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棘鼻青島龍遺址館,一起聊聊"青島龍"的故事

2020-09-16 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


&34;真的存在嗎

• 棘鼻青島龍給你答案 •

今年6月1日,地質公園首次面向遊客開放了&34;的出土地——棘鼻青島龍遺址館。地質公園管理團隊在不破壞原有地質風貌的前提下,對館內進行了維護和整修,加裝了護欄、木橋,方便遊客遊覽這個傳說中&34;。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棘鼻青島龍的那些事……

棘鼻青島龍的後足特寫(來源:IVPP)

棘鼻青島龍頭冠復原圖

(來源: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棘鼻青島龍頭部復原圖(繪圖:趙闖)

鴨嘴龍的嘴部特寫(來源:PMC)

內蒙古的鴨嘴龍類——原巴克龍的牙齒和下頜骨

(來源:PMC)

新疆鴨嘴龍類的下頜骨齒槽特寫(來源:PMC)

棘鼻青島龍生態復原圖(來源:網絡)

現在,棘鼻青島龍也作為鎮館之寶陳列在地質公園地質古生物博物館內,歡迎各位的到來哦~

鴨嘴龍科風格迥異的頭飾

(繪圖:Danny Cicchetti)

相關焦點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青島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種名代表其頭骨上那根細長的骨棒。青島龍屬於恐龍家族中的鳥腳類,是鴨嘴龍科下的賴氏龍亞科的成員。青島龍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的腦袋上棘鼻狀的頂飾,其實際上是一根靠近鼻骨後端帶稜的骨質棒狀棘。從遠處看,青島龍的頭頂上長了一根細長的角,就像傳說中的獨角獸一樣。關於這跟棒狀棘與頭骨的角度,古生物學家並不能確認,不過一般的復原圖中都表現其垂直於頭骨生長。
  • 惠安小學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開展研學活動
    近日,惠安小學2018級1班的學生家長們組織孩子們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開展研學活動。活動當天,濛濛細雨帶走夏日裡的悶熱,孩子們帶著無限的憧憬和興奮的心情開啟了本次研學之旅。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的建築設計以海浪和巖石為景觀元素演繹這座山、海名城。飽經滄桑的巖石講述著歷史、生生不息的海浪見證了遠古自然環境的變遷。走進地質博物館,首先是嚴格的消毒、測體溫和檢查綠碼。
  • 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一起過來了解下在中國地區的恐龍
    7、棘鼻青島龍棘鼻青島龍是一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身長為6.62米,身高4.9米,在鼻骨上相當靠後的地方長著的一條帶稜的棒狀棘,很像獨角獸的角,從兩眼之間直直地向前伸出,它不善於奔跑,又缺乏自衛武器,只適合在淡水湖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