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開平鎮生態環境深度整治見聞(圖)

2020-12-23 環渤海新聞網

打通融入中心城區的環境屏障—開平鎮生態環境深度整治見聞

8月24日,開平區開平鎮上村路旁違規停車場被拆除。本報記者 劉洪超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本報記者 單宇 韓冬)「隆隆隆……」一陣機器鑽動聲後,一堵違建牆在大鉤機的推動下轟然倒地,位於開平區開平鎮上村村路南側的一座非法違建停車場正在拆除中。開平區全力推進轄區範圍內生態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作為主戰場的開平鎮正快馬加鞭,為打通開平區深度融入市中心城區環境屏障「最後一公裡」工作打下基礎。

  上村是開平區與中心城區接壤的一個村落,由於車場內停的都是拉廢料的大貨車,大車每次從村內過都是「炮土狼煙」,「車場拆除後我們還會對上村村路進行重新改造,統一硬化、綠化、亮化,即改變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狀況,消除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更打通了開平區與中心城區『最後一公裡』的環境屏障。」開平鎮宣傳委員張海朋說。

  張海朋介紹,開平區對11.5平方公裡區域生態環境進行深度整治集中攻堅,整個區域全部位於開平鎮境內,共涉及半壁店、國各莊、耿家營、上村、前屈莊、中屈莊、馬路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10個村。近半個月來,開平鎮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安排部署,將陶瓷國控點周邊區域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首要政治任務牢牢抓好抓實,上下齊心,主動作為,夙興夜寐,重拳出擊,為區委、區政府打贏這場生態環境深度整治攻堅仗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悉,8月10日晚,開平鎮連夜組織召開黨政班子聯席會議,第一時間對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結合鎮域實際,鎮班子成員分成6個小組,集中利用11日、12日兩天時間,全面完成了整治區域內「散亂汙」企業、無名場院及各類堆場的摸排調查、分類登記和建檔立案工作,累計排查確定整治單位327家,其中企業105家、煤場9家、料場57家、廢品站13家、養殖院18家、種植院28家、停車場19家、倉儲院27家、閒置院51家。同時,制定了詳細的整治區域衛星圖,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和分類施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平鎮作為本次陶瓷國控點周邊區域生態環境深度整治攻堅行動的主戰場和重要力量,迅速進入狀態,勇於擔當責任,積極配合區工作專班、執法組和各分包單位,合力推動了行動紮實有序開展。

  一方面,每天做好行動預案、人員組織、目標確定、設備保障、影響留存和成果匯總等工作,攻堅克難、連續奮戰。另一方面,由專人負責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確保每天至少4臺拆除設備按時到位的基礎上,根據破拆工作量及時調配增加鏟車、鉤機等設備,滿足工作需求。

  同時,開平鎮積極對接區電視臺和外宣局,充分利用「明白紙、條幅、微信、簡報」等各種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將上級政策要求和環境整治的信心決心宣傳到位,累計發布張貼公告340餘張、懸掛條幅100餘條、上報各類信息50餘條,在全鎮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和強大聲勢。耐心解答群眾和業主疑問,累計接待信訪人員80餘人,有效化解各類矛盾問題20餘個,確保了攻堅行動順利推進和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截至8月23日,全鎮已累計取締黑加油點3處,拆除無名場院和散料堆場82家,拆除圍牆約1.5萬延長米,拆除違建約3萬平方米,釋放土地2550餘畝,清運各類物料約5萬立方米。

相關焦點

  • 開平鎮打通融入中心城區的環境屏障深度整治見聞
    記者 劉洪超攝「隆隆隆……」一陣機器鑽動聲後,一堵違建牆在大鉤機的推動下轟然倒地,位於開平區開平鎮上村村路南側的一座非法違建停車場正在拆除中。開平區全力推進轄區範圍內生態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作為主戰場的開平鎮正快馬加鞭,為打通開平區深度融入市中心城區環境屏障「最後一公裡」工作打下基礎。
  • 唐山:開平開展生態環境深度整治
    開平區開展生態環境深度整治對327家「散亂汙」場院進行集中摸排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單宇)8月16日上午,開平區舉行生態環境深度整治現場拆除儀式  按照8月9日全市生態唐山建設調度會的安排部署,對開平區生態環境進行深度綜合整治。8月15日,開平區召開全區動員大會,對「散亂汙」企業整治、無名場院及各類堆場清理、工地及道路揚塵清理、打擊礦山非法盜採和修復、工業企業減排、車輛汙染整治、秋冬季綠化攻堅、「四容四貌」百日攻堅「回頭看」、清水潤城九項攻堅行動進行詳細安排部署。
  • 唐山開平區開展生態環境深度整治攻堅行動
    一處處無名場院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頹然倒下,一片片雜草叢生的閒置空地被清潔平整,隱藏於城鄉接合部的小作坊被徹底清除……8月10日以來,唐山市開平區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深度整治攻堅行動。「環境問題是阻礙開平區轉型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開平區融入中心城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後一公裡』。」開平區區長張永新表示,近期,唐山市委就加快推進中心城區發展明確提出規劃、建設、管理、生態、產業、公共服務「六個一體化」的總體要求,開平區作為唐山市主城區「五位一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快補齊短板,提升生態環保治理水平,在推進唐山市城市建設大突破、大提升、大發展中有所作為。
  • 拆除違建、釋放土地 唐山全面打響汙染整治攻堅戰
    為深入貫徹落實8月9日唐山市生態環保工作調度會議精神,全面整改提升全區生態環境質量,開平區自8月10日起集中利用一個月時間,舉一反三,在全區範圍內組織開展生態環保深度整治攻堅行動。
  • 丁繡峰市長督導調研巍山鳳山區域環境整治及「唐山花海」
    丁繡峰市長督導調研巍山鳳山區域環境整治及「唐山花海」 2019-09-06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山名勝】京東四大名鎮之:開平鎮
    冀東一帶作為北京的戰略要地,歷史上曾有京東四大名鎮之說,即開平鎮、稻地鎮、倴城鎮、榛子鎮,均坐落在唐山市境內。 開平是京東四大名鎮之首,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 據《灤州志》記載:夏、商、西周時,開平屬孤竹國地,春秋為山戎地,戰國時屬燕國地,秦為遼西郡地,西漢時屬幽州地,東漢、魏晉時皆屬遼西郡地,北齊時屬肥如縣地,隋朝時為盧龍地,唐朝在這裡設置石城縣至遼金時代,元為義豐縣,明改為開平中屯衛,屬灤州、灤縣、豐潤,至清、民國年間,開平鎮也由此得名。開平鎮是進出山海關、出入京津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 唐山:2020年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12月15日,從唐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唐山市水利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穩步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加快實現「三個努力建成」和「兩個率先」目標提供堅強水利支撐和保障。
  • 遷西縣灤陽鎮: 開展「亮劍行動」整治生態環境
    遷西縣灤陽鎮: 開展「亮劍行動」整治生態環境 2020-12-21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祁連山煥發新容顏——天祝縣生態環境整改見聞
    【生態聚焦】讓祁連山煥發新容顏——天祝縣生態環境整改見聞馬牙雪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新一屆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實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各項要求,在最短的時間裡打出一記記重拳,給出了最堅決的回答。天祝縣是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武威段的重點整治區域。半年多時間過去了,當地生態環境整治進度如何?生態環境是否得到有效改善?近日,記者走進天祝縣一探究竟。
  • 山明水秀鷺紛飛——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山明水秀鷺紛飛——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姜鴻麗 通訊員 胡雯明 6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現象加劇,以及長期形成的農村生活習慣,都成為環境治理中的雞肋。久而久之,積存垃圾成堆,亂堆亂碼嚴重,溝港渠汊雜草叢生,不僅居民生活環境變差,還在常德市第一季度人居環境整治中被評為「十差」鄉鎮。 「農村環境衛生是一個農村的臉面問題,是發展問題,更是民生問題!」
  • ...打造潔淨好環境——孟村回族自治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五包」網格化打造潔淨好環境——孟村回族自治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2020-12-10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山一地要徵5塊土地_開平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7月14日,中國唐山發布《唐山市2016年度實施第35批次補償安置公告》,公告顯示,開平區人民政府要徵用境內5塊土地。詳情如下:唐山市2016年度實施第35批次補償安置公告開平鎮豐山村  徵收範圍:位於東至:開平鎮豐山村、南至:已徵國有地、西至:開平鎮中八裡村、北至:開平鎮豐山村的土地  開發用途:工礦倉儲用地  土地面積:2.1611公頃  安置方式:貨幣安置
  • 「東大門」的美麗蛻變——武陵區東江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東大門」的美麗蛻變——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姜鴻麗 十月小春天去年,東江街道堅持人本理念,堅持重點突破、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原則,以關天坪村11組為突破口,圍繞居民集中居住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致力打造清爽整潔的城市「東大門」。關天坪村11組村道坑窪不平,群眾出行不便,東江街道投入20多萬元,鋪設瀝青路面。
  • 唐山「京東道教第一觀」玉清觀:唐山規模最大、最悠久的道教聖地
    古開平鎮有「九橋十八廟」之說,玉清觀在開平古建築中,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廟宇,有「京東道教第一觀」的美譽,是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聖地」。據資料介紹,玉清觀始建於漢代,宋朝時期第一次被毀,後於明復建,但不幸又毀於唐山大地震。現在的玉清觀復建於2002年,復建玉清觀就在幾乎一片廢墟的原址上,耗時五年,於2006年竣工,恢復了這座「京東道教第一觀」的生機!
  • 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近日,省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第七督察組(以下簡稱第七督察組)就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汙染加劇問題,對陵水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要求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督察組進駐陵水縣督察期間,新聞媒體曝光了陵水縣黎安潟湖環境汙染問題,指出該潟湖環境汙染長時間整治,卻越整治汙染越加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七督察組有關負責人在約談通報中表示。經督察發現,潟湖沿岸生活汙水管網目前未按相關工作時間要求完成建設,潟湖周邊居民住所仍然存在私自搭設的排水管和明渠,以及生活汙水直排潟湖現象。
  • 澄海蓮花山鎢礦生態環境整治見效
    連續兩年被列入省掛牌督辦重點區域環境問題  澄海蓮花山鎢礦生態環境整治見效  一線民情  本報訊(記者/楊建華 方一慶)一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連續兩年被列入廣東省掛牌督辦的十大重點區域環境問題——澄海蓮花山鎢礦廢水汙染整治取得較大進展。
  • 山南市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
    日前,山南市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召開。據了解,山南市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問題導向,在建立建強長效機制上下功夫,推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見成效。山南市著力解決六大專項整治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
  • 唐山古冶打好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近年來,古冶區緊扣「三個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累計投入資金7600餘萬元,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圍繞環境整治強基礎。古冶區建立觀摩拉練評比獎懲制度,大力實施「五清三建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清理農村生產生活廢棄物,集中整治影響村容村貌頑疾,預防和杜絕各類「髒亂差醜汙」反彈。
  • 玉山狠抓城鄉生態環境整治提升
    玉山縣深刻認識到優美生態環境是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重要期待,堅持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狠抓生態環境整治提升,讓城市顯山露水,讓鄉村青山綠水,真正讓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帶來的美好生活。  為進一步加強環境整治工作,該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庫長制」,持續開展「淨空、淨水、淨土」專項行動、磚瓦窯整治、養殖汙染整治、消滅劣Ⅴ類水等,讓玉山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 青山綠水起風景──西青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他們都嘗到了農村環境舊貌換新顏的「幸福果」。2019年,西青區被國務院認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區,並獲得全市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該區15個規劃保留村全部實現「四水」集中收集和達標排放。老舊的旱廁成為歷史,365座標準化公廁遍布村落,8061戶農民家裡用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樣的衝水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