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之犬》是美國女作家卡羅琳·帕克絲特創作的長篇小說,出版於2003年。該作品一面市,便壓倒暢銷書《追風箏的人》,迅速登上亞馬遜、《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該書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角度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語言學家保羅的妻子某天從樹上摔下去世了,唯一的目擊者是他家的狗羅麗,保羅試著通過訓練狗說話來尋找妻子去世的真相。
(一)失去妻子
語言學家保羅的妻子從後院的蘋果樹上摔下來去世了。這一切都毫無徵兆,保羅難過並且認為這不是意外。
在保羅的眼中,他們夫妻的生活就跟普通的夫妻一樣平淡、美好,如果沒有這樣子的意外,他們將會相愛的過一輩子。
妻子去世的噩耗刺激著他,把他從平淡的日子中拉了出來。他開始在思考事情怎麼會這樣的?妻子又是怎麼會到蘋果樹上去的?他從房間的每個角落裡去尋找線索。甚至開始回想起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果然,他從書的擺放位置、給狗吃牛排這些異常跡象中,看到了「線索」。基於這些「線索」,他開始認為妻子的去世不是一個意外,打算找到真相。
(二)尋找真相
唯一目擊保羅妻子去世的是他家裡的狗羅麗。保羅作為資深語言學家曾經看到一些關於狗說話的案例,雖然這些例子都沒有完全成功的,他還是決定訓練狗狗羅麗,想讓它告訴他真相。
在訓練狗狗羅麗說話的過程中,保羅回想起了與妻子露西相遇、相識、相知、步入婚姻,以及領養狗狗羅麗的經過。
他們是真心相愛而結婚的,可是相愛並不等於理解。經過不斷的回憶與探究,保羅發現自己對妻子露西關注不夠,妻子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他不知道,妻子在他熟睡後獨自迷茫他也不知道。
他們夫妻一直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保羅在探究中漸漸發現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巴別塔」。書名中的「巴別塔」可以理解為溝通障礙,就像人和狗是無法溝通一樣,還有就是人與人之間也有溝通障礙。就像他沒有完全了解自己的妻子一樣,妻子那段時間這麼憂鬱他卻不知。
夫妻是親密關係,作為丈夫的卻察覺不到妻子的抑鬱。他們一起生活卻沒有進行深度的溝通,物理的距離很近,心的距離卻很遠。
(三)真相大白
狗狗羅麗最終還是沒有學會說話,甚至喉嚨被別人給割掉了。在從研究所中解救出狗狗羅麗的時候,保羅發現了狗狗項圈的秘密,也悟出了書的擺放的秘密,於是真相大白:保羅的妻子是自己選擇爬到蘋果樹上了斷生命的。
如果他可以早點發現這些書的擺放位置變動了,如果他可以從妻子想要吐的行為中看出妻子懷孕了,如果他可以發現懷孕的妻子抑鬱了,或許妻子就不會了斷自己了。可惜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人生無法重來。過去無法改變,可以把握的是當下。
保羅最終接受了這個真相。或許他一開始也猜到了這個原因,只是他不願意相信,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夠了解自己的妻子、對妻子的關注少了。直到所有的「線索」擺在他面前,他終於有勇氣去面對這一切。
在接納事實之後,他懷著與妻子露西的美好回憶,和狗狗羅麗一起漸漸恢復了平靜的生活。瞬間仿佛一縷陽光照進了保羅的心田,儘管遇到難過的事情,還是要勇敢去面對,帶著希望好好生活下去。
深度溝通才能拉近心靈的距離
這是一部愛情懸疑小說,通過語言學家保羅尋找妻子去世的真相的故事,告訴我們親密關係中有愛情並不等於了解,彼此需要保持深度溝通,才能更好地維持美好的關係。
一方面,個人要提高化解不良情緒的能力,畢竟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親密關係中可以通過深度溝通來為彼此化解不良情緒,走進彼此的心中。
低質量的陪伴,不如一次深度的溝通。保羅每天都陪伴著自己的妻子,卻不知道妻子懷孕並且患了嚴重的抑鬱症,當他在熟睡的時候妻子卻在獨自迷失、害怕,害怕自己不能做好一個母親。保羅在平淡的日子裡逐漸變得麻木,進而缺乏了對周圍變化的察覺。倘若他可以早點跟妻子進行一次深度的溝通,結局就會不同了。
深度的溝通,可以採用非暴力溝通的表達方式,表達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進而把彼此的心靈距離拉近。使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可以讓溝通效果更加有效。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深度溝通來拉近心靈的距離,在彼此的心間撒入一片溫暖的陽光。