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紅牛商標授權問題以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動蕩不斷,造就了功能飲料市場「間歇性空擋」,給紅牛之外的其他功能飲料品牌造就了機會,一時間,各大品牌紛起,華彬集團力推新品戰馬,東鵬特飲重拳出擊金罐市場,樂虎銷量節節攀升,體質能量從河南走出拓展全國,除此之外。
2017年4月,作為紅牛同鄉的卡拉寶也進入中國市場銷售,初入市場,憑藉在泰國強大的號召力和品牌力,被業內人士紛紛看好,但之後的兩年,卡拉寶遭遇高開低走讓不少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據相關數據顯示,卡拉寶2017中國市場營業年收入10.19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億元)首戰告捷,老闆也發話要加大投資,但2018年就風雲突變,中國市場全年銷售額僅有5.92億泰銖,同比下滑42%。
猛砸3500萬紅包,卡拉寶絕不放棄中國市場
2019年,卡拉寶大手筆進行年度大促,據悉,此次卡拉寶將投入3500萬元用於2019年度的紅包大促。本次大促包含掃碼紅包約1600萬個,綜合中獎率約為86%,獎金總價值超過2000萬元;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繼續參與「群雄奪寶」活動,通過組隊集罐的方式瓜分獎金,該活動最高設有100個38888元紅包,獎勵金額合計1472.88萬元,截止時間為2019年10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卡拉寶曾在3~10月間啟動 「綠色閃電 紅包立現」的年度促銷活動,綜合中獎率為86%,最高中獎金額為4999元,獎金總價值約為2500萬元。
曾有報導稱,拉環抽獎模式已經成為能量飲料主要的促銷模式,一種為「加價換購」,東鵬特飲、體質能量、戰馬等都採取過加1元換購的促銷活動;第二種是「現金紅包」,2018年主要參與者是紅牛和卡拉寶,綜合對比卡拉寶的中獎率和最高獎金額度優於紅牛,當然紅牛基礎龐大,所以在獎金總額上更勝一籌。
雖然一系列舉措之後,但卡拉寶2018年業績仍舊同比下滑了42%,進入2019年,猛砸3500萬紅包的意圖很明顯,卡拉寶並不想放棄中國這塊大蛋糕,泰方骨幹高層的到來就是佐證。
2018年6月黃寶離任董事總經理後,卡拉寶(泰國)執行董事、卡拉寶(泰國)沙田主席之子Romtham Setthasit 便來到中國,和中方代表李響共同擔任聯席CEO。
另外從卡拉寶方面獲悉,2019年,在卡拉寶的規劃中,40%的產品將直接供給中石油、中石化系統,60%交給經銷商消化,主要覆蓋傳統渠道和加油站渠道,並計劃到2019年5月將推廣人員數量從去年同期的350人增至3000人,但2019年能否再次逆襲,仍待觀望!
不得不承認,這款在泰國地位僅次於紅牛的卡拉寶在中國的發展並沒有多順利!
泰國第二,卡拉寶有著強大的國外背景
作為紅牛老鄉,卡拉寶同樣來自泰國,在泰國,通過數十年的發展,逐漸確立地位,成為泰國的第二大品牌。
卡拉寶創始人薩西恩•塞哈西特,是做房地產出身,但卻尋求開拓新事業。1999年,他創建了達灣頂德國啤酒屋(Tawandang German Brewery),這是一家品味不錯的微型啤酒廠兼餐廳,出售德國啤酒和泰國料理。2002年,他與歌手朋友阿德一起面向其歌迷開發了一種新的飲料——卡拉寶。
進入市場雖然較晚,但是卡拉寶能夠後來居上,主要是一下幾個因素使然。
1.廣大的消費群體。在泰國這個熱帶國家,人們揮汗如雨地工作,體力流失快速,在尋找短時間補充能量與流失體力的過程中,造就了優良的能量飲料工業與技術,於是卡拉寶Carabao應運而生。
「泰國的勞動階層,尤其是在鄉間辛苦勞作的農民,是長期以來能量飲料的主要消費群體。」 聯昌證券(CIMB Securities,卡拉寶IPO的承銷商)飲料分析師烏瑞萬•坦提蘇萬納庫(Uraiwan Tantisuwannakul,)解釋說,」 泰國消費者更喜歡味道偏甜的非碳酸飲料。「
2.獨特的功效。卡拉寶裡添加了檸檬酸、牛黃酸、瓜拉納和多種維生素(B6,12等等),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幫助解決疲勞問題、增強體力。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卡拉寶飲料與其它功能性飲料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它不含人工咖啡因,其提神醒腦的成分瓜拉納是一種天然的刺激物,可恢復精力、減輕疲勞和提升醒腦。
卡拉寶飲料作為泰國的國民飲料,其在能量飲料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四分之一,並且年營收高達2.25億美元。儘管國內形勢如此之好,薩西恩還是選擇開拓市場。
2006年,卡拉寶開始走出國門,逐一進駐東南亞、歐洲、中東、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市場,並且取得了不菲的銷量,但薩西恩沒想到的是,在中國市場,卡拉寶的發展一路坎坷!
與紅牛同質化競爭,動銷不暢
卡拉寶的問題還要從2017年說起,文章開頭也說了,2017年,卡拉寶對外的銷售業績是2億人民幣,在曝出這個數據之後,一位接近卡拉寶的知情人士就向媒體透露說這個數據有「虛胖」的成分。
這位內部人士透露:「2017年7月份經銷商打了一次貨,就沒見消化。賣不出去一是消費者認知不夠,二是跟紅牛沒有明顯的區格和差異化。
而這種「不樂觀」的情緒也開始蔓延到卡拉寶的經銷商和代理商們。「在去年7月份合作後,市場團隊的執行力欠缺,基本上沒有開拓出一家客戶,只能靠經銷商自己去開拓和延伸。」一位卡拉寶經銷商爆料稱。
除此之外,在卡拉寶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其團隊大多是從紅牛離開的人士。有知情人士表示,跟紅牛如此同質化的產品,在國內功能飲料70%以上的份額都被紅牛壟斷的背景下,進入這個市場遇到的阻力和壁壘可想而知。
「目前在全國市場上,卡拉在終端動銷上要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說道。
事實上,與卡拉寶一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形勢還包括華彬集團旗下的戰馬。在紅牛籤約結果未知、官司不斷的情況下,華彬集團的「備胎」戰馬飲料的市場表現同樣頗為尷尬。
這樣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功能飲料行業各方勢力並未停下腳步,功能飲料市場的地盤爭奪戰也從未停下。雖然剛上市的一年動作頻頻,但2018年衝擊3億罐的銷售目標的雄心壯志卻成為了一句空話。
別人走過的路並不好走
紅牛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其營銷團隊強大的執行力。所以,當卡拉寶剛入中國市場之後「如獲珍寶」般贏得紅牛團隊的加盟時,其以為將能跟紅牛一樣馳騁天下時,卻偏偏不知道其正走在複製紅牛營銷模式悲哀的前路上。
其實已經有很多的營銷案例告訴了我們,同樣的營銷模式,在同一個行業或領域裡,可能會因為企業文化的不同而進入同一個渠道、面對同一個目標消費群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得償所願的。
所以,當卡拉寶營銷模式的操作大權放給原紅牛營銷團隊人馬的時候,他們所採取的跟紅牛同樣的營銷模式的時候,必然不會帶來很好的成效,甚至還會因此帶領卡拉寶快速地走向沒落。
所以,卡拉寶營銷團隊再不改革,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渠道商對其「團隊執行力欠缺」的詬病。因此,從這個角度上可以看出,同在一個領域競爭的品牌,在吸收成功者的團隊成員進入時,一定要慎之有慎,必須符合企業實際情況,「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否則,就很容易成為成功者的跟隨者,必然難有出頭之日,甚至給自身造成嚴重後果。
之後在2018年在3月底,中國區總經理因個人原因辭職之後,卡拉寶迎來了原娃哈哈華南西南大區經理黃寶的到來,這位原娃哈哈集團華南西南區掌門人,在國內食品飲料快消行業從業超過22年,是娃哈哈的元老級人物,在內部有「少帥」之稱。
從2000年前後開始,黃寶在大約十一二年的時間裡,帶領團隊一手將娃哈哈在華南市場從1億多做到了50億的規模,是快銷行業一個狠角色。
當時各方都對黃寶與卡拉寶的化學反應充滿期待。
黃寶到任卡拉寶之後也馬不停蹄,火速組建起新的核心團隊,同時著手理順渠道。新團隊對該公司原有的26個省區代理商採取多項積極措施,包括幫助處理存貨等,旨在向渠道釋放信心,同時還全力以赴開拓新渠道。當時卡拉寶內部的目標是「三年增長10倍」。
但市場卻沒激起多大水花,反而是其激進的改革方式讓公司人心不穩。業內人士分析稱,娃哈哈用來拓展非一二線的「鄉村」營銷模式用在「國際化」的卡拉寶上水土不服。
在上任三個月之後,黃寶離職。
紅牛模式、娃哈哈模式的時報,無不印證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卡拉寶在中國始終沒有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而只是一味的去模仿別家的營銷模式,殊不知,這種道路根本走不通!
目前,據卡拉寶內部人士反映,目前其還是傳統飲料推廣的三板斧模式,利用廣告、鋪貨、促銷,而產品本身又跟紅牛同質化較高。
「在這種背景下產品如何以低成本進入消費者視野中,然後迅速提高滲透率,卡拉寶並沒有想清楚。只是憑藉新奇的的各種活動認為能提升影響,其實效果不是很好。」
然而中國市場功能飲料的競爭遠比想像中殘酷,在多方勢力的包圍下卡拉寶要想突出重圍難度可想而知。
卡拉寶在整個鋪貨以及市場運營跟其他功能飲料品牌樂虎、東鵬一樣面臨的就是消費者認知的問題,如何提升整體品牌以及認知是個難題。
另外在經銷商層面,卡拉寶在不同區域也並不一樣,有些區域經銷商很看好,而且自己掏錢做車體廣告。
就目前看來,隨著卡拉寶品牌不斷的深化,也許還是有一定的機會,未來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