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 是他們與風雪的「十年之約」

2020-12-10 華龍網
涪陵電力公司巡線工人在深林密草中穿行。通訊員 周一瞥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8日19時訊(董進 通訊員 周一瞥)12月7日清晨,在海拔1800米的涪陵武陵山,大雪覆蓋,寒風刺骨。在簡短的班前會後,涪陵電力公司輸電運檢一班隊員們整理好工具,踏上了巡線之路,這也是涪陵電力工人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110千伏濤中線雪地巡線的第10個年頭。

涪陵電力公司巡線工人用望遠鏡觀察幹他覆冰情況。通訊員 遊波 攝

受連日來持續低溫天氣的影響,我市一些高山地區迎來降雪。為了防止冰雪在高壓電線上產生冰凌,出現安全隱患,這段時間,電力巡線工人們加大巡查力度,全力保障電網的正常供電。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行人到達當天的巡線地點。2010年投運的110千伏濤中線連接涪陵白濤變電站和武隆中堡灣變電站,是貴州小水電上網的主幹線之一。其中,20號杆至40號杆常常是降雪影響的地區,33號杆海拔1860米,是涪陵區境內海拔最高、受降雪影響最大的電線桿,也是巡線工人主要的巡察點。

涪陵電力公司巡線工人道路用鐮刀清理道路兩邊的灌木。通訊員 周一瞥 攝

由於33號杆位於武陵山森林公園內,周圍溝壑縱橫、林深草密,巡線人員只能身負沉甸甸的工具包,拿著砍刀披荊斬棘緩慢前行。道路兩邊的灌木、竹林等被壓彎壓垮,幾乎封死了前進的道路,大夥只能手拉著手,相互攙扶艱難前行。一步一滑,披荊斬棘,走不上去就手腳並用,到達33號杆時,巡線工人的鞋子與褲腳早已被雪水浸透。

經檢查發現,33號杆線纜覆冰厚度約3毫米,電桿拉線覆冰在2至3毫米之間,處於線纜安全承受範圍,不需要進行斷電上杆處理,巡線工人決定進行簡單清除。

儘管天氣寒冷,道路不通,但巡線工人們還是抓緊時間對每一根電桿每一條線路都仔細查看。巡線工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惡劣天氣中,對於高壓線路,在意外故障出現之前及時預防尤為重要,如果一旦因嚴重覆冰而發生斷線倒塔事故,就會威脅到整個武陵山區的供電。因此每逢下雪天氣,巡線工人們的巡視頻率就會大大加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他把高山有機茶種到了海拔2000米
    5月19日,在納雍縣騌嶺鎮納雍霧翠茗香循環農業示範園區,一壟壟碧綠的茶樹爬滿高坡,老譚撫過茶樹嫩梢新葉,喃喃地說:「這高山上茶樹葉子透亮,看起真安逸。」原本荒草滿坡的山神箐大山,在譚正義的耕種下茶香滿園。 老譚叫譚正義,他把貴州的茶園海拔高度撥到了2000米。
  • 世界上真的有「藍種人」,他們生活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
    世界上真的有「藍種人」,他們生活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我們在很多的科幻影視作品中都看到過一些關於藍種人的身影,國外的有科幻巨製的《阿凡達》和金剛狼》裡的那位可以變成任何人的魔形女,國內的有《衛斯理之藍血人》,在這些影視作品中,藍種人都是存在於外星的,但其實地球上真的有「藍種人」的存在。
  • 行駛在海拔1800米山巒之巔天路上,看盡壩上多嬌的山川景色
    為躲避夏日的悶熱,我們再次來到了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這裡地處冀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交匯處,平均海拔1800米,屬內蒙古高原南端邊緣部分。驅車來到豐寧壩頭,一下車就能感到陣陣的清涼與舒爽,草原風再一次在臉邊撫摸,帶來沁入心脾的清涼,一掃京城夏日的炎熱和疲倦,讓人頓時精神舒暢,身體也再一次輕盈飄忽起來。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高山之湖,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位處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段、崇山境嶺之中的玻利維亞高原北部,橫跨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邊界,長200公裡,寬66公裡,面積8330平方公裡,湖面海拔為381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南美第二大湖。
  • 來自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森林裡的野菜「野味十足」
    都江堰市高山野菜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原始森林野菜基地3000畝,品種近十種,生長於都江堰龍池海拔1600-2400米的深山森林裡,遠離城市各種汙染,系全天然野生,自然生長,富含蛋白質、纖維素、胺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跟著小編看看野菜基地裡都有哪些野菜。
  • 800米海拔高山上 他建起了自己的有機「帝國」
    新宅鎮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平均海拔650米。優越的自然環境使農業成為全鎮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也為曾經的張華沛完成了原始積累。然而,單純以生態優勢為驅動的農業,相比當下農業現代化的需求,已有些後勁不足。年復一年,昔日「示範生」逐步淪為「後進生」。
  • 318國道上14座海拔4000米級絕美埡口
    埡口是高原上常見的一個詞,常為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埡口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當地人不是為了登山而登山,他們只是要翻過埡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        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縣城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
  • 在海拔1800米的藏寨上,發現了「瑞士」
    除開睡覺時間,距離周末結束還有不到36小時,時間還夠,我決定出發去海拔1800米,位於四川省理縣的甘堡鄉甘堡藏寨。這讓我想起城市道路上的水果攤販們,有時候天儘管下著雨,他們站在水果攤旁到深夜,直至車上的水果漸消。
  • 南方的呼倫貝爾,海拔1800米,綠草如茵,牛羊滿山!
    南山牧場就位於邵陽市城步縣西南方80公裡處,整個牧場佔地152平方公裡,擁有草場擁有草場23萬畝,綿延80多裡,海拔約1800米,被人稱為80裡大南山。因為這裡海拔較高,地勢開闊,在山頂之上,還安裝了風力發電機組,巨大的杆子和發電機葉片,矗立在南山之巔,給這個自然景觀增添了些許現代科技的創新感。這裡的道路沒有經過休整,只是在道路上鋪了一些砂石,但卻給人一種原始古樸的感覺,而道路兩邊則用水泥杆子和鐵絲網修建了一圈的護欄,顯然是防止遊人隨意進入草場破壞自然風光,也防止牛羊突然衝入道路,造成傷害。
  • 《盜墓筆記》十年之約
    「十年生死兩茫茫。」「如果你去長白山,請你在駐足兩天,那裡有一場十年離別。」「世上本就沒有第二個鬼璽,我不過是想給你十年讓你忘了我。」「十年期,青銅啟;約未了,他不曉。」最近單曲循環聽了《盜墓筆記-十年人間》,不禁感嘆二人的十年之約。那長白山十年,是十年相守的夙願;那戲腔的十年人間,是送給你的錦繡萬裡。那峰巒是共同爬上的絕頂,那篇章是陪你寫下的璀璨人生。
  • 中國最高成吉思汗雕像88.95米,在海拔1800米甘德爾山上
    甘德爾是蒙古語哈達的意思,因為山脈為賀蘭山餘脈,在黃河東岸蜿蜒數十公裡,形似哈達而得名,主峰海拔1805米。成吉思汗巨型銅像就位於主峰之上,面朝西偏北,俯瞰烏海湖,像高度達88.95米,相當於27層樓的高度,雕像最底端周長300米。
  • 我國南方地區有沒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其中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45%,這一地區是我國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區域,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三種氣候類型。在我國東部季風區內部,在南北方向自然地理差異十分明顯,所以又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以北的「北方地區」和以南的「南方地區」。
  •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真的是一波三折啊!
    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境內,是國道318線通往西藏的必經之道,也稱進藏第一關!
  • 3200米高山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
    >24小時開展著邊境封控和疫情防控工作11月中旬,丹珠村的高山海拔上迎來了2020年初冬的第一場雪,給原本暗黑的地表鋪上了一層層純白色的雪花大衣,綠色的植被與雪白的地表交叉相映,讓原本枯黃色的高山又換上了「新顏」。
  • 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巔 時隔61年國人再次登頂!
    平日裡,習慣了在海螺溝仰望貢嘎,而今有幸站上「蜀山之巔」俯瞰海螺溝,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時隔61年後,國人再次登頂貢嘎!  10月22日晚,一條關於自由之巔團隊李宗利、童海軍成功登頂貢嘎的消息在登山圈不脛而走。
  • 寺廟中的「天空之城」,位於海拔4800米高山之上,一般人很難到達
    大家對於「天空之城」應該都不會感覺到陌生,無論在你心目中的「天空之城」是什麼樣的,但是大多數人對於「天空之城」的定義肯定都是高聳入雲的建築,而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建築就是寺廟中的「天空之城」,位於海拔4800米的高山之上,一般人很難到達。
  • 青藏高原上的風雪倉庫,不是念青唐古拉的唐古拉山
    除了天氣影響,高海拔對於往來遊客和常年跑這條線的各類司機來講也很是難熬,路過唐古拉山口,這裡的海拔是5231米,是走青藏線路過的海拔最高的地方。唐古拉的藏語意思是「高原上的山」,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因為常年風雪交加,它還有一個外號叫「風雪倉庫」。
  • 世界上「最高」的懸崖公路,建於海拔3500米高山上
    世界上「最高」的懸崖公路,建於海拔3500米高山上!公路的修建在現在的道路修建中,已經成為了最基本的修建路線。但地形的多樣以及部分地區的崎嶇,讓很多地方修建公路成為了一個艱巨的任務。這些公路即使最終修建成功,也處處充滿著危險。
  • 零下30度,海拔4500米,他們遇上了你沒見過的暴風雪!
    平均海拔4500米氣溫零下30攝氏度狂風卷集著飛雪……1月13日在西藏阿里噶爾縣為完成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8個電塔基坑的施工一群電網建設者們在冬季高寒缺氧的工地上艱苦拼搏工程13標段項目總工黃小洪和同事運來了棉被準備蓋在基坑上天太冷了黃小洪和同事們凍得瑟瑟發抖不過,這棉被可不是給自己蓋的他們這是要幹啥?
  • [樹木傳奇]嶽樺,用生命勾勒高山樹線
    它的存在與長白山高海拔地區寒冷、溼潤、豐富的降雪和強風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能夠在大風暴雪的地方,採用匍匐方式矮化軀體以減少物理侵害。當種子更新受限制的時候,它們的幼苗以樹樁、倒木和自身心腐體為場所,完成世代更替。它們堅守在其他樹木不能適應的高山上,擔當著水土保持的綠色衛士。嶽樺特有的發育方式和對極端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已成為人們研究山地氣候變化的關鍵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