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文明建設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以家庭文明建設涵養城市文明新風尚。近年來,市文明辦充分發揮統籌全市家庭文明建設的工作職能,謀頂層,善統籌,抓常態,樹品牌,取得不俗效果,剛剛獲評為第十二屆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
「在新一輪文明城市建設周期,市文明委制定了《中山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市文明辦將協調各成員單位,紮實推進忠誠立家風、家和萬事興、立德育新人、書香飄萬家、綠色進我家等『五大行動』,推動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上新臺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忠誠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2020年8月18日,「傳承好家風 共創文明城」中山市最美家庭揭曉會現場。
2019年11月19日,中山市舉辦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和最美家庭基層宣講首場活動,宣講者是第二屆「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周虎。
善統籌 組織多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
去年8月18日下午,市文化藝術中心燈光璀璨、高朋滿座,由中山市文明辦、市婦聯、市衛健局聯合主辦的「傳承好家風 共創文明城」2020年中山市「最美家庭」揭曉會在此舉行,剛剛出爐的十大「最美家庭」精彩亮相,他們的故事隨後通過電視、報紙、新媒體等散播到千家萬戶。據悉,這樣的評選在中山每年的年初就會啟動,經過多方評審,最終在281個家庭中尋找出「十大最美家庭」。並通過對「最美家庭」的現場採訪、視頻展示等形式,詮釋最美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的故事,傳遞「最美家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另一方面,家風建設和家庭建設也需要全社會去關注。近年來,市文明辦充分發揮統籌全市家庭文明建設的工作職能,抓好頂層設計、強化統籌協調,先後出臺《中山市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實施方案》《中山市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充分發揮市文明辦在統籌全市家庭文明建設的工作職能,抓好頂層設計、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家庭建設工作格局。
市文明辦除了牽頭制定「文明家庭(戶)」評選方案,拓寬文明家庭範疇和標準內涵,還推動了市文明委成員單位常態化廣泛開展「最美家庭」「廉潔家庭」「綠色家庭」「美麗家庭」等群眾性創建活動。在完善創建機制方面,常態舉辦最美家庭巡講會、故事會、座談會、小組交流會、街坊會等專題活動,充分發動婦女和家庭踴躍自薦、相互推薦、互評互議、共同分享。市文明辦還與市婦聯在每年的國際家庭日前後組織「家庭文化節」,揭曉年度十大「最美家庭」。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家庭先進典範6000多戶,「文明戶」1.1萬餘戶。這些創建活動為全社會關注家庭建設、涵養文明家風提供了榜樣和典型,形成了人人學習優秀典型,戶戶爭當最美家庭的良好風尚。
抓常態 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遍布全市各鎮街、各校園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時間的指針撥回到端午節,此時的西區煙洲小學一派熱鬧的景象,2020年中山市「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暨「文明戶」創建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活動將文明家庭好家風與端午節傳統習俗相結合,引導廣大市民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弘揚優秀家風。活動上,西區向該街道「最美家庭」、最美巾幗志願者、新時代好少年、最美抗疫巾幗等先進典型進行了頒獎。同時我市也在活動上啟動了「文明戶」的創建行動。
這樣有特色的活動是我市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縮影。在中山,這樣的家風家教活動不時就有發生並見諸於報端、新媒體報導。如沙溪鎮湧頭村歷時半年打造原創歷史文化牆推動鄉土教育,將家風故事繪製成牆繪,常態化傳播家風故事;南區沙湧村將馬公紀念堂為基礎陣地,將沙湧馬南寶、馬應彪、馬健南等仁人志士的忠孝家風文化連片打造成中山市家風家教實踐基地;五桂山桂南村旗溪具有百年歷史的祠堂美麗蝶變為家風學堂,並在此舉辦「弘揚好家風 共繪美麗家園」主題活動……
校園也是家風家庭建設的重要陣地,在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市實驗小學,通過家校共建,發揮家委會的作用,打造了多個親子品牌活動,如在「撿·愛」中,每周發動孩子參與廢品義賣,讓孩子學會愛;又如每學年組織一次「芬芳讀書節」,通過專題講座、親子讀書分享會、家長讀書沙龍、好書漂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家長和學生參與書香家庭建設的積極性;又如「我為媽媽做道菜」活動、「衣舊情深 變廢為寶」捐贈活動、家長深度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等,有效推動優良家教家風深入每個學生家庭。
家風建設應重在平時,關乎千家萬戶。市文明辦介紹,通過積極發動市文明委各成員單位常態化開展家庭工作。以「家越美·粵幸福」主題,廣泛開展「不讓毒品進我家」宣傳活動、「越分類·悅文明」生活垃圾分類大講堂、家庭廚藝大賽、家庭才藝大賽、全家福徵集、健康生活講座、環保騎行、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不斷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互動性。組織開展「親子牆繪」志願服務活動,2020年以來共繪製良好家風鄉風、家庭美德主題牆繪174幅,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市文明辦還在市屬媒體和新媒體開設「家庭文明創建」專題,及時做好宣傳報導,提升市民知曉率和支持度。
樹品牌 特色品牌推動家庭工作提質增效
「昊B:有兒初長,殷殷期盼。把握大道,堅守仁義。以孝安家。念恩報導……」這是一封微家書,來自由市委宣傳部、市教體局、市文明辦、市網信辦2016年聯合主辦的「微家書·傳家風」全民修身齊參與活動。當家長楊美華念出了寫給當時正讀小學二年級兒子的微家書,真情實感讓交流會上很多家長都為之動容,因此獲得百佳微家書的獎項。這場活動是市文明辦近年來舉行的品牌活動之一,通過微言短句傳遞出字字真情,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活動共收到了6.3萬篇作品,1000萬人次點讚,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點讚,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鏡頭轉到2019年11月12日,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當時63歲退休工程師孫永鋒講述了自己如何熱衷收藏古書,近十餘年來收藏各類書籍3萬餘冊。為讓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養成閱讀的習慣,他和妻子還投資百萬建造公益書屋「萬卷樓」,給市民免費閱讀的故事,在場觀眾為之鼓掌叫好,掌聲久久不息。正是這場活動,我市正式組建了中山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和最美家庭宣講團,拉開了中山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和最美家庭」基層巡講「六進」活動的序幕,至今這樣的活動已經吸引了超過8000人次觀看。當時的宣講人孫永峰近日也榮獲了「全國五好家庭」的榮譽稱號。
這樣的品牌活動還深入鄉村振興和文明城市建設的神經末梢。近年,市文明辦與市婦聯積極聯動,持續五年打造了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19個,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把家庭教育、家風傳承等工作融合推進,打通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為鄉村振興注入「家文化」元素。
「這次市文明辦榮獲了『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著重統籌協調,著重抓好實踐活動,著重做好文明家庭等典型選樹,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共同推進家庭工作的結果。下一步,市文明辦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市文明委部署的『五大行動』,推動家庭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張忠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