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門」的美麗蛻變——武陵區東江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2020-12-12 華聲在線

「東大門」的美麗蛻變

——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姜鴻麗

十月小春天。紅葉紅花半雨煙。10月18日,沿著青年路向東,進入常德「東大門」——常德市武陵區東江街道,紅花綠葉相映,碧草青青如茵;農家小院,整潔無雜,清新爽潔。

順著關天坪村的一條村道下坡,一個二層小樓旁,綠草蔓如絲。「這裡的變化最大。這個樓房是80多歲老黨員王友順的家,老人家原來節約慣了,經常撿些樹枝、雜物堆在這裡,曾被評為最不清潔戶。」村幹部黃淵武告訴記者,去年開始,東江街道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從11組開始示範,整組推進。東江街道的三四十名黨員來到11組幫忙清理村民的房前屋後,王友順還捨不得那些「寶貝」。看到鄰居的房前屋後都變得清爽利落,王友順的思想才漸漸轉變,同意黨員幹部幫忙清理。「光是屋旁的雜物,就拉了十幾車出去。」黃淵武回憶當時的情景。

讓人意外的是,自從雜物清理乾淨以後,王友順的精氣神也發生了變化。房前屋後每次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在每次的評比中,王友順從不清潔戶,到較清潔戶,現在已經連續兩次被評為清潔戶,一個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正逐漸養成。

去年,東江街道堅持人本理念,堅持重點突破、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原則,以關天坪村11組為突破口,圍繞居民集中居住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致力打造清爽整潔的城市「東大門」。關天坪村11組村道坑窪不平,群眾出行不便,東江街道投入20多萬元,鋪設瀝青路面。該街道從細節之處入手,清除沿街違章搭建,清理戶與戶的房屋之間堆積的雜物,將路邊的溝窪處用水泥抹平,便於清理;添置體育建設器材,引導村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文化和制度上牆,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設生態文明關乎群眾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宏大的思想落實到城郊街道和村民的日常,就是要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東江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的示範作用,將每月7、8、9日定為黨員公益勞動日,集中五六百名黨員到各社區參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黨員找到履行義務的平臺,久久為功,形成示範效應帶動群眾參與。通過開展「不清潔戶、較清潔戶和清潔戶」的評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比超氛圍,群眾覺悟不斷提升。

關天坪11組的變化讓大家看在眼裡,農村人居環境從「要我整」到「我要整」的轉變。新安社區4組居民自發搞起了房前屋後的衛生。緊鄰鐵路橋的新安社區關白渠原來臭氣燻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這條渠被蓋上了蓋板,還種上了花草,成為當地的一條風景線。

「現在,東江社區80%的村組面貌煥然一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關鍵在於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引導村民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鍾海說,只有依靠群眾,才能真正實現「東大門」的美麗蛻變。

[責編:李傑]

相關焦點

  • 山明水秀鷺紛飛——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山明水秀鷺紛飛——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姜鴻麗 通訊員 胡雯明 6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現象加劇,以及長期形成的農村生活習慣,都成為環境治理中的雞肋。久而久之,積存垃圾成堆,亂堆亂碼嚴重,溝港渠汊雜草叢生,不僅居民生活環境變差,還在常德市第一季度人居環境整治中被評為「十差」鄉鎮。 「農村環境衛生是一個農村的臉面問題,是發展問題,更是民生問題!」
  • 武陵區圓滿完成2020年度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五結合」工程
    2020年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五結合」工程納入了省河長制考核內容,武陵區高度重視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五結合」工程,區發改局、有關鄉鎮街道協同推進,於12月中旬圓滿完成該項工作任務。
  • ...打造潔淨好環境——孟村回族自治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五包」網格化打造潔淨好環境——孟村回族自治縣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2020-12-10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見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 年初以來,省農業農村廳按照農業農村部、省委省政府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探索實踐北方高寒地區整治模式,通過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治理、村莊清潔行動等形式全力推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濰坊高密市醴泉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建設生態美麗鄉村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連日來,高密市醴泉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助推生態美麗鄉村建設。近日,記者走進高密市醴泉街道張新莊村村民張民邦的家中,只見乾淨整潔的院落裡,有花、有菜、有果,一派欣欣向榮的田園小景;屋裡也是窗明几淨、生機盎然。今年81歲的張民邦告訴記者,村裡的人居環境整治受到了每家每戶的擁護,今年全村免費安裝的電熱板提溫快、無汙染,也讓他感受到了高科技帶來的取暖便利。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吹拂著清爽的晨風,走進一個個顏值靚麗的村莊,眼前是整潔的街道、蒼翠的綠樹、盛開的鮮花和一張張村民的笑臉。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 首陽山旅遊度假區: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構建鄉村美麗...
    中國昌樂網訊(記者劉小林龐曉鵬)首陽山旅遊度假區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百姓滿意度、幸福感為核心,以村莊建設、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不斷鞏固整治成效,鄉村面貌逐步呈現新變化,真正讓群眾享受到環境整治帶來的豐碩成果。
  • 「整改零遺漏」青島即墨區潮海街道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連日來,即墨潮海街道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城區道路到街頭巷尾,從道路兩側到溝渠岸邊,從房前屋後到田間地頭,一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戰役打得如火如荼。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高質量完成好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評估驗收,潮海街道專門召開會議,傳達區政府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精神並部署安排工作,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 褚堂街道:持續發力 深入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事關民生福祉和農村發展。為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遂平縣褚堂街道辦事處幹部群眾持續發力,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不斷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再強化、再提升。
  • 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堅戰」告捷
    6月27日,我市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動員大會,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動進行全面部署,確定了「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的三年整治目標。 隨後,各地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
  • 淄博在崛起|淄博博山: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7月24日,記者從博山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博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6月份考核位居全市第1名。「今年以來,博山區農業農村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牽頭組織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大會戰,重點治理農村垃圾、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村莊『五化『』水平。」
  • 美麗鄉村入畫來——平頂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  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 湖田街道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收官之戰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為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確保三年行動圓滿收官,近日,湖田街道大力推進轄區範圍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助力實施鄉村振興。上下擰成一股繩,堅持環境整治不鬆懈。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 重慶巴南魚洞街道大中村變美麗鄉村
    12月26日,重慶市巴南區魚洞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啟明介紹,大中村人居環境整治以解決「髒亂差」為突破口,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目前村內環境衛生條件大為改善,人居環境日漸變好。由於大中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大量的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堆積在村莊邊,加之蔬菜種植所需的畜禽糞坑遍布道旁田邊,整日糞味迷漫,人居環境日漸惡化,老百姓對美好人居環境的嚮往越來越迫切。魚洞街道提出「鄉村要振興,首先搞衛生」的工作思路,落實了系列保護魚洞街道「江心島」重要舉措。
  •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顏值」!南通海安讓美麗鄉村留住「詩...
    「在村裡生活了半輩子,真沒想到,以前『髒亂差』的村莊,現在是『潔淨美』,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心情舒暢。」海安市曲塘鎮劉圩村村民袁懷生高興地說。住乾淨庭院、走硬化道路、觀田園景致、賞農民畫風、遊鄉村風情……時下,海安市曲塘鎮農村人居環境正發生著一場「改頭換面」的蛻變。沿328國道進入曲塘鎮羅町村,從南向北望去,乾淨的房屋顯得格外清新,牆上一幅幅手繪農耕圖、美麗鄉村圖,道路兩旁的花池裡是綠油油隨風搖擺的花草,讓人感覺仿佛來到了別致的江南。
  • 三河市以拆違「破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河地處首都『東大門』,緊鄰北京城市副中心,區位特殊,責任重大。」三河市市長劉連傑說,在全省率先全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贏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不僅是認真回應廣大農村百姓的期待,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也是全面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務協同發展大局。三河市皇莊鎮毛墳村內乾淨整潔的街道。
  • 珠街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奏出「新樂章」
    本報訊(特約記者段瓊會)近年來,珠街街道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環境整治、植綠補綠、汙水治理為主攻方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收到明顯成效。該街道按照統規統建、統規自建、統規聯建等模式,持續推進8個村(社區)、19個村(居)民小組新村建設,計劃建設新房1330套,目前在建600餘套,打造了湧泉七組、中所八組等多個示範村。快速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水衝式公廁39座、推進建設26座、改造4座,新建衛生戶廁5100餘座,消除農村私廁1100餘座,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 一幅鑲嵌在古鄴大地上的美麗畫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剪影
    今年3月以來,我縣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域整治、全面整治、全員整治。短短幾個月時間,全縣撬動社會投資8億多元,新植樹木16萬餘株,硬化道路260萬餘平方米,建排水邊溝43萬餘米,9.4萬多戶農民通過「雙代」工程實現清潔取暖,農村人居環境發生巨變,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 青山綠水起風景──西青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聞
    他們都嘗到了農村環境舊貌換新顏的「幸福果」。2019年,西青區被國務院認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區,並獲得全市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該區15個規劃保留村全部實現「四水」集中收集和達標排放。老舊的旱廁成為歷史,365座標準化公廁遍布村落,8061戶農民家裡用上了和城市居民一樣的衝水馬桶。
  • 唐山古冶打好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新綠化的村莊,新建的水衝廁所,乾淨整潔的農家院落……走進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鄉車莊子村,一張美麗宜居的新農村畫卷鋪展開來。近年來,古冶區緊扣「三個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累計投入資金7600餘萬元,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圍繞環境整治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