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的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 (ART GALLERY OF , SOUTH WALES)在澳大利亞美術館中規模排第四,1874年首次舉辦公開展覽。美術館免費開放,陳列澳大利亞、亞洲和歐洲的藝術品。
五點閉館,趕在四點前到。指引臺有館內中文介紹。每周四、六上午11時開始有館藏精品普通話導覽。從入口進去為地面層,主要展有15至20世紀歐洲藝術品展和澳大利亞的藝術作品。地下一層設亞洲廳,地下二層為現代及當代藝術廳。地下三層為原住民和託利斯海峽島民廳。
沒有藝術細胞和修養,又看不懂介紹,全靠直覺。畫作沒有任何防護,都可以近距離地感受。允許拍照,只是不能開閃光燈。
藝術館的大門在四樓,進入明亮的大廳,兩側分別為19世紀歐洲美術展。
歐洲中世紀的恢弘氣勢撲面而來,色彩濃烈,把觀者拉進硝煙瀰漫的戰場……
藝術沒有語言、民族界限,看不懂技藝,但還是能直觀地感受到一種衝擊和震撼。
雕塑是紐西蘭藝術家麥可·帕克懷的作品,名為《英吉利海峽》,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的形象。庫克船長在澳無處不在,儼然澳之精神!
館內收藏的兩幅畢卡索的畫作。
右邊這幅,坐在藤椅上的女人,是 畢卡索的第13個妻子(也是他的最後一個妻子)。她離他而去之後,畢卡索的神智已不十分清晰,但在潛意識當中「男人應該是主導」依然強烈。所以,該女人的左邊畫成了男性的生殖器,中間部分是一張憤怒的人臉,表示為她的離去而憤怒。
左邊是畢卡索1939年的布面油畫作品《倚靠在躺椅上的婦女像》,又名為斜倚看書的女人,是英國億萬富豪喬·劉易斯的私人藏品,借給AGNSW長期展出。
離開雪梨下午又去逛了一次美術館,左邊已是壁上空空,也許是借到別處展覽。
這是AGNSW收藏的梵谷作品《農民頭像》,創作於1884年,屬於梵谷早期的作品,與他後來作品的風格有明顯不同。
莫奈的《Port-Goulphar》
英國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表現主義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的作品《與新郎》。這位畫家弗洛伊德的爺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創建了心理分析學的西格蒙·弗洛伊德。這幅畫作也是喬·劉易斯的借給AGNSW長期展出的藏品之一。
這幅油畫的作者是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裡克萊頓,作於1878年。這幅《纏毛線》油畫,選取一個平常的生活情節,放在雲霞映遠山,綠卉掩湖泊的背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無論有什麼樣的文化背景、層次,都能感受那一纏一繞、一張一弛的母女情深。
藝術的魅力也許就在此,不需要解釋的美、沒有形狀的力量!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矮人們守護的甜美夢境,任何邪惡都無法靠近……
汪洋中漂浮的一張床,世界已然傾覆,你我尚不自知,或許已知然無力,絕望的眷戀…
現代藝術展廳的展品,廢棄的酒瓶開出的生命之樹。
廢棄的藝術、廢棄的生命也能綻放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