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妮
審稿:夢兮
自從「人造肉」的概念火爆起來之後,資本市場便開始上演瘋狂一幕,只要與「人造肉」概念沾邊兒的股票,基本上都會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自從山東赫達進軍「人造肉」市場之後,股票漲勢已經輕鬆跑贏大盤。
「人造肉」概念股火爆
不過,與資本市場「人造肉」熱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實體產業來看,人造肉尚處於起步階段,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接受人造肉。另外,口感也是廣大消費者關心的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技術的進步與產量提升,面對著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從整體上來看,國內「人造肉」市場依然存在眾多變數。
資本市場與實體產業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鮮明對比,山東赫達自從公布「人造肉」概念股以來,股價上漲了至少2倍。不僅在國內市場,就連國外市場也是如此,Beyond Meat憑藉著「人造肉」的概念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股價竟然上漲了6倍之多,縱觀整個股市的表現,「人造肉」概念股無疑成為了今年的新寵兒,走上了風口浪尖。
生產「人造肉」技術尚不成熟
隨著「人造肉」進入國內市場,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國內17隻「人造肉」概念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整體市值的增幅超過1400億,達到了4248億元。對於大部分股民來說,他們只是單純看到了「人造肉」概念有很大的市場前景,至於實體產業方面,根本就無法意識到「人造肉」市場的具體情況。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廣大投資者僅僅是依靠機構的研報以及市場前景分析,盲目進行「人造肉」概念股的投資,理論上來說,這種投資方式是不可取的。根據相關業內人士的表述,目前來看,國內人造肉市場研發技術仍然不成熟,真正致力於「人造肉」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僅僅只有幾家。
除此之外,大部分人造肉企業,目前只是涉足植物蛋白系列,相關專家表示,國內人造肉產業鏈並不成熟,就算放眼全世界,能夠生產植物肉類的企業,也就30家左右。人造肉想要取代天然肉類,除了仿真度之外,口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消費者往往比較介意這一點,所以目前來看,想要讓人造肉進入普通消費者的日常餐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新聞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