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又來了,看不了雪的內陸人民開始想念看過雪的日子,比如2018年去日本的北陸看雪。
名古屋是日本第三大商圈的中心,排在東京和大阪之後,購物極其方便,然而受限於時間,整座城市我只選擇了名古屋城遊覽。
如果你曾經玩過「旅遊青蛙」日本版,一定對這座日本城堡十分熟悉。
從名古屋去白川鄉可以做火車。我搭乘早上7點45第一班列車,本想第一班車人少,沒有劃定指定席(reserved seat), 未曾想到那天是周末,日本人民全出動了,人多到我硬生生地在車上站了2小時。我旁邊站一位日本老太太,估摸70歲上下,黑色毛呢大衣,髮髻收拾得服服帖帖,帶著珍珠耳環和珍珠項鍊,化著乾乾淨淨的淡妝,挎著手袋,從裡到外都透著「氣質」,即便站著也保持著挺拔的身姿,我想等我七十歲的時候也要這樣才好。此乃小插曲。
出了JR站接駁大巴車,車程1個小時。一路上都在各種穿隧道。
川端康成在其小說《雪國》裡開篇第一句就是:穿過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白川鄉作為一個成熟的景區,旅遊配套很完善。合掌村面積不大,出了汽車站外面有幾個吃飯的地方。並沒有因為身在景區而大幅提價。熱水就這樣吊著燒著,也可以趁機取暖。吃完午飯,再排隊(人是真的不少)坐小巴士去高處的觀景臺。
下山時我選擇了步行,不僅看到了高高的雪牆,還看到了景區外安靜的生活。下山途中遇到同樣是步行的一家三口,他們是生活在美國的韓國人,互相幫忙在雪牆下拍了照片。
景區內開放了幾個保存完好且較大的民宅,收費合理,主人會在裡面用日語介紹。三個日本阿姨請我給他們拍照,我也請他們給我留影。旅行中和陌生人的交流常常又親切又有小確幸。
從神田家的窗戶望出去。這裡也有民宿,冬天點燈節時需要很早預定。這樣等晚上遊客都走了,住在這裡的人就可以到觀景臺看村落星星燈火。
因為怕回程又要站兩個半小時,所以在高山JR站劃指定席,坐上最晚一班離開高山的火車。趁著中間間隙的兩小時淋著雨走走看看被稱為小京都的高山。
出了JR站跟著旅遊地圖往前走,好多歷史文化建築都已經關門了,只有這個還開著,就順道參觀了一下。
高山飛彈牛肉聞名遐邇,看見這家店前面有許多日本人排隊,我也本能地去排隊。
老城區有一個商業街區,我統一稱為:「北部地區磁器口」,買了兩家都在排隊的小店的壽司,這樣的店我統一稱為:「高山古鎮陳麻花」。
離開時,天色漸晚,市區裡的商鋪關門了,只有飯店咖啡店還亮著燈,下著雨的冬天,一盞燈的黃光顯得特別的暖。
冬雨裡遊覽,衣服淋溼了,等火車時在JR站咖啡店烤火,還在點了拿鐵和醬肉包一樣的東西。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小細節。咖啡廳裡提供了毛筆和墨水,讓等待的客人打發時間。
又有一個小插曲:火車剛開出去沒多久,就急剎車停下來,廣播裡說是因為撞上了動物。外面飄著大雪,工作熱源拿著手電筒就下去了。真是特別的經歷。
高山真的很不錯,北有金澤和白川鄉,南有日本三大名溫泉下呂溫泉,市區很小,步行即可遊覽。期待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