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導演馬岱山在美國斬獲「最高榮譽」

2020-12-15 記者觀察360

《鐵人王進喜》主創人員製片馬子晶(左一)、導演馬岱山(左二)、製片主任趙光輝(左四)與Fog ctiy pictures 總裁Jeremiah Blmbaum

11月5日,記者從剛閉幕的第六屆美國舊金山新概念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新人製片獎、最佳短片導演獎的馬子晶電話連線獲悉,我國唯一一部反映企業「主旋律」影片《鐵人王進喜》捧回了該電影節「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並作為唯一一部閉幕式電影進行現場放映,在當地產生強烈反響。

電影《鐵人王進喜》導演馬岱山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代表,中國石油工人的光輝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大慶精神都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動力。

第六屆美國舊金山新概念國際電影節主席Joanna(左一)與評委會主任首席評委Keith Howell(左三)給獲得最佳影片《鐵人王進喜》的導演馬岱山頒獎。

於2012年開始發行的電影《鐵人王進喜》是本屆電影節的「特例」,入圍的我國唯一一部反映企業「主旋律」電影,成為最大贏家。除最佳影片獎外,影片還獲得了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製片獎等三項大獎。憑藉此片,國家一級編劇、導演馬岱山獲最佳導演獎,國家大劇院演員秦秋琪(劇中扮演鐵人夫人)獲最佳女演員獎,青年演員馬子晶不僅獲最佳新人製片獎,另外由她導演的電影短片《灰》,在本屆電影節中還斬獲了「最佳短片導演獎」。

電影《鐵人王進喜》主創人員製片主任趙光輝(左一)、導演馬岱山(左四)、策劃、製片馬子晶(右一)

第六屆美國舊金山新概念國際電影節副主席(右一)與《鐵人王進喜》導演馬岱山在頒獎舞臺上

電影《鐵人王進喜》主創人員

電影《鐵人王進喜》主創人員

美國舊金山國際新概念電影節是由美國聯邦政府批准的非營利組織,起源於世界電影和電視重要發源地之一舊金山,每屆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人才,旨在共同促進未來電影的新發展開拓思路與踴躍實踐。本屆電影節參評影片500多部,入圍影片四十六部。

電影短片《灰》導演馬子晶

集策劃、編劇、導演、演員、製片於一身的馬子晶告訴記者,今年是大慶油田發現 60 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大慶油田發去賀信中指出: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鐵人王進喜》導演 馬岱山不忘初心,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把傳揚鐵人精神、民族精神的文化產品推向世界,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融合。

馬子晶介紹,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和積累,由她自己擔任導演並與《鐵人王進喜》的導演馬岱山、獲最佳女演員獎的秦秋琪、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共同協作原創兒童話劇《仙鶴》,讓孩子們從戲劇中收穫快樂、自信、綜合能力的提升。排練期間,已經受到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加中戲劇協會、加中戲劇團、中國僑聯等專家教授的高度關注與評價。2020年將在北美和國家大劇院 巡演。 另外馬子晶曾導演的作品還有小說改編的話劇《復活》、《悲悼》;改編的戲曲有《沈大腳說媒》、改編的電影有《辦公室的故事》等。其主演話劇作品有《原野》、 《駱駝祥子》、《女人的一生》等。主要電影作品《鐵人王進喜》獲 「 五個一工程獎 」 、第四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獎 」 ;《幸會了,爸爸》獲第五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 「 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 ;美國舊金山新概念電影節 「 最佳女演員獎 」 ,導演作品《天堂的愛》獲第一屆全球華人金鷹獎 「 最佳特別獎 」 ;《灰》第二十一屆 「 與電影共舞 」 華人五部作。 2019 年此影片再次獲美國舊金山電影節 「 最佳短片導演獎 」 。

兒童話劇《仙鶴》小演員

兒童話劇《仙鶴》中孩子們遇到了人生中種種的試煉,艱難險阻、欺騙背叛和誘惑,甚至想要摧毀他們的意志,孩子們到了人間幸福樂園,在那裡教會了他們如何去辨別和判斷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又見到了真幸福和媽媽幸福,谷歌始 終不是很確信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媽媽幸福讓他重新認識了他們的家有多麼幸福,孩子們到了森林遇見了橡樹、慄樹、白楊向人類展開復仇計劃。由於貓的挑唆,谷歌和度萌妹陷入到了絕境,度萌妹的堅定和谷歌的勇敢兄妹倆齊心協力發揮了巨大的能量,擺脫了困境。時間讓孩子們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去換取仙鶴的消息,度萌妹關鍵時刻第一個站出來堅定不移地告訴時間要找到仙鶴,幫助小飛俠的妹妹治病。 最後孩子們是否找到了仙鶴,小飛俠妹妹的病治好了嗎?薩拉女神她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麼禮物?尋找仙鶴的旅途中,孩子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在一場夢的人生旅途中經歷人生的各個階段和所遇到的問題,最終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相關焦點

  • 《鐵人王進喜》捧回四項大獎~
    在咱全中國 都知道大慶油田有個響噹噹的人物 鐵人王進喜 以鐵人為題材的 紀錄片、電影更是深得觀眾的喜愛 這不,最近《鐵人王進喜》這部電影
  • 鐵人王進喜的國慶歲月
    鐵人王進喜的國慶歲月 2020-10-02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脊梁】鐵人王進喜:用生命踐行誓言
    坐落在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裡參觀者絡繹不絕,館內的錄音機前,十幾位來自黑龍江省大慶市方曉社區黨員服務站的老同志們排著隊,輪流拿起聽筒傾聽鐵人當年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的實況錄音。「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電影《鐵人王進喜》人民大會堂首映
    10月12日,電影《鐵人王進喜》在人民大會堂全國首映,許多觀眾流著熱淚看完影片。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韓學鍵在首映座談會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對前來出席電影《鐵人王進喜》首映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感謝影片全體演職人員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韓學鍵說,電影《鐵人王進喜》既是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優秀影片,又是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生動教材。
  • 王進喜迷霧:「鐵人的事跡都是真的」?
    這首詩以宋振明名義發表過,但最開始是王進喜喊號子喊出來的。被大家稱作王進喜「秘書」的孫寶範對南都稱,「王進喜的那些詩,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寫的。個別找知識分子潤色了一下。」   2010年11月15日,和40年前的舉國哀榮比起來,這一天,冥冥中的「鐵人」王進喜顯得有些落寞。   當日,在甘肅玉門市,進行了「爭做新時期鐵人」誓師活動。
  • 你看過鐵人王進喜的筆記嗎?
    大家都聽說過鐵人王進喜的故事,他的很多語錄得到廣泛的流傳,也是得益於王進喜留存下來的筆記本。鐵人王進喜工作和生活中都隨身帶著筆記本。王進喜的筆記本都寫了有什麼呢?不如和小編一起來看看。1964年毛主席接見美國記者斯諾時,斯諾問毛主席:「對當前反華大合唱你有什麼要告訴世界的?」毛主席回答說:「我們先不說什麼。我國東北新開的大油田一個鑽井工人說:『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紀念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1月15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鐵人王進喜離開我們已經整整50年了紀念是為了更好的銘記當天鐵人故裡玉門、鐵人精神的發源地大慶紛紛舉辦紀念活動11月15日,紀念王進喜逝世50周年座談會在玉門市召開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開展「永遠的鐵人 紅色的記憶」主題紀念活動
  • 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講解員向遊人的介紹,正是當時石油工人的真實寫照。頭戴前進帽、身穿羊皮襖,手握剎把,目光剛毅,巍然挺立。記者走進坐落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鐵人巨幅花崗巖雕像首先映入眼帘。講解員告訴記者,這一經典形象已成為鐵人精神的標誌。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裡。
  • 鐵人王進喜一生:密集表彰後遭批鬥
    仔細梳理當年有關王進喜的新聞報導、文藝創作,並與他曾經的戰友訪談,這些互有差異的敘事,所建構出的三重歷 史圖景,更有助於我們理解真實的「鐵人」王進喜。1964年,是宣傳大慶精神及「鐵人」王進喜的第一波高潮。但事實上,在此之前,王進喜的名字就已多次出現在各類報導中,是全國著名的勞動標兵。王進喜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新華社,是在1958年10月17日:「去年,全國沒有一個鑽機能月進千公尺的,而今年9月份月進千公尺的井隊就有九十二個。玉門王進喜鑽井隊更創造了月進五千零九 公尺的全國最高紀錄。這個紀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 新書再憶鐵人王進喜
    新書再憶鐵人王進喜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1月16日16:36   人民網大慶11月16日電(汪波蔡萍)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
  • 鐵人王進喜雕像在玉門新市區落成
    鐵人王進喜雕像在玉門新市區落成  鐵人王進喜雕像揭幕。蘭州晨報通訊員 藺曉燕 攝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玉門訊(通訊員 藺曉燕 首席記者 董開煒)1月19日,「鐵人王進喜」雕像正式在玉門新市區建成揭幕。
  • 「鐵人」回家鄉——張懷德回憶王進喜
    今年75歲的張懷德是土生土長的玉門市赤金鎮人,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酒泉市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玉門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玉門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玉門市文聯原副主席。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張懷德筆耕不輟,先後寫了《鐵人王進喜》(銀河出版社,1997年)、《英雄鐵人》(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玉門史話》(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永遠的豐碑——鐵人王進喜》(玉門市政協出版)、20集電視劇劇本《鐵人王進喜》(2002年創作)等有關「鐵人」的作品。
  •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12月11日,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縣上演。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由市委宣傳部、玉門油田黨委宣傳部、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鐵人精神研究會指導,肅州區委宣傳部、玉門市委宣傳部組織,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劇作家何奇編寫劇本,秦腔藝術家馬友仙、李東橋擔任藝術指導,70多名演職人員歷經數月傾力打造,以傳承「鐵人」精神為主線,歌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和為國家分憂
  • 「鐵人」王進喜語錄
    「鐵人」王進喜語錄 2020-11-13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人和他的精神殿堂——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小記
    想看王進喜,倒不是想一本正經地去受教育,而是想解開童年就有的一個好奇。我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印象最深的三本就是黃繼光、邱少雲、鐵人王進喜。後來上小學開始集郵,早期收集的郵票就有工業學大慶,就有王進喜。後來上班後搞收藏,最得意的藏品之一是我所在企業1979年榮獲大慶式企業的紀念茶壺。
  • 「鐵人」王進喜照片洩密,讓日本一舉中標?謠言!
    現在網絡上依然充斥著「王進喜照片洩密案」、一張照片引發的「洩密」案、全球著名洩密事件等傳言,這是一則屢被提起的「舊聞」,卻也讓廣大石油人哭笑不得。在此不妨細查究竟,還「鐵人」和攝影者一個清白。微博截圖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讓「鐵人精神」生生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靈爽):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而建成的。該紀念館於2006年9月26日大慶油田發現47周年紀念日開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為主題,以鐵人王進喜生平事跡為主線,以大慶石油發展歷史為副線,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崇高精神的感人事跡,對傳播「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 全市各界以多種形式紀念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
    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紀念日。鐵人老戰友、新時期石油人、學校師生及社區居民等,紛紛用各自的方式緬懷鐵人。大家表示,將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為城市發展做貢獻。    當天上午,大慶鑽探鑽井二公司的領導、一線鑽工、機關職工近260人來到鐵人紀念館緬懷英雄。
  • 一張普通的「鐵人」王進喜照片,為何日本人能根據它獲利千萬
    「鐵人」王進喜,1923年出生於一個普通貧苦家庭,他在玉門解放後成為一名新中國石油工人,是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因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被稱「鐵人」。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大油田,一舉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後的帽子。
  • 三種精神融於一身,他是王進喜,「鐵人」稱號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
    「鐵人」,是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中人民給予鑽井隊長王進喜的稱號,在人們心中,王隊長是在豁出命來為人民謀利益,是建設時期的革命戰士,也是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對於那些曾與王進喜並肩作戰的工人來說,王進喜不僅是傳奇的「鐵人」,更是親切的老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