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 (圖片:AP)
美國大選,贏得最多選票的那個人未必就能入主白宮,這是美國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選舉制度決定的。美國各州公民先選出該州的選舉人,也就是參眾兩院議員,再由選舉人代表該州投票。通常選舉人會把票投給本州最多選民支持的候選人。如果一位候選人在幾個人口最多的州得票率不如對手,但在人口較少的州以微弱多數勝出,那麼他就有可能獲得比對手更多的選舉人票,從而最終獲勝。在美國的歷史上,有五位總統是在這種情況下入主白宮的。1、 第六任總統 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白宮歷史協會)
亞當斯的當選可謂是陰謀論的好劇本,因為他在選民投票和選舉人投票中都敗給對手的情況下,最終還能獲得總統寶座。
1842年有4名候選人逐鹿白宮,都來自同一個政黨 ——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他們是安德魯·傑克遜、約翰·昆西·亞當斯、威廉·克勞福德和亨利·克雷。
選民投票結果是傑克遜勝出,同時他也贏得了最多的選舉人團的票數。但是,他獲得的選舉人票數比當選總統所必需的票數少了32張。美國憲法規定,這種情況下由眾議院在得票最多的三名候選人中,投票決定誰當總統。
亨利·克雷的選票數排在第四位,自然是已被淘汰出局。但亨利·克雷當時是眾議院議長,由他領導的眾議院最後選舉亞當斯出任總統。
而亞當斯當選後立即任命克雷為國務卿,因此傑克遜認為他們二人是黑幕操作,腐敗交易。
2、第19任總統 拉瑟福德·B·海斯美國第19任總統 拉瑟福德·海斯 (圖片:美國白宮)
1876,海斯代表共和黨與民主黨候選人塞繆爾·蒂爾頓竟選美國第19任總統。蒂爾頓獲得184張選舉人團選票,比當時規定最低得票數少了1票;海斯僅得165票。
但另有20多張選舉人團的選票有爭議。因此,國會設立了一個兩黨共同參與的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成員包括眾議員、參議員和最高法院的法官。委員會投票結果是將20多張有爭議的選舉人選票都歸給了海斯,這樣海斯以185票對184票戰勝蒂爾頓,成為第19任總統。
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當時民主、共和兩黨之間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在南方勢力強大的民主黨同意海斯入主白宮,作為交換,共和黨承諾聯邦軍隊從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南方各州撤離。
3、第23任總統 班傑明·哈裡森班傑明·哈裡森(圖片:美國白宮)
1888年大選,時任民主黨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尋求連任,和共和黨候選人班傑明·哈裡森競逐。
選戰結果是,克利夫蘭在南方多贏得9萬張選民的選票,但在選舉人團投票中僅得168票,敗給了獲得233張選舉人團票的哈裡森。
4、第43任總統 小布希喬治·W·布希(小布希)(圖片:AP)
2000年的美國大選,最後打到最高法院,由大法官們定奪誰是最終的勝者,被稱為選後大戰。
那年,老布希的兒子喬治·W·布希(小布希)代表共和黨參選,民主黨則由時任總統柯林頓的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參選。
雙方的得票十分膠著,最後佛羅裡達州成為決定勝負的戰區。而佛羅裡達的投票結果也是太接近了,根據該州法律必須重新點票,結果是小布希以537票的多數勝出。戈爾不服,認為許多應該計算的選票沒有被點算,原因是這些選票因為技術上不合規範,所以被當作廢票。
佛羅裡達州最高法院支持戈爾,但布希訴諸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們最後投票,已5比4推翻了佛羅裡達州法庭的裁決。拿到佛羅裡達州的選舉人選票後,布希以271對266的多數在選舉人團投票中勝出,但他得到的選民票數比戈爾少50萬張。
有專家預測,2020年的美國大選,川普和拜登很可能也會將選後戰打到最高法院,因此,堅決反對川普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突然離世,對民主黨而言不啻晴天霹靂,而10月12日參院即將舉行的新任大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的提名聽證會,更被視為是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保衛戰。
5、第45任總統 唐納德·川普美國總統川普 (圖片:AP)
2016年大選,在政治素人川普和資深政客、前第一夫人、歐巴馬時期的國務卿希拉蕊之間展開。普遍認為並不完美的川普,因願為美國再次偉大而戰,贏得了那些「被遺忘了的美國人」的支持,在鐵鏽地帶威斯康辛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密西根州等地勝出。
希拉蕊則在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州取得了勝利,總票數高於川普280萬,但川普卻拿下了更多的選舉人票,以304票對277票,成功入主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入主白宮前政治經驗最少的總統。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十月驚奇」階段,剛進入10月川普就不幸染疫入院,這不僅牽動著美國人的心,全世界都在靜待關注,看川普是否會再創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