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人買不到口罩依賴從中國進口原因 本國工業體系和供應鏈...

2020-12-11 環京津網

中國小康網4月24日訊 老馬 疫情對英國的製造業形成重大打擊之際,大批英國企業希望或已經轉產醫療產品。

英國每逢周四晚間為醫務人員鼓掌加油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雖然多達3000家英國企業向英國政府表示願意生產醫用口罩,為何努力準備恢復經濟,支持本國企業的英國政府並沒有將口罩生產國產化呢?

雖然在歐美爆發疫情之初,政府和媒體的宣傳給民眾傳達的信息是患病者需要戴口罩,普通民眾保護自己就勤洗手,戴口罩的作用不大。但口罩早已在市場脫銷,十分緊缺。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英國的醫院,養老院等機構面臨的醫療防護設備不足的問題惡化,包括醫用口罩準備不夠。

隨著一些歐洲國家已改變對戴口罩作用重要性的觀點,英國政府仍根據世衛組織建議堅持不建議民眾佩戴口罩的觀點。NHS公共醫療系統負責人認為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口罩能防止病毒傳播,而真正擔心的是強制佩戴口罩將擠兌醫院醫療資源儲備。

包括英國著名奢侈品牌巴寶莉,著名英國內衣品牌Janet Reger等在內的英國當地品牌的很多企業開始生產口罩,並向英國政府表示願為醫療系統提供口罩。可英國政府並未向大多數英國本土企業那裡直接訂購口罩,反而繼續努力從中國等國外進口。

口罩看似雖小,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醫用口罩必須有一定的質量和安全標準。特別是在疫情下需求巨大,其大規模生產需要完整的相關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

口罩生產有幾個關鍵環節,包括熔噴布是口罩過濾功能的關鍵性材料,口罩機則是工業規模量產的關健設備。

英國製造業的優勢在航空發動機等精密儀器。由於幾十年沒有遇到疫情,英國早已放棄效益不大的口罩產業鏈或直接通過國際貿易從海外購買。

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調動舉國體制優勢,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迅速研發實現熔噴料,熔噴布,口罩機等成套材料和設備,很快集結了化工、紡織、機械、冶金、電子等工業部門,打造出最完整的口罩產業鏈、供應鏈。

此外因為需求暴增,中石油、比亞迪、五菱汽車、格力電器等中國巨型企業投入巨資轉產口罩。中國的口罩從武漢疫情前每日2000多萬隻產量,4月初已經達到了一天2億隻。3至4月份,中國1個月出口38.6億隻口罩,從疫情前年產量佔全球約50%到兩個月後的約85%。

鑑於中國一些私營企業在疫情初期生產部分劣質口罩流到海外,中國當局隨後還採取嚴格出口管控措施,確保出口口罩的質量。

相比之下,雖然英國當地諸多中小企業希望為抗疫轉產口罩,但原料供應和生產能力都受到生產及供應鏈等諸多因素的嚴重局限,無法滿足英國抗擊大規模新冠疫情的需要。

舉例英格蘭中部的一家企業蘭開夏紡織公司(Lancashire Textiles)在疫情前是生產枕頭被罩等床上用品的專業企業,疫情開始即轉產口罩,但這個英國企業在其Burnley基地僱員僅35人,3月份一周僅能生產2000個口罩。這對英國醫療機構抗疫來說是杯水車薪。

此外,英國眾多企業在英國當地生產成本及供貨成本等均難以讓英國政府立即選擇採用其供應產品。

英國媒體和公眾關注缺乏口罩在內的醫護設備問題。政府在壓力下表示,現在迅速處理企業向政府提供的8000個供貨表態,但是需要確保有關產品符合英國醫護人員要求的質量標準。

相關焦點

  • 【英媒:明年接種新冠疫苗的英國人不到一半】 英國國家審計署數據...
    文 / 冷靜2020-12-16 17:52:33來源:FX168 【英媒:明年接種新冠疫苗的英國人不到一半】 英國國家審計署數據顯示,2021年只有不到一半的英國人會接種新冠疫苗。
  • 口罩「去中國化」失敗 德國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
    " 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 德國《世界報》19 日報導稱,今年 4 月,由於口罩供不應求,德國超過 500 家公司轉型生產口罩,甚至希望口罩生產 " 去中國化 "。但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最近稱,這些企業現在僅剩一小部分還在生產。德國近來又向中國進口數億隻口罩。
  • 零部件卻依賴中國進口?
    滿足美國市場需要,富士康計劃投資18億在越南擴大生產據英媒11月26日報導,日前富士康斥資2.7億美元(約合17.7億元人民幣)成立新公司。中國供應鏈優勢無可取代,富士康關鍵零部件依賴中企供應 11月25日,鴻海董事長劉楊偉宣稱其公司將在越南生產多種產品,包括電視機、傳輸設備和與計算機有關的產品等。不只是富士康,包括和碩和偉創等代工巨頭都決定在越南擴大生產規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華工廠正在加速向越南遷移?
  • 英媒:明年接種新冠疫苗的英國人將不滿半數
    來源:海外網圖源/英國天空新聞網海外網12月16日電 英國國家審計署數據顯示,2021年只有不到一半的英國人會接種新冠疫苗。據英國天空新聞網消息,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正計劃在2021年內,給2500萬人接種疫苗」。這意味著英國半數以上人口必須等到2022年,才能接種新冠疫苗。英國相關機構還透露,英政府以29億英鎊的價格,購買了2.67億劑新冠疫苗。英媒稱,至少兩家疫苗生產機構發聲表示,即使他們的疫苗失敗,也不會退給納稅人錢。
  • 中國90%鎳礦依賴進口!印尼叫停出口後,寧德時代擬對其投資327億建廠
    印尼是世界第一大鎳生產和出口國,但卻沒有完整的鎳加工供應鏈,為了成為全球鋰電池汽車的生產基地、發展本國工業,最近幾年,印尼開始限制鎳礦出口,甚至將出口禁令提前至2020年1月實施。在此背景下,鋰電池生產商只得前往印尼投資設立工廠。此前,包括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領先的鋰電池製造企業LG化學和寧德時代,均被確認將在印尼投資電池工廠。
  • 德媒叫囂「中國口罩五分之一沒法用」,本國同行都看不下去
    德媒叫囂「中國口罩五分之一沒法用」,本國同行都看不下去 2020-05-07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口罩依賴中國進口,日本呼籲企業回國生產!第1輪補貼700億日元?
    王爺說財經導讀:受疫情的衝擊,日本口罩供不應求,特別是日本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的口罩。不過,對此,日本也「出招」,直接呼籲在中國的一些日企會日本生產口罩,而且還給予重金補貼。那麼日本針對這些企業和項目會補貼多少呢?預算幾何?
  • 越南為何不能發展起,完整的工業體系
    越南為何不能發展起,完整的工業體系 越南是小國家,無法支撐完整的工業體系,也沒必要也做不到。他只要想韓國日本一樣在某些產業上突圍成功,那他就很有機會,但是現在造船電信半導體精密儀器製造等被中日韓把關,這些產業他們機會比較小,可能最終還是新加坡一樣靠出口轉口貿易,石油,密集產業製成品轉外匯。
  • 尼平河打造極速供應鏈體系,助力澳洲進口牛奶新鮮品質
    一杯澳洲進口鮮牛奶,從澳洲牧場到中國餐桌需要多久?尼平河給出了一份滿意的答案,僅需48小時。尼平河作為澳洲進口乳製品品牌,自有百年家族牧場自產草飼牛奶,採用完全澳洲本地生產、包裝,100%原裝進口的模式,在保障生態原奶到高品質的產品上,如何將遠在澳洲生產的鮮牛奶最快送達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實現原裝進口品質與新鮮口感的平衡?
  • 沙特食品嚴重依賴進口,僅20%本國生產
    軟飲料、果汁飲料、早餐穀類食品、自然食品、食用油、蛋糕餅乾、家禽和肉類產品都處於快速增長期。沙烏地阿拉伯是海灣地區最大的食品和飲料消費市場。沙特對對食品和飲料產品的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大量的產品需要進口。 雨果網從當地媒體4月21日的報導中獲悉,據世界銀行報告,沙特食品需求的80%依賴進口,僅20%的食品由國內提供。
  • 英媒:中國的洋垃圾「回收天堂」安靜了
    摘要: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以及關停路旺村等地的小型廢塑料加工作坊之舉,彰顯北京正在執行更嚴厲的治汙政策,這也反映出中國本身正產生更多廢塑料導致進口需求減少等現實。但如今,該村詭異地安靜下來並變得相對沒有多少異味了,似乎在一場打擊回收進口(廢)塑料行業並導致美歐港口堆滿垃圾的行動中陷入停滯。「我們以前經常從英國進口塑料垃圾,但現在海關不讓入關」,看守該村辦公室的鄭民(音)說,2017年5月政府檢查人員「橫掃」該村並關閉當地回收企業,「我們的所有發展都依賴塑料。一些人通過回收賺到數百萬元並辦起大企業。但如今都已消失殆盡。
  • 商品依賴從中國等國家進口 Kmart瘋狂斷貨糟顧客惡評
    專家分析表示,這是由於澳洲折扣百貨店依賴從中國等海外供應商進口產品導致的,許多依賴海外供應鏈的澳洲零售商在這一特殊時刻都在苦苦掙扎。 Kmart商品供不應求 消費者怒了 《每日郵報》11日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影響,造成供不應求,憤怒的消費者們譴責Kmart刊登那些根本買不到的產品的廣告。
  • 英媒:臺灣經濟事實上高度依賴大陸 國民黨諷刺蔡英文當局「親中...
    臺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徐遵慈對BBC中文分析,2020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快速,佔比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201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衰退4.1%,因此基期較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中貿易戰以及全球半導體產能吃緊,中國大陸自2019年就開始囤積以及擴大採購半導體,導致對臺灣出口旺盛的半導體需求激增」。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運物資,狂掃貨後,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例如,截至11月22日,中國已累計向美國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外科手套約8億雙,防護服約6.5億套,護目鏡約4676.2萬副。僅口罩一項,相當於每一個美國人都從中國獲得了約120個中國生產的口罩。也就是說,目前已知的,394.3億隻中國口罩運抵美國。
  • 巴西總統:中巴貿易需擺脫美元依賴 應用本國貨幣支付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1日報導: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希爾瓦(Luiz Inacio Lula ds Silva)星期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巴之間的雙邊貿易應當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轉而尋求用自己本國的貨幣支付。
  • 義大利防疫官員:從9月開始口罩將不再依賴進口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29日電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新冠疫情緊急專員阿庫裡(Domenico Arcuri)27日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從9月開始,義大利防護用品的產能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基本上實現自給自足
  • 英國人終於說出了真話,英媒:英國三分之一的人,不想打疫苗!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更寄希望於疫苗上來緩解本國的疫情。但目前最確實有效地方法就是注射疫苗。可各國民眾對注射疫苗看法不同。英國人說出真話最近英國人對注射疫苗說出自己的真話。12月7日,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對英國人進行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不想注射疫苗。
  • 美國指望的那個國家,其實也依賴中國
    本文系美國《財富》雜誌4月8日文章,原題:川普指望印度出口一種未經驗證的治療新冠肺炎選用藥,但供應鏈取決於中國 美國希望進口更多羥氯喹——已成未經證實的治療新冠肺炎的一種常用抗瘧藥物。上周末印度禁止向外國出口羥氯喹。川普警告印度若堅持禁令,將面臨美國報復。本周印度宣布一旦滿足國內需求,將出於人道主義放寬出口禁令。
  • 美媒: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居首
    原標題:美媒: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居首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經濟正在放緩,出口業務依賴中國的國家和地區將在某些關鍵產業內感受到利潤空間遭受擠壓。
  • 泡菜依賴中國進口,韓國卻稱:中國國標不適用於韓國的泡菜
    泡菜依賴中國進口,韓國卻稱:中國國標不適用於韓國的泡菜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泡菜大國,韓國政府也一直以泡菜為傲,處處宣傳泡菜的最高標準是韓國泡菜。但實際上由於原料價格原因,韓國99%的泡菜都來中國,尤其是中國四川、山東和東北的泡菜廠幾乎承包了韓國各類餐廳中的泡菜。尤其是今年受到颱風的影響,韓國白菜辣椒正製作泡菜的原材料價格飆升,中國的泡菜在韓國更是越來越受歡迎。但近日這個泡菜已經依賴中國的國家,卻在中國主導制定泡菜行業標準時回應,稱中國泡菜的國標不適用韓國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