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歐洲唯一多用途三代機的法國一向自視甚高,在聯合研製新一代歐洲戰鬥機計劃中顯得很不合群,矛盾達到不可調和之後法國選擇自己單幹,這才有了今天歐洲雙風爭霸的局面。
究其原因,法國是對承擔的研發份額太少和自己的需求不能被第一時間考慮感到不滿。德國、英國和西班牙都看中飛機的空戰能力,但是法國更重視戰機的多用途能力。而且法國已經打造出戴高樂航母,這艘排水量將近50000噸的航母一直沒有像樣的艦載機,法國的海外領地還需要航母艦隊保護,不得不考慮新一代戰鬥機的上艦問題。因此法國對歐洲戰鬥力技術定位非常不滿。作為製造出幻影2000的航空大國,法國認為其在歐洲戰鬥機計劃中承擔的研發份額也太少了,尤其是最主要的發動機和最精華的航電設備上。總總原因,讓法國下定決心自己獨立研發新一代三代戰鬥機。
總的來說,法國的特立獨行還是有一定資本的,颱風只有發動機技術比法國陣風有突出優勢,它的羅爾斯-羅爾斯EJ200發動機推重比達到了10的水平,趕上了F22的發動機水平。而且改採用了類似F35發動機那樣的自我修復和檢修能力(智能化),模塊設計也方便了維護和排除故障。相比之下法國陣風的發動機推重比僅有9.5的水平,設計上沒有任何突破。但是它的航電設備首次採用了相控陣雷達,比颱風的機械掃描雷達優秀的多。陣風的外形設計也更加優化,翼身融合更加突出,進氣道也更合理,這是颱風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