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首屆翽崗喜街完美落幕,文化禮堂帶遊客開啟全方位沉浸式體驗

2020-08-10 杭州掌上文化禮堂

近日,桐廬縣鳳川街道翽崗村首屆翽崗喜街完美落幕,本次活動在兩天時間內共接待遊客1.4萬人次。遊客們不僅在翽崗喜街親水嬉戲,更在村史館、剪紙館、文化禮堂感受了鄉風民俗、傳統國學,體驗了一把全方位的沉浸式劇情體驗。

本次喜街活動一共有兩個部分內容,

即水上遊戲和沉浸式的劇情體驗,

其中水上遊戲是最受小朋友們歡迎的部分了。

「翽崗喜街」之名源於「翽崗洗街」,因兩者音同,也取其平安喜樂的美好寓意。翽崗村的水利系統從元明時代建成後至今仍在使用,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炎炎夏季,暫時封閉村內水澳可以讓全村街道變成「水上小街」,既能消暑納涼,又能清洗街道。

翽崗喜街使用的水是來自附近大山裡天然的山泉活水,常年流水不斷。不論是村民的日常生活還是洗街民俗,都是對自然水資源深度有效的循環利用,沒有絲毫浪費,這一點可以說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絕無僅有的。

而且隨著千年歷史的沉澱,老街的地面高度不斷被抬高,翽崗洗街時,水的高度現在最多到腳踝處,可以說再安全不過了。

這樣乾淨、衛生、安全、環保、神奇的水上樂園還有什麼理由不愛它!

水上遊戲

除了水上遊戲,本次翽崗喜街沉浸式的劇情體驗也受到了不少到訪遊客的稱讚。

本次沉浸式的劇情體驗,以公元1359年的元末明初為歷史背景,每場玩家需要9個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並對應著不同的隱藏任務。玩家需要連續通過老街牌坊、村史館、德語堂、嘉慶堂、剪紙館、文化禮堂等9個任務點,通過NPC(非玩家角色)的考驗後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整個遊戲環節包含了推理、解謎、密室逃脫、劇本殺、社交互動等多種玩法,讓遊客們在遊玩中了解翽崗村史,感受傳統國學的魅力。

沉浸式的劇情體驗任務點

任務點9:翽崗村文化禮堂

本次沉浸式劇情體驗的任務點9被設置在翽崗村文化禮堂,文化禮堂全面對外開放「誰是臥底」的遊戲,所有前來翽崗村參觀遊玩的遊客都可以前去體驗。

古村悠悠,一頭聯接是歷史,一頭聯接的是今天。如今的古村落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正煥發著迷人的魅力和風採。通過整合集聚外來優秀文化元素和文化資源,推動與本地文化互融共進,為古村落文化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


內容來源:霏霖老宅日記、浙江日報

相關焦點

  • 成都文旅國潮「佳」年華來襲,沉浸式漢服文化體驗等你來!
    ,打造多個沉浸式國潮網紅打卡地及漢服文化體驗場景。與此同時,錦江沿岸將融合「蜀錦蜀繡」「漢服體驗」等國潮元素,聯合20多家商鋪共同打造獨具一格的古風集市,為遊客在國慶佳節帶來一個全方位國潮新體驗。本次活動,以「傳統文化 X未來時尚」為引子,將王府井與寬窄巷子的歷史和傳統「裝進」寬巷子一號院,用科技和時尚之美打造沉浸式場景體驗,在成都傳統在地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中,
  • 成都文旅 | 國潮「佳」年華來襲,沉浸式漢服文化體驗等你來
    ,打造多個沉浸式國潮網紅打卡地及漢服文化體驗場景。與此同時,錦江沿岸將融合「蜀錦蜀繡」「漢服體驗」等國潮元素,聯合20多家商鋪共同打造獨具一格的古風集市,為遊客在國慶佳節帶來一個全方位國潮新體驗。,在成都傳統在地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中,開啟成都美學「進階玩法」。
  • 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
    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    慧聰LED屏網報導      仿生漂浮螢火蟲、浪漫飄落「櫻花雨」……近日,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下稱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開啟第三次試運營參觀。
  • 來河北虎山感受沉浸式民俗文化體驗
    不妨到「首屆虎山風景區民俗文化節」來場沉浸式的民俗文化體驗吧。屆時將有六大主題活動精彩上演,遊客可走進黃金古鎮,遊歷秀美金秋古北嶽,暢享豐盛的民俗文化大餐。在傳統民俗表演秀中,有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國風國潮表演團隊將強勢加盟,遊客不僅可以觀賞歷史遺留的老物件,聽一聽老一輩人的故事,玩一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趣味遊戲,還可以參與「老行當·打鐵匠」「傳統織布民俗表演」「古代婚俗展演」等沉浸式民俗體驗活動,通過與演藝人員互動,感知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 開啟沉浸式夜遊體驗,太驚豔
    下面就聽小編說一說,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究竟有什麼好期待的~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作為「北京消費季·悅動海澱」活動之一,藉助玉淵潭公園獨具特色的人文
  • 北京這個景區開啟沉浸式夜遊體驗,太驚豔
    「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究竟有什麼好期待的~>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作為「北京消費季·悅動海澱」活動之一將藉助玉淵潭公園獨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觀進行藝術再創作借景構景,移步換景,虛實結合
  • 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帶給遊客「文化沉浸式」體驗
    打造「文化沉浸式」仙海品牌李海鋒認為,好的景區、度假區一定會讓遊客感受到核心文化的衝擊力,感受到驚奇、歡樂、賞心悅目,在不知不覺中入眼入心、沉浸其中。「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土壤,能讓遊客有『文化沉浸式』的體驗,旅遊景區就有了特色、有了核心競爭力。」
  • 今晚,海澱這裡開啟沉浸式夜遊,流光溢彩、浪漫奇幻......
    (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櫻落花谷」景區正式拉開帷幕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能讓觀眾感受到生態、科技、傳統文化、創新理念的融合所帶給我們的多彩生活。為更好地配合「點亮北京」夜間文化旅遊消費計劃與北京夜京城2.0行動計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選址北京市玉淵潭公園,聯手主辦此次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全力打造北京夜間消費「文化IP」,為夜間經濟地圖再添新亮點,激發消費新活力。
  • 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亮相玉淵潭
    8月20日晚,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櫻落花谷」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由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手北京市玉淵潭公園共同主辦,活動所展現出的沉床花谷自然瑰麗與科技燈光璀璨夢幻的夜晚畫卷將為首都夜間經濟地圖再添新亮點,為廣大市民晚間遊園再創新模式。
  • 沉浸式旅遊體驗,讓遊客「陷進去」和「嗨起來」
    而體驗經濟最核心的就是沉浸式體驗。」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秘書長劉兵認為,沉浸式體驗實際上是——文化IP的挖掘,加上VR等科技的應用,再加上虛實結合的空間營造,共同打造出沉浸式的敘事環境,讓用戶體驗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維的認同。「一切從用戶體驗出發,一切為滿足用戶體驗而為。
  • 「沉浸式體驗」正風靡!都在討論的「沉浸式」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國內外各景區、主題公園等紛紛布局沉浸式旅遊體驗項目,極大地豐富了遊客的旅遊體驗,是對傳統走馬觀花式旅遊的一種顛覆。在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科技化的未來,沉浸式旅遊體驗將成為旅遊產品中重要的一環。像北戴河打造的首屆光影藝術節,利用一個公園,在公園裡面把白天到北戴河的遊客轉化為夜晚的旅遊人群,雖然只是一個小的嘗試,但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
  • 沉浸式體驗成為新旅遊方式
    相信大家都聽過「沉浸式體驗」,從IMax電影到迪士尼樂園,從虛擬實境遊戲到數字藝術展覽、VR體驗,簡單的平面化的體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時下的消費體驗已經越來越趨於『沉浸』。在旅遊潮中,最出新的也莫過於「沉浸式體驗」了。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沉浸式旅遊體驗,作為一種伴隨體驗經濟出現的新的旅遊方式,近兩年才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沉浸式旅遊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遊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網際網路技術的崛起,高科技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旅遊產業也將迎來體驗化的新時代。
  • 「沉浸式」體驗人氣旺 石家莊市文化消費呈現新趨勢
    同時,恢復正常營業的電影院、劇院等表演也精彩紛呈,向市民呈現了炫目多彩的「十一」長假文化盛宴。周邊縣市和各區的博物館、公園、文化科技場館等,也一起組成了石家莊市兼顧文化和旅遊的經濟產業帶。古老的文物講述著幾千年中華文明,影院、劇院裡講述著盪氣迴腸的故事,一系列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旅活動,全方位深挖歷史底蘊,讓傳統文化「潮」起來。
  • 遵義會議紀念館:集成創新 多方融合,「沉浸式體驗」開啟紅色旅遊新...
    近年來,遵義會議紀念館年接待觀眾量保持在400萬人次以上,遵義會議的精神力量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但隨著人們對旅遊項目層次需求的不斷提高,簡單的「觀賞式」體驗不再適應發展需求。為了提高旅遊質量,遵義會議紀念館全面聚焦紅色主題,向「沉浸式體驗」轉變,探索出一條集成創新、融合發展的紅旅新路徑。
  • 北京戶外光影沉浸體驗展正式開啟 遊客沐浴光影瀑布
    2020年8月20日,北京,潤物展區的光影瀑布體驗項目頗受歡迎。當日,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正式開始舉辦,地點位於北京玉淵潭公園櫻落花谷區域,預計活動將持續到12月。
  • 沉浸式業態:豐富遊客體驗 開拓發展空間
    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當前,在數位技術支撐下,各種沉浸式體驗如春雨入夜般滲透到演出場館、文化園區、旅遊景區等場所,拓展了遊客的體驗空間,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文旅消費內容之一。
  • 理光投影黑科技如何打造沉浸式光影體驗
    全球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將沉浸式體驗列為全球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之一。而《2020中國沉浸產業發展白皮書》也顯示,2019年中國沉浸產業總產值達48.2億元,已成為驅動市場變革的新引擎。從「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餐廳」、」沉浸式文旅演藝「到「沉浸式商業」等等,一股「沉浸式」風暴已席捲多個行業。
  • 文化觀察丨文旅體驗,「沉浸式」正風行
    《見字如面》等等,未來,這種兼具鮮明的主題性、參與的互動性、過程的愉悅性和內容的文化性的「沉浸式體驗」還會在文化類節目裡掀起更多的浪花。戴上面具,「戲精」上身這麼看來,「沉浸式體驗」,往往會以一個IP為中心來拓展開發,讓體驗過程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都是屬於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IP。除了這些文化類綜藝節目,「沉浸式體驗」也已經在各類線下文娛產業中遍地開花,沉浸式的景區、劇場、展覽,甚至還有沉浸式自習室等等,各種藉助沉浸式體驗的文化項目大放異彩。
  • 非遺+旅遊演藝 如何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
    非遺文化是不依賴於物質形態而存在,具有脆弱性,保留非遺的原真性是其保護的初衷。上期通過非遺+美食、研學、療養、愛情、競技等多項文旅形式,為大家帶來非遺+文旅的N種可能。本期藉助非遺文化,通過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重要抓手和景區的重要配置——旅遊演藝,創新文旅體驗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