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微信轉帳換錢,卻被告欺詐,電子支付詐騙陷阱防不勝防!

2020-12-15 奇聞八道

如今,微信已經不僅僅是一款即時通訊工具了,隨著行動支付日漸蓬勃,微信支付功能因其方便性廣受海峽兩岸民眾喜愛,但支付功能的便捷,也被不法分子實施詐騙帶來了新的「商機」,近日,就有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的電子錢包匯兌功能設計了三角騙術,利用想匯兌人民幣的臺灣民眾來洗款,而被害臺人幾乎都不敢到中國去報案,騙徒因此持續犯案,已經有不少臺灣民眾受害。

行動支付遍及全球,據調查得出中國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已近6成為最高,英國佔5.5成居第二,而在中國又以微信的電子錢包支付功能,最廣為世人使用。只要在電子錢包內儲值後,就能夠靠條碼到超商買商品、網購,但在使用微信支付時,必須先綁定銀行帳戶或是中國身份證,因此有部分臺灣使用者,靠著私人的代儲服務,將臺幣匯進自己的電子錢包,卻一不小心踏進詐騙陷阱。

警方表示,一名在內地某公司上班的郭女士,因為經常往來兩岸,而兌換臺幣已成家常便飯,5個月時透過朋友介紹與森某相識,森某使用微信跟郭女士溝通後,為達到雙方的便利,兩人一致達成,首先,森某將新臺幣3萬直接匯入郭女士的銀行帳戶,在由郭女士通過微信電子錢包匯出相等匯率的人民幣給森某,以達到兩人繁瑣的幣種兌換過程,可怎知,郭女士的銀行帳戶隨即被凍結,還遭到一名穆姓女子提告詐欺,經過報案後才得知郭女士的帳號已變成詐騙集團的洗錢帳戶。

此前也曾報導過類似騙術,陳先生將車停於路邊正等一朋友,一位身材壯碩戴著黑框眼鏡的男子倚在車窗旁,稱準備幫朋友買個手機,自己微信沒有綁定銀行卡,請求陳先生微信轉帳給自己,會叫朋友將錢匯至陳先生帳號,要三千元,但他口中的這名朋友,卻匯了15000元給賣家陳先生。多匯了1萬2,交易手機當下陳先生理所當然把12000元還給對方,但沒多久他發現帳戶變成警示帳戶,才知道自己的帳戶成了洗錢工具,而此次郭女士遭遇的騙術為此三角騙術的升級版本。

據了解,不法分子在網上網賣價值3萬元的低價名牌包,穆女上當有意要購買後,詐騙集團再提供郭女士的帳號給穆某,郭女見到銀行帳戶多了3萬元後,以為是森某匯過來準備匯兌的新臺幣,她就利用微信電子錢包將等值人民幣轉給森某,殊不知郭、穆2女都是受害者。

臺南警方表示,這個三角騙術疑似是中國替臺灣人設計的最新手法,看準臺灣人認定微信電子錢包必須到中國開戶,以為相當安全就大意轉帳,殊不知絕大多數臺灣人受騙後都無法到中國報案,而兩岸司法互助又已經中斷,等同臺灣警方根本調閱不到微信的資料,研判詐騙機房就設在中國,呼籲民眾使用微信電子錢包匯兌千萬要小心。

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電信詐騙手法防不勝防,廣州農行築牢...
    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網貸平臺放款誤轉他人帳戶需交保證金,甚至是資金已錯轉給了騙子……近年來,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廣州農行認真貫徹落實公安機關、監管部門和上級行的工作要求,秉持「客戶至上 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多管齊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
  • 聲音合成、換臉、轉發微信語音……AI詐騙防不勝防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四種形式防不勝防  隨著技術的更新,詐騙手段也不斷翻新,那麼AI詐騙主要有什麼方式呢?  對此,鄭寧總結了四種AI詐騙形式,並詳細介紹了其中的原理。  據鄭寧介紹,第一種是轉發微信語音。
  • 微信換錢不支付拿了就跑 警方快速出擊抓獲嫌疑人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訊 微信換錢不轉帳拿了就走?8月18日,沂源縣公安局悅莊派出所快速出擊,及時抓獲一名涉嫌詐騙的違法嫌疑人。8月15日,沂源縣公安局悅莊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被人騙了400餘元。
  • 利用修圖軟體更改電子交付憑證詐騙 一女子被判刑
    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方式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有人卻利用電子支付進行詐騙。樂清一女子自作聰明,將支付寶綁定一張沒有消費額度的銀行卡,去超市購買東西,然後用修圖軟體PS了一張交易成功的圖片給老闆看,老闆信以為真而受騙。日前,樂清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該女子黃某霞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同時責令其退賠被害人違法所得。
  • 微信轉帳支付風險提示原因 轉帳支付風險提醒怎麼解除辦法
    微信支付或者轉帳功能在我們生活中使用到超級多的,不過有部分用戶在使用微信轉帳系統會有一些提示,微信轉帳風險提示是怎麼回事?這個風險提示要如何解除呢?相信有不少人在轉帳過程中都有遇到這類的事情,下面一起來看下微信轉帳風險提示原因及解除辦法介紹。
  • 行動支付成網絡詐騙「新領地」 免費WiFi慎用
    曉峰的這句話,反映了行動支付在現代網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過,正是因為對行動支付越來越多的依賴,不法分子也瞄準了網絡詐騙的「新領地」。年關臨近,本就頻繁的手機客戶端網絡詐騙案例日漸增多。  市民劉先生就給記者講了這樣一段經歷:上個月的一個傍晚,他到中關村大廈附近辦事,途中有一名年輕女子舉著手中的二維碼請他掃描,還說自己就是在附近工作的一家初創企業員工,希望能給企業微信公眾號多增加點粉絲。被這名女子詢問多次,劉先生決定停下來進行掃描,「看都沒看,便在那公眾號下方點了『關注』。後來我怕公眾號消息太多會騷擾,過了一會兒就點了取消關注。」
  • 100種電信欺詐手法之「仿冒詐騙」
    微信安全團隊聯合騰訊客服、守護者計劃推出的《普通用戶常見欺詐手法大揭秘》系列文章今天開始正式發布啦!在這裡,我們為大家總結梳理了十類最常見的電信欺詐手法,涵蓋「殺豬盤」、「免費送」、「仿冒公檢法」等共100個典型騙局,方便大家對號入座,一秒識破騙子的真面目。
  • 【防範電信詐騙】揭秘!自助售貨機投資騙局
    《電話來了》雖然現在人民群眾謹防詐騙的意識正在不斷提高,但被詐騙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不是因為大家放鬆了警惕,而是因為現在詐騙的形式層出不窮、防不勝防,我們一起看看下面幾個案例,希望大家留個心眼,謹防電信詐騙!
  • 沒有寫借條,只有微信轉帳記錄,可以作為證據嗎?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國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在全球都是比較領先的,大多數人會選擇通過支付寶、微信來進行轉帳。那麼發生借貸糾紛時,微信、支付寶轉帳記錄能否作為有效證據來使用嗎?
  • 網上特價機票暗藏陷阱 低門檻令詐騙事件頻發
    但近期公安局網警支隊信息詐騙犯罪研判中心發現,目前網上特價機票類型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同時還衍生出新的欺詐手法。謹惕以低價為幌子的陷阱,旅客在購票時應結合正價機票多加辨別,選擇購票網站時,儘量認準各家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這樣才能在保障安全購票的同時享受到最優惠的價格,最重要的是避免落入不法分子設下的圈套。
  • "微信對話生成器"上手簡單 男子偽造截圖詐騙獲刑
    千萬不要以為微信對話截屏就是真實可靠的,微信截屏都可以通過一種名為「微信對話生成器」的軟體製作出來,這種軟體不僅能夠製作微信對話,還能製作支付寶轉帳截屏等頁面。這些支付轉帳截屏被大量用於微商的推廣,甚至還有相關案例顯示,這些截屏被用於詐騙。
  • 微信轉帳借錢給別人的,怎麼把錢要回來?取證方法有這幾種
    法律知識要點:微信支付的便捷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用微信支付卻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最常見的就是用微信借錢給別人,為什麼會這樣的說呢?根據小編近幾年代理的以微信轉帳方式所產生的民間借貸糾紛來看,出借人借出款項之後,如果借款人一旦不守信用,在沒有其它借款合同或憑證的情況下,出借人如何能證明借貸關係的成立呢?
  • 網上求職陷阱多 警惕各類美麗招聘陷阱
    7月24日,反詐中心接某某大學學生趙某報警,稱在某招聘網上看到有人發布「高薪兼職文件錄入」的信息,通過QQ與對方「公司經理」聯繫,對方要求先交保證金300元,次日又要求趙某交押金8060元,兩次轉帳均是通過手機銀行向對方提供的個人帳號轉帳。但對方謊稱公司沒有收到其資金並繼續要求事主轉帳,趙某才意識到被騙,馬上報警。
  •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別高興得太早小心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陷阱!2、2020年11月28日,南通的顧某報警稱:其發現一名叫「遠見環球」的手機理財APP,該APP許諾高額返利,其信以為真,向該平臺轉帳100餘萬元進行投資,後發現被騙。3、2020年11月24日,南通的季某報警稱:其被一陌生人邀請進了名為「中航控股有限公司」的微信群,該群內有老師指導投資,其先後轉帳245萬,後發現被騙。
  • 轉帳25元卻被轉走20萬 冒充外國公司招聘詐騙
    誰知,這卻是騙子精心設好的陷阱,騙子讓他在指定的網頁裡轉帳25元,卻划走了他卡裡的近20萬元。  招聘網站網投「美國公司」  阿亮是廣州某高校一名旅遊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和其他大學生一樣,剛進入大四,阿亮便開始忙著找工作,四處投簡歷,也在好幾家大型招聘門戶網站註冊了簡歷。
  • 潮汕男子談戀愛,詐騙女子金額181萬多元
    一男子在網上物色單身女子,利用婚戀打造甜蜜陷阱,建立男女關係,然後捏造各種藉口對女網友實施詐騙。日前,楓溪警方在市公安局有關部門的協助下,歷時17天,成功破獲利用婚戀交友的巨額詐騙案2宗,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額181萬多元。
  • 浙江湖州:PS轉帳記錄詐騙 失信人把自己送進監獄
    一切按計劃進行,沈某通過微信聯繫到申請執行人趙某,謊稱要把1.5萬元欠款一次性還清,但因自己的銀行卡被凍結,所以會用朋友的銀行卡轉帳給趙某2.6萬元,保證24小時到帳。同時,拜託趙某在錢款到帳後的次日再將多轉的1.1萬元轉回給自己。趙某沒有多想,想著沈某終於肯還錢了,當即向他提供了銀行卡號。
  • 熊兒童之家網絡課堂,遇到詐騙,必須提高警惕,防範是關鍵
    受疫情影響,在留守期間,熊孩子們只能在家上網絡課,最初,父母通常教孩子們少玩手機和遊戲,然而由於網絡課程的關係,他們不得不將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交給孩子們,於是,很多沒有自制力的孩子竟能以網絡課堂的名義偷偷玩遊戲,落入網絡詐騙陷阱,讓家長頭疼不已。
  • 電子支付將逐步取代現金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
    現在主流的電子支付方式有2種:支付寶和微信,相信大部分人都使用過吧。它們的出現使得現金(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大大下降,現金的流通也隨之減少。這樣的情況說明了電子支付比現金有很多方面的優勢。不怕被偷,我覺得這點是非常主要的,身上帶著現金常常怕被偷,而電子貨幣的支付需要密碼,所以給人安全感。
  • 泰國「朋友」急著回國 女子轉帳被騙7800元
    詐騙理由來不及更新,詐騙手段玩不出新花樣,騙子索性在詐騙工具上動心思。昨日,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從今年1月起,接報涉案贓款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流轉的警情有所增長,佔到總詐騙警情的四成。第三方支付轉帳:詐騙嫌疑人銀行卡收到錢後,馬上再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線上支付工具進行轉帳或消費,迅速將贓款轉帳至其他銀行卡取現,或直接在網上購買商品(以購買話費充值卡、購買遊戲充值卡為主)再出售商品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