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雨果

2020-12-11 呆熊萌寵屋

雨果,被人們稱為是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他一生當中些了非常多的劇本、小說、詩歌、散文,在法國乃至世界都有著非凡的影響力。雨果出生在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在年幼的時候他的父母專門為他請來一位私塾老師。起初,老師為雨果推薦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可他看完後,抱怨故事太淺顯了。見此情景,老師便為他推薦了像莫裡哀盧梭、伏爾泰等大作家的著作。結果這一次,雨果完全沉浸到跌宕起伏的故事當中去了。隨著書讀得越來越多,雨果的文學底子漸漸深厚起來。

有一次,法蘭西文學院舉辦詩歌競賽,主題是:生活中,讀書給予我們快樂。雨果參加了比賽,在比賽中他不慌不忙,洋洋灑灑地寫出一首長詩《讀書樂》。一位老師閱讀完他的長詩後,情不自禁地大聲誇讚道,文壇神童!文壇神童!長大之後,雨果曾經和長兄共同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前後一共出了三十二期,其中大部分的文稿均出自他的手筆。在二十歲那年,雨果將少年時代寫的詩歌匯集成冊,取名為《頌歌和雜詩》,此書出版後,他獲得法國國王路易十八的賞賜。

19世紀20年代中期的法國文壇,浪漫主義文學和古典主義文學鬥爭激烈,受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浪漫主義文學逐漸佔據了上風。雨果起初並不喜歡浪漫主義文學,認為它只是文人心中的一種美好嚮往,根本不切現實。可是後來,雨果接觸了幾部這類作品後,態度逐漸發生變化。到後來,他開始積極投身於浪漫主義文學的創作。不久雨果發表著名的戰鬥宣言《克倫威爾·序》,在此文中他矛頭直指古典主義,猛烈地抨擊它清規戒律太多,極大地約束了人們大語文叢的思想。

他論述說,真正的文學應當解放人的思想,只要能抒發情感,自然中的一切皆可成為藝術題材。雨果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篇序言竟使他成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此後,他筆下浪漫主義題材的詩歌、戲劇、小說如泉水般奔湧而出。1831年,雨果出版了他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巴黎聖母院》,舉震驚了法國乃至世界文壇。

雨果的文學創作是和政治分不開的。法國工人起義失敗後,他開始沉默,文學創作隨即停止。七月革命後,他的文學創作又開始活躍起來,還曾被路易·菲力普授予世卿的稱號。在1851年,拿破崙三世發動軍事政變,實行軍事獨裁。雨果聞知後,憤慨不已,他發表文章,毫不保留地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拿破崙三世聞知後,勃然大怒,下令全國通緝雨果。無奈之下,雨果只好逃出巴黎,開始了他整整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在流亡的歲月中,雨果的筆桿子一刻也沒有停止,他寫出政論《小拿破崙》,詩集《懲罰集》、《歷代傳說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這些文學著作如同一把把銳利的匕首,直播到專制統治者的心窩裡。

1870年後,在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新組建的國防政府對公眾宣布:法國向普魯士投降。在國難當頭之際雨果結束在外的流亡生活,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回到祖國,他以68歲的高齡參加了國民自衛軍,捍衛祖國的尊嚴和主權。1871年,巴黎公社起義失敗,反動政府對人民進行了殘酷的大屠殺。面對政府軍的血腥鎮壓,雨果挺身而出,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寫下《兇年集》,直言不諱地痛斥了反動政府。1885年5月,雨果逝世。在昏迷中,他吟道:「人生便是白晝與黑夜的鬥爭。」這句話概括了他用筆桿子作鬥爭的一生。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是馳名世界的法國大詩人、大文豪。他的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綺麗瑰寶。

相關焦點

  • 浪漫主義文學代表——雨果
    雨果誕生在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將軍,總是東徵西討;母親是個天主教徒,為保皇主義者。1809年,雨果被母親送到巴黎一家私塾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1812年,父母由於感情不合而分居,雨果跟隨母親生活,不再上學由私塾的老師到家為他授課。
  • 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雨果,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小編今天帶來了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的雨果,請往下看吧。雨果的早期創作起先是受到了消極浪漫主義的影響,後來逐漸擺脫這個影響。
  • 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著名人物——雨果
    像他那一代的許多年輕作家一樣,雨果深受弗朗索瓦的影響,他是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著名人物,也是19世紀早期法國傑出的文學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雨果決定成為「夏多布裡昂或者什麼都沒有」,他的生活將在很多方面與他的前任相提並論。像夏多布裡昂一樣,雨果進一步推動浪漫主義事業,參與政治(雖然大部分都是共和主義的支持者),並因政治立場而被迫流亡。
  • 法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傳奇一生
    原來,他就是法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雨果。雨果的父親是一名將軍,英勇善戰,追隨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徵戰南北。母親是商人的女兒,在靜謐的農莊長大,是王室的忠實擁護者。在愛情高於信仰的日子裡,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他們不顧一切的結合了。1802年2月26日,他們的第三個愛情的結晶-維克多·雨果在法國東部的貝臧松省降生了。
  • 雨果創作中的人道主義思想和浪漫主義風格。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他的創作和理論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一個新高峰。
  • 世界歷史:德和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如何得到進一步的繁榮
    百家原創作者:曉瑜談歷史德國和法國有著許多傑出的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那麼他們都是誰呢?今天就由小編跟大家來講講吧!到了20年代末期,隨著法國本國反對復闢王朝的鬥爭的不斷加強,以及歐洲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迅速高漲,浪漫主義文學得到進一步的繁榮,相繼出現了法國資產階級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作家雨果、大仲馬和喬治·桑。大仲馬開始以戲劇踏進文壇。《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於1829年在巴黎上演,揭開了法國浪漫主義戲劇徹底勝利的序幕。嗣後他一共寫了80多部戲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小說。
  • 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
    雨果我已經介紹過批判現實主義和意識流文學裡面的代表人物和作者,這次我要介紹的是浪漫派代表文學和作者。在中國文人裡面浪漫情懷特別嚴重,比如莊子和李白。巴黎聖母院說到浪漫派代表的文學家,中國知道的人不會很多。
  • 浪漫主義文學(考研筆記76)
    浪漫主義文學(考研筆記76)學生李清文 編輯浪漫主義文學是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催生的社會思潮的產物。#一、參考答案例-1、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思潮和流派,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在歐洲文學中佔統治地位的文學運動。
  •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概要
    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狀況:一 德國文學術語解釋耶拿派:1德國最早的一個浪漫主義文學流派。以施萊格爾兄弟為代表。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愛瑪》三 法國文學雨果《(克倫威爾)序言》的發表,樹起浪漫主義的旗幟,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書。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人文常識之近代浪漫主義文學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人文常識之近代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作為詩體小說《唐璜》,通過青年貴族唐璜的種種經歷,抨擊歐洲反動的封建勢力,是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2.雪萊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創作了《麥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雲雀》《西風頌》等,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廣為流傳。
  • 歷史說:文學運動,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對現實產生了什麼影響
    百家原創作者:顧繡聊歷史浪漫主義文學思潮是如何產生的呢?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浪漫主義是歐洲18世紀末、19世紀初盛行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文學運動。它是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產物。海涅、雨果、雪萊、拜倫、惠特曼等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出自這些浪漫主義文學大師之手的傑作,與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競相生輝,同是文學史上的燦爛篇章,至今為廣大讀者所喜愛。1789-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政權,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 法語文學學者董強:雨果將巴黎聖母院精神化了|獨家
    導語: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6時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作為巴黎最著名的文化地標與宗教場所,聖母院的損毀引起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痛惜。鳳凰網文化第一時間連線了中法文化比較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作為深耕法國文學、文化的學者,董強指出,巴黎聖母院藉助雨果的同名小說,由有形的建築轉化為無形的精神象徵深植於人們心中,這是它最獨特之處。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近代浪漫主義文學
    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近代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作為詩體小說《唐璜》,通過青年貴族唐璜的種種經歷,抨擊歐洲反動的封建勢力,是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2.雪萊雪萊(1792~1822),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創作了《麥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雲雀》《西風頌》等,名句「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廣為流傳。
  • 啟蒙運動最佳代表,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創者,引領了法國走向浪漫!
    或許你讀過浪漫主義那些優美的文章,也知道浪漫主義的興起一度讓文藝復興達到了最高潮,但是你了解代表了浪漫主義的盧梭嗎?這個浪漫主義文學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優秀卓越的代表。讓-雅克·盧梭,是法國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出生在1712年的瑞士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家庭,他的祖上是從法國流亡到瑞士的教徒。他十歲那年,父親和當時日內瓦共和國一個小議會的先生發生了爭執,最後他父親毅然選擇了捍衛正義,在法院的通緝下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日內瓦,留下了這個孤苦的盧梭。
  • 《巴黎聖母院》:雨果積極浪漫主義的反諷和啟迪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積極浪漫主義小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裡程碑式代表作,其瑰麗的想像,奔放的語言,對真善美的熱烈追求,將積極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了文學史上的制高點。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為背景,講述了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絲美拉達。
  • 浪漫主義文學家——雨果,他的著作在法國及世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這個中年人,就是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家一一維克特·雨果。說起他和巴爾扎克的友誼,要追湖到二十年以前。1830年2月25日晚上,巴黎的法蘭西大劇院正要上演青年作家雨果編寫的浪漫劇《歐那尼》。戲還沒有上演,站在劇場門口的觀眾卻衝突起來。「停演!停演!這戲糟透了,它把古典藝術徹底糟暍了!
  • 他是享譽世界的詩人,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19世紀傑出的作家
    他是享譽世界的詩人,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19世紀傑出的作家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海涅的。享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1797-1856),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普魯士詩人,著名的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19世紀最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作家。海涅於1797年12月13日出身於杜塞道夫一個貧窮的猶太商人家庭,早年曾按雙親的意願在叔父處學習經商,但沒有成功。1819年進波恩大學學習法律,同時旁聽浪漫派代表奧·施勒格爾的文學課。1820年進格廷根大學,5年後獲法學博士學位。
  • 德國文學:晚期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艾辛多夫,海涅等
    德國通史:在德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中,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屬於晚期浪漫主義階段歡迎來到百家號如冬談史,今天如冬和大家談談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晚期浪漫主義文學。在德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中,1815年到1848年革命期間屬於晚期浪漫主義階段。晚期浪漫主義的中心在柏林維也納、紐倫堡、海德爾堡等地,主要特徵是突出人的心理的陰暗面,日益傾向於宗教,與啟蒙運動完全決裂,渴望舊的專制統治秩序等。
  • 《巴黎聖母院》:浪漫主義中令人的醜陋文學思潮和極美
    《巴黎聖母院》是由法國的作家維克託·雨果寫的小說,於首次出版。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一部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主要關注表現幻想和情感。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徵是理想主義和誇張。一、理想主義是指描繪理想的人生圖景,塑造理想的人物形象在《巴黎聖母院》中,雨果創造了許多優秀的理想人物。
  • 《巴黎聖母院》: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中震撼人心的至醜與極美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側重於以表現幻想和情感為主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而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徵是理想性和誇張性。愛斯梅哈爾達可謂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她的美貌與善良都為其形象覆上了一層濃厚而浪漫、理想的色彩。二、誇張性是指多用奇特的想像、大膽的誇張以及瑰麗的語言(一)奇特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