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南嶽這樣大寫四個「全」

2021-02-13 衡陽發布

金秋,豐收的季節。近日,南嶽區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南嶽區榜上有名,全省上榜三家,南嶽區排第一。

從一個山區小鎮,到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再到首批國家全域旅遊創建示範區;從建區之初的旅遊接待66萬人次、旅遊收入350萬元,到2017年旅遊接待人次破千萬,再到2018年旅遊收入破百億,南嶽區一路奔跑,一路向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應運而生、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屹然崛起的南嶽區,奏響了一曲曲旅遊發展的華美樂章。

深秋時節,晝夜溫差持續加大,深夜的街道逐漸安靜下來。但在1300多米高的南嶽衡山上,卻是「徹夜不眠」的場景。南嶽景區,現在看點不少,但遙想當年,以旅遊立區的南嶽區,還只是個燒香拜佛的地方,香客們成為南嶽旅遊的主力軍。即使最初只有2毛錢一張的門票,這方水土依然挑起了衡陽旅遊的大梁,儼然是「一城獨大」的狀態。

今年國慶假期,長沙遊客劉曉莉,就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南嶽。

第一天,她與家人上午參觀恢弘的南嶽大廟,下午爬上祝融峰頂登高遠瞭,晚上在山上扎帳篷露營;第二天,她們清晨在望日臺觀日出,白天來到紅星村騎行遊樂,晚上在松麓街感受非遺劇目;第三天,她們又來到杉灣村的「十裡茶鄉」,品茗「南嶽雲霧」的沁人茶香……劉曉莉說,今年的這趟「心願之旅」最難忘。

近幾年,南嶽區圍繞南嶽大廟、祝融峰等傳統景點,建成以紅星、水濂觀光運動休閒區、古鎮祈福文化體驗區、中心景區觀光康養區、十裡茶鄉茶文化體驗區為主體的「全域旅遊經濟走廊」。

▲遊客在紅星村遊玩。(南嶽區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南嶽「全域皆景」,除了夜遊南嶽、紅星騎行、水濂賞荷、十裡茶鄉等新的「打卡」項目,其文旅融合也大放光彩。南嶽區以「南嶽廟會」品牌為依託,常態化開演萬壽廣場燈光秀、松麓街非遺演出;同時,祝融劇場、飛行影院、滑雪滑水等項目正緊鑼密鼓打造;此外,大力推崇南嶽素食特色餐飲,奪取全國唯一一塊「中國素食之鄉」榮譽牌匾,發展家庭客棧和特色民宿,建成松麓街等特色文化街區和創客空間、VR體驗館等。從「一山一廟」到全域體驗,南嶽全新的旅遊產品供給體系,留住了遊客的腳步。前不久,南嶽區南嶽鎮荊田村開展河道整治,區農業農村局(註:區水利局相關職能已整合至農業農村局)主動與文旅、國土部門對接,將河堤按照文旅相關標準打造成一處景點。而在以前,建設部門只要按照行洪、整治的相關標準建設即可,不需要結合「旅遊」來設計建設。一個與旅遊幾乎不相干的部門,主動將本職工作與旅遊結合起來,這種變化,源自南嶽區「全域共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老牌景區要轉型升級,思想觀念必須更新換代。」南嶽區委書記曾建華介紹。近幾年來,南嶽區以全域旅遊發展總規為統攬,將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思維落實到城市、鄉村、用地、產業、交通、農業、林業、環境等相關工作中,建立健全「1+4」旅遊綜合管理機制,配套建立以全域旅遊為核心的工作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機制。目前,全區工作績效考核中,「旅遊」一項佔比最高,「旅遊」成了全區最大的「指揮棒」。以前部門之間的「各自為政」實實在在轉向了圍繞全域旅遊的「全域共治」。同時,南嶽區以「一村一旅警」「四型小區」建設為突破口,推行「區級領導包片、單位包路段、幹部包門店」的旅遊綜治模式;建成高清監控、全城廣播、對講通信、燈光照明、人流分割和車流人流統計「旅遊安保六大系統」;開創被公安部推薦的「外圍控車、城內分塊、廟內分流、分段截留,前導後控、出入分離」南嶽旅遊安保模式,推動建立從行業監管轉向全域共治的現代旅遊治理機制,全力保障了旅遊公共安全。

社區居民和轄區內旅遊業從業人員也秉承「人人都是南嶽名片、個個都是南嶽形象」的態度,組建起一支支旅遊亂象「啄木鳥」行動小分隊,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對南嶽旅遊亂象進行曝光。

「一切為了旅遊,為了旅遊一切」早已成為南嶽區的共識。

「沒想到如廁也變成了一種享受。」旅遊達人任紫玉向網友推薦的這個旅遊廁所,是距祝融峰不遠的獅子巖公廁。為了滿足攀登祝融峰的遊客休憩和如廁需求,南嶽景區在該處建好了休閒風雨長廊,並提質改造該公廁。該公廁內蹲位設置男3、女9,另設有一座「第三衛生間」,並配有免費充電器、報紙雜誌等充滿人情味的用品,遊客還可通過一扇180度的整面透明觀景牆一覽南嶽美景。而像這樣的A級旅遊廁所,南嶽區已有13座。

強基礎、促服務,無縫換乘、廁所革命、行動支付、開展「國家旅遊交通服務標準化試點」等讓老牌景區不斷增添新體驗。近年來,南嶽區提質全域旅遊服務中心,增設遊客諮詢點和休憩服務設施;提質改造中心汽車站,建設獨具特色的全域旅遊交通換乘服務中心;提質城區免費公交,增設鄉村旅遊客運停靠點;開通城區至鄉村旅遊示範區的旅遊專線,實現了全方位的對外互聯互通。同時,持續推進「廁所革命」,高品質新建和提質旅遊公廁21座,完成13處「第三衛生間」建設,實現了旅遊公廁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此外,優化智慧旅遊服務。加快建立大數據採集機制,全面提供視頻監控、人流控制、環境監測、景區承載量公布等旅遊服務,完善並擴展電子門禁和智慧票務系統;完善停車引導系統和「樂遊南嶽」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重點旅遊場所、服務設施行動網路和WIFI全覆蓋;實現旅遊在線服務、網絡營銷、網絡預訂、網上支付、投訴處理一體化;建設「行動支付景區」等。

「坐著『不暈車巴士』,盤旋而上到達祝融峰,一邊欣賞美景,一邊享受人性化的服務……」來自長沙的遊客李嬌麗在「朋友圈」為南嶽景區的服務點讚。

   

經常暈車的李嬌麗說的「不暈車巴士」是南嶽景區常見的旅遊巴士,此行李嬌麗卻沒有暈車。「旅遊巴士不僅整潔如新,還備齊了暈車藥品,路上每隔不遠都設有服務點。最重要的是,司機駕駛非常平穩!」

「坐車竟然不暈車了」成了李嬌麗這次南嶽行的深刻的印象。

為了提升旅遊服務人性化、精細化水平,近年來,南嶽區想遊客所想,將每一項旅遊服務中最細微環節做好。

 「不同季節、不同地段、不同人群,給遊客提供不同的服務。」 秋日裡,長沙遊客周志軍帶著80多歲的老母親來南嶽爬山,中途休息時,附近的志願者立即送來小凳子給老人坐,並端來一杯熱茶,讓常來南嶽旅遊的周志軍大加讚賞。

南嶽的常態化旅遊志願服務也給遊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全區3000多名在崗在職幹部職工全是旅遊志願服務參與者。逢年過節,香期旺季,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通過建立健全志願服務機制,設置義務諮詢臺、志願服務隊、示範崗、責任區、先鋒號等5種服務崗位,實現志願服務全覆蓋、常態化,讓外來休閒、遊玩、祈福的遊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9月20日,南嶽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燕代表南嶽區在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2019年第一期全域旅遊培訓班上,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有關景城融合發展方面的創新舉措進行了經驗介紹。「核心景區驅動+景城全域共治+環境全民共享」的共創共建共享之路在全國進行推介。

來源 | 觀潮的螃蟹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南嶽這樣大寫四個「全」
    水濂村蛙鳴陣陣、萬壽廣場燈光酷炫……南嶽景區,現在看點不少,但遙想當年,以旅遊立區的南嶽區,還只是個燒香拜佛的地方,香客們成為南嶽旅遊的主力軍。即使最初只有2毛錢一張的門票,這方水土依然挑起了衡陽旅遊的大梁,儼然是「一城獨大」的狀態。今年國慶假期,長沙遊客劉曉莉,就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南嶽。
  • 「歡樂瀟湘·大美南嶽」2017南嶽全域旅遊文化節精彩綻放
    古典舞《月影婆娑》生動演繹了南嶽水濂村月夜下的詩意。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與會領導共同啟動2017南嶽全域旅遊文化節。情景歌舞《十裡茶香》將晚會推向高潮。紅網衡陽站7月30日訊(通訊員 文麗貴 記者 石珊)7月28日晚,「歡樂瀟湘大美南嶽」2017南嶽全域旅遊文化節暨群眾文藝匯演決賽在松麓街開場,由湖南衡陽南嶽區海選出的12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全面展示南嶽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及全域旅遊文化資源,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 全域旅遊|途家進駐南嶽 打造「國民民宿」南嶽專屬標籤
    6月22日上午,民宿網——途家正式進駐衡陽市南嶽區,這不僅意味著南嶽旅遊民宿將逐漸實現個性化發展,也意味著南嶽區邁入「網際網路+民宿」的全新時代。近年來,南嶽區大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產品日臻豐富,旅遊人次穩步增長,2018年全年共接待遊客1164.1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42億元,分別增長16.06%和25.02%,旅遊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但南嶽旅遊住宿環境存在軟硬體配套設施、運營管理等方面參差不齊等問題,致使南嶽民宿美譽度中缺少個性化標籤,遊客們對南嶽住宿很難留下深刻印象。
  • 四好農村路丨南嶽:公路修成景點,助推全域旅遊
    紅星村是南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的重要節點之一,為做好交通這篇文章,南嶽公路部門按紅星村「一路、一河、一景」的整體規劃,將1.52公裡的進村主幹道平均加寬3米,原有道路拓寬成8.5米寬的瀝青道路,同時完善排水、標誌標線、公路安防等附屬設施,為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讓騎行主題村落紅星村實現了「煥新升級」。每到旅遊旺季,全國旅客扎堆南嶽,也給景區帶來不小的交通壓力。
  • 衡陽南嶽:從一山一廟走向全域
    法制日報法人網訊(記者彭譽泉 通訊員楊易南嶽報導)近年來,湖南衡陽市南嶽區堅持「三五一」工作思路,踐行以核心景區為依託全域發展、以創新管理為重點全域共治、以共建共享為目標全民參與,形成了「核心景區驅動+景城全域共治+環境全民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實現景點旅遊向全域發展轉變。
  • 全域旅遊如何落地 洪清華在衡陽南嶽區委中心組培訓會上這麼說
    全域旅遊作為雙創時代下蓬勃而出的產物,受到空前的關注,各地都在緊鑼密鼓的布局當中。因為全域旅遊不單是一個發展目標,而是「無所不至」的旅遊發展新需求,這樣的市場變化倒逼形成一種發展旅遊的新理念和新機制,這就對固有的發展機制和理念帶來了挑戰。
  • 衡陽市南嶽區從「一山一廟」走向全域旅遊
    許多本地人怎麼也想不到,一個山區小鎮,依託全域旅遊的發展,不僅改變了眾多家庭的生活,還讓整個南嶽衡山走向了世界。全域可遊,全景提質1984年,南嶽因旅遊建區。多年披荊斬棘,旅遊經濟已成為全區主導產業。2016年,南嶽區進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由此,一場由「一山一廟」向「全域旅遊」轉變的歷史性變革,在南嶽衡山生動上演。
  • 全域旅遊破「全」新思維,綠維文旅全域旅遊孵化器
    關於全域旅遊,業內提出了諸如「四全」、「八全」的發展理念,但是全域旅遊真的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嗎?對此,綠維主張破除求全迷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尋求全域旅遊開發的重點和抓手。
  • 南嶽最美荷塘迎來花海盛景,水濂遊玩攻略帶你領略全域精彩
    每到夏天,南嶽都有兩片花海一片在紅星,是陽光感十足的向日葵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浙江仙居有「四全」
    這裡的「四季花海」名揚四方,油菜花與稻草人共同演繹「花田喜事」,滿山紅豔的「仙梅」盡情抒發「世界楊梅在中國,中國楊梅數仙居」的豪邁。一流的山水、一流的空氣、一流的田園共同造就了享譽世界的「人間仙居」。,仙居縣始終堅持黨政統籌協同推進,健全了全域旅遊部門管理體制,成立以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全域旅遊創建領導小組,建立「1+10+X」綜合協調管理機制,出臺《仙居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仙居縣全域旅遊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政策,每年安排50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全域旅遊發展。
  • 文化藝術攀登新高峰 「南嶽衡山」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籤約南嶽
    南嶽衡山作為中華五嶽之一,素有「五嶽獨秀」「中華壽嶽」「文明奧區」「宗教聖地」「抗戰名山」等美譽。近年來,南嶽區委、區政府始大力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美術館、博物館、陳列館「三館」建設,全面啟動《錦繡瀟湘·南嶽衡山七十二峰圖》大型文化創作工程,積極打造遊幹班舊址、忠烈祠陳列館、鄴侯書院、平安石、黨建文化主題公園等紅色文化景點,走出了一條守正創新、文旅融合、全域發展的新路子。
  • 南嶽借力「旅遊+航空」 求新求變 合作共贏
    10月15日下午 南嶽與廈航國旅籤署引客合作協議儀式在南嶽全域旅遊服務中心會議室舉行。南嶽區文旅廣體局局長胡融峰與廈門航空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鄭彬籤訂合作協議。
  • 激情的音樂在南嶽鄉村綻放
    悠揚的笛聲伴著紅星村清涼的晚風,人們盡情地跟著菩提樹樂隊的音樂搖滾著,盡情享受夏夜鄉村的流行風……據南嶽區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樂隊除了傳統樂隊的鋼琴、吉他、鼓、貝斯、鍵盤外,還創造性地加入了打擊樂器蚌殼、鵝卵石、吹奏樂器酒瓶笛、自製排蕭、特色樂器棉花琴等,通過整合嶽北山歌、南嶽彈詞元素,演奏出集民俗、新奇、藝術性為一體的特色鄉村音樂。
  • 首版南嶽衡山手繪地圖出爐
    首版南嶽衡山手繪地圖出爐   策劃/文麗貴 文/ 劉思遠 圖/成捷  近日,由南嶽區旅遊部門策劃出品、歷時半年繪製而成的南嶽衡山首張手繪旅遊地圖新鮮出爐!用色古樸大方、排版清秀典雅、畫風簡潔美觀,偌大的南嶽衡山景區,依靠手繪還原顯得活靈活現,變得真切而可愛。
  • 南嶽衡山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籤約衡陽南嶽區
    尹中寶 攝16日,「南嶽衡山」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籤約儀式在湖南衡陽南嶽區舉行,中國美術協會與南嶽區人民政府籤訂前述合作協議,這是中國美術協會首次在縣區級主辦全國性美術展覽。南嶽衡山作為中華五嶽之一,素有「五嶽獨秀」「中華壽嶽」「宗教聖地」等美譽,湖湘文化、抗戰文化、書院文化、福壽文化等在這裡交相輝映。
  • 「全域」花開遍芬芳——看衡陽市南嶽區如何讓人民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實現景點旅遊向全域發展轉變。2017年,南嶽區接待遊客破1000萬人次;2018年,南嶽區旅遊收入破100億元;今年,南嶽區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1984年因旅遊建區的南嶽,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讓南嶽人民充分享受到了旅遊成果和紅利,實現了優質旅遊與富民強區齊頭並進。
  • 南嶽衡山景區發布緊急提醒!
    受冷空氣影響南嶽衡山景區近期將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南嶽區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14日發布緊急提示▼各位遊客朋友: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冷空氣影響,南嶽衡山景區近期將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特就有關事項提示如下:一、進入景區內請注意防滑及防寒保暖
  • 香港媒體高層文化名流及旅遊達人來南嶽考察體驗
    10月30日-31日,由香港媒體高層文化名流及旅遊達人組成的18人湖南高鐵旅遊考察體驗採風團來南嶽採風體驗。南嶽實景圖。紅網時刻衡陽11月2日訊(通訊員 文蘭 記者 石珊)10月30日-31日,由香港媒體高層文化名流及旅遊達人組成的18人湖南高鐵旅遊考察體驗採風團來南嶽採風體驗,為香港、南嶽兩地旅遊合作帶來新機遇。10月31日上午5時30分,採風團一行就早早地在望日臺景區等候日出。
  • 「大南嶽衡山」旅遊經濟圈提速
    而隨著「大南嶽衡山旅遊經濟圈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出爐,「大南嶽衡山旅遊經濟圈」也再次走到了大眾的聚光燈下。  在南嶽衡山龍頭的強力推動下,憑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交通網絡,良好的旅遊環境和賓至如歸的優質服務,南嶽衡山周邊做長、做全、做強旅遊產業鏈條,共同打造的聯動三縣五區、輻射全省各地的「大南嶽衡山旅遊經濟圈」正起錨揚帆。
  • 共建全域旅遊丨全域旅遊知多少(四)
    一是在綜合管理體制改革上要有突破;二是在規劃上要有突破;三是在以旅遊廁所為代表的公共服務設施供給上要有突破;四是在「旅遊+」上要有突破;五是在旅遊扶貧上要有突破;六是在旅遊富民上要有突破;七是在文明旅遊上要有突破;八是在旅遊市場監管上要有突破;九是在旅遊數據上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