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咖啡館究竟長什麼樣?這家咖啡館還原了19世紀的中國咖啡演變

2020-12-17 無尾象和貓

歡迎你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走進安仁咖啡博物館,關於咖啡的歷史便隨著鋪天蓋地的老照片和文獻、民國咖啡的記錄與文學創作、民國咖啡器具等蔓延開來。相比很多只會買情懷的古鎮,安仁古鎮絕對是國內獨一無二做創新的古鎮,創新自己的設計,還原民國的故事。在安仁有一家獨特的咖啡館,它展示了中國近代關於咖啡的歷史。

安仁咖啡博物館中有一個展項,便是為遊客解答「民國咖啡館究竟什麼樣」這一問題 ,滿足遊客的探秘情緒與好奇心。這一展項將民國時期的咖啡館的陳設、腔調、人員風貌通過剪影形式藝術化地表現出來。

同時,也是一個貼別有意思的互動裝置,當遊客走近屏幕,自身的投影將被疊加風衣、西裝、旗袍等服飾元素,顯示在場景之中,宛如走進歷史,與民國咖啡客互動。

這裡展覽了很多民國的咖啡館老照片、海報、廣告等圖片與文獻資料製作成為一幅幅「幻燈片」,還原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中國咖啡館的演變。遊客可通過手搖放映機將其播放出來。在博物館的牆上,用圖片加實物的方式,講述了咖啡進入中國的歷程。

咖啡體驗吧檯陳列了各式的古老磨豆機和咖啡壺,可在工作人員指引下體驗百年前的咖啡研磨和衝泡過程。

在吧檯右側的老電話機是一個音頻裝置,遊客可撥通名人們的「電話號碼」,即可收聽到該名人與咖啡的故事。左側的老月牌則是一處顯示屏,待機畫面為老月牌中的人物,觸發後則通過動畫演繹民國名人的咖啡故事。

走進這這妙趣橫生的博物館裡,咖啡的歷史在復古建築裡沉澱,原始的浪漫在清新的新木中蔓延。各種別有用心的擺件、桌椅、插畫,都在不經意間撩撥你的思緒,碎片式的散落在博物館各個角落的展項,總能帶給你探索的驚喜。如果不是來過這裡,真的不會發現,世界還有這麼奇妙的地方。

#象世界出發#

相關焦點

  • 愛喝咖啡的你知道咖啡館還有這些功能嗎?
    咖啡從國外傳到中國,也變成了中國人的最愛之一。如今,星巴克的連鎖店如雨後春筍遍布大街小巷,許多人也一天一杯咖啡或者幾杯咖啡。星巴克」咖啡「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民國初年的《中華大字典》:「咖啡,西洋飲料,如我國之茶,英文 Coffee」。然而,咖啡也並非西洋的本土產品。
  • 觀天下|19世紀德國的「狂妄咖啡館」
    觀天下|19世紀德國的「狂妄咖啡館」 2019-05-27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知名咖啡館盤點之:歐洲「文藝咖啡館」
    18世紀的歐洲,咖啡館是重要的聚會場所,也是世界政治風雲的中心,那時候的政治家在這裡發表著各種演說,同時,咖啡館也是歐洲音樂界及文藝界人士的最愛。由於咖啡館的音樂以及客人的交談,不像圖書館那麼寂靜,又沒有酒吧那麼嘈雜,比辦公室多一些自由,所以歐洲音樂界、文藝界就成了咖啡館的常客。
  • 推薦 | 懂咖啡的人必去的八家德國百年咖啡館
    四百多年來,「在咖啡館見面」成為歐洲人不變的社交方式,於是有了奧地利詩人彼得·艾騰貝格(Peter Altenberg)的那句名言:「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裡;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說起德國的咖啡文化,也有相當長的歷史,因此德國也擁有眾多百年咖啡老店。
  • 了解歐洲 咖啡館是第一課
    為了感受咖啡館裡面的氣氛,記者決定挑一個室內的座位,結果剛一進去就眼前一驚:在這家已經營業100多年的咖啡館大廳正中央的方柱上,竟然端坐著兩尊中國清朝官吏的人像木雕(如圖)。突然有種超現實的感覺:兩位中國的古人坐在這裡,望著進進出出金髮碧眼的洋人喝咖啡,聽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高談闊論,見證西方世界的物換星移。
  • 主題咖啡館只有咖啡不重要
    咖啡館正在咖啡之外大做文章。近日,由一家知名國產咖啡品牌推出的北京首家太空主題咖啡館開業,坐在太空艙裡喝「銀河氣泡美式」和「隕石拿鐵」的情景,吸引了不少粉絲前去打卡。滿足動漫迷的柯南主題咖啡館在中國繼上海之後,已在重慶開了第二家店;無限滿足貓奴「吸貓」需求的貓咪主題咖啡館也在全國呈席捲之勢。位於北京市崑崙匯購物中心的NASA主題店裡,穿著白色太空服的「星際太空人」在門口迎客,顧客用App或微信小程序下單後,將交由咖啡機器人調製咖啡,點餐的過程充滿了科技感。
  • 溫州有家「解憂咖啡館」 能點咖啡能解是非
    溫州有家「解憂咖啡館」 能點咖啡能解是非 2018年08月28日 09:23:50來源:中國藍新聞  溫州市民朱大伯最近碰到了一件煩心事,自己的孫子需要先遷戶口才能上小學,可孩子的父母遠在義大利工作,不符合現場辦理要求。
  • 從第一個咖啡館誕生,咖啡是如何改變英國的?
    咖啡是讓僧徒們感到興奮的東西。」到了16世紀,咖啡傳到君士坦丁堡,並成為奧斯曼帝國好客文化的主要部分。最早的咖啡館是男人在下午聚會和放鬆的地方。咖啡是奧斯曼帝國最早的不含酒精的社交飲料,人們在任何談判和交易的地方都可以喝到咖啡,並且共同消費咖啡的習慣逐漸傳播到西方。
  • 慈谿十大約會咖啡館
    地址:慈谿市教場山路198號(華潤萬家西門往北200米)推薦理由:麗江風情、小資情調這家坐落在城郊的咖啡館地址:糖坊路99號(銀泰西面)推薦理由:韓劇情結、甜品俘獲少女心如果你的她/他是個韓劇控,那這家咖啡館就太適合不過了
  • 巴黎最有名的咖啡館,畢卡索生前常去的咖啡館是什麼樣的?
    去巴黎看艾菲爾鐵塔,去香榭裡舍大街喝咖啡,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家巴黎人氣最旺的咖啡館,位於聖日耳曼大道、塞納河左岸,它叫:雙叟咖啡館(法文名:LES DEUX MAGOTS)。具有左岸咖啡館特有的藝術氣息,因為畢卡索生前經常來這裡喝咖啡而逐漸出名,很多的遊客也是慕名而來。在塞納河左岸,除了花神咖啡館之外,最有名的就屬雙叟咖啡館了。
  • 全球最贊十大咖啡館
    許多重要人物諸如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和俄羅斯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與理論家列夫·託洛茨基(Leon Trotsky)就經常在這家咖啡館碰面,使得這家咖啡館成為此地最具標誌性的地方之一。除卻光輝的歷史背景,這家美輪美奐的咖啡館,能讓賓客猶如置身在華麗的電影場景裡慢慢地享受一杯優雅的咖啡。
  • 巴黎的露天咖啡館
    露天咖啡館,是巴黎人休閒、社交的中心 在巴黎,不管去哪兒,你總會路過露天咖啡館。露天咖啡館是巴黎人生活、社交的中心。巴黎人在咖啡館裡閱讀、用餐、喝酒、聊天、娛樂、戀愛。 無論春夏秋冬,都會在咖啡館裡或休閒,或發呆。
  • 從維也納1000家中,我們選了這10家: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維也納咖啡館自17世紀以來,由於有提供報紙的服務,讓這裡開始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社交場所,總有人會在此高談闊論,不論是對政治時事的見解或交換意見,甚至散播或聽取小道消息,話題無所不在。至今,對於維也納人來說,泡咖啡館不僅僅是為了喝杯咖啡,也是與好友碰頭,吃飯,看報等等的公共空間。
  • 重慶|火鍋江湖的咖啡館是什麼樣的?
    你印象中的重慶,是什麼樣的?是朝天門的兩江交匯。是洪崖洞的魔幻現實。是老火鍋的熱辣澎湃。是電影裡的真情實感。坐輕軌到上新街站下,沿塗山路步行10分鐘到索道站,必定會路過這家隱藏於老樓中並不起眼的咖啡館。「悟飲門」,光看名字就已然覺得很江湖。不大的門臉,像極了武俠片中人們歇腳喝茶的茶鋪,讓我第一眼誤以為這是一家賣茶的,而不是賣咖啡的。老闆和咖啡師也是一身江湖兒女氣息,在沒客人的時候還會在外下棋。
  • 錯過會後悔一生的咖啡館!
    位置:羅馬2-THE SECOND-四隻貓咖啡館 (4 Gats)四貓咖啡館創建於1897年,19世紀末期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們常匯聚在這裡,畢卡索從17歲開始也混跡於此,大概有三年的時光。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以維也納大學為核心,維也納的學者、知識分子、思想家們在許多領域都開始了「激動人心的革命」。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科學家、哲學家馬赫、石裡克、哥德爾、薛丁格、卡爾納普,哲學家波普、維根斯坦,經濟學家門格爾、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一連串輝煌的名字,都與此咖啡館相聯。精神分析學、邏輯經驗主義、奧派經濟學等等,直到現在,影響仍深。
  • 法國「名人咖啡館」百年不衰
    它的昔日常客包括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和盧梭,世界第一部百科全書的作者狄德羅曾在這裡寫出影響歐美革命和社會發展進程的著作。「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咖啡館之一,地處巴黎塞納河左岸,被眾多大學和研究院所圍繞,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茨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
  • 誇德裡咖啡館——以露天音樂聞名於世的咖啡館
    在威尼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上,露天的咖啡座裡,滿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個被喻為全世界最漂亮的客廳,愜意地享受一杯香純的咖啡是一件最美的事。在廣場上和古老的佛羅裡岸咖啡館遙遙相對的,就是這家以露天音樂聞名於世的誇德裡咖啡館,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民國時期的上海咖啡館,時隔12年重新開業,勾起一大群人的回憶
    而咖啡館一般都是很安靜的,所以說,咖啡館能表現一個城市的特點。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就有超過八千家,而今天小編要講的是一座有著90多年的歷史,在關店12年後又重新開張了。這家傳奇的咖啡館就是東海咖啡館,坐落於外灘邊上的滇池路。毫不誇張的說,之前的老上海人都在這裡喝過咖啡,所以說,當他們重新來到這個咖啡館,有著滿滿的回憶。
  • 歷史建築裡的「最美」咖啡館,這8間一定是你的菜!
    四隻貓咖啡館的內部設計,展現出19世紀巴黎獨有的浪漫風情。 (圖源:4gats.com) 四隻貓咖啡館,曾是巴塞隆納現代主義運動的聚集地,常有藝術家、政治激進人物、詩人等在此流連,包括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畫家畢卡索等。
  • 從《牆上的咖啡》看《兒子的咖啡館》
    有一天我在宿舍躺著看見了《牆上的咖啡》,也是一個華人寫的。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一家名叫威尼斯的咖啡館,作者正品著咖啡,看見進來一個人,這個人對服務生說:「兩杯咖啡,一杯貼牆上」。服務生給他遞上一杯咖啡,他喝完就走了,接著服務生就把一張紙貼在牆上,紙上面寫著「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