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被譽為「英國的辛德勒」的猶太裔英國人尼古拉斯·溫頓(Nicholas Winton)在英國梅登黑德鎮去世,享年106歲。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推特上寫道,溫頓的行為值得全世界銘記。「這個世界失去了一個偉人。我們絕不能忘記尼古拉斯·溫頓爵士從納粹屠殺中救出這麼多孩子的人道之舉。」
從納粹手裡救出669名難童的人
(尼古拉斯·溫頓 )
二戰前夕,溫頓憑一己之力從納粹鐵蹄下救出669名捷克兒童,並將這個秘密保守了半個世紀。
2003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授予溫頓爵位。
2014年,105歲的溫頓被授予捷克最高嘉獎——白獅勳章。當年他解救過的孩子雖已都是80多歲的老人,仍稱自己是「溫頓的孩子」。
2014年11月28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會見尼古拉斯·溫頓。
溫頓於1909年5月19日出生在倫敦,家中有三個孩子。他的父母是德裔猶太人,但是後來改信基督,並將姓改成了溫頓。溫頓的父親是商業銀行家,他和兄弟博比都是熟練的擊劍運動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30歲的溫頓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一名股票經紀人。1938年,他受英國駐布拉格大使館一位朋友的邀請,來到布拉格做一些幫助猶太難民的工作。
當時德國已經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地區。1938年的1月9日至10日凌晨,即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納粹襲擊了德國和奧地利的猶太商店、家庭和教堂。戰爭一觸即發,由於猶太人移民受到限制,人們無處可逃,特別是兒童只能身處絕望中。
「我有一個最富挑戰性的任務,需要你的幫助。」溫頓的朋友馬丁·布萊克在電話中說。
當地猶太人難民營內的絕望悲慘場景讓溫頓深為感慨,他對那些猶太兒童的危險處境和命運極為擔憂,覺得自己應該幫助這些無辜的孩子逃離納粹魔掌。
彼時,英國發起了「難民兒童運動」——只要能找到寄宿家庭,英國允許17歲以下無人陪伴的猶太兒童合法居住,並提供每人50英鎊的補助。「難民兒童運動」向德國和奧地利派去代表,二戰前夕兩國因此有1萬猶太兒童獲救。
然而「難民兒童運動」的觸角沒有伸到捷克斯洛伐克。
(溫頓和一名被救猶太兒童合影)
溫頓通過偽造文件、秘密接觸並賄賂蓋世太保,用9輛火車,大量的文書和一大筆錢,完成了六百多名猶太兒童的拯救任務。後來回想當時的決定,溫頓也覺得有點瘋狂,「我想,一件事情如果完全符合程序,就沒法兒幹了。」
賄賂蓋世太保 巧妙躲過猶太人移民限制在溫頓下榻的布拉格酒店房間裡,迫切想讓孩子轉移的父母前來見他,他們義無反顧,哪怕將來和孩子天各一方也在所不惜。
隨著想要轉移的兒童人數增加,溫頓在布拉格一家賓館裡設立了辦公室,許多難民營內的猶太人都帶自己的孩子到他那裡去登記。長長的隊伍引起了蓋世太保的注意,然而溫頓和朋友通過賄賂化解了危機。他收到了5000個孩子的申請信息。
(電影《辛德勒名單》劇照 )
幫助這些孩子逃走並非一項簡單的任務。必須安排火車從布拉格駛出,找到願意接納孩子們的寄養家庭,甚至要偽造移民文件。1939年初,溫頓將布拉格的工作留給兩個朋友雷弗·查德威克和比爾·布拉茲特打理,自己隻身一人回到倫敦尋找願意接受難民兒童寄宿的家庭,籌錢並安排交通工具。
「白天,溫頓在股票交易所做著日常工作,傍晚和晚上他將精力投入到營救工作中。」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官網上這樣描寫道,「他不遺餘力地籌錢,盡力找到寄養家庭來確保被營救孩子的安全。」
溫頓和一些志願者,包括他母親,一同尋求「難民兒童運動」的援助。他們印了孩子們的照片,通過報紙廣告和猶太會堂公告尋求資金和寄宿家庭。
他們的行動得到了數百戶家庭的支持,他們志願收留兒童,也有捐贈者送來錢財。但這些錢遠不夠涵蓋所有的花銷,溫頓用自己的積蓄填補了空缺。他還請求英國內政部頒發入境籤證,然而對方回應很慢,時間又太緊迫。「戰爭爆發危在旦夕,所以我們偽造了英國內政部的入境許可。」
在布拉格,查德威克繼續悄悄賄賂蓋世太保的頭目,偽造交通文件並賄賂捷克鐵路官員。鐵路官員甚至曾威脅道,若是錢不到位,就要停運火車並抓捕孩子。為此,溫頓一次次地送錢。捷克一些當地家庭也變賣財產,幫助孩子逃跑。
1939年3月14日,第一批20名孩子乘坐火車離開了布拉格前往英國。受到鼓舞的溫頓又運送了7批孩子離開,從布拉格的威爾森火車站上車,然後乘船穿過英吉利海峽,最後抵達英國利物浦大街火車站。在那裡,收養的家庭都在等待著孩子的到來。
最後一趟「溫頓的列車」於1939年8月2日出發。來送別親生孩子的父母,情緒激動,又帶著希望,儘管明白也許此生再也無法重聚;對世界還不甚了解的孩童,離開熟悉的環境和親人,前往陌生之地,恐懼和不安緊緊捆縛著他們。
原本應該還有第9趟「溫頓列車」駛出捷克。1939年9月1日,人數最多的一批運送就要啟程,但希特勒侵入波蘭,全面封鎖了通往鄰國的國境線。這批孩子沒有走出去,溫頓的營救計劃從此終結。
溫頓多次提到這令人心碎的最後一次旅程。「宣布關閉國境的幾個小時後,那輛火車消失了。我再也沒見過那250名登上火車的孩子。在英國利物浦大街火車站,250個家庭等到的也只是失望。」他說,「如果能夠提前一天,他們就能離開。沒有一個孩子有音訊,令人無比傷心。」
半個世紀後妻子發現秘密溫頓總共從納粹手中營救了669名兒童,大多數是猶太人。然而在這之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事跡幾乎無人所知。
直到1988年,溫特的妻子格萊特收拾閣樓時發現一本1939年的剪貼簿,裡面有很多孩子的照片和一份名單,還有一些家長的來信和其他的政府文件。格萊特希望溫頓解釋整件事,溫頓大致向妻子告知了整個故事,並認為這些文件已經沒有意義,建議妻子將它們扔了。
「你不能把這些文件扔掉。」她回答,「它們是孩子的生命。」
「我不認為事情過去這麼久,還會有人對這些東西感興趣。」溫頓回應道。
最後,他還是勉強同意妻子深挖整件事。格萊特將剪貼簿給了研究大屠殺的歷史學家,隨後報紙開始報導,BBC電視節目報導了溫頓的營救故事,溫頓的事跡家喻戶曉。
溫頓從沒有細緻解釋過為何要做這樣一件義舉,但在2001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他透露當時的想法,「看到那麼多孩子處於危難中,必須要將他們帶到避風港,但是當時沒有組織可以這麼做。為什麼我這麼做?為什麼有人做與眾不同的事情?有的人一生都在冒險,而有的人一生都沒冒過險。」
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多年來,溫頓與一些被營救的兒童相聚,他們自稱「溫頓的孩子」。 曾指導《法國中尉的女人》的英國導演卡雷爾·賴茲就是被營救的猶太兒童之一。作家維拉·基辛也是當年被救兒童之一,她為自己的恩人寫了一部《溫頓的傳記》,並且被拍成了紀錄影片《尼古拉斯·溫頓——上帝的力量》。在這部電影中,溫頓和另一位有著同樣援救猶太人英雄事跡的「二戰英雄」奧斯卡·辛德勒被相提並論。該片曾於2001年9月在布拉格首映,出席首映式時,溫頓在那裡見到了250名被他救出來的孩子。
「溫頓的孩子」網站
http://www.nicholaswinton.com/
參考:http://cul.qq.com/a/20150703/011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