許是由於政治的某種需要,宣傳的調子越來越高,甚至報刊和中小學教科書都說是根據李先生的地質力學理論找到了大慶油田。李也就默認了。實際上,他寫那封信的時候,不僅石油部的鑽探工作已經發現了大慶油田,而且在華北及江漢若干地點都發現了油砂。這是先有發現,兩年後再去套理論。而不是以理論指導發現。而且,兩年後去套的這個理論,即新華夏沉降帶有三個段落,只是個大地構造學理論,並沒提到這跟石油有什麼關係,跟怎麼找石油更沒有關係。當時地質部找油的具體部署指揮是普查委員會的常委謝家榮、黃汲清和劉毅,他們遵循的完全是傳統的石油地質學理論及大地構造學理論。在那時地質部普查委員會草擬的各種文件中,根本沒有「新華夏沉降帶」這樣的新式術語,更不用提是用這樣的理論指導在東北的工作了。」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