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華人企業減員渡難關 中國品牌稱不受影響

2020-12-18 搜狐網

越南著名經濟學家、越南社科院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庭天(右)接受時報記者的採訪。信息時報記者 張配吉 攝

  越南華人企業減員渡難關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特派記者 林燕輝 張配吉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項目已接近380個,實際投入資金接近2億美元。記者獲悉,目前越南大大小小的華人企業已經達到了10000家,他們主要從事塑膠、食品、機械、玻璃等行業。在這次經濟危機中,越南華人企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紛紛採取減員降價渡難關。

  在貨幣貶值的狂潮中,進口商受到的衝擊是極為明顯的,雖然政府已經採取了穩定匯率的政策,暫時遏制住了匯率下跌的勢頭,但對進口商來說,日子依然不好過。

  進口商利潤狂減20%

  6月11日,記者在越南河內採訪的一家從事建築工程機械的辦事處主任就稱,雖然他們的建築機械在越南的佔有率達到了60%以上,具有一定的壟斷地位。但已經很難有多少利潤可言。

  這位已經在越南工作了20幾年的主任說,由於幣值狂貶,利潤越來越薄,加上越南政府下令停建不必要的樓堂館所,建築機械的需求下降,公司基本停賣產品。目前主要是做一些售後服務的工作。

  河內一位建築裝飾材料的代理商告訴記者,雖然其產品在河內也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但越南盾的貶值使得其產品的成本在近兩個月內上升10%,價格上升使得需求減少,利潤縮減了20%左右。

  在河內桃街做服裝生意的阿山,主要是從廣州的白馬服裝市場進口服裝,然後在河內還劍湖郡的桃街售賣。據他說,由於服裝售價難以提高,越幣從1∶20000貶到1∶26000之後,生意已是大不如前。

  記者在胡志明市採訪時,一位股票經紀稱,今年股市暴跌中,受到投資者拋售最厲害的除了房地產股,就是進口企業的股票了。

  華企紛紛減員降價

  走在胡志明市街頭,記者不時能看到京都食品零售店的招牌。胡志明市華人工作處堤岸經濟發展中心副經理方書明介紹,那是一家知名的華人上市公司。

  被譽為「越南食品大王」陳金成和陳榮源兄弟是越南的第二代華人,父親出生在廣東汕頭。目前已成為越南最大的食品企業,目前,京都集團生產的食品超過100個品種,員工超過7000人。

  據方先生介紹,目前除了京都食品,華人上市企業還有西貢商信股份銀行,另一家南方商信股份銀行業正籌備上市。此外,華人企業中較有影響的還有平仙服裝、天龍文具等。

  方先生稱,華人企業大多在1988~1990年起步,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因此不可能搬遷或者逃離。在這次危機中,華人企業也跟其他企業一樣,紛紛採取減員、降價等措施來渡難關。

  華人企業在這次危機中受到較大影響的是一些進入到房地產領域的企業,但方先生並沒能提供具體數據。

  中國品牌稱不受影響

  在中國,國內品牌與洋品牌的激烈競爭已是眾所周知,記者在越南採訪中了解到,這種激烈競爭這幾年也在越南不斷上演。在這次經濟危機中,中國知名品牌基本都聲稱影響不大,理由是他們在越南的投資規模不大。

  6月9日,記者到一家中國知名的家電品牌的胡志明市辦事處要求採訪,因未預約被婉言拒絕,辦事處的經理就聲稱,他們並沒有受到這次貨幣貶值的影響。

  不過他後來說,作為知名品牌,公司有自己的發展戰略考慮,因此需要在目前的困境中堅持。言下之意,還是透露出受到了越南幣值下降的負面影響。

  越南社科院經濟學家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股災對越南經濟影響有限

  6月11日下午,記者在河內採訪了越南著名經濟學家、越南社科院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庭天。陳庭天認為,越南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暫時性的,越南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治理整頓措施,越南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關於股市帶給銀行的影響:

  已經停止股票

  抵押貸款政策

  越南證券交易所胡志明指數從去年10月3日到今年6月11日,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內,該指數從1106點下跌到了370點,跌去66%。這也是外界將越南的經濟危機與泰國金融危機相提並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陳庭天說他很反感外界將越南股市對越南經濟的影響力無限擴大化。目前越南股市的規模在實體經濟中的佔比很小,兩個交易所加起來也僅有200多家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即使在高峰期也只佔GDP的40%,去年以來下跌了60%~70%之後,其在經濟中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

  「去年底我們已經停止股票抵押貸款的政策,股市風險傳遞到銀行的鏈條被截斷了。」當記者提出越南股市有大量銀行資金在裡面而可能出現風險傳遞時,他反駁說。

  CPI持續高漲問題:

  剔除房價因素

  不比中國高多少

  對於外界傳聞的資本出逃問題,陳庭天不以為然,他說現在在越的國外大企業很多,他們都很理智,不會因為目前的暫時困難撤資出逃,只有那些中小企業會隨風飄蕩。據他掌握的資料,外資的對越投資還在繼續增長。

  「目前越南的外匯儲備完全可以保證供應。目前匯率的波動並不是供求的問題,而是心理因素作祟。」陳庭天對記者說,「政府採取了嚴厲措施之後,匯率已經基本穩定。而且原來的不穩定因素其實主要是在黑市交易上。」

  他進一步說,其實越南5月份的CPI上漲高達25.2%。但越南的CPI統計內容與中國有些不同,最大的區別是加進了房價,剔除房價因素,越南CPI指數不會超過10%,與中國目前的CPI指數高不了多少。

  對於這次經濟危機給越南的教訓,陳庭天說,這次暴露出來的宏觀經濟管理的問題,並非只是壞事。越南政府在以往過於強調經濟增長,而忽視了經濟的穩定。今後政府應該在增長和穩定之間尋求平衡。

  至於經濟增長的速度應該保持多高,世行報告中認為的7%是否合適?陳庭天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提問。他說,目前不應該理會這樣的指標,政府應該全力貫注於治理通脹的問題。今後也應該是尋求一條越南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

  與泰國金融危機比較:

  國家體制不同

  不能相提並論

  「我認為越南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暫時性的,與1997年的泰國金融危機不同。」陳庭天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地說。

  近段時間以來,越南CPI一路暴漲。數據顯示,5月份的CPI上漲則高達25.2%。國際投行高盛的數字顯示,4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高達34%。

  陳庭天認為,造成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外部性的,越南商品進口中能源佔的比重過大,國際能源價格的暴漲造成了輸入性的通脹;另一個則是國內體製造成的,2007年,越南的財政支出佔到了當年GDP(700美元)的38%(以往年度只佔28%~29%),而貨幣政策方面,越南在2006年加入WTO之後,外資大量流入,外匯佔款導致2007年的基礎貨幣的投放達到了53% 。政府在這方面沒有經驗,警惕性不高,遲遲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導致了經濟過熱現象在今年全面爆發。

  陳庭天坦言,在經濟過熱過程中,財政、銀行和商業等政府相關部門各自為政,不能互相配合也是使得危機進一步惡化的原因之一。

  陳庭天認為,目前越南政府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控制通脹。越南政府今年以來也已經在治理通脹方面採取了綜合性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雙緊」政策:財政政策方面,越南政府今年將在財政支出方面縮減10%,對企業實行減稅或緩交稅收的政策,對核心商品——糧食、食品、醫藥嚴格價格管理,嚴格處罰投機行為;貨幣政策方面,越南央行宣布從6月11日起,把越南盾參考匯率一次性貶值2%。越南盾的波幅上下仍然維持於1%不變,將參考匯率設定在1美元兌16461越南盾。 與此同時,為了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脹率,越南央行還將基準利率從12%上調至14%。

  至於這些措施是否很有成效,陳庭天認為目前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但他說不應該將目前的越南經濟危機與11年前的泰國金融風暴混為一談,畢竟這兩個國家在體制上有本質的不同。

(責任編輯:張春蕾)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越南華人企業:生產與銷售的雙重困難
    本文通過在越華人的視角這一微觀層面切入,了解疫情期下他們生活與企業發展狀況,分析疫情對華人產業未來發展的影響。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目前在越南的中國企業負責人進行網絡訪談,以小見大,從華人視角了解疫情期間他們在越南的生活以及企業發展狀況。
  • 越南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 美的越南工廠或受影響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財聯社14日訊,越南南部平陽等省昨日發生有大規模排華事件,在越華人稱:似有組織的越南摩託大軍見到華人開的工廠店鋪就砸。財聯社查閱資料發現,美的集團在越南胡志明市的生產基地投資2500萬美元,2007年正式投產,或將受此事件影響。
  • 韓國媒體稱朝鮮貨幣改革或學越南 中國不受影響
    新錢「去零化」 千元變十元 中國不受朝鮮「換錢」影響  本報記者 邵潔  從12月6日開始,朝鮮原有舊幣徹底禁止在市場上流通,代之以面值被去掉兩個零的新幣。  該報導還稱,最初規定的10萬朝鮮元兌換上限引發平壤民眾不滿,11月30日晚間他們要求朝鮮勞動黨官員允許其兌換更多貨幣。受此影響,勞動黨官員將現金和存款帳戶的舊幣兌換規模,分別上調至15萬朝鮮元以及30萬朝鮮元。
  • 義大利普拉託「零感染」 華人社區復工復產闖難關
    (抗擊新冠肺炎)義大利普拉託「零感染」華人社區復工復產闖難關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義大利普拉託「零感染」華人社區復工復產闖難關作者 吳侃近日,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了當地的僑領和華商,向他們了解華人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普拉託的華商是最早停工的,也是最晚復工的,華人經濟可以說元氣大傷。」普拉託華人華僑聯誼會會長徐秋林說,華人的防範意識強,早在義大利「封城」前就關門停業,義大利「解封」後,華商又觀望了一段時間才復工,生意確實受到不小的打擊。
  • 越南打砸事件牽涉到的中國企業名單一覽
    鳳凰財經綜合5月14日,據越南中國商會官網消息,昨日部分工業區發生暴力遊行,很多企業被圍堵,企業內的中方員工或中國籍幹部被圍困無法及時撤離至安全地。同日,中國駐越南大使館也發布公告,提醒在越中資企業和人員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 澳花店華人老闆:線上生意不受影響 華人創業仍具優勢
    中國僑網9月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只要澳大利亞的華人群體還是很多,創業的機會就始終會在,創業的環境也可以恢復到之前的樂觀形態。」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花店的老闆艾霖對記者表示。線上銷售受疫情影響較小「我們現在主要以做線上生意為主,所以一直都在開工狀態,像我們花店類的店鋪並不受此前澳大利亞第三階段封城禁令的影響,甚至部分在市場裡經營的店鋪在如今第四階段的封鎖時也在營業,但只是受到社交距離的影響。」艾霖說。
  • 越南著名華人企業在越中邊境建成四星級酒店
    越南著名華人企業在越中邊境建成四星級酒店 越南知名華人企業平仙公司在老街投資的瑞雅四星級酒店
  • 為規避美國關稅,中國出口商「借道」越南?越南海關稱將嚴查
    最近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許多企業關務、外貿從業者和貨代,都在諮詢能否通過第三國轉口貿易進行清關,以規避加徵關稅風險。 越南海關6月9日發表的聲明稱,該部門已在中美貿易爭端持續期間發現幾十起中國產品通過「原產地造假」和「非法轉運」活動,以躲避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 越南政府表示,當局正採取更多措施阻止中國公司使用非法的「越南製造」標籤轉口,以保證對海外市場的信譽。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後,一些中國企業頻繁企圖通過修改產地規避美國關稅。
  • 統一稱業務不受影響
    3月19日,星巴克咖啡公司與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在中國大陸生產星巴克即飲飲品,並拓展本地市場分銷渠道。雙方計劃於2016年在中國生產並上市現有及新口味的星巴克瓶裝星冰樂飲品。代理星巴克華東業務的統一集團表示,公司業務不受此影響。
  • 受疫情影響,越南234車對華出口產品滯留!正尋求新的出口市場
    自去年開始,越南對華出口貿易就遇到了不少小狀況。早些時候,由於該國農產品質量未能達到中國進口標準,越南大米、蔬果和水產品均喪失了部分中國買家。而在新年伊始,受複雜市場環境的影響,越南農產品對華出口仍面臨著阻礙。
  • 吳中「金九條」支持企業渡難關
    中國江蘇網訊2月6日,蘇州市吳中區發布《關於應對疫情支持企業渡難關的九條金融支持政策意見》,以金融服務為重點,為轄區內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分門別類定製幫扶政策,全力協助支持企業渡難關。
  • 越南發生排華打砸中資企業事件 數百華人躲避暴亂逃至柬埔寨
    中越海上爭議在越南引發大規模反華示威進而發展為暴力打砸中資企業並波及臺商和多國企業,儘管越南政府宣稱將對肇事者採取「嚴厲措施」,但暴力打砸事件仍未平息,示威已蔓延至越南63個省(市)中的22個。路透社稱,這是1979年中越邊境衝突以來兩國關係遭遇的最大波折。越南《青年報》援引警方的消息稱,單平陽一省就有460家公司報告工廠遭破壞。
  • 受薩德影響112家在華門店74家停業,樂天欲轉戰越南市場
    受薩德影響112家在華門店74家停業,樂天欲轉戰越南市場 受「薩德」風波所累,進軍中國市場的韓國企業發展出現停滯。
  • 疫情下越南的旅遊公司,也很難存活,好多公司都受疫情影響
    越南各家旅遊企業採取許多措施以在困境下維持經營活動。因此,若干旅遊公司繼續建議可獲享銀行的優惠利率貸款計劃,其他銀行希望取回押金。然而,企業不獲審批,儘管他們已在銀行繳納價值數億元的押金。因此,企業提議及早在繳納押金的銀行辦理貸款手續,或取回押金(國內旅遊企業1億越南盾,國際旅遊企業5億越南盾)。第一郡某旅遊企業經理張信表示,幾個月前,該公司合作生產為越南國內外市場服務的醫療口罩。
  • 比越南還過分?該國靠著中國發展經濟,卻對華人態度惡劣
    其中一個國家比越南還過分?靠著中國發展經濟,卻對華人態度惡劣。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我們知道,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非常富裕,其綜合實力和日本相當。最近幾年他跟美國的關係甚密,之間的合作也很頻繁。當然,也跟我們有著一些合作往來,原本我們之間是可以好好合作交流的,對於澳大利亞也是百利無一害,但是後來隨著澳大利亞對中國遊客以及華人態度惡劣之後,一些中國的企業便表示不再與澳大利亞繼續貿易往來。原來,他們經常對華人以及中國遊客態度過於惡劣,不僅商品經常坐地起價,而且惡意索取小費等等,這些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甚至他們還在背地裡嘲笑中國人「人傻錢多」。
  • 越南爆發大規模排華事件臺資企業受波及 臺資企業在越南的困境
    5月13日,越南部分民眾破壞一家臺資企業設施據臺灣「中評社」報導,近千家臺資企業受到影響。一名臺商感嘆,現在才發現原來臺灣真是中國一部分。臺灣「教育部長」蔣偉寧上午表示,當地臺商學校共有近千名學生,目前學校停課。1991年越共「七大」以後,越南加快了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步伐,臺資企業開始進入越南。但臺商在越南開辦工廠,除了較低的生產成本和豐厚的盈利預期外,還有眾多諸如罷工、供電短缺、「彈性」稅收、明拿暗要等一系列問題,也讓從中國內地轉道越南的臺資企業頭痛不已。
  • 越南統一後的華人 財產被沒收 被迫投奔怒海
    在這場改造過程中受影響最多的就是南越華人。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越南統一後,河內將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視為剷除買辦資本家運動,肢解華人經濟命脈,企圖藉由該運動達成以下目的:1.接收華人社區及商業組織;2.另置平行組織與經濟規範,削弱華人在重要市場的影響力;3.剷除殘存的華人富商,拆解華人經營的公司;4.將華人資本家及其眷屬遣至勞動生產區,將華人工人和企業主派至國營工業及合作社;5.鉗制華人謀生的機會。
  • 受疫情影響,越南BOT交通項目還貸難
    越《海關在線》9月7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交通BOT企業無法按計劃收費。許多人擔心這些企業將難以償還債務,從而使銀行壞帳越來越「膨脹」。越南國家銀行表示,截至7月28日,全行業信貸增速僅比2019年增長3.45%,比6月底高0.2個百分點,遠低於去年同期的7.13%增幅,為7年來最低值。
  • 受疫情影響,預計中國今年進口泰國食品翻一倍!越南大米尋找新市場
    來源:金十數據眾所周知,越南和泰國是東南亞兩大農業強國,同時也都是我國的主要大米供應國。但從去年開始,這兩國都因自身原因失去了一部分中國市場份額。泰國大米因價格高漲讓中國買家望而卻步,越南大米則因質量不過關,讓中國買家大幅減少了購買。
  • 泰國和越南的華人怎麼看待自己的中國血統?回答截然不同!
    中國人眾多,很早的時候就有大批量華人移民的紀錄,東南亞國家的華人是最多的,所以現在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民或多或少都是華人後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這些國家擁有中國血統的華人對中國態度是很不相同的。中國遊客最喜歡的東南亞國家——泰國,和中國的「血緣」關係也很是密切的,泰國華裔佔14%左右,因為泰國華人不僅對泰國的經濟有很深的影響,政治上,泰國有好幾個總理都是華裔的,所以擁有「精英」的中國的血統在泰國來說是很很讓人驕傲的一件事,而中國人的勤勞能幹、聰明有創造力,也讓很多泰國華裔驕傲的說出自己也有中國血統,他們還會學習中國文化,所以對中國的認同感蠻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