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通脹是當前A股的主要矛盾
今年我們基於估值彈性比盈利彈性大的常識,圍繞貼現率波動而非盈利波動來研判市場,因此可以始終左側前瞻做出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當前A股市場核心矛盾仍然是:快速上升的豬通脹對貨幣政策的掣肘。
● 投資者換倉「低估值」(可選消費+銀行)的積極性並不高
我們在10.25的基金三季報分析《消費降溫,成長星火》中指出:三季報基金超配最多的行業仍是高估值的+科技(電子)+必需消費(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雖然投資者普遍擔憂快速上升的通脹會約束「高估值」(科技+必需消費),但從10月的市場表現來看,大家換倉「低估值」(可選消費+銀行)的積極性並不高。
● 對「豬通脹」潛在影響預期不足,導致換倉意願不強
投資者普遍認同我們9.24《秋收冬藏》中的判斷:「豬通脹」對貨幣政策形成一定的掣肘,高估值板塊的估值擴張將受阻。但也疑慮:「豬通脹」對貨幣政策的掣肘幅度較輕,持續時間較短,而PPI持續走低,又會制約無風險收益率上行,並且中長期來看,科技同時具備盈利的「基本面」和5G的「產業邏輯」以及必需消費食品飲料/休閒服務的利潤率/周轉率驅動ROE抬升的邏輯仍成立,當前換倉的收益可能還不一定能夠覆蓋換倉的成本。
● 哪些因素可能強化投資者的換倉意願?
(1)節後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如果未來傳導至其他食品項從而導致CPI上行超預期將使得市場對於寬鬆預期進一步下調;(2)11/12月末基金考核結束後,在新一輪考核周期,由於缺乏收益率的「安全墊」,投資者風險偏好將有所回落,增大今年漲幅較大的高估值板塊壓力;(3)19年產出缺口(地產投資增速-製造業投資增速)持續擴大,可能帶來年末工業品價格上漲預期,增加無風險利率上行壓力。
● 「秋收冬藏」繼續配置低估值可選消費+銀行
我們維持9.22《暖寒之間》、9.24《秋收冬藏—A股19年四季度策略展望》「暖的時候別激進」的判斷,建議利用非核心矛盾的波動做核心決策,通脹仍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節日之後豬價上漲斜率放大+11/12月基金考核結束後風險偏好回調+19年產出缺口持續擴張可能帶來年末PPI上行預期,這些因素都將驅動投資者進一步向「低估值」板塊換倉。行業配置:主線繼續低估值可選消費(地產、家電)+銀行,耐心等待高景氣品種估值消化後中期布局的機會。
● 核心假設風險: 經濟下行超預期、盈利超預期波動,海外不確定性。
(文章來源:戴康的策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