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遼河油田錦州採油廠2017年資產管理挖潛創效1600多萬元。這個廠持續細化基礎工作,深化系統管理工作,突出效益導向,不斷創新完善「專業型、預算型、集約型、保障型、科學型」的「五型」體系建設,全力做好「開源節流,降本爭效」工作,全面推動提質增效工作,取得顯著效果。
錙銖必較 升級管理
資產是企業效益的載體,設備是企業生產的平臺。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油田面臨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錦州採油廠克服諸多不利因素,自覺加壓,通過細化管理、挖掘潛力、創新方法、強化管控等多措並舉,降低生產成本,收益大幅提高。
針對固定資產價值高、使用周期長、使用地點分散、管理難度大的特點,錦州採油廠積極優化固定資產的採購、維護、報廢、折損等環節,推進全生命周期管理。該廠站(區)每季度清點一次實物,每半年組織一次資產清查,並對「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待報廢資產」分別實施「條碼掃描、資產掛籤」的管理模式,及時掌握各單位資產使用狀況。
把好「入口關」。錦州採油廠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管控總量、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有效緩解部門、單位之間資產佔比不均衡的狀況,促進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在裝備購置方面,這個廠嚴把計劃申報關,嚴控質量驗收,並推行了「購修一體化評價」管理理念,在生產設備購置過程首先評價未來5年內生產環境變化、維修內容、效益回報情況等,然後尋求廠內需求設備調劑,廠外申請兄弟單位支持,最大可能減少設備增量,調劑內部存量閒置資產,發揮精細化管理的作用。
把好「出口關」。這個廠積極組織資產減量工作,完成汙水設施、作業機、車輛等資產調出64臺,資產減量951萬元。同時,該廠通過閒置資產出租、報廢資產處置等措施,實現年創效653萬元。
多級聯動 深挖潛力
隨著原油開採成本的提高、設備的逐年老化,設備維修成本卻在逐年遞減。實現這一目標,設備維護保養是關鍵。近年來,錦州採油廠在設備檢查、維修、保養管理上遵循「強化安全、保障生產、降本增效」的思路,認真開展設備保障性配套工作。這個廠陸續創新實施了「同型號互換維修、同類型集中維修、周期壽命維修、檢測定向維修」等措施,見到較好效果。
費用指標分項對標。該廠資產管理中心將修理費按照設備類型,細化分解成熱採設備、採油設備、動力設備、辦公設備等修理板塊,責任到人,分項制定控制措施。
維修過程遠程跟蹤。針對設備修理費用統計工作量大、維修跟蹤難度大等困難,技術人員研製出設備維修遠程跟蹤系統。該系統綜合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存儲」等先進技術,實現維修信息數位化達到95%以上。
「只要登錄這個系統,維修工作量及費用發生情況一目了然,我們不僅可實時跟蹤維修全過程,而且可任意抽查每臺設備歷次的維修記錄並對廠家打分,讓大數據來說話,實現了橫向到科室、縱向到廠家、管控全過程、追溯到單項的多級聯動目標。」資產管理中心副主任姚漢玉說。
聚沙成塔 降本增效
錦州採油廠深入開展群眾性挖潛創效活動,組建了「錦採自動化協會」,積極發動有奉獻精神、專業技術突出、專業現場經驗豐富的幹部員工,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協會設計的驢頭新型頂絲、專用液壓拔輪器、新型瓦口、鋼圈密封環等非常受歡迎,全年創效近百萬元。
技術人員在熱採鍋爐使用中發現,9.2噸活動鍋爐的臥式對流段存在燃燒效率低、清灰隱患大等問題。為此,這個廠將「臥式對流段」改造成了「立式對流段」,使排放溫度由276攝氏度降到128攝氏度,燃氣噸汽單耗由76立方米降到68立方米。
同時,這個廠在員工中適時開展「開源節流 降本增效」工作經驗交流分享,倡導員工開展「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活動。通過在採油系統、作業系統、熱注集輸系統等開展交流,員工拓展了視野。截至目前,錦州採油廠累計收到群眾性合理化建議1500餘條,徵集群眾創新成果50多項,累計創效1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