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舉行股東大會 首次回應美國禁令對華為訂單的影響

2020-12-12 我愛研發網
  

6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臺積電周二表示,如果美國禁令禁止公司向華為銷售晶片,其他訂單可以很快取代華為空缺。

  

  不希望失去華為訂單,但會迅速完成替代  

  在年度股東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我們希望(禁止公司向華為銷售晶片)不要發生。如果發生,我們會在很短時間補上。  

  但劉德音也表示,很難預測多快能立刻補上華為旗下海思的市場空缺。  

  美國對華為新一輪打擊政策非常霸道,任何公司只要使用了美國技術就要得到他們審批才行,這嚴重違反了半導體產業鏈全球分工的基礎,之前好歹還限制25%的技術比例,現在不論比例,強壓其他廠商跟華為劃清界限。  

  臺積電要想保住華為甚至大陸的市場,一個可能的選擇就是建立一條沒有美國技術、設備的生產線,這是很多公司都在考慮的,不過實施起來很困難。  

  對於這個問題,臺積電聯席CEO、董事長劉德音也做了回應,他強調大國對抗有很多產品限制,臺積電會遵守相關法規法律限制。

  

  劉德音表示,臺積電用很多美國設備,短期不會改變,因為臺積電跟很多設備廠合作才得以保持技術領先,而臺積電三位一體商業模式,技術領先是第一目標,在大國對抗時候,才能顯出臺積電價值。。  

  赴美建廠絕對符合公司利益  

  今年5月15日,臺積電官方宣布,將在美國聯邦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和運營一家先進的半導體工廠。  

  今天,路透社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周二對投資者說,臺積電在美國計劃建設的工廠 「絕對符合」該公司的利益。劉德音在臺積電在臺灣地區北部城市新竹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此舉將有助於它贏得客戶的信任並擴大其人才庫。但有關亞利桑那州晶片工廠的計劃尚未最終敲定。  

  據悉,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將利用臺積電的5nm 技術進行半導體晶圓製造,每月產能為20000個半導體晶圓,直接創造1600多個高科技專業職位,並在半導體生態系統中創造數千個間接職位。  

  該晶片工廠計劃於2021年開始建設,於2024年開始目標生產。臺積電在該項目上的總支出(包括資本支出)在2021年至2029年期間約為120億美元。  

  在美國,臺積電目前在華盛頓州卡馬斯市設有一家晶圓廠,並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和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設有設計中心。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成為臺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臺積電為全球幾乎所有最大的科技品牌和晶片開發商(總計約500家)提供晶片代工服務,包括蘋果(Apple)、谷歌、高通(Qualcomm)、尼偉達(Nividia)、AMD、華為(Huawei)和NXP等。不過,美國對華為的最新制裁要求美國以外的國家採取行動。如果公司使用美國技術為中國公司完成訂單,就必須獲得許可證,這會威脅到臺積電與華為之間的關係。外媒表示,臺積電嚴重依賴美國的晶片生產工具和材料,劉德音此前曾表示:臺積電公司「將繼續與美國供應商合作,因為那些領先的工具也是臺積電保持其在技術和製造方面領先地位的關鍵。」  

  他表示:「不僅是臺積電,全球所有公司都陷入了最大兩個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鬥爭之中。」「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駕馭這些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抵禦所有這些逆風。」

52RD.com  微博關注:http://weibo.com/52rd  微信關注:admin_52RD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轉載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內容來源標註錯誤、涉嫌侵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請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後,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華為與臺積電的麒麟訂單高達1500萬片,實際交付了多少?
    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華為在設計麒麟晶片時並未生產該晶片,華為將其麒麟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臺積電。根據美國對華為的最新禁令,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未經美國的批准都不能與華為開展業務。臺積電在其製造中使用美國技術,因此也包括在內。
  • 不受美國禁令影響的臺積電,營收猛增,手機晶片貢獻46%收入!
    今年 5 月,美國商務部宣布限制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如果在製造過程中使用了美國技術,就不能向中國華為技術公司供應產品。臺積電是最受影響的公司之一,因為掌握了生產頂級智慧型手機的必要工藝。華為一直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蘋果是臺積電的第一大客戶,目前華為手機面臨晶片斷供。
  • 臺灣省官員:臺積電已經填補了失去華為訂單的損失
    中國臺灣省的一位官員表示:雖然失去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但臺積電(TSMC)已經通過其他客戶補齊了訂單。這是對美國銷售禁令的服從。臺積電的客戶包括華為的晶片部門HiSilicon(海思)。不過,美國因安全擔憂和與中國的貿易爭端而將華為列入黑名單,讓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合同製造商暴露於兩國之間的外交交涉中。另外,華為在美國也有生產基地。上個月,臺積電公布了耗資120億美元在美國建立工廠的計劃,而就在計劃公布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商務部提出了一項修改晶片出口規則的建議,這將限制臺積電對華為的銷售。
  • 臺積電「失」華為沒那麼慘 蘋果攜供應鏈如何佔便宜的?
    據悉,本次股東會將聚焦華為禁令影響,以及赴美設廠等兩大主題。若對華為禁令沒有持續延長緩衝期,臺積電9月中後將無法再對華為出貨,屆時臺積電營運將受到影響。  換句話說,臺積電固然不希望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但已做好最壞準備,其似乎也已開始為自身尋求「退路」。
  •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今天,聯發科宣布推出天璣800系列新一代5G晶片天璣800U。據悉,天璣800U採用臺積電7nm製程,其CPU採用八核架構設計,可以認為天璣800U為天璣720的升級版。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雖然三星拿下了高通的大單,但是在市場份額上和臺積電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臺積電的圓晶代工廠,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所有的晶片企業基本上都跟臺積電有合作,而蘋果就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每年為其提供超過23%的營收,而曾經華為也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每年也能為其提供超過14%營收,可見在斷供華為之後,對臺積電的影響有多大了。
  •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美國或將被「戲耍」,華為迎來轉機?
    突破隨著美國不斷升級打壓華為的手段,尤其是晶片禁令的頒布,讓華為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其背後最大的功臣臺積電也被大家扒了出來。然而,就算強大如臺積電,在美國「晶片禁令」面前依然不堪一擊,不得不放棄與華為的合作,獨自承擔幾百億元的損失。
  • 臺積電公開宣布,很樂意與華為合作,畢竟自己是中國企業!
    臺積電公開宣布,很樂意與華為合作,畢竟自己是中國企業!對於臺積電這一次不得不斷供華為晶片的事情,很多的人都對臺積電有所誤解,認為他就是一個「美國跟隨者」。其實從美方的禁令來說,臺積電如此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像是真正屬於我們國內的中芯也同樣迫於這個禁令宣布了公告。那麼由此可以見得,這不是臺積電可以自控的事情。而且還有一點,臺積電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華為。
  • 臺積電奔赴美國,損失最大的卻是三星?華為還有「備胎」!
    臺積電去美國建設工廠,意味著晶片代工和供應鏈成本都會增加,而人力物力投入也將會指數增多,去美國生產晶片並非易事。可美國方面要重新拿到半導體行業主動權,遂意安全為由來限制華為,並且希望在晶片源頭上限制華為,而臺積電恰恰是華為目前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這番舉動也是在大家意料之中。
  • 無限風光的臺積電,未來並不風光
    不過,隨著美國禁令的生效日期將近,臺積電也正式對外宣布,終止與華為合作合作,並且將終止與華為合作之後的替代計劃也作了說明。臺積電錶示,華為退出後,其產能將分給蘋果、聯發科、高通等,5nm新製程工藝也將在第四季度正式啟動,預計新製程工藝將會帶動營收的增長。換言之,臺積電對失去華為並不擔心。
  • 美國禁令7天華為遭遇了什麼
    【2019年05月16日】華為回應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2019年05月16日,華為發布關於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的聲明,華為表示反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的決定,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會對與華為合作的美國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美國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也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的合作和互信。
  • 失去華為,臺積電活得還好嗎?
    來源:新財富雜誌失去華為的臺積電,「酒照喝、舞照跳」。來源:遠川科技評論(ID:kechuangych)作者:鄧宇6月9日,離臺積電執行華為禁令僅剩98天。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2019年貢獻了361億元銷售,佔臺積電總營收的14%。這麼一大塊肉突然丟了,換誰都會心疼、擔憂。於是,在當天台積電股東大會上,便有投資人提問,「沒有了華為海思的訂單,是否會衝擊臺積電?」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嚴肅地說道:「我們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
  • 臺積電罕見開放交流:看清臺積電,才能看清華為的實力
    1、「有一個總統把世界搞得很悽慘」6月18日,臺積電在上海舉行2019年技術研討會,首次對大陸媒體開放。這也是近十年來,臺積電罕見地和大陸媒體交流,向來低調的臺積電也進一步走向開放。此番摩擦,也讓普通大眾的關注度轉移到高科技行業上,而半導體行業在美國禁令下依舊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原本業內預計2019年上半年半導體回暖,很可能時間要延後。在當天的會議上,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就說道:「有一個總統把世界搞得很悽慘。」產業界反對美國做法的聲量也越來越高,在研討會上,臺積電一直在強調的就是合作共贏。
  • 美國禁令下,臺積電5nm工藝帶來營收不降反升,正大力推進去美化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科學力量雄厚,科技廠商們幾乎在各方面都使用到了美國的技術或器材。尤其是在晶片領域方面,美國更是像連理枝,觸到了每一個層面。因為每個晶片製造廠商都或多或少地使用美國的技術。全球的晶片製造廠商都受此影響,就連英特爾,AMD,臺積電等巨頭公司也逃不了。
  • 路透社:Google 暫停部分對華為業務;任正非:美國限制對華為影響很...
    禁令後任正非首次發聲:美國限制對華為影響很小5 月 18 日,在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任正非表示,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的增長預計會放緩,但影響是局部的,營收增長年率預計低於 20%。2014-2018 年間,華為銷售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 26%。這是美國「封鎖華為」後,任正非首次接受媒體採訪。任正非還對日媒稱,華為「從未做過任何觸犯法律的事情」,美國供應商不能向華為提供晶片「也好」,「我們已經為此做準備了」。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將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清單上的企業或個人購買或通過轉讓獲得美國技術需獲得有關許可。
  • 天花板現象,臺積電瓶頸開始凸顯!打破慣例,華為竟然憋了個大招
    在美國禁令執行前的120天緩衝期內,臺積電加班加點,甚至協調蘋果、高通等,為華為釋放產能,盡最大能力為華為生產了大量麒麟晶片,這也為華為能夠應對制裁提供了很大支撐。然而臺積電畢竟是一家企業,雖然有能力在技術上搭建去美化生產線,從而繼續為華為供貨。
  • 華為受限後 臺積電將下調2020年資本支出?
    據臺灣電子時報報導,由於美國對華為實施了新的貿易制裁,臺積電2020年的業務表現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由此引發了市場猜測,這家代工巨頭是否會下調其2020年甚至是2021年的資本支出。
  • 美國封殺華為,日本、韓國、臺灣地區要痛失近2000億!
    中國基金報 泰勒隨著9月15日新升級禁令日期的臨近,華為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在看不到任何緩和餘地的他們,已經開始了麒麟晶片的大撤退。而半導體目前已成為一個高度全球化、分工化與合作的國際化產業,因此美國對華為禁令影響的不僅有中國臺灣地區,日韓等國的半導體企業同樣無法倖免。
  • 華為將再受重創,禁令無處不在,華為總裁表示正在想辦法!
    華為這一年來的一舉一動都在大眾的關注之下,華為的困境在因為美國的禁令而暫無解決的方法,雖然一直以來華為都在盡力的不讓自己的業務受到影響,但是卻不盡如人意。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已經鬧得人盡皆知,美國禁止使用美國技術與美國設備的企業與華為合作,所以長期與華為合作的臺積電也在不久前宣布了終止合作,再交完最後一批貨後合作就遙遙無期了。眾所周知,美國掌握了很多高端的先進技術,所以才能這樣肆無忌憚。雖然華為已經努力在找尋可以兩全的辦法,但沒有了合作夥伴是很困難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