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美國人16個月徹底研究小籠包 下個目標是生煎包

2020-12-18 東方網

  

  圖片說明:Christopher St. Cavish(中文名沈家偉)既是大廚,又是美食家,他用16個月時間測量了上海53家餐館的小籠包,並發表了一篇《上海小籠索引》。

  如何用科學方法研究小籠包?

  在上海生活了近10年的一個美國人做出了嘗試。Christopher St. Cavish(中文名沈家偉)既是大廚,又是美食家,他用16個月時間測量了上海53家餐館的小籠包,並發表了一篇《上海小籠索引》。

  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沈家偉建議大家吃小籠包,可以嘗試把湯、肉餡和皮分開來吃,「單獨品嘗每個部分的味道,可以感受到它們各自的實際味道。比如,有的店其實會在製作小籠包的皮的時候加入鹽,這是你整個小籠包一起吃時無法體會到的。」

  4月23日,上海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態,歡迎沈家偉研究上海的特色餐飲美食,並願意提供適當幫助。沈家偉則透露,他將繼續研究上海美食,下一個目標可能是生煎包。

  想用完全客觀的方式研究食物

  為什麼要研究小籠包?

  沈家偉說,這與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關。在上海生活了近10年的沈家偉,喜歡上海,也喜歡上海的美食,小籠包、生煎包,還有一切有特色的中國美食,「作為一名在中國的美食撰稿人,我希望成為連接中美飲食文化的橋梁。」沈家偉說。

  沈家偉自我介紹說,他在美食領域工作了近二十年。第一個十年,在餐廳的廚房裡度過,從洗盤子幹起,直到成為邁阿密、紐約和上海的高級餐廳副主廚。從2005年起,他一直居住在上海,從2007年開始成為全職美食撰稿人。他的美食文章《尋訪上海最後的手工製作炒鍋》、《秋季品大閘蟹》、《小評佳家湯包》等都發布在一家網站上,同時他也有自己中英文版的主頁。

  除此以外,他還為國際記者、西餐主廚和餐飲集團提供諮詢服務,偶爾還擔任Context Travel美食文化之旅的導遊。

  沈家偉想以一種完全客觀的方式來研究食物,他認為小籠包恰恰具備這種條件,「它成敗的四大標準中有三個——皮薄、汁多、餡大,都能很容易地用便宜的工具測出來,生煎包、紅燒肉或者大閘蟹就沒法這麼做。」另外,他還有一條比較個人的理由,「想用數據支撐我非常喜愛的鼎泰豐。」

  沈家偉說,製作出好吃的小籠包,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季節、麵皮配方、肉餡配料等。這次研究小籠包,他僅選擇了工程學的角度。做廚師的經驗讓他覺得烹飪就像是在完成一項工程。

  從這個角度出發,他認為好的結構是成為好吃的小籠包的一個重要因素。

  小籠包素以「皮薄、汁多、餡多、肉鮮」而聞名,也是上海人評判小籠包好吃與否的重要標準。因此,沈家偉設計了[(餡料重量+湯汁重量)/皮的厚度]*100的公式,來計算小籠包結構的分數。得12以上的小籠包為A類,6.75分以下的為C類,介於兩者之間的是B類。若一籠8個小籠裡面有一個以上破皮就只能歸於C類。

  測試小籠包時遭遇上海老阿姨

  經過16個月時間,沈家偉一共測量了53家餐館的豬肉餡小籠。整個研究的費用都由他自己出。「事實上,小籠包的費用是最便宜的,根據我的數據,我花了712.50元在小籠包上,但如果算上印刷、網站等的費用,輕而易舉就超過 10000 元了。」沈家偉說。

  沈家偉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周圍的朋友,幾乎每個人都覺得這個測試太奇怪了,「我很難勸說他們陪我一起去,大約45家店都是我一個人去的,其實我也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但是我很認真地對待它!」

  在虹口區一家小籠包店,一位上海老阿姨對沈家偉的行為不能理解,「你在幹什麼?你不能這樣吃小籠包!你不知道應該怎麼吃小籠包麼?」沈家偉笑著說,那位阿姨肯定以為他是個奇怪的野蠻人,竟然用剪刀剪開小籠包以後,把湯、肉餡和皮分開吃。

  不過,沈家偉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嘗試這種吃法,「單獨品嘗每個部分的味道可以感受到它們各自的實際味道,比如有的店其實會在製作小籠包的皮的時候加入鹽,這是你整個小籠包一起吃時無法體會到的。」

  在調研過程中,沈家偉發現,很多店的小籠包並非如宣傳的那樣是「現做、現蒸、現吃」。他還發現皮薄的小籠包放久了,沒有現蒸出來的皮厚的小籠包好吃。因為在冷卻的過程中,皮會吸收裡面的湯汁而變厚,口感就沒有剛出爐的時候好。

  上海餐飲協會願意提供幫助

  沈家偉的《上海小籠索引》在微信發布後,迅速引起大量轉發,第一天的點擊量就超過10萬,也引起了上海餐飲協會及部分小籠包從業人員的關注。

  「從熱愛小籠包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很高興,因為有這麼痴迷於小籠包的食客,而且還是個外國友人。」南翔饅頭店城隍廟店的副總經理遊玉敏說。

  遊玉敏是南翔小籠的第六代傳人。她認為,從製作小籠包專業的角度出發,這個測試並不是特別完整,其科學性有待商榷。從結構的角度測量小籠包,強調了小籠包皮薄的屬性,但是這並不是評價小籠包的主要標準,餡料配方、手工技藝、製作師傅的等級、蒸小籠包的方式都很重要。

  「城隍廟的南翔饅頭店有三層樓,每層的餡料、配方、製作工藝都不一樣,所以口感和口味也都不一樣。」遊玉敏介紹說,一樓的小籠包傳承了百年老字號的製作配方和工藝,每個小籠包重23克左右,9克皮,14克餡料;二樓和三樓則開發了不同口味小籠包,店裡使用了粉作臺和油作臺,兩種作臺擀出來的麵皮口感也都不一樣,「決定一個小籠包好吃與否有很多的影響因素,不能單單以皮薄判斷好壞。」

  「他跑了53家店,測量出那麼多細化的數據,確實值得敬佩,他對小籠包一定情有獨鍾。」遊玉敏說,如果能夠建立在深入了解小籠包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再進行這個測試,涉及的角度會更全面,效果會更好。

  4月23日,上海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態說,歡迎沈家偉研究上海的特色餐飲美食,也可以提供適當的幫助。

  沈家偉向澎湃新聞透露,他將繼續研究上海美食,下一個目標可能是生煎包。「我對生煎包也有很大的興趣,它的底部有多脆,什麼程度的脆口感最佳等問題都使我覺得好奇。」他說,如果要研究生煎包,他可能需要一個很大的實驗室,不會像研究小籠包一樣,僅使用電子秤、剪刀和電子卡尺這三樣簡易的研究工具。

    相關新聞:

    科學研究小籠包的老外:小籠包是陰柔的 生煎是陽剛的


相關焦點

  • 老上海生煎包,一家有故事的生煎包!
    一日,劉墉在病床上聞聽窗外叫賣生煎包,不解何物,手下忙買來奉上,但見此包形態飽滿,褶紋均勻,色澤金黃,皮鬆滷多,汁濃味厚,鮮香不膩!劉墉眼前一亮胃口大開,不久病自愈,老上海生煎包由此得名。據《嘉定縣續志》載:一生煎包小巧玲瓏,底部呈焦黃色,表面嫩白,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老上海制者最善,他處多仿之。重磅!
  • 滬測繪院推出首張英文旅遊地圖:小籠包大閘蟹上了城市指南
    圖說:美食板塊呈現了小籠包、四大金剛等特色上海小吃,還有大閘蟹、紅燒肉為代表的本幫菜。(上海市測繪院供圖)這真的是一張地圖?開闢了美食板塊,小籠包、大閘蟹、紅燒肉照片一字排開,還首次以歷史文化風貌區作為主題分隔……這真的是一張地圖。
  • 大壺春生煎和南翔饅頭店,一代老上海人的情節
    外地友人若來上海遊玩,打卡美食的第一站必定選擇以湯汁聞名的滬上知名品牌連鎖生煎店。「上海生煎啊,那包汁水最好吃了。」許多食客都在嘖嘖讚嘆這份海派小食的美味。但在一些有了年紀的人聽來,心裡卻有些許感慨,如今的生煎早已與他們童年那份溫暖的記憶相去甚遠。
  • 一個老外和他在上海為期16個月的小籠包研究:結果很逆天
    Cavish)的老外近日紅遍魔都美食圈,因為他花了16個月去了52家小籠包館子,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小籠包,寫成了一本《上海小籠包索引》。該索引分中英文,售價 50 元(包括市區的郵費)。也可以在 theshanghaisoupdumplingindex.com 付費下載電子版。
  • 會爆漿的小籠包不稀奇,但爆漿的生煎包你又試過未?
    其實,想吃到美味的生煎包根本不需跑到上海,在位於住影星賓館的茵欣雪山生煎包專門店就能吃到~茵欣生煎的小籠包叫「爆漿生煎小籠」,說到「小籠包」,不少街坊發話了,小籠包不都是蒸的嗎?什麼時候用煎的啦?這個「生煎」的小籠和傳統蒸食的小籠包又有什麼差別呢?答案就是出在前面的「生煎」上!
  • 南翔小籠包:讓你的眼淚從嘴角流下
    此前,百家號/旅行自由人介紹了大上海的五處小眾景點,分別是甜愛路、一尺花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上海圖書館、新場古鎮。詳情點擊①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包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產。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南翔小籠包外觀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
  • 生煎包6元/個在杜拜賣瘋 杭州包子紛紛出國撈金
    甘其食哈佛店下周開業  美國人揉面,3美元一個  甘其食位於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附近的首家門店7月就要開張啦。昨天,錢江晚報記者隨隊啟程前往美國,參與甘其食首家海外分店「Tom's BaoBao」的開業儀式。
  • 小楊生煎,展示了生煎包最不堪的樣子
    ,把左臉轉過去由他打而不是主動把右臉伸出去引人打啊假設胖崽是吃播店鋪的選擇就很需要誠意了又不是身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地區隨便下樓吃個面離我都挺遠吃播吃播至少要吃得多胖崽點了6個生煎包+6個小籠包擺盤是店家的事
  • 老外點10兩40個生煎包 專家稱一兩是指麵皮重
    1兩=50g,老外按自己飯量要了10兩40個生煎包  專家:一兩是指四個皮兒的重量 為民間約定俗成  據《動感101TV·上海傳說》近日報導,一位外國朋友去上海吃生煎包,聽到老闆問要幾兩,他搜索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為了吃飽,就點了十兩,結果上了40個生煎包。
  • 藝|美味·各地小籠包
    美國一網站曾對全球25個國家進行過一次調查,評出各國最受歡迎小吃。在以美食著稱的中國,「力壓群芳」的就是這位小籠包。 中國地大物博,什麼包子都有:天津狗不理,上海小籠包,武漢生煎包,廣東叉燒包、新疆烤包子……但以下幾種,堪稱小籠包界的領頭羊。
  • 包子百科:「杭州小籠包」和杭州的小籠包真的不一樣!
    剛剛進入四月,和煦的陽光與拂面的柔風就讓人覺得春意融融。而且眼看清明小長假就要來了,踏青賞花、時令美食大家都已經安排上了嗎?古人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對於一直生長在北方的所長來說,春日的江南,美不勝收。但真正促使所長一進入3月就迫不及待每周末高鐵下江南的原因,卻是那一小籠皮薄肉彈、湯汁鮮美的湯包。無錫小籠 拍攝/玉子桑包子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傳統美食。
  • 家鄉的味道|《平原老豆腐》《有靈魂的「固始鵝塊」》《小籠包》《生煎包》《湯圓》《金陵鴨血粉絲湯》
    現在我想起來,那天吃的湯圓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湯圓裡包著的都是親人們滿滿的愛啊!指導老師:馬偉明就讀學校:閔行區莘松小學   四年級二班   姚淑媛每個人對食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記憶。我的印象中,上海的美味小吃有很多,白斬雞、小籠包、湯圓、松糕等,其中最美味的東西莫過於生煎包啦!也許你會奇怪,生煎包有什麼好吃的。
  • 廣州最正宗的拉麵小籠包,人均20吃爆京川滬美食!
    原來有家集【京 川 滬】美食的上海菜餐廳,已經悄悄在廣州落戶一年了。聽說,10.24開業一周年,有個粗暴的【4折】派對,比去上海機票的折扣還低,還叫人怎麼能蛋定呢?小夥伴們!請擦亮你的眼睛!4折是真的!10月24日-10月25日:4折!
  • 正宗生煎包做法,皮薄餡大十八個褶,新手也能學會
    比如新疆的烤羊肉串,西安的葫蘆頭,四川的豆花,無錫的小籠包,只要在大酒店吃基本上一個味,你必須要自己到街頭去碰,才能碰到正宗的,今天要分享的美食是生煎包,但是在上海人管生煎叫「生煎饅頭」,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正宗生煎包做法,皮薄餡大十八個褶,新手也能學會。將和好的麵團放入面盆中,蓋好保鮮膜,在室溫下或烤箱內發酵到兩倍大,如果室溫較高,耗時約40分鐘左右。
  • 廣州最爆的上海小籠包,4折派對人均20吃爆京川滬!
    講起小籠包,每個人都認準上海城隍廟!難道在廣州這美食之都,想吃到最正宗噶小籠包,要飛的過上海??
  • 生煎鮮肉包的做法
    好久沒有吃這個生煎鮮肉包了,剛好這次做小籠包的餡兒還有很多,就順便也做了這個生煎鮮肉包,底部粘有芝麻,煎的金黃金黃的,一口咬下去底部香脆,上面軟軟的,再蘸上料汁兒特別好吃呢!3、昨天做小籠包剩下的肉餡兒。(肉餡兒的具體做法可以去看我上一篇菜譜小籠包哦!)4、麵團發酵好以後充分排氣,多揉幾下,揉成長條狀,再切成大小一致的小擠子備用。5、取一個麵團,揉圓,擀成中間厚,兩邊薄的面片。放一勺肉餡兒在面片中間。
  • 【芝城美食】川菜、烤鴨、小籠包、生煎包,輝煌美食一英裡
    這裡有地道的川菜,被吃貨們譽為「芝城三絕」的北京烤鴨、小籠包、生煎包,還有酒水吧檯。提升中餐檔次,弘揚中國美食文化,就在老四川旗艦店,密西根大道,輝煌一英裡。 北京烤鴨、生煎包、小籠包一起,被吃貨們譽為芝城三絕。時尚體驗
  • 來了老弟 稱霸長興小吃界的唐八仙生煎終於來東魚坊啦!
    家喻戶曉的 【唐八仙生煎包】 >3月4日 終於來到長興東魚坊啦! 他註冊了全縣第一個生煎包子商標——「唐八仙」,他做的生煎包不僅是長興人的心頭好,甚至還把店開到了安徽、山東!
  • 這是我吃過最不正經的生煎包
    這兩年江浙一帶的小籠包、生煎包被人們廣泛認可喜歡。瀋陽也開了不少生煎包的店,小籠包更是街頭巷尾的早餐標配。而今天偵探們就找到了兩家不正經的包子店。一家是把生煎做成了菜餃形,還填充芝士培根、韭菜蝦仁等創新餡料。而另一家是開了20年的小籠包早餐店,只賣一種豬肉圓蔥的小籠包。
  • 食譜:水煎包和生煎包的區別,生煎包的做法
    水煎包與生煎包的區別?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