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12月18日至19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增城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的招才引智活動,集中展示增城營商環境、科技政策以及人才成果,為海外人才提供了解增城的窗口。
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海外人才點讚增城創業環境
12月18日至19日,增城區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設置了特裝展區,以「人才匯聚之城 人才夢想之城」為主題,以「雲展示+實對接」的線上線下模式,向參會的海內外人才全方位推介增城的營商環境、人才科技政策以及人才成果。
18日上午,增城展區通過圖文形式,重點展示了增城產業基礎、區位交通、服務設施、文化與生態等方面取得的建設成就。增城區委組織部、區科工商信局現場宣講人才科技政策、發布人才成果,更是吸引了不少海內外人才駐足。
增城海交會展區現場
近年來,增城區人才、科技政策陸續出臺和升級,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國區縣一級極具競爭力。其中,2019年出臺《廣州市增城區人才獎勵支持辦法》,創造性地將人才分為國際頂尖人才、國內高端人才、區評定高層次人才、企業「三高」人才、企業優秀畢業生5類進行支持獎勵。政策有效期內預計提供資金扶持近1億元、住房扶持超10萬平方米。同年實施增城僑夢苑「1+2」政策,實行「一苑多區」的發展模式,形成了各園區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產業聯動、錯位發展的覆蓋全區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2017年至今,增城區合計評選出36名區高層次人才、36個區創新創業領軍團隊和個人,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136人次,其中包括院士16人、國家級人才22人、省級高層次人次6人、市級高層次人才29人、區級高層次人才64人。此外,增城僑夢苑已掛牌認定9個分園區,認定總面積超22萬平方米,累計引進創新創業項目280個,引進各層次人才170人。
今年10月歸國的海外人才Albert dude是第一次參加國內的人才交流活動,在與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初步洽談後,他計劃到增城實地考察創業環境。「增城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大,各方面配套設施都非常完善,相信如果在增城落戶能夠加速項目的發展。」從事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海外人才李洪飛前來諮詢增城的人才和科技政策。「海外人才歸來國內創業、就業,最需要的就是全面的諮詢服務。」他告訴記者,通過宣講對增城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人才政策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期待今後和增城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優質項目專場路演 百人「引才軍團」精準對接
項目路演現場
「基於柔性聚醯亞胺基材的傳感器研發與應用」「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產業化」「胎兒健康監測關鍵技術的研發及人類早期生理數據平臺的構建」……在18日下午的項目路演環節中,增城區聚焦傳感器領域及可穿戴產業,重點邀請擁有擴產需求的成熟項目或者具落地潛力的項目,篩選匹配9個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進行現場路演,推動優質創新創業團隊加快落戶增城,促進增城區傳感器及可穿戴產業發展。
國家高層次人才、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張躍鋼帶著「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產業化項目」前來參加路演。據了解,該項目主要專注於鋰金屬電池的研發生產,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鋰金屬電池具有重量輕、能量高的優勢。目前,項目主要為國內和日本等地一些高端長續航太陽能電池客戶提供產品,下一階段將計劃進軍工業無人機、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張躍鋼告訴記者,隨著項目進入產品生產階段,急需提升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增城區在整個廣州,甚至在全國範圍內對生產型企業的營商環境都是比較好的,這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相信項目落戶在增城,能夠獲得很好的發展。」張躍鋼表示。
為精準對接、高效引才,區委組織部、區科工商信局、增城開發區等職能部門與部分產業園區、金融投資機構組成了101人的「引才軍團」,就技術、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的需求,與人才項目代表進行精準式「多對一」對接洽談。據了解,本次海交會期間,增城區積極對接海外人才項目79個,其中達成初步落戶意向項目30個,取得了良好的引才成效。
科技產品亮相吸睛 現場感受增城科技創新魅力
海交會不僅是一個海外人才交流的平臺,也是一個展示企業最新產品和技術的平臺。增城特裝展區除了現場宣講,還集中展示了維信諾柔性AMOLED三折終端、珠江智能鋼琴等高科技產品,讓參會人才現場感受增城科技創新的魅力,促進項目上下遊的合作與成果轉化。
增城海交會展區現場
18日上午,在增城特裝展區裡,一架鋼琴的黑白琴鍵正在自由跳動,時而剛勁有力,時而行雲流水,一陣陣優美的琴聲迴蕩在整個展區,然而仔細一看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原來這架鋼琴居然在無人的情況下自主彈奏。這讓在國外生活和工作了十年的黃女士直呼「神奇」。科技也能與藝術相結合?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科技的創新。
當天,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也帶來了基於柔性顯示前沿技術的摺疊、捲曲、全面屏以及智能生活等創新應用,其中一臺維信諾柔性AMOLED三折終端應用格外引人注目。該產品通過內外折形態共存達到大顯示與小身材的結合,展開後超大顯示可滿足商務辦公全場景需求,摺疊後精簡模式,可實現單手持握,以匹配移動場景。此外,廣汽本田、貝樂職能等企業科技產品也在展區亮相。
海外人才走進增城 考察創業環境尋求合作商機
大會舉辦前後,增城區陸續組織多場人才實地考察交流活動,邀請有合作意向的參會海外人才,實地了解了增城區的創新創業環境。期間,與會嘉賓先後來到增城開發區、華商眾創孵化器、增城低碳總部園等地考察參觀,並與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洽談,尋求合作商機。
國家高層次人才實地考察增城
增城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穗莞深港黃金走廊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一直以「宜居宜業宜遊」的環境和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海外人才工作生活。2019年,增城區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7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30位,並成功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增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20年綜合發展水平提升至全國219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第96位,正式步入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百強行列,三年大幅度提升93位。
除了擁有優越的營商環境,增城區還致力打造「政策+平臺+服務」人才發展全鏈條生態體系。構建領域、對象、內容全覆蓋的特色人才政策體系,給予人才以資金支持;搭建「珍珠鏈工程+共享實驗室」創新創業支撐雙平臺,依託博濟生物醫藥科技園、富士康科技小鎮、迅鐳(廣州)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等8家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為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等方面提供免費場地、共享實驗設備等資源;構建「創業政務服務網+文娛休閒服務網」人才服務雙網絡,在寶盛產業園、低碳總部園、1978文化創意園、香江健康山谷建設高層次人才服務站,以及在13個鎮(街)和開發區建設企業人才一站式服務區(窗口),打造項目洽談、技術交流、休閒文娛、政務服務等全鏈條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
參會海外人才表示,增城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位置,軌道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優美,加之科技人才政策和政務服務配套完善,區域經濟蓬勃發展,產業轉型持續加快,具有很好的發展潛能,希望今後有機會到增城創新創業。
人才講述增城創業史 以才引才發揮「磁石效應」
作為本屆海交會增城招才引智的又一大亮點,18日下午,增城區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專場宣傳推介暨項目路演活動,為入選2020年度增城區創新創業領軍團隊的項目頒發入選證書,並邀請到國家高層次人才方方現身說「法」,講述在增城的創業歷程,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集聚增城。
2012年廣州留交會上,剛從海外博士畢業歸國的方方與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邂逅,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選擇落戶增城,是因為這裡給予從零起步的海外人才的創業政策在當時的珠三角是最好的。」回憶起到增城創業的點滴,現已成為廣東金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方方十分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在增城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金鑑實驗室成為世界上LED領域頂尖的材料分析和失效分析實驗室之一。
方方博士分享在增城的創業歷程
在增城創業的八年時間裡,方方感覺到在這裡辦企業「越來越輕鬆」。她分析,這其中的原因既有增城陸續出臺落地的政策支持,也有增城區委區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還是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增城區委區政府從各方面都給予了企業很大的幫助,讓我們能夠專心搞研發。企業有了市場,越來越多的資源就靠攏過來。」方方表示。
對於海外人才所面臨的潛在適應性問題,方方為他們「放下了心理包袱」。她提到,海外人才在選擇一座城市作為發展地時,普遍關注城市區位、政策紅利和居住環境。增城配套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城市宜居宜業,是創業者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