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嗎?
會啊
會一直找我嗎?
會
會一直找到死嗎?
會
你撒謊。
90年代的蘇州河是舊上海和新上海的分界線,一邊是風花雪月,一邊是紙醉金迷。它承擔了那個世紀人們的記憶和未來,見證了那座城市從「十裡洋場」到「魔都上海」。如果蘇州河是一個愛情故事,那它會是什麼樣子?
馬達(賈宏聲飾),二十六七,一個混混。他白天騎著摩託車送貨的,晚上在家看盜版VCD直到早晨,經常去一家酒吧和蕭紅和老B碰頭,因為他們經常給他介紹生意。一天,他們又給馬達介紹了一樁生意,但這次不是送貨,而是送人。
牡丹(周迅飾),一個天真爛漫的女孩。父親是酒商,靠從東歐走私的一種帶牛草的伏特加發了大財,離婚後喜歡帶不同的女人回家,而每次帶女人回家都會叫人把牡丹送到她姑姑那去。
牡丹是個主動活潑的人,雖然馬達話不多,但待人耐心細心,且長相招女孩喜歡。每次一來一回地接送,兩個人產生了情愫。牡丹喜歡兜風,總是想出各種辦法讓馬達繞遠路,以便有更多兩人一起的時間。
有一天,牡丹生日,馬達送給她一個美人魚玩具,並帶她玩了一整天。喝著牡丹從父親那偷來的伏特加,兩個人都醉了。牡丹要馬達帶她去他家,然後……馬達和牡丹坐在沙發上,看了一宿的盜版VCD,什麼都沒有發生。除了愛情。
牡丹的愛情,主動、直接且熱烈,不帶一絲雜念。至於馬達,隱忍、控制且深邃,讓人似懂非懂。兩人的愛情,看是明顯,卻不明朗。也許故事並不是那麼浪漫,也許故事的背後還有別的事情發生。
馬達對牡丹的親近,是主動且帶有目的的,是他和蕭紅、老B的綁架勒索計劃。破舊小屋中,酒後被綁架的牡丹以為的親近和溫存,終於被馬達的用力一推和大聲一喝驚醒。勒索成功後,牡丹得知自己和這段愛情只是45萬的「貨物」,落荒而逃。
她要躲避的不是「綁架者」馬達,也不是逃避「撕票」的可能性。牡丹要躲避的是「愛情騙子」馬達,逃避因為綁架而造成的她和馬達將無法相愛的可能性。因為,她手中一直緊握馬達送的美人魚。因為,她愛他。
馬達呢?他追是因為害怕綁架暴露,還是在追悔被金錢蒙蔽的愛情?他只記得,牡丹在從橋上跳入蘇州河之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我要是跳下去了,我會變成一條美人魚來找你的。」
入獄幾年,又失蹤了幾年,馬達終於回到蘇州河邊,繼續幹著送貨的行當。沒人知道馬達在這段時間裡經歷了什麼樣的情感,只知道他瘋了,一直在想念牡丹,一直在找尋牡丹。
美美(周迅飾),一個住在蘇州河的船上,複雜又純粹的女子。她在一家酒吧裡當dancer,而舞臺則是一個玻璃大水缸,她跳的是「美人魚」。美美在遇到尋找牡丹的馬達之前,一直是個流離的女子。
馬達遇到美美,以為她就是牡丹。他跟蹤她來到一家酒吧,在更衣室門外窺視著美美,看她從一個人變成了一條美人魚,看她在玻璃大水缸裡翩翩起舞。他確信,美美就是牡丹。馬達每天都來到酒吧看美美表演,跟她講他和牡丹的故事。每一天,同一個故事。
也許美美是被馬達的痴情和深情感動,想要假裝牡丹安慰他;也許,一直流離的美美想要的就是像牡丹和馬達這樣的愛情,她想要成為牡丹。美美在自己的左腿上貼了一朵牡丹花,假裝/成為牡丹。
那之後,馬達再次消失,直到真相浮出蘇州河河面。馬達死了,和牡丹一起,因為一瓶帶牛草的伏特加。因為馬達的死,美美也走了,留下一張字條——來找我吧。
如果蘇州河真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那它的故事就像《蘇州河》。真實,帶有俗氣;直接,帶有戾氣;靈動,帶有仙氣;悲壯,帶有嘆氣;愛情,就像呼吸。愛情,像牡丹的奮不顧身一往而前,像馬達的隱忍晦澀沉默執著,像美美的流連複雜簡單純粹,像「我」(影片中的訴說者)的隨緣隨份期許等待……愛情是哪樣?愛情……就這樣。
關於《蘇州河》。拍攝於1998,因未送審即參加國外電影節,失去內地公映機會,最終於2000年9月7日在香港公映。
關於導演婁燁。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第六代導演。除了《蘇州河》的禁止公映,還有因《頤和園》獲得的「5年內禁止拍片」,正規獎項也有一堆。木魚很喜歡他的敘事風格。
關於賈宏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演技派。1987年出道,1995年因吸D、抑鬱症等問題被休眠,《蘇州河》是復出後第一部影片。2010年7月5日下午,在北京安苑北裡小區墜樓身亡,年僅43歲。周迅前男友。
關於周迅。木魚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頗具靈氣,像演員版的王菲。近期因《如懿傳》「少女感」問題評論頗多。木魚想說,影視如果你只看顏值,你不配看周迅。
關於zubrowka。也就是影片中「帶牛草的伏特加」,波蘭特產之一,傳說有催情作用。別想歪,只是催動感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